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雄霸三國» 北軍五校第二百七十章 新派系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雄霸三國 - 北軍五校第二百七十章 新派系字體大小: A+
     

    又數日,大將軍府從事黃忠、中郎桓典抵達臨汾,帶來一個讓魏越不敢相信的消息:黑山軍領袖張燕被朱儁擊敗,目前正在磋商投降安置事宜。

    “怎麼可能!”

    空闊帳中,魏越握拳自問,前不久黑山軍三路出擊勢頭猛烈,怎麼會因爲張燕敗績,就向漢軍投降?

    僅有的歷史記憶似乎已與目前的形勢發生了極大的背離,是自己攪亂了原來的歷史線,還是張燕就在中平五年被招安了?

    他的記憶中,應該是羣雄討董的時候,因黑山軍勢力雄厚又佔據險要位置,所以被董卓和袁紹雙方面拉攏,有了‘平難中郎將’這麼一個官方身份,洗白了身份。

    很不幸,他記錯了,張燕在中平五年就被詔安,雒陽方面解除了懸在頭頂的這口利劍。

    然而黑山軍那麼大的規模,難道就集體詔安了?

    帶着深深的疑惑,魏越根本不信桓典、黃忠一面之詞,認爲他們在誤導自己,企圖催促自己發兵進攻白波軍。

    桓典是沛國龍亢人,是齊桓公後裔,經學大師桓榮四世孫,太傅桓焉的孫子,是個做事風格凌厲的人。身爲名門桓氏棟樑,桓典自然跟宦官存有很大的矛盾。

    桓典,字公雅,復傳其家業,以《尚書》教授潁川,有門徒數百人。舉孝廉爲郎不仕,后辟司徒袁隗府,舉高第,拜侍御史。當時宦官秉權,桓典執政無所迴避。常乘驄馬,京師畏憚,爲之語曰:“行行且止,避驄馬御史。”

    後黃巾軍起於滎陽,桓典奉使督軍。賊破,還,以牾宦官賞不行。在御史七年不調,後出爲郎。

    不敢耽誤,魏越設宴迎接桓典、黃忠,這兩位名義上調入漢匈聯軍的軍官,黃忠是新任虎步營司馬,桓典則是長史。

    魏越與黃忠本就熟識,目前因爲皇帝向士人集團靠攏大力提拔黃琬,使得何進方面與士人集團關係迅速升溫。這種大背景下,依託何進的黃忠與魏越的關係自然更顯得親近,這種親近與黃琬並無實際關係,只是源於彼此合作而已。

    桓典就不用說了,是黨錮政策的受迫害者,熬了那麼久終於在今年跳了出來。侍御史看着是天子近臣,外放就是刺史……可問題就在這裡,一個在皇帝面前說不上話,又不能迅速升遷的侍御史職位,就是一個大坑。

    現在皇帝願意聽桓典的意見了,可桓典當侍御史的時間太久,久到壓不住的程度。所以桓典外放,成了何進大將軍府的中郎。這個中郎職位僅僅是個過度而已,以桓典跟蔡邕同輩論交的資歷,目前在大將軍府做事,本身就是給何進一個很大的面子。

    宴會中,最先討論的話題不是魏越關心的招安黑山軍一事,也不是漢匈聯軍目前的頭號對手張舉白波軍,而是敘舊。

    因司徒袁滂病逝雒陽,袁滂的外甥蔡邕就從吳郡北上,參與這場葬禮。

    蔡邕並不是董卓強行徵辟而離開吳郡的,在中平五年這個風向倒向士人的時代裡,心灰意冷隱居譙縣的曹操充滿幹勁的出仕了,蔡邕也放棄了悠閒的生活回到雒都參與各項政治活動。

    對魏越來說,相對於幫助他很大的黃琬來說,蔡邕纔是他真正的政治靠山。

    如果不是蔡邕力頂,黃琬會選他做女婿?根本不會,再優秀的豪強子弟,與黃琬這樣的名門典範之間有一道不可逾越的塹壕。即便聯姻,也是魏越做牛做馬的聯姻,豈會有這麼大的自由度和支持力度?

    是蔡邕爲魏越鋪平了這道塹壕,黃琬對他這個女婿的種種投資,幾乎都是蔡邕站在背後在背書。

    也是因爲政治環境的大改,蔡邕回到雒陽參與政治活動,使得黃琬與魏越之間的距離拉大。中間夾了一個蔡邕,這距離不可能還保持如原來那樣的緊密。

    以蔡邕如今的名望,公府徵辟已不能成爲蔡邕的入仕渠道,甚至公卿舉薦都不一定能對得起蔡邕的地位。蔡邕入仕的途徑如今非常的單一,最好就是由皇帝徵辟。

    不過因爲皇帝喜好書法,偏偏書法方面被蔡邕完爆,不把蔡邕晾上一陣,皇帝是不會動手的。

    故而蔡邕以白身的政治身份在雒都進行活動,但沒有人敢否認蔡邕今後的政治地位,爭相與蔡邕結交也就成了風氣。

    顧雍不願來江北發展,那麼目前能傳承蔡邕衣鉢的只剩下魏越一人,明面上魏越就是蔡邕政治資源的最佳繼承人;而私下裡,因蔡琰的關係,魏越也是十分相信蔡邕的,起碼蔡邕的地位比黃琬高一個檔次。

    皇帝執政態度的改變,使得士人集團熱情高漲且越發的團結。在扳倒宦官集團前,各方面前所未有的團結,而魏越所掌握的漢匈聯軍就是一支反宦官集團重要的籌碼。

    與其他各軍不同,漢匈聯軍裡魏越的影響力很大,幾乎不存在與魏越能掣肘、相抗的人物。如董卓、皇甫嵩二人,振臂高呼,其軍中死心塌地願意跟隨他們的不過三五千人而已,其他軍隊對朝廷的敬畏壓過了對主將的敬畏,或許能被董卓、皇甫嵩裹挾,但絕不會死心塌地。

    而魏越的漢匈聯軍則不同,魏越的權威在這支軍隊中高過朝廷。不是朝廷威望不夠,而是南匈奴動亂中,匈奴義從、邊軍已對朝廷表現失望。

    或許正常發展幾年後的漢匈聯軍會分崩離析,而目前的漢匈聯軍就是一頭繩索束縛的熊,只有一條繩索束縛於,而這條繩索還握在熊自己手中,就是如此的危險。

    反宦官聯盟中,蔡邕空有威望,如今有魏越手中的漢匈聯軍支持,誰敢與蔡邕鬧不愉快?

    然而蔡邕幾乎沒有與魏越進行過深入的聯繫,可這是外人所不知道的,就連黃琬也不清楚魏越與蔡邕私下那深深的政治立場矛盾,就像黃琬不知道魏越與蔡琰之間的事情一樣。

    皇帝執政態度改變,蔡邕入雒對黃琬最大的影響就是債權轉移。他對魏越的投資,已不需要魏越來回報,將會由蔡邕來回報。這種債權轉移,黃琬在成本上並不會虧損,只要皇帝持親近士人態度,那麼黃琬就不會虧。

    只是黃琬會喪失來自魏越後續源源不絕的豐厚回報,但他沒有虧損,即便有虧損,蔡邕也會給於補償。

    黃琬不清楚蔡邕與魏越的深處矛盾,就根據推斷,在蔡邕入雒前將魏越父子的利益出賣。按着正常的推論,魏越轉投蔡邕旗下、與黃氏拉來距離幾乎是必然的事情。這種情況下出賣魏越父子的利益,對黃琬來說就是一種止損、保本手段,無可厚非。

    從桓典之口,魏越總算明白了黃琬忽視自己根本利益的最大原因所在了。就在於皇帝執政態度改變以及蔡邕入雒,誰能想象皇帝會突然改變執政理念?誰又能想象蔡邕竟然頂着士族內部的壓力毅然前往雒都自立一派?

    蔡邕始終有一層壓力在身,那就是高隆的名望,海內第一大儒不是那麼好當的。

    陳留蔡氏幾乎無人可用,蔡邕空有名望卻缺乏立腳的根基,彷彿沙雕城堡一樣中看不中用。想要將名望轉換爲實力,蔡邕需要一個堅實的平臺。沒有強力宗族和姻親支持,蔡邕是無法完成這一切的。

    陳留蔡氏後繼無人,蔡邕的兩個姻親都是當世名門,可南陽太守羊續已病死任上,河東衛氏更是在白波軍有意報復下支離破碎。蔡邕無法獲得來自宗族、姻親的幫助,彷彿就會如歷史上那樣錯過這場大機遇。

    可魏越的漢匈聯軍入塞,就成了蔡邕最大的本錢。哪怕蔡邕內心是抗拒的,可架不住親友的熱情推動,蔡邕的親友自然與蔡邕持有類似的政治理念和利益訴求。

    只要蔡邕沒有當衆表達出自己與魏越的不合……從各方面來說,他不願意,也不敢這樣做,一句話毀了魏越的名聲固然輕鬆,逼反魏越可就麻煩大了。能逼反魏越的,除了朝廷的賜死詔令外,就剩下蔡邕了。

    蔡邕哪怕保持沉默,就憑他與魏越親密的師徒關係,周圍人有意推動下,一個以蔡邕爲領袖,魏越漢匈聯軍爲基礎的政治勢力就開張了,一個遠比歷史上要強大的蔡邕就這麼誕生了。

    至於此時此刻的王允,爲躲避宦官的迫害,這兩年王允一直流浪在穎汝之間,幾乎淡出了朝野視線。雖說目前皇帝執政態度改變,可王允依舊不敢露面,因爲張讓殺他的心思十分堅定。

    偏偏目前因爲皇帝態度改變,彷彿勝利在望……這種時刻沒人願意招惹張讓給自己惹禍,反正張讓將死之人必然會有激烈反撲,不招惹就對了,再說王允能躲三年,再委屈一二年想來也不算什麼。

    桓典以蔡邕一系骨幹的身份,將如今雒都的形勢完完整整的剖析給魏越,並傳達整個派系的共同訴求給魏越:牢牢把握住軍權,以預防不測。

    政變沒有不激烈的,稍稍失控就會引發軍事衝突。

    歷朝歷代政變中,除了先秦,也只有漢唐的政變會如此的頻繁,也如此頻繁的引發軍事衝突。比起漢唐沾染鐵血的政變,宋朝的政變就有些綿軟無力,讓人看着索然無味。

    魏越根本沒有想到,爲了應對宦官可能發動的反撲,他竟然要順應形勢所需,正大光明做一個臨時軍閥。

    誰都知道,一旦宦官掌握軍事優勢,那麼更替皇帝也不存在什麼技術難度,無非是敢不敢而已。

    如今天下平黃巾而崛起,並因軍功封爵縣侯的一共有十人,除叛變的張舉外,另外九人依次是何進、楊賜、皇甫嵩、朱儁、董卓、王敏、何苗、孫堅和魏越。

    縣侯是異姓臣子最高爵位,魏越雖然後發,在資歷、人脈方面存有極大的缺陷,卻有其他諸侯所不具備的大優勢:對漢匈聯軍的高度執掌。

    平心而論,目前的魏越比董卓要強大。背後又有黃琬、蔡邕兩個派系支持,沒道理錯過雒都政變,必須要積極參與進去。

    而這場政變的主角,何進與張讓都已派了心腹在軍中,向左向右是時候該做出抉擇了。

    比起朝中你死我活的矛盾,魏越以軍餉損毀朝廷顏面幾乎不算什麼事!



    上一頁 ←    → 下一頁

    萬古最強宗重生之貴女平妻超級全能系統妖斬三國無限之配角的逆襲
    通靈影后:重生國民女神危險關係蠱真人糾纏逃妻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