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明天子» 第八十三章 武進惲家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明天子 - 第八十三章 武進惲家字體大小: A+
     

    第八十三章 武進惲家

    “毗陵那邊的清丈已經結束了?”朱見濬看着手中的賬目,問于冕說道。

    于冕說道:“正是,臣自然不敢欺瞞太子。”

    朱見濬說道:“這不應該啊。”

    朱見濬是親自到田間丈量過的,自然知道其中工作量,單單是武進縣,大抵一個月是完不成的。但是毗陵那邊的進展,有些處於朱見濬預料之外。

    毗陵乃是秦漢古縣名,只是而今早就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而今這一帶的土地都是常州,而不是毗陵了。

    但是並不是說毗陵這個地名就完全消失了。

    最少在明代這個時候,還有武進縣下轄的村落,叫做毗陵,就在常州府城,也就是武進縣城東十五里的地方。

    當然了,這裡說的也不僅僅是毗陵一個地方,而是說毗陵方向一大片村落,也就是武進東面以及東南方向的村落。

    于冕說道:“惲家出了大力。”

    朱見濬聽了這個名字,立即想起來了。

    如果不到常州武進,很多人大概沒有聽過這個姓氏,但是如果來道了常州之後,還沒有聽過這個名字,只能說有些太孤陋寡聞了。

    無他,惲家是常州大姓,中國百分之九十九的惲姓就在常州,剩下的還有一部分是從常州出來的。

    後世本朝開國烈士惲代英就是常州惲家之後。綿延到而今也是一等一的大族。

    而今常州惲姓或許不是常州第一大姓,畢竟常州還有趙姓,王姓也都是詩書傳家,上翻家譜,有的說是舊時王謝。有的說是天水一朝之後。

    凡是都大有來頭,子弟也很爭氣。

    但是說起惲家,在常州誰也不能忽視的。

    朱見濬在常州這一段時間,自然不能忽略惲家,對惲家家底還是比較瞭解的。

    惲家世代居住在常州,的的確確的常州土著,與很多其他大姓不一樣,很多大姓都是外地遷過來的。

    但是惲家的家譜,說他們這一脈祖先在西漢末年爲樑王相就已經在毗陵居住了。但是世代久遠,多不可信,畢竟古代修家譜也與現代的人一樣。喜歡找一個顯赫的祖先。

    但是惲家在南宋時期,有一人登科,從此變成了書香門第,才讓惲家發家。

    在元末明初的時候,惲士興帶着鄉中少年,保境安民,在這一地頗有威望,但是等天下有初定之時,他解散了鄉中少年,並將河邊一些好地分給了其他大族。他自己承接徭役。

    如此一來,自然在鄉間大有威望。

    而今惲家主事人乃是惲士興之孫,惲永。算算年紀也七十多歲了,在當地很有威望,當地人都稱呼爲惲老太爺。

    惲家從惲士興開始,就積極配合朝廷的所有措施,凡是朝廷交代下來的事情,惲家就是代替響應的。

    在正統年間,惲永老爺子兩次向朝廷捐獻糧食,共有兩千多石之多。

    而今惲家祠堂之中,還有朝廷頒發的義民牌匾,也算是惲家榮譽的象徵。

    雖然真正算起來惲家也不算豪富。

    但是惲家人多,從惲家南宋進士到現在,惲家發展了六七代之多,分爲南北兩支,北支是長支,在南宋的時候倒是官宦人家,但是到了大明,反而是南支興旺起來,惲老太爺這一支是南支。

    但是他這一支成爲惲家的話事人,就可見一般。

    這是惲家內部的興衰,但是整體來說,惲家發展很快的,武進東南很多地方都是惲家的村落。

    所以,以惲家之力,掏出這麼多錢,卻並不是什麼難事。

    如果惲老爺子與之前一慣的作風,積極配合清丈土地,先私而後公。清丈工作進展神速,也不是不可以的。

    朱見濬忍不住長嘆一聲,說道:“如果天下人都如惲家,何求天下之不治。”

    朱見濬這個想法,在這個時代很正常。

    太祖皇帝規定下,皇權不下鄉,所以大明行政體系末端,就是靠着這些宗族,鄉賢統治的。

    每一個縣令下車伊始,總要拜訪一下當地的父老。

    什麼是當地父老?

    尋常百姓是活不到六七十的,即便是活到了,也不可能稱做父老。

    惲永這樣的人,纔是當地所謂的父老。

    當然了,惲永這樣的人,在父老食物鏈之中還算是中層,因爲惲家而今只能稱得上是地方豪強,還不能稱之爲士紳。

    因爲惲家雖然有很多人爲糧長,爲里長這樣在官府看來不算是官,在百姓看來卻是大人物的官職。

    但是這總就不是官。

    唯有家族之中有人出仕,惲家纔會是另外一個局面。

    在歷史上,惲家幾代人的努力終於在弘治年間出了一個進士,再次之後,功名不絕,人才輩出,一直綿延到而今。

    一個國家的上升期,不僅僅表現在財政之上,還表現在民氣之上。

    在儒家理想的政治生態之中,官府與這些賢良士紳合作治理地方,就是一個非常理想的狀態。

    在這個時代,天下如惲家一般的賢良士紳還是有不少的。

    但是于冕卻比他更瞭解江南,畢竟於冕從小在杭州長大,這裡也算是鄉里的。他說道:“殿下,惲家固然不錯,但是有些事情殿下也要想想,在下聽說,當年跟隨惲家太爺保境安民的家族,還有金家,潘家等數家,而今這些家何在?”

    朱見濬聽了,微微皺眉,翻看黃冊,雖然有這些姓氏,卻有很多已經不在大姓之列了。

    到底出了什麼事情,朱見濬不用去想,畢竟開國幾十年來,出過太多的風暴了,國初大案,以及遷徙江南百姓到鳳陽等地。

    或許,他們後人不肖之類。

    有太多的可能性了。

    他只去看結果便是了。

    想想就知道,當初能與惲家聯手的家族,即便是弱於惲家,也不會太弱的。但是而今這些家族都不在了,惲家卻越發興旺了。

    朱見濬微微皺眉說道:“這說明什麼?”

    于冕說道:“固然忠義傳家久,但是大家族也未必沒有什麼陰私。”

    這些事情于冕也是有所耳聞的,於家在杭州也不算是大族。甚至可以說很是單薄,但是杭州並非沒有大族。

    其中的彎彎繞,于冕沒有見過,但也是聽過的。

    朱見濬沉吟一會兒,說道:“去一趟惲家吧。我想見一見惲老爺子。”

    朱見濬這一段時間並不是什麼事情都沒有做的,他最少明白一件事情,在地方的行政,很多時候是不可能繞過這些地方大族。或者說大戶。

    特別是大明的糧長制度。

    太祖皇帝爲了防止胥吏剝削百姓,於是將催收,徵繳,押運糧稅的責任,讓百姓承擔,而這些承擔的百姓,就是糧長。

    一般這些糧長都是大戶人家出身的。

    武進縣幾個糧長之中,就有一個是惲家的。

    這樣情況不僅僅在武進縣,在很多地方都是一個模式。在縣之下,大明的統治模式,就半自治的模式。

    這個模式的根本就是鄉約。

    這個朱熹搞出來的鄉約家禮,其實就是很多大家都熟悉的大家族模式的來歷。唯一不同的是,家禮是同姓的,鄉約是不同姓的,很多大家族一起話事,來處理村子裡面,或者鎮子上的事情。

    甚至還可以動用私刑,很多時候,不想因爲官司沾污家族的名聲,很多事情都是家族裡面自己決斷,不見官的。

    這樣的形式朱見濬是聽過的,但是具體情況卻是沒有見過的。

    後世固然對這種模式批評之極,但是每一種制度,剛剛誕生的時候,都是有他的生命力所在的。



    上一頁 ←    → 下一頁

    帶著火影重生日本東京斂財人生之新征程[綜]總裁寵妻很狂野烈火軍校三國遊戲之回歸
    我渡了999次天劫絕世天才系統總裁的代孕小嬌妻同時穿越了99個世界紹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