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雄霸三國» 北軍五校第一百六十三章 職務變動上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雄霸三國 - 北軍五校第一百六十三章 職務變動上字體大小: A+
     

    因張舉、張純、丘力居三人同氣連枝與司空張溫鬧騰舊怨,三人不願前往長安接受將印和進一步改編,而張溫也不會放下身段來眉縣授印、改編,若他遷就張舉等人,那同樣跋扈的董卓這些人要不要遷就一下?

    故而西路軍改編破羌軍以及將印收繳、發放就多了一道程序,由黃琬前後操勞。先跑到長安確立自己副帥的地位和身份,然後拿着與張溫討論後的改編計劃和破羌將軍印來眉縣授予張舉。

    去長安順着渭水而去十分便捷,魏越與一衆虎賁郎及部分要升遷任用的軍吏、軍官隨黃琬去長安,胡軫、遊殷會經張溫之後分別前往董卓、鮑鴻處,魏越自己的品秩確定下來後,會在中軍和破羌軍中找一個合適的職位做事。

    這次去長安的路上,魏越第一次見披掛戎裝的太史慈,幾乎全面武裝不留戰鬥短板。

    明光鎧的優勢是所有武人都能理解的,但明光鎧製造技術最難的就是胸前兩塊打磨光滑如鏡的護心鏡,不是打磨光滑那麼簡單而已,也不是材質優秀就能勝任。明光鎧的名字來源,和優秀的防護性能都來自胸前的護心鏡,除了材質要求高之外,對護心鏡的凹凸曲線也是有要求的。

    一件合格的明光鎧,在兩名騎士持矛對衝時……護心鏡可以保證對面衝鋒刺擊來的槍刃無法刺入胸腔、乃至是無法破開護心鏡。因爲明光鎧的出現,對武人而言一件尷尬的事情發生了,那就是身軀的性能跟不上盔甲防護能力。

    騎士對衝時因爲明光鎧的保護,可以保證自己心肺所在的胸口不被貫穿,很難被當場擊殺;但巨大的衝擊力足以讓人當場喪失戰鬥力。

    黃琬考校太史慈武技、才學之後,便將一副價值百金的黑鱗明光鎧贈與太史慈,有這套盔甲防護,太史慈今後幾乎很難被流矢殺傷。因擔任黃琬帳下護衛之故,太史慈手中提着的不是自己慣用的長矛,而是儀仗兵器的長戟;同時背上插着四支短戟,兩腰懸掛弓箭、箭壺,一人一馬具備近、中、遠三種攻擊距離,可謂全能。

    比起太史慈這個級別的一流戰將,典韋就有所不足,首先是弓箭比不上一流戰將,其次是騎術也低於一流戰將平均線……甚至騎術延伸的騎戰,典韋還在一流武將的及格線之下。

    除了步戰時典韋能壓住太史慈外,魏越不覺得其他方面典韋能比得上太史慈……在統兵天賦方面,更是遠遠不如太史慈。

    黃琬、魏越對太史慈的欣賞,讓太史慈第一時間感受到了來自黃蓋、韓浩、共昭等軍中強力校尉、司馬的友誼,其後張舉等人也對太史慈等一衆黃琬徵辟來的屬吏持有一定善意,故而太史慈、徐晃等人對軍中將校有不錯的感官。

    渭河之上,一支主要運載牛羊的船隊順流而下。

    船帆半張,樓船士持弓背箭目光打量兩岸動靜,黃琬所在的樓船指揮艦臺四方都站着持盾護衛,太史慈與徐晃站在一起看着南岸遠處,蔥蔥郁郁的山腰上是白白的積雪覆蓋,再上就是一片雲霧看不清天色。

    艦臺上,魏越手握白子一步一步走的很慢,都是思考之後才落子,並沒有因爲這是沿途消遣之故而鬆懈。

    他的棋藝配不上他的天才資質,圍棋在他最初看來不過是一種塗色遊戲,而且規矩簡單卻變化無窮的圍棋需要長時間的琢磨才能入味。顯然他缺乏足夠的時間去琢磨,也沒有什麼學圍棋的天賦,自然下棋時常常被對方屠殺。

    在棋藝上教訓魏越,是黃琬爲數不多的日常樂趣。

    見魏越明明已經輸了再無翻盤的希望還猶自不知苦苦掙扎,這讓黃琬心中舒爽之餘,更不會主動提醒魏越,笑吟吟開口談其他事情,他現在興致非常不錯,全軍副帥這個職務交換到去年,大概與皇甫嵩、朱儁、盧植這三路統帥差不多的權重、地位。

    這是朝廷認可後的資格,也意味着打贏涼州叛軍,怎麼也能封個幾千戶侯。

    太史慈、徐晃年齡相仿,在這次黃琬徵辟範圍內屬於年齡最小的兩個人,其他被黃琬徵辟的屬吏要麼是積年名士,要麼是與黃琬有交情的大族豪強子弟,這些人歲數都在二三十歲,還有一些四十歲上下只比黃琬小七八歲的名士。

    兩相對比後,太史慈、徐晃與那一衆人格格不入,年齡小、寒門出身又無名師,這就導致兩人很難融進黃琬新屬吏交際圈,這個融入過程需要一點時間,在融入之前,太史慈與徐晃兩個人之間有一種患難與共的交情,兩人又偏好武技、兵法,彼此友誼迅速升溫。

    只是徐晃是個悶葫蘆,沉默寡言,是個做事帶眼睛不帶嘴巴的人;太史慈也不是那種熱情洋溢的人,兩個人並肩站立觀看南岸風景時,低聲聊天時也是斷斷續續,想到了什麼說什麼。

    如太史慈說一句話詢問徐晃態度,徐晃只表達認同還是不認同,不會說什麼讚詞,也不會說反駁的理由;徐晃詢問太史慈時,太史慈卻會多說兩句緣由,不似徐晃那樣冷漠、彷彿拒人於千里之外似得。

    當典韋走過來時,太史慈、徐晃都抱拳行禮,口呼:“典君。”

    典韋是魏越的貼身護衛,因魏越、黃琬以及自身那驚人怪力之故,典韋在軍中很是吃得開。他又是因爲幫朋友報仇當街殺人被通緝,在流行復仇主義的當下,典韋這種仗義行爲很受推崇,誰都願意交結典韋這樣的朋友。

    資歷、年齡擺在那裡,典韋則抱拳還禮時口中稱呼二人表字:“公明,子義相談甚歡,所及何事呀?”

    徐晃擡臂指着太一山道:“某與子義正談太一山戰事,子義認爲叛軍有伏兵,而某不認爲叛軍有膽略設伏。”

    那一戰打的不算光彩,負責指揮的張純差點被雜種羌崩掉一顆牙,若不是魏越就近觀察戰場學習羌人戰術時迅速增援,否則張純要出一個大丑。張純的將軍位置並不是一刀一槍殺出來的,是強大的部曲和投機弄來的。張純缺乏足夠的指揮經驗積累,以及成熟的軍官團隊。

    張純這個邊郡豪強也是有水分的,很多邊郡豪強都是軍官家族,以兵法傳家;而張純家之所以強大、富足一方,靠的是與烏桓、鮮卑的生意,這是靠經商發展出來的豪強,家中豢養大量部曲不假,但傳家的本事在經商,不在戰鬥上。

    徐晃、太史慈竟然會聊太一山之戰,這讓典韋稍稍詫異,啞然一笑後道:“給朝廷敘功時有叛軍就近埋伏,就連某家隨主公出戰太一山時也見了叛軍旗號。”

    太史慈一聽眉梢舒展,笑問典韋:“典君所言是真?”

    一旁徐晃則眼皮垂下來,不知道是自己判斷錯了還是典韋在說謊,作爲黃琬的書吏,這次去長安時他整理軍中文檔時就細細研讀過太一山戰事前後的文檔,覺得這場戰鬥有問題。

    當着太史慈、徐晃的面,典韋實話實說,故意板着臉語氣清冷不帶情緒:“太一山之戰俘斬千餘級,自然見得着叛軍旗號。”

    太史慈、徐晃聞言驚詫互看一眼,就聽典韋繼續說:“公明、子義乃黃公受我家主公所託徵辟而來,與某家同爲寒門子,在黃公帳下自有不便之處,行事還需謹慎。就如這太一山之戰,乃偏將軍張純負責,此戰如此大的紕漏罪責自然在偏將軍身上,不在他人。偏將軍與居庸侯、丘力居同進同退,又與我家主公號稱手足之交,交情莫逆。今,公明與子義談論太一山之戰,若讓小人傳入偏將軍之耳,會徒生事端。”

    徐晃神情動容,抱拳微微俯身:“典君所言甚是,晃受教了。”

    太史慈也是行禮道謝,見左右近處無人,就壓低聲音問:“典君,某多聽中軍帳下軍吏傳言,說魏君與黃公之女已私下立下婚約。此事關係不小,不知是真是假?”

    太史慈現在不過十九歲而已,個頭比魏越還要低半個腦袋,大約七尺六七寸的樣子,一臉稚氣尚在,除了武技、箭術、騎術、膽魄這四樣超羣之外,並未展現出其他方面的才華。不像徐晃,北軍舊部家室出身還精通文墨,因家學之故還有着顯目的統兵才華。

    徐晃被黃琬任命爲書吏留在身邊就是要好好培養、鍛鍊,而太史慈表現出來的才華與劍客、輕俠類似,黃琬留在身邊做個護衛歷練,也是看在魏越的面子上才這樣做的。

    也因爲黃琬的這種安排,以及典韋自己跟太史慈的年齡差距,讓典韋覺得太史慈今後會接替自己成爲魏越的貼身護衛,或者會成爲自己的搭檔、同僚。

    所以太史慈詢問,典韋也不隱瞞什麼,魁梧壯碩身材上典韋粗獷面容帶着微笑:“子義勿慮,在西路軍出孟津大營時,朝中公卿就已熟知此事,只是礙於國法未曾宣表而已。再說司空張溫,其溫園在雒都北郊,主公所立承德園就在溫園東七八里處,兩家多有走動;張溫內侄蔡瑁與主公又是自幼相識,故主公與黃公姻親之事,張溫豈能不知?”

    朝廷的三互法已經到了一種窮兇極惡的地步,讓豪強惶恐的地步,生怕被三互法碾壓。

    然而魏越與黃琬的事情基本上朝廷公卿都知曉,而又沒有婚約,也沒有舉行過儀式,誰會拿這種捕風捉影的事情來誣告黃琬、魏越?再說了,即便立下婚約,魏越此前身份是護持旌節的虎賁中郎,又非實職,與黃琬之間也沒多少要避互的必要。

    甚至,黃蓋與黃琬之間堂兄弟的關係反而更危險,好在兩家老一輩就翻臉分了族譜,還遷到了別郡。起碼在族譜、籍貫上來說,黃蓋與黃琬之間也沒有多少要避互的。



    上一頁 ←    → 下一頁

    你是我的榮耀曖昧技師男神抽獎系統超級神基因魔天記
    首輔家的小嬌娘戰天龍帝陰人勿擾女村長的貼身神醫絕品敗家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