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雄霸三國» 北軍五校第一百九十六章 安排退路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雄霸三國 - 北軍五校第一百九十六章 安排退路字體大小: A+
     

    長安城,黃琬臨時落腳的小院中。

    黃奎專程來告知魏越辭官一事,黃琬神情止不住的得意,笑容洋溢:“孺子可教也。”

    當着從弟的面,黃琬稍稍提點道:“本以爲二三月後,事到臨頭緊迫時,揚祖纔會有所舉動,未曾想短短數日間揚祖就尋到了破題之策。如此甚妙,脫身而出得享太平自在。”

    黃奎雙目微微睜圓,隱隱猜到什麼:“大兄?”

    黃琬輕輕頷首,也是無可奈何的嘆息一聲:“自逼殺周慎時,董卓、張舉、鮑鴻等一軍主將雖得張溫恩惠,卻一個個物傷其類。今時今日,即便朝廷有錢糧供應涼州戰事,但各將思謀退路、安身之策,豈會如之前那般奮勇爭先?”

    周慎之死的背後,董卓、張舉、鮑鴻配合張溫,得到了格外優厚的封賞。這是一個很不好的信號,明明可以靠出賣袍澤謀得大富貴,那爲什麼還要提着腦袋去拼命?

    瞧瞧周慎,被張溫卡後勤卡的那麼緊,還老老實實紮在榆中跟數倍之敵對峙,結果因爲張溫的問題導致斷糧、潰敗,到頭來卻是周慎背鍋,死的糊里糊塗,十分憋屈。

    “諸將毫無進取之心,軍中銳氣已喪。可笑張溫卻還不知,自以爲厚賞之下能邀結諸將之心,卻渾然不知諸將所圖爲何。”

    黃琬說着斂去笑意,連連搖頭非常不看好張溫,口風一轉又問道:“揚祖辭官意在避禍,然虎步營軍司馬一職不能疏忽,揚祖那裡可有如意人選?”

    “弟也曾問及,揚祖說共昭、鞠義都可充任。並說,張溫問及繼任人選時,會推舉鞠義接替爲軍司馬。至於共昭,及趙風、韓浩、徐晃等人,揚祖說張溫及大兄這裡自會安排妥當。”

    見魏越臨走還耍了個小小心機,黃琬忍不住搖頭髮笑:“此類豪傑傾心於我黃氏,黃氏又豈會虧待?”

    沒錯,看起來韓浩、共昭、趙風是魏越的人,鞠義是黃琬的人。可問題是,鞠義是魏越推薦之下,黃琬從西平郡徵辟來的。正值壯年的鞠義,若不中途夭折,黃琬用完後,早晚會轉到魏越手裡。看魏越那意思,彷彿吃點虧幫黃琬的人一把,他走後,希望黃琬能念情多拉扯幾把魏越舊部似得。

    黃琬之所以笑,也在於這裡,因爲魏越的耐心很大,不做急功近利的事情。

    只是想起張溫的手段,黃琬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張溫、董卓、張舉這三個人窩在一起,他又要回朝廷,另一個副帥袁滂純粹就帶了一張臉來關中,幾乎沒人能壓制、調解張溫、董卓、張舉這三人內部的事情,再加上一個代表關中人意志的鮑鴻……總之,今後關中這裡的精彩的事情還多着呢,若這幫人多一點耐心就好了。張溫的問題,就是太缺乏耐心,總想着一口氣解決問題,以至於埋下了一系列的後患。

    如將領存在的意義是殺敵立功,帶兵的基本規矩則是獎功罰過。

    殺敵立功、牽制叛軍主力的周慎雖有小過卻遠遠罪不至死,可還是死了;張舉、董卓、鮑鴻這三個主將,違心站在張溫這邊做僞證,衆口齊聲的說周慎罪行深重不容赦免……前前後後種種,都已經破壞了軍隊運轉的基本規矩:獎功罰過。

    更爲遺憾的是,經周慎一事後,董卓、張舉、鮑鴻這類一軍主將,將失去安全感,失去對張溫、對朝廷的信任。

    張溫能逼殺周慎?有諸將支持也不一定能逼殺,真正逼殺周慎的是朝廷的意志。朝廷中沒有人能代替張溫,各方面的矛盾極大,只有張溫能勉強讓各方接受。

    逼殺周慎的是朝廷各方之間水火不容的矛盾,在董卓、張舉等人看來,完全就是朝廷裝聾作啞,順着張溫的意思推諉罪過道周慎身上,並逼殺周慎;也是朝廷順着張溫的意思,厚賞他們這些跟着做僞證的人。

    另一邊,魏越回宅院中收拾行李時,營中舊部聯袂而來,一時間書房中人頭攢動,魏越看着不由恍惚起來,貌似自己這裡也能稱得上英才匯聚。起碼,韓浩、徐晃、太史慈成長起來都是能獨當一面的中流砥柱,這三個人加上共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肅重。

    委任一個方面給他們,他們做好做不好另說,起碼不會壞事情。

    對外搞事情,前期有自己挑頭就足夠了,有一幫能守住基本盤的部屬,實在是太重要了。

    來挽留、送魏越的不僅僅是韓浩這些人,還有很多經魏越之手提拔起來的,自詡是魏越、黃琬這一系的軍官、軍吏都來了,前前後後三十餘人擠在書房中,倒也十分的熱鬧。

    太史慈以思念母親爲由辭官,沒人能勸阻;魏越也以這個理由辭官,孝道當先的時代裡,也沒人能硬勸、強留魏越。

    書房之中,魏越坐在最中間,身邊兩側、面前都是盤坐的人,臨走他做着囑咐、安排:“年關後破羌軍會更改建制,其中車騎將軍十分器重虎步營,有意剝離虎步營另行加強武備;而雒都中北軍中侯劉表履任近一年,而北軍五校重建已來徒有其形,缺乏幹練軍吏、軍官。某前後思量,私以爲諸君不妨前往北軍歷練。”

    大部分人心動,光靠軍功是很難升到將軍的,將軍都是熬出來的實打實兩千石,不是校尉這種臨時兩千石。

    坐在魏越身側的韓浩立刻響應:“魏君,北軍選拔向來嚴峻,我等心向北軍久矣,可恨缺乏門路。”

    共昭也點着頭:“少君能疏通門路,某亦有心前往北軍。”

    就連坐在外圍的徐晃、太史慈也是連連點頭,去北軍是個目前對大家來說最好的選擇。很多人都是戰場拼殺來的軍功,以及朋黨關係升上來的,打仗可以,但其他本事就沒什麼好說道的了。

    北軍之中有成系統的教育、訓練,同時北軍還是一個溝通各處的大平臺,表現優異的話可以進入羽林、虎賁之中,也能進入三郎署做郎官,進而下放縣令、長,走上更爲寬闊的道路。

    光會打仗是不行的,哪怕靠打仗一路升上去,早晚還要經歷一些民生、政治相關的崗位。沒有一個人能靠打仗的本事升到太尉,從將軍到太尉,中間要經歷的崗位太多了。

    而北軍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全面擴寬個人的眼界,將一個勇猛的軍官培養成全面手。即便不能精通各方面,起碼外放做個縣令、郡主簿什麼的還是不成問題的。不算北軍五校服役期間結下的深厚的人脈,光這種全面的教育機會,就十分的寶貴。否則,北軍選拔也不會那麼苛嚴。

    見只有寥寥數人對進入北軍一事沒什麼感觸,魏越也不會強迫這些駑鈍之才。

    機遇這種東西光靠抓是抓不住的,首先要靠撞,撞上了機遇,你纔有能不能抓住的說法;當然,一國首都之中機會遍地,眼睛夠亮,完全可以去撞一撞機遇,興許就逮住了。

    北軍難進,人盡皆知。

    進入北軍歷練,基本上這輩子就衣食無憂了,怎麼都能從朝廷手裡討到一口飯。時時刻刻吃朝廷的飯,難道還怕沒機會麼?

    若不去北軍,若破羌軍裁撤,戰後縮編什麼的,或者戰事不順、艱難什麼的,都會造成軍官傷殘、陣亡和退役。退役的軍官,在地方上什麼都不是。如韓浩,平黃巾之戰後,北路軍中中低級軍官、軍吏大範圍的評功授予地方官位,韓浩因性格不合衆而退役,功勞沒評上不說,只能黯然回到河內。若不是張晟作亂,河內缺知兵之人,韓浩也不會獲得訓練鄉勇的職位。

    黃巾之亂前,北軍只選拔京畿區域內的營陵兵精銳……這些營陵兵最少服役兩年,入選北軍後三五年的時間,優秀者才能升任隊率,成爲軍官。服役三年表現尋常者,都是外放做個營陵兵的隊率,這輩子能否有成就只能慢慢等機遇撞上來,否則吃十幾年軍餉後,就得退役做個尋常百姓。

    若在北軍之中升任軍官,並一直留在北軍這個體系中,那虎賁、羽林、三郎署都是必經的環節。前後十年的時間,就能成材,而且人在雒都之中,時時刻刻都能去找機遇,去撞機遇。

    這也是今天魏越拜訪張溫的主要原因,爲的就是鋪路,給自己的人一條進身之階,一條退路。

    以他對張舉的瞭解,如果張舉真的造反,他若在張舉控制範圍內,張舉絕對會拿刀架在他脖子上脅迫他;對他如此,對他的部署也是如此。

    虎步營已經不安全了,自己要離開避禍,自己的部署還傻乎乎的什麼都不知道,必須要拉一把,安排出去。

    好在有張溫、劉表這條線,通過張溫,將一些剛經歷過戰事的新銳軍官補充到北軍中,這樣對誰都有好處。

    野路子出身的軍官能得到更全面的教育,軍官素質能提高,也增強了朝廷對軍官的掌控力度;北軍的戰鬥力也得到了保障,皇帝高興,劉表的日子也就好過。完全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

    之前之所以不做,是因爲人人都在軍中擔任着職務,想着明年開戰再殺一些功勳。

    這種機會也是很寶貴的,一般的軍侯曲長,作戰時升個校尉,雖然危險,可是明打明看的着的東西,戰後怎麼也能弄個官秩千石的軍司馬來;若現在去北軍,軍侯曲長降一級做個屯將,想要再升到官職千石談何容易?運氣好五年可以,運氣不好十年不見得能成。

    官場之中年齡是個寶,此理自古皆然。

    一個三十歲的軍司馬,與四十歲的軍司馬,完全是兩種待遇;而一個二十歲的軍司馬,那前程更是亮敞到了極點。



    上一頁 ←    → 下一頁

    絕色毒醫:腹黑蛇王溺寵辰少的霸道專寵:強婚8陰間神探龍珠之最強神話帝國吃相
    燃鋼之魂男人當自強影視世界當神探外室神魂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