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明天子» 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明天子 - 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字體大小: A+
     

    第十五章預修大典

    李賢學的很快。

    雖然報紙論戰,是他不大習慣的事情,但是不過一個回合,他就將遊戲規則掌握的七七八八的了。

    在徐有貞的文章刊登之後,很多官員也覺得,從洪武以來,官制變化不少,需要重新釐定。紛紛贊同徐有貞的意見,以盛世修典之名,武事以備,文事兼顧之意。

    修《大明會典》,而大明律該如何自然不用說了。

    李賢隨即上奏,並透漏出風聲去,言修《大明會典》,乃一代之盛事,非名臣宿老不能擔此重任,推薦了于謙,曹鼐。

    朱祁鎮只要批示:“兩位身居要職,坐鎮一方,須臾不看擅離。”

    然後劉球就上書道:“老臣年事已高,不堪內閣繁劇,請任《大明會典》編纂官。”甚至還故意顯露出貪名之舉。

    好像劉球想借此留名於後世。

    雖然《大明會典》比不上《永樂大典》,但也是一部大書,如果能成爲編纂官,足以在士林之中留下名聲。

    但是朱祁鎮卻不願意將此老放在這個位置上。

    否則將來朱祁鎮怎麼參私貨。立即回覆他道:“先生,朕之肱骨也,無先生,誰爲朕鏡?”

    言語之間,將劉球比做魏徵。

    如此三番來回。

    朱祁鎮不得不召見李賢,尋求一個雙方都滿意的人選。

    朱祁鎮見了李賢之後,首先說的不是這一件事情,而是對徐有貞的獎勵。

    徐有貞上《請修大明會典以安社稷疏》的目的,朱祁鎮也是能揣測一二的,即便不用陰暗的心思卻揣測,徐有貞也是諫言有功。

    必須褒獎。

    所以,朱祁鎮一開始就說道:“徐有貞的位置該動一動了,他在朝鮮治平有功,而今朝鮮太平無事,應該讓他入京了。”

    李賢說道:“陛下英明。臣會安排的,在六部侍郎之中給他選一個位置。”

    朱祁鎮說道:“尚書吧。朝鮮滅國之功,徐有貞參與其中,總要有所賞賜。”

    對於徐有貞而今也是可上可下,一般來說巡撫專任中樞,就是侍郎一職,類似六部副長官,或者說一個六部之外,某一衙門的長官。

    但是徐有貞有軍功,又有諫言之功,朱祁鎮想擡舉一二,倒也不能算是倖進。

    不過,李賢並沒有正面回答說道:“陛下六部沒有空缺,臣知陛下愛才之心,此事當從長計議。”

    朱祁鎮當然知道沒有空缺。

    但是沒有空缺可以製造空缺嗎?這不是理由,唯一的原因是李賢想拖一拖。

    李賢又說道:“修典乃國家大事,不可不重,陛下既然不屬意於公,曹公,劉公,還請陛下示下,內閣也好安排。”

    朱祁鎮對這一件事情,也想過應對的辦法了,說道:“此三人皆元老重臣,朝廷不可一無或缺,修典固然是大事,恐怕也要坐上數年冷板凳。還是選年輕一輩,年富力強的人爲好。”

    “這人選,還是可以讓內閣來選的。徐有貞如果不好安排的話,讓他入翰林院修書,也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李賢說道:“陛下所言極是。”李賢一邊說,一邊在心中來回的思索。

    這是一道選擇題。

    要麼讓徐有貞回來專司修大明會典,要麼讓徐有貞擔任一任尚書。

    在這個選擇題之中,李賢傾向於後者。

    徐有貞的能力沒有得說,當世封疆大吏之中,能比得上徐有貞的,也不過三五人而已,但是品行實在堪憂。

    不管在朝鮮清理兩班貴族,還是這一次上書,都充斥着不折手段這個四個字。

    如果讓徐有貞修《大明會典》。裡面有些什麼內容可真不好說了。

    李賢很快確定下來了,說道:“徐有貞入仕以來,多歷地方,是能吏,但修典乃是文華大典,臣以爲徐有貞恐不能勝任。還是讓他去六部的好。”

    “不錯,朕也是這個意思。”朱祁鎮說道:“我覺得刑部就不錯。”

    其實朱祁鎮也沒有想讓徐有貞擔任《大明會典》的總編纂。原因很簡單,徐有貞在士林之中名聲不好。

    作爲皇帝看似至高無上,但實際上也受到種種制約,朱祁鎮固然可以用君權暴力排斥一些其他想法。

    但是如果從歷史的長河之中看,君權雖然能強橫一時,卻有其薄弱的本性。

    朱祁鎮如果想做一世暴君,行快意之事,不管他死後洪水滔天。自然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是他想讓自己創立的制度保存下來,就要從一開始,以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態度,小心謹慎,與文官體系磨合。

    徐有貞太傾向於朱祁鎮,修出的《大明會典》,權威性不足。所以朱祁鎮更希望徐有貞能成爲一員衝鋒陷陣的猛將,而不是這種整理總結的角色。

    刑部就是這樣一個位置。

    如果而今朱祁鎮的戰略重心在於對外,那麼刑部就是一個無足輕重的部門,只要不弄出民憤太大的冤假錯案,朱祁鎮也不會太關注。

    但是而今朱祁鎮要對《大明律》動手,刑部尚書就成爲了風口浪尖,即便是內閣大學士的權力大,但是從體制上來說,刑部以及三法司,依舊是大明法律最高部門,刑部尚書所做出的法律解釋,也是最權威的。

    除非,御審。

    不過,朱祁鎮纔不會將自己陷入風暴之中,畢竟朱祁鎮而今也是大佬,誰看大佬親自下場的。

    李賢說道:“陛下的意思臣知道了。大典之事,事關重大,應當先定下大典的人選,再論其他的。不知道陛下意下如何?”

    朱祁鎮知道李賢在《大明會典》問題上絕對不會輕易妥協的,朱祁鎮也想找一個能內外信服的編纂官。於是問道:“先生屬意何人?”

    李賢說道:“陛下,既然不想用老臣,那麼王恕可以一用。”

    朱祁鎮心中暗道:“王恕。”隨即將王恕的大概情況,回想了一遍。

    王恕乃是正統十三年進士出身,按照朱祁鎮的標準,必須京官與地方官輪流任職,王恕先是被選爲庶吉士,進入翰林院,然後外放揚州知府,又做了一任京官,又外放江西布政使,而今在大理寺任職。

    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清正廉潔,有着一股陝西人的樸實剛健。在道德品質上,無懈可擊,決計不是那一種諂媚之臣。

    不管是在老臣之中,還是在士林之中,乃至於百姓之中王恕的名聲都很好。已經被視爲未來的朝廷重臣。

    這個人選,對朱祁鎮來說,卻是有利有弊。

    如果朱祁鎮能說服王恕倒向自己,那麼有王恕背書的《大明會典》,權威性就會有很大的提高,能讓更多的人信服。

    但是如果朱祁鎮不能讓王恕倒向自己,那麼除非換掉王恕,那麼《大明會典》的編撰,王恕是不會讓朱祁鎮插手的。

    朱祁鎮卻一口答應下來了,說道:“好,就他了,只是以王恕而今的資歷,擔不起編纂官,就讓他先預修吧。”

    感謝漢語的博大精深,朱祁鎮隨口就給出一個臺階。

    王恕自己恐怕都沒有做好準備,就與徐有貞一般,成爲朝廷之上兩個暴風眼了。唯一區別的是,徐有貞是自己跳進去的,王恕卻是被人推進去的。



    上一頁 ←    → 下一頁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萌妻當道:嗜血總裁77神話物品專賣店我是大反派[快穿]巫界術士
    幻想世界大穿越盜墓筆記儒武爭鋒校花狂少修仙歸來當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