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雄霸三國» 北軍五校第二百七十八章 矛盾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雄霸三國 - 北軍五校第二百七十八章 矛盾字體大小: A+
     

    古隘口東北十二里處,虎步營分作七隊布成斜線陣列,其陣後隨大營後撤的雜兵燃起十餘座煙臺,黑煙瀰漫消散掩護大營物資隊繼續後撤。

    虎步營預備隊組建的後陣只有三百餘騎,新上任的軍司馬黃忠眯眼觀戰,靜靜等候着預備隊插入戰場的最佳時機。

    他終究是新上任的軍司馬,此前只在南陽軍中效力過,後來在何進的大將軍做從事,幾乎就沒有野戰軍、邊軍的履歷和經驗。故而別說魏越,就連他的堂弟黃蓋都不敢輕易將一線的指揮權交給他。

    這不是排擠黃忠,而是爲了黃忠考慮,爲了維持與何進的關係才做出的安排。

    虎步營是魏越和黃蓋一起選拔軍吏、兵員組建的,先後經歷了黃奎、黃蓋,現在又來了一個軍司馬黃忠。就虎步營來說,其傳統就是軍司馬接替校尉,黃忠接替黃蓋幾乎不存在疑慮,只要蔡邕派系與何進保持合作關係,今後黃忠必然會接掌虎步營。

    這是一支跟着張舉、魏越南征北戰的中堅力量,自張舉叛變後,魏越對虎步營的影響力深入肺腑,這對中樞來說並不是好事情。於是就有了黃忠調任虎步營軍司馬的任命,黃忠是接掌虎步營阻力最小的人。

    接掌虎步營,將虎步營拉到何進、中樞直管的陣營就是黃忠最大的使命。

    如今突逢戰事,唯有上佳的戰場表現他才能服衆;若是這一仗中他表現不佳,別說軍中排斥,就連何進也容不下他。

    古隘口東側山嶺之上,楊奉率千餘河東兵虛張旗幟爲虎步營看守可能來自側翼的突襲。

    衛仲道一襲黑光甲在身,見李樂部賊軍突襲而來卻見虎步營陣勢而頓足,不由讚歎:“懾敵如此,當見虎步雄風!”

    “虎步雖勇,卻難嚇退李樂,否則他怎麼敢出城追擊?”

    楊奉本就是桀驁之人,河東衛氏那麼大的招牌讓白波軍打碎了還用腳踩,自然對衛仲道沒有多少敬意,口吻平淡而自信:“李樂曾在虎步營爲屯將,精熟虎步營戰法,自不會輕觸交戰。料想,應該是想列陣典兵以拖延黃公覆。”

    說着他扭頭,對自己一衆軍官講道:“虎步營名爲步兵卻有半數精騎,李樂猝然來戰一旦勢頹,虎步營自會乘利而進銜尾追殺。他不懼兵敗身死,可他怕絳邑失陷。”

    衛仲道不解,不怕死卻怕丟城,詢問:“這是爲何?”

    瞥一眼衛仲道,楊奉輕嘆一口氣道:“白波軍渠帥郭泰於李樂有恩,今郭泰與張舉作亂河內。若絳邑爲我軍所得,那我軍自可進軍河內夾擊賊軍,如此一來郭泰、張舉必然敗亡絕無倖免之理。若是我軍不入河內,以張舉之能及所部悍兵,多少能有些出路。”

    稱讚李樂的忠義?

    衛仲道不覺得李樂有行爲算得上忠義,哪怕李樂保護了他們夫妻倆,畢竟忠義有大小之分。如關羽那樣忠於主君就是忠於國家的概率過於稀少,加上需要關羽反抗曹操的忠義形象來反襯依附曹操的官員,各種加工之下,纔有了關羽忠義千秋的形象。

    至於張舉所部的其他出路,對此衛仲道也不願深入討論。

    張舉殺的他河東衛氏三百多年基業崩解,本身是血海深仇,自是希望張舉敗亡;可張舉善戰,而其所部與郭泰部又是徹底的太平道餘孽,張舉所部不會出現內亂和投降思想,要打敗張舉就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就河內局勢來說,目前需要鎮壓黑山軍,怎麼敢消耗兵力去跟張舉硬拼?

    所以,就地方形勢和朝廷大局來說,張舉進取河內無望的情況下,很可能在地方軍隊的配合下一路突破而出。連突圍都不需要,河內兵、幷州軍都缺乏合圍、逼死張舉的必要。

    衛仲道與楊奉話不投機,轉身來到另一側觀望南面戰場,他們與魏越直線相距不過七八里。

    南面戰場煙火繚繞,火焰是對付戰馬最好的東西,敵軍造成大量的燃燒引發滾滾濃煙,就連魏越也只是根據斥候彙報來了解戰局進展,根本無法通過目光來觀察戰場。

    魏越看不清數,衛仲道等人自然看不清楚,他們看到的只有竄上天際消散的煙塵,戰況如何無從判斷。

    不過倒是可以看到對面西嶺上的魏越大纛,以及大纛下五百餘掛赤紅負羽的甲士,這些甲士簇擁在大纛下彷彿一片燃燒的烈焰,引人注目。

    衛仲道還是忍不住吸了一口氣,輕嘆道:“我之一輩,威勢能勝魏揚祖屈指可數。”

    蔡琰眯眼遠眺,突然問:“比之三袁如何?”

    想了想,衛仲道笑着搖頭說:“袁基內斂質樸猶如山間幽泉,清冽之感唯有常飲者知;袁紹如鳳鳴於九天之上名傾天下,然受制於族中多有不暢意;而袁術此人早年有名曰‘路中悍鬼袁長水’,扈從、門客車馬百餘常隨其出遊,遠近之人無不仰慕,也只是威名於一時而已。”

    論本人及部屬的打扮、招搖,能超過魏越的人幾乎沒有,魏越可是引領過雒都潮流髮型的時髦人物。時髦時髦,自然跟髮型、鬍子有直接關係。

    “師兄自入雒都前,已有輕視三袁之言論,故爲父親不喜。然而同門路粹、阮瑀等長者,早年雖遭師兄欺壓,卻多有認同師兄者。”

    蔡琰說話間神情追憶,語調緩緩:“師兄常懷憤世之心,此心不息,終究爲天下患。”

    衛仲道聞言皺眉不已,魏越這個人還真是很孤僻,明明身份資歷都到了,完全可以躋身雒都頂層交際圈,然而卻一心撲在軍事上,不與外界做太多交流。別說是各地名門,就連魏越本人的諸位在外遊學、立業師兄,魏越都不做聯繫。

    這種同門拉幫結夥,與名門子弟締結友誼的好事情不過動動嘴皮子的事情而已,可魏越沒有去做,只是一心撲在軍事上,讓人很難想明白魏越究竟想要什麼。

    出自名師,與昔年的士族領袖江夏黃氏嫡女訂親,本人又弱冠進爵爲縣侯,手裡又握着各地名門高第眼紅的商路……這已經是一種人生巔峰了,可魏越依舊緊抓軍權不放,說貪權也可以理解,可爲什麼還要親臨前線作戰?

    難道,魏越僅僅只是喜歡戰爭?

    一個喜歡戰爭的人,還握有如此之多的資源和影響力,同時又有讓人驚駭的戰績,那麼今後成爲戰爭發動機也就順理成章了。

    蔡琰口中的天下之患,似乎得到了合理的解釋。

    只是衛仲道怎麼知道,蔡琰口中的天下之患,是對名門之患的掩飾性代稱。

    交戰區外圍一里處,一隊斥候下馬休緩馬力,身爲隊官的趙雲顯眼的白色披風已染了大片的血跡,兩名傷員在衆人合力協助下完成簡單包紮後一同飲水吃着肉乾。

    趙雲長槊釘在身側,擡臂指着南面道:“數日以來,賊軍斥候與我相遇只會逃竄不敢交鋒,我軍往往能探五十里外。今日一早也是如此,自午間至今賊斥候一改前風捨命阻擊。如此推斷,武都侯及時收手,可謂神武。”

    斥候是隻屬於中軍的骨幹、親信力量,乾的雖然是最幸苦的事情,可身前速度也是很快的,斥候隊的軍官往往最能鍛鍊大局觀。

    畢竟作戰時,斥候隊是可以旁觀戰局,他們本身的使命就是這個,以相對公允的立場將敵我各陣的信息回報中軍。

    作戰時,能旁觀戰場以相對冷靜的心態學習、分析戰爭的只有斥候和中軍而已,其他人都是要投入戰鬥的。就大多數人來說,被投入戰鬥編制後其心態就已經爆炸了,根本無法冷靜下來當場學習、分析戰爭。

    相對於戰後分析成長起來的將領,這些臨陣學習成長起來的將領面對戰爭的態度更爲從容、自信,往往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往往所謂的猛將不止是帶兵能力強,而是臨陣之際敢於大膽出擊最能抓住戰機,能憑此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趙雲等人還沒交流幾句,就見南面東嶺三四里外飄起三道黑煙,洞悉全軍軍令傳遞的趙雲知道,劉渾部與夏牟部已經匯合並已搶佔有利地勢可以參與戰鬥了,這意味着賊前軍的退路已被斬斷!

    五名斥候貼着雙方交戰區域衝過來,與趙雲處匯合後急聲速報:“劉、夏二部就位列陣,賊後陣已亂!”

    不到二十個呼吸,這道軍情以口述的方式傳到了魏越處,魏越所部已向坡下移動靠近馬匹,確認後魏越不做多想立即下達總攻命令。

    哪怕現在韓暹部的白波軍已經打到臨汾城下,他也必須一口吃掉這萬餘胡才部前軍。

    一瞬間,魏越身後又豎起一面大纛,全員有序上馬緩緩向戰場移動,擇機加入戰鬥。

    兩面大纛向南移動,處於交戰一線的漢軍姜武部步兵見狀齊聲大呼,一口氣提上來士氣瞬間高漲,竟然再次推動戰線前移,其當面三倍之敵節節後退連腳都立不穩。

    很快,典韋部分成五個百人隊進行穿插突擊,一瞬間明明兵力優勢的敵軍中央陣列兩側受到了嚴重的干擾;而敵兩翼分佈的小圓陣被牽動,其相互之間的配合被典韋打斷。

    見狀,漢軍兩翼的宋武、司馬敘二部騎軍發動迅猛衝鋒。

    幾乎就在這倏忽之間,漢軍中央步軍猛烈突擊帶動兩翼騎兵,排山倒海般的攻勢衝擊下,胡才部前軍陣線搖搖欲墜。

    魏越已就近觀戰,看着陣勢崩潰已有逃兵,然而有很多失去組織的白波軍依舊在零散抗擊,戰鬥意志十分頑強,出乎預料的頑強,不由默然。

    稍稍後立刻下令:“立刻傳令劉、夏二部向我靠攏,配合夾擊敵前軍。”

    命令下達後,魏越對身側擔任書吏的夏侯蘭道:“賊軍堅韌,比之昔年黃巾多有勝出。或許,是本侯輕敵了,記下來,此戰前本侯低估敵情。”

    夏侯蘭提筆蘸墨書寫,瞥一眼戰場,不爲慘烈戰事而動,爲魏越釋懷,故說道:“河東乃是京畿七郡之一,其郡裡健壯多世代服役於北軍及河東營。今河東百姓爲白波賊裹挾而反,其營雖初創,然其軍士多熟知軍法,是故敗而不潰。”

    眼前戰鬥的確出乎預料,失去陣列、配合的白波軍被漢騎與步兵配合下層層削切,彷彿一場有序的屠殺,可並沒有全面崩潰,其軍士沒有不顧一切的逃命,而是臨死抗擊,戰鬥意志頑強。這種頑強,會額外消耗體力和士氣,以及會拖延時間。

    夏侯蘭的解釋得到周圍人的認同,然而魏越卻生出了一種無力感。

    彷彿報應一樣,黃巾降軍的青壯有很多渠道送入畿內給豪門爲奴,如果能壓制住消化了固然好,可河東這邊玩脫了。河東在籍人口五十萬,加上不在籍的黑戶也就七十萬左右的樣子,白波軍橫掃河東卻能有十餘萬兵力……這些從賊的兵力哪裡來的?

    黃巾降軍是一方面,太平道理念傳播也是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是民間巨大的矛盾!

    這種矛盾造就了白波軍席捲之勢,也促使白波軍的戰鬥意志得到了極大的增幅。

    這種矛盾源於日益壯大的豪強集團已超出了底層的供養能力,爲了自身集團的發展,豪強集團只能加重剝削底層,並蠶食社會整體結構。

    這種矛盾無法調和,誰上臺都會被這種矛盾吞噬,只是恰好董卓趕上了而已,成就了其千古罵名。

    董卓如此,自己還要趟這渾水?

    救世,似乎自己還欠缺的太多。



    上一頁 ←    → 下一頁

    糾纏逃妻三體逍遙小書生凌天劍尊君九齡
    總裁爹地惹不起絕世飛刀韶光慢重生之狂暴火法桃運神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