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雄霸三國» 第四百三十二章 圖謀深遠袁本初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雄霸三國 - 第四百三十二章 圖謀深遠袁本初字體大小: A+
     

    河內郡,河陽津渡口,袁紹屯兵所在。

    河陽津河對岸就是孟津,此刻董卓親提精銳兩萬餘人,駐屯孟津大營,做着強攻河陽津的戰鬥準備。

    因戰爭蔓延到轄區,河內郡尉徐榮與河內騎士營校尉宋憲駐軍在河陽津東五六十里處的溫縣,觀望戰爭進展。

    袁紹的戰線拉的很長,他及王匡屯軍河陽津,與南岸董卓的孟津大營相對峙。同時,袁紹積極鞏固這處根據地,遣許攸遊說河陽縣豪強、大戶,這些豪強響應號召驅逐河內派遣的縣令,及周圍各縣一同爲袁紹提供養軍錢糧。

    而在上游,河東郡大陽縣則是劉備屯軍地,與駐屯陝縣的牛輔隔河相望。

    袁紹強行進駐河陽津渡口,並篡奪河內郡西部河陽、軹縣幾個縣的控制權,令劉備十分的不滿。

    然而終究是聯軍一員,劉備也不能指責袁紹過度刺激河北方面,更不能指責袁紹引來了董卓主力圍剿。

    要知道,在李傕從河內出逃以後,董卓的軍隊想要進攻河東可就有了諸多不便。

    畢竟是渡河戰役,董卓在北岸沒有立足點,這是劉備防守時最大的優勢所在。

    因爲適合董卓大隊人馬進攻河東運輸的渡口,要麼如風陵渡就是在上游太遠,無法有效配合作戰;然後是下游河內郡有兩個大渡口,隨着李傕從河內出逃後,董卓這邊不方便強行通過。

    就李傕從河內出逃一事,讓董卓在進攻河東劉備時增大了難度,劉備可以輕易的屯兵大陽牽制陝縣牛輔的軍隊,以兩萬白波軍改編來的雜兵爲正面戰場提供了很大的優勢,結果正面戰場還是被董卓打崩,險些讓董卓乘勝追擊一鼓全滅。

    而現在袁紹說是要轉進河東戰場,卻半路進駐河內郡的河陽津渡口,固然能如一口劍懸在董卓頭頂令他寢食難安。可正因如此,也會讓董卓不顧一切的發動進攻,哪怕進犯河內,打破與河北的軍事默契。

    “袁本初所部盡皆集結於河陽津,提防董卓主力自孟津強渡。然而,備卻擔憂董卓另遣精銳自上游小平津、平陰一帶渡河。屆時董卓精銳自側面突然殺出,袁本初側翼無防,又無後援,全軍集結於河陽津,將要全軍盡沒之險!”

    大陽縣,渡口軍營中,劉備召集將校磋商戰機,胡才、韓暹、李樂都在前列,他們對劉備的能力、品格都是認同的。但還達不到推崇、追隨的地步,此次彼此只是合作,河東白波軍借加入聯軍討董來洗白獲得官方身份,同時也想依賴聯軍抵禦衛仲道的進攻。

    河東衛氏幾乎被白波軍斬盡殺絕,還在孝期的衛仲道戴孝從戎,此時擔任虎步營護軍,即原虎步營軍司馬。

    護軍這個官職名稱可以理解爲維護軍隊正常運轉,是對秦漢以來軍司馬一職的替代。

    平黃巾時,皇甫嵩左路軍、朱儁右路軍爲了區分主將軍司馬,與校尉部軍司馬等各種司馬,就特別命名官職。如朱儁右路軍軍司馬孫堅的官職是佐軍司馬,皇甫嵩左路軍軍司馬傅燮的官職是護軍司馬。

    佐軍、護軍司馬的特別任命,就是爲了跟尋常的校尉部軍司馬、別部司馬、偏軍司馬之類的職務進行區別。

    河北軍隊各方面編制都在重新制度化,不同於關東聯軍內部各種相互表奏的將軍、騎都尉,魏越的河北軍內部將軍地位是很崇高的。就連董卓軍隊內部,雖然校尉一級有些氾濫,但將軍數量有着嚴格管控,多以臨時性質的都督、中郎將來行使將軍的權力。

    董卓、魏越都出自邊軍、禁軍,彼此對將軍位格看的很重。

    駐屯平陽的虎步營是一支血腥中誕生、併成長起來的部隊,這支部隊給河東白波軍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作爲魏越、董卓之間緩衝而延續河東白波軍,在夾縫裡生存,當魏越、董卓方面爆發戰爭後,也就是河東白波軍覆滅之時。就形勢看來,他們應該會被長驅直入的平陽駐軍所滅,會滅在衛仲道手中。

    而衛仲道,絕不會輕易放過白波軍中高層,哪怕投降也不成。

    與劉備合作,承認劉備這個關東聯軍委派、表奏的河東太守,就成了河東白波軍洗白身份的一條捷徑。

    跟劉備一樣,胡才、韓暹一衆白波軍出身的將校並不喜歡袁紹,他們只是想洗白身份而已,並沒有跟董卓戰鬥到底的必要。

    對於增援袁紹,他們更是缺乏動力和興趣,可也怕董卓攻拔袁紹後,派兵從河內方向進攻他們。

    討論再三後,劉備去信提醒袁紹防備董卓從小平津、陰平兩處迂迴渡河。

    至於對袁紹的援軍,很抱歉,胡才、韓暹等人不願出兵增援,劉備想增援袁紹也擠不出兵力來!

    別說他沒錢,他就是有錢糧,在現在的河東也招募不到多少軍隊!

    兩日後,三月十八日時,袁紹得到劉備的書信,笑容輕鬆:“這涿郡劉玄德素爲魏越所重,奈何因盧子幹之事兩者難以併力合作。不過如今看來,這劉玄德未免言過其實。”

    其側許攸對劉備本事不做點評,就事論事:“不過劉玄德所言確有一定道理,我軍集結於河陽津,自不懼董卓自孟津強渡;然而就怕董卓分兵自上游陰平,或小平津渡河。”

    一側逢紀也開口:“自董卓取勝以來益發驕橫,已引發雒中公卿不滿、誹議,卻苦於受制於人,不得不忍辱屈服。主公駐兵河陽津,用意深遠,但還需時日醞釀、推動,若軍勢速敗,恐怕計策難以奏效。”

    袁紹收斂神色陷入思考,片刻後問許攸:“子遠以爲陳王所部可會北上與呂布爭新鄭、滎陽?”

    “呂布據新鄭、中牟、滎陽等天下要衝,原本有反覆之意,奈何主公識破魏公奸計,使呂布有反戈之心卻不敢付諸於行。然而董卓、呂布之間間隙已生,陳王若督重兵北上侵攻呂布,相逼急迫,爲求生存,必然使董卓、呂布擱置隔閡協力對外。是故,我以爲陳王不會率兵北上進擊呂布,而是隔岸觀火,待董卓、呂布齷齪自生,反目成仇。”

    許攸自然清楚袁紹突然進駐河陽津,威脅孟津、雒陽北部安全的真正用意。

    這是董卓臥榻之側,萬不可能姑息縱容的。

    明明打不過董卓的主力,偏偏還要以新敗惆敝之軍去董卓必攻之處駐守,這圖什麼?

    魏越、郭嘉等人認爲袁紹會自強不息,拿出東中興劍和人質,派人向魏越求取軍事方面的接應,以及物資扶持。

    很遺憾,魏越、郭嘉等一衆人高估了袁紹的戰鬥意願,袁紹根本就沒有去河東與董卓鏖戰的想法,更沒有背依魏越,拿着魏越給出的狗糧去跟董卓撕咬的想法。

    袁紹的用意很簡單,就是佔據河內一塊要衝之地,逼迫董卓來打。

    董卓出兵河內,就會刺激魏越,魏越的脾氣很不好,這一點天下公認,袁紹深有體會。

    只要的軍隊北渡黃河進入河內,軍事行動勢必對河內各方面造成破壞……最關鍵的在於袁紹以堪堪一萬出頭的新敗之軍駐屯河陽津,就逼的董卓很難受不得不打,又受限於黃河天險,打起來困阻重重。

    可以想像一下,若是魏越的精銳大軍駐屯河內,在河陽津等渡口做出進攻姿態,那董卓還怎麼過日子!

    袁紹等一衆人看來,爲避免受制於人,董卓勢必會得罪魏越向河內進軍討伐他們。

    袁紹一衆人也做好了長久對峙後戰敗後向河內郡東部撤離的準備,要引着董軍更大範圍的肆虐河內。這種情況下,魏越會做出什麼反應?魏越必須要做出激烈、信號明確的反應,警告那些意圖破壞他核心統治區的人,也要以此安撫核心統治區內的豪強、百姓。

    所以魏越不可能姑息縱容,爲了吏民的擁護,魏越必須保護他們的安寧生活,出兵……哪怕是演戲,也要做出出兵報復董卓的勢態來。

    只要促成魏越與董卓之間的軍事矛盾升級、加劇,那就是成功!

    其次,當董卓進兵河內擊破袁紹部後,怎麼可能輕易放棄河內天險?

    最起碼,也應該在河陽津修築防禦工事進行屯兵,以此作爲北岸的據點。在這個釘子據點拔除之前,魏越的軍隊很難給雒陽造成實質傷害。而河陽津要塞化後,背依着河運,根本不怕被圍困!

    所以董卓也沒更好的選擇,哪怕以自保爲前提,也要付諸于軍事對抗才行。

    現在魏越與董卓之間非常的剋制,這種剋制壓的天下世家、豪強、郡守們喘不過氣來!

    袁紹則是犧牲自己的軍隊,假借去河東開闢戰場爲由,途徑河內時搶佔河陽津,企圖以此拉開魏越與董卓的軍事衝突升級!

    而魏越受限於‘見知障’,他的理解中袁紹雖然有本事,但‘色厲膽薄’、‘做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這種標籤太過於醒目,讓他忽視了袁紹所能爆發的潛力。尤其是河北、雒陽兩個方面軍事優勢很大的集團形成默契後的重壓下,讓袁紹不得不冒險一搏!

    魏越有‘見知障’輕視、忽視了袁紹更深層次的佈局;而魏越身邊的臣屬、幕僚們,有的經驗不足沒有意識到,有的意識到了卻迷信於魏越的判斷,有的則猶豫不知是不是該反駁魏越的權威論斷……更有的人看出了袁紹的深意並堅信自己是對的,卻深藏不露,人云亦云混着日子。

    可袁紹的計劃,能不能成功?



    上一頁 ←    → 下一頁

    最強抽獎系統諸天萬界天影鋼鐵皇朝農家小媳婦
    我的老千生涯小青銅你別慫我家後門通末世劍王傳說大明最后一個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