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帝國風雲» 第156章 歐戰烽煙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帝國風雲 - 第156章 歐戰烽煙字體大小: A+
     

    十一月二十一日,在德皇親自出面干預之後,魯登道夫的主張得到了落實

    次日,德軍對包圍圈內的英國遠征軍發動了總攻

    。爲了一舉殲滅英國遠征軍,德軍投入了二百二十個師,動用了近十萬門火炮與迫擊炮、口徑在一百二十毫米以上的重炮就超過了兩萬門。

    戰鬥,一直持續到十一月的最後一天。

    在付出了三十餘萬人傷亡、耗費了上千萬枚炮彈之後,德軍在十一月三十日,迫使英國遠征軍總司令黑格簽署了投降書,並且讓殘餘的一百八十萬英國遠征軍官兵放下武器,停止了抵抗。

    英國遠征軍投降,既在衆人意料之中,也在預料之外。

    打到這個地步,在沒有辦法撤回本土的情況下,英國遠征軍的唯一出路就是投降,不然剩下的一百多萬官兵都得戰死,而且是在缺糧少彈、根本無法與德軍作戰的情況下毫無意義的戰死。

    只是,英國遠征軍這麼快就投降,確實有點讓人驚訝。

    要知道,兩百多萬人,在不到十天的時間裡,就被德軍徹底打垮,連黑格都做了德軍的戰俘。

    英國遠征軍投降,等於給法國下達了最後通牒。

    到此,任何人多能想到。等德軍調整過來,下一個目標就是巴黎,而且在三條進軍巴黎的路線上,法軍都沒有足夠的兵力。甚至可以說,巴黎已經門戶洞開,對德軍來說,奪取巴黎猶如探囊取物。

    事實上,這也是德軍內部的最大矛盾。

    大部分將領都主張立即進軍巴黎,趁法軍回過氣來之前攻佔巴黎,而魯登道夫、霍夫曼等人則認爲,應該先讓已經鏖戰了一個月的德軍緩口氣,並且花足夠的時間做好進攻巴黎的準備工作,在十二月中旬再發動進攻,也能趕在年底佔領巴黎。只是,這次德皇明顯不贊同把進攻巴黎的時間推遲到十二月中旬,因爲這意味着,德軍只有十多天的時間。根據之前的幾場戰役,攻佔巴黎至少需要一個月。

    顯然,德皇高估了法軍的戰鬥力。

    在德皇的催促下,魯登道夫把進攻巴黎的時間訂在了十二月五日,德軍只有五天時間進行部署調整。

    對一場大規模會戰來說,五天的準備時間顯得太倉促了。

    要知道,僅僅把數百萬德軍所需的作戰物資從後方運到前線,在分配到各個作戰部隊的手中,就需要一個多月。即便德軍在前線囤積的物資還沒有用光,調整三百多個師的部署也需要十多天。

    僅僅只有五天,魯登道夫只能做出有限的調整。

    結果就是,大批在之前戰鬥中減員嚴重的師並沒有撤下去,只是從預備隊抽調兵員進行了補充。相反,很多兵員充足,而且狀態良好的師沒有辦法送上前線,依然得留在後面充當預備隊。

    所幸的是,法軍的情況更加糟糕。

    在索姆河與凡爾登,法軍已經付出了近兩百萬人傷亡與被俘的慘重代價,根本就沒有預備隊可派了。當時,負責索姆河防禦作戰的貝京元帥甚至開始徵召十六歲的少年入伍,以充實法軍。

    十二月六日,在嚴寒中,德軍開始向巴黎挺進。

    前兩天,德軍的進展並不順利,不是法軍抵抗頑強,而是天氣非常糟糕,寒冷與不停歇的大雨,拖累了德軍的步伐。

    到十二月九日,雨停了之後,德軍的進攻纔有起色。

    惡劣的天氣,對法軍也造成了嚴重影響。最突出的,就是法軍沒有能夠及時調整防禦部署,留在後面的預備隊沒辦法及時突前,也沒有能夠及時到達德軍的突破點,堵住被德軍撕開的防線。

    十二月十二日,德軍前鋒到達巴黎近郊,偵察兵甚至靠近了市區。

    同一天,福熙離開巴黎,把守衛巴黎的重任丟給了貝京,法國總統勒克萊爾也在當天任命貝京爲北部法軍總司令。

    貝京能力挽狂瀾嗎?

    事實證明,這位深得法軍官兵擁戴的元帥,並沒能拯救巴黎。

    十二月十五日,到達巴黎附近的德軍超過六十個師,負責前線指揮的霍夫曼上將開始部署德軍包圍巴黎。

    三天之後,巴黎被德軍包圍。

    霍夫曼沒有急於下達進攻命令,而是先給貝京下了一份最後通牒。如果法軍在十二月二十日二十四點之前不肯投降,那麼德軍將在二十一日凌晨發動進攻,並且首先動用十萬門火炮摧毀整個巴黎。

    此後,霍夫曼下令全面封鎖巴黎,禁止市民逃亡。

    這個時候,巴黎市區內,至少有三百萬市民,還有大約一百二十萬法軍,以及承載着法國千年歷史的文物古蹟。

    十二月二十日,貝京親自來到德軍前線司令部,與霍夫曼進行最後的談判。

    貝京提出了幾個條件,比如德軍必須有待法軍戰俘,確保巴黎市民的人生安全,保護巴黎的文物古蹟等等。在霍夫曼答應了貝京的這些請求之後,貝京在當天下午,代表一百二十萬法軍簽署了投降書。

    二十一日清晨,由霍夫曼親自挑選的三個德軍師開進了巴黎。

    同一時間,德皇在波茨坦皇宮宣佈,德意志第二帝國擊敗了宿敵法國,打贏了這場歐洲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

    只是,法國沒有投降。

    當天下午,法國總統勒克萊爾在圖盧茲宣佈組建新政權,並且宣稱法國沒有戰敗,法國也不會戰敗。

    戰爭,並沒有結束。

    攻佔巴黎之後,德軍只休整了三天,隨即按照魯登道夫的部署,開始向南推進。由霍夫曼直接指揮的八十個德軍師則向西運動,開始掃蕩法國的大西洋地區。東面,由巴伐利亞王儲魯普雷希特元帥指揮的六十個德軍師已經越過德法邊境,開始向南推進。總計二百四十個德軍師兵分三路,繼續攻打法軍。

    法國,還能堅持多久?

    十二月三十日,在德軍大勝的鼓舞下,意大利投入了一百四十個師,在南線上發動了全面進攻。

    雖然意軍的進攻仍然缺乏力量,即便在兵力兩倍於法軍的情況下,也沒有能夠取得實質性的突破,但是起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即迫使法國向南線增兵,而法國已經沒有多少可用的軍隊了。

    進入一九一七年,最大的變數依然是美國。

    在一九一六年十二月的最後十天裡,美國陸軍再次組建了歐洲軍團,而且投入了近八十萬兵力,其中七十五萬是剛剛完成了兩個月訓練的新兵。一九一七年的第一天,這支龐大的軍隊就登上了三支運兵船隊。

    只是,美國歐洲軍團的目的地不是法國,而是英國。

    原因很簡單,到這個時候,德軍已經控制了法國的大西洋地區,佔領了面向大西洋的所有港口。地中海方向上,在法軍手裡的也只剩下了馬賽,尼斯已經在意軍遠程火炮的打擊範圍之內了。更重要的是,英國皇家海軍的主力全部集中在本土,留在地中海的只有一支由八艘前無畏艦爲核心的小艦隊,美國海軍又沒有恢復元氣,所以美國與英國都沒有辦法奪取地中海的制海權。

    當然,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原因。

    這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國在打敗法國之後,下一個目標肯定是英國,而英國皇家海軍已經沒有優勢,因此英國本土很有可能遭到攻擊。如果英國也戰敗,那麼美軍就得在沒有橋頭堡的情況下,到歐洲與德軍作戰。

    顯然,就算美國不會戰敗,也別想打贏這場戰爭。

    要想取勝,美國需要保住的不是法國,而是英國,特別是在巴黎已經被德軍佔領,法國政府名存實亡的情況之下,繼續向法國派兵,顯然沒有多少實質意義,而加強英國本土防禦更加重要。

    不管怎麼說,美國歐洲軍團的到來,給了英國人一線希望。

    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美國出兵,英國肯定會在兩到三個月內投降,這場席捲了整個歐洲的戰爭就將結束。

    問題是,美國出兵,也最多隻是推遲了英國的投降時間。

    別忘了,英國要想繼續打下去,首先就得在海洋戰場上取勝,消除來自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的威脅。可惜是,到一九一七年,就算把美國海軍加上,英國皇家海軍也沒有半點優勢可言。

    一九一七年一月十一日,美國歐洲軍團到達英國。

    同一天,“薩克森”號與“符騰堡”號戰列艦、以及“興登堡”號戰列巡洋艦在威廉港舉行了隆重的入役儀式。此外,“國王”號等八艘第二批維修的戰列艦也在這一天,回到了公海艦隊。

    到此,帝國海軍的主力艦數量達到了二十五艘,即十六艘戰列艦與九艘戰列巡洋艦。

    因爲“毛奇”號等三艘戰列巡洋艦迴歸遠洋艦隊,繼續執行破交任務,所以公海艦隊裡有二十三艘主力艦。

    這個規模,超過了英美海軍的總和。

    在規模超過公海艦隊的情況下,英國皇家海軍尚未能打一場勝仗。現在規模不如公海艦隊,英國皇家海軍還能翻身嗎?

    沒有制海權,英國憑什麼堅持下去呢?



    上一頁 ←    → 下一頁

    魔禁之萬物凍結我的功法全靠撿婚不由己,總裁情深不負總裁的女人兩界搬運工
    深情不枉此生全服最強刺客吞噬星空東方夢工廠你是我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