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異域孤軍沉浮記» 第55章 還我國籍(11)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異域孤軍沉浮記 - 第55章 還我國籍(11)字體大小: A+
     

    離鄉時,父母親自送兒從軍,那時弟弟18歲,餘集年21歲;重聚時,父母已是黃土兩堆,而兄弟倆一個81歲,一個84歲。“物以稀爲貴,情因老更慈”(白居易),“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然而白楊蕭蕭荒草茫茫,與父母卻已是陰陽兩隔。“高蓋山頭日影微,黃昏獨立宿禽稀。林間滴酒空垂淚,不見叮嚀囑早歸。”(唐?陳去疾《悼亡詩》)62年的生離死別,一旦重逢,只剩下老淚兩行。在中國與弟弟的短暫相聚使餘集年泛黃的記憶多出了幾分色彩。他帶着弟弟一家的照片和親人的牽掛回到越南,回到了富國島,回到了他的生活。

    在記者去越南之前,剛剛將老兵餘集年接回廣西探親的孫春龍說,在島上現在還有3名老兵,但都已經是風燭殘年,不知道哪年這些老兵就全部消失了。按照孫春龍提供的線索,有記者來到老兵莫興業的家,但老人沒能等到回中國的那一刻,就在孫春龍帶着餘集年離開越南後的第三天,離開了人世。

    擁擠泥濘的村子裏再也看不到莫興業老人的足跡。老人的靈堂設在堂屋正中央,白色的布簾上用越文寫着悼詞,正中掛着老人的遺像。老伴從屋裏翻出老人生前的箱子,裏面都是他與家人的書信,和護照、房產證放在一起。1995年老人第一次與家人取得聯繫,2011年補辦了護照,準備最後回一次回中國,但護照還沒啓用就永遠地離開了,回家探親成了他的終身憾事。

    而另一位原居住在陽東海灣邊的老兵,也於記者到來前,追隨打工的兒女漂洋過海去了美國。如今在富國島,餘集年成了能夠找到的最後一個老兵。

    當年因回鄉無望,這些留越老兵唯一的希望是去臺灣,但他們回鄉的努力卻未停止過。他們渴望回到家鄉,但“舟行不到邊,雲行萬里寬”,也只能走到中越邊界的地方,遠遠地看一看。《西貢解放日報》的一名記者說,許多老兵後來到了西貢(胡志明市),向臺北駐胡志明市經濟文化辦事處申請去臺,“但由於歷史的原因,對方也不好接收,這些老兵後來都生活得很慘。”現在也只有餘集年完成了他們的宿願。

    在臺灣高雄的澄清湖畔,有一小島,島上有碑文刻着“富國島”,算作是對入越****歷史的紀念。另外,黃傑在離開越南前,在富國島陽東的村莊裏,爲死去的官兵立下了一塊紀念碑。如今這塊“***留越****病故紀念碑”已被荒草雜物包圍,成爲孩童的嬉戲地。算是對殘軍官兵悲劇命運的總結。

    “憑君莫問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曹鬆《己亥雜詩》)“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唐?杜甫《兵車行》)寫不完的血淚歷史,抒不盡的悲慘命運!

    “巢居知風寒,穴處識陰雨。不曾遠別離,安知慕儔侶?”(西晉?張華《情詩》)“中庭地白樹棲鴉,冷宵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說不完的伯勞春燕之愁,道不盡的別鶴離鸞之苦!

    “涸鮒常思水,驚飛每失林。風雲能變色,松竹且悲吟。”(庾信擬詠懷二十七首之第一)“南國夢,異域莫勾留,欄外笙歌空渡曲,關山難越使人愁,月滿望鄉樓。”(黃傑《憶江南》)傾不盡的失國之悲,訴不完的流亡之痛!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遙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漢樂府民歌《十五從軍徵》)流不完的相思之淚,嘗不盡的身後淒涼!

    風太大了,難道只是爲了吹乾眼淚,

    雨太急了,彷彿真是爲了洗去哀傷,

    山太高了,難道只因早已無處可躲,

    河太寬了,彷彿註定永遠無法渡過。

    家太遠了,難道只是因爲時間因爲距離,

    夢太長了,彷彿只是爲了絕望爲了逃避,

    死太多了,難道真是爲了仇恨爲了生存,

    愛太短了,彷彿只是爲了分別爲了回憶。

    鮮血浸透了土地也開不出花,

    永遠短暫如彩虹抓也抓不住。

    我們沒有家,我們沒有家,

    孤兒是我們的名字,回家是夢裏的呼喚,

    太遠了,我們的家!

    (電影《異域》主題曲《家,太遠了!》)

    這就是天涯孤軍!他們的心在滴血!他們的靈魂在流浪,找不到家的感覺!

    “越鳥巢南枝,胡馬依北風。”有一部曾經感動無數中國觀衆的日本影片《望鄉》,裏面有這樣一個場景:妓女葬身於南洋,但是她們全部背向日本,因爲她們日思夜想的祖國拋棄了她們。然而天涯孤軍,這羣離鄉背井的中國人,他們的墳墓卻個個面向祖國,至死不渝!

    這不是藝術造型,而是一個令人肝膽俱裂的真實場面:數以千百計的墳墓,無論是豪華氣派的段希文墓、雷雨田墓,無論是飛揚顯赫的軍官墓,無論是塌陷簡陋的士兵墓,還是各處漢人難民村墓地,居然無一例外,一模一樣,一律整齊地面向北方,面向祖國和家鄉,長跪不起!

    這是一個何等驚天地泣鬼神的感人場面啊!他們長眠地下,無論他們生前做過什麼,當兵打仗,離鄉背井,抗日戰爭,***,走私販毒,龍蛇爭霸,你爭我鬥,效忠朝廷,現在硝煙已散盡,狼煙已遠去,他們都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他們死後都親熱地擁擠在一起,背向金三角,背向異域和陌生的印度洋,永遠面向北方!那裏纔是他們共同的祖國和家鄉,是他們魂靈和精神嚮往的歸宿之地!

    夠了!這就夠了!人可以死,屍體可以腐爛,墓碑可以剝落,名字也可以遺忘不計,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與祖先血脈相連,對祖國敬畏永存。因這份思念,這種姿勢,這種永不改變的炎黃子孫對故國故土的心存思念和感激之情,他們雖長眠異域,但他們永遠是中國人!

    一些社會現象,如果從人性角度來解讀,都可以理解;一些社會問題,如果從人性角度來處理,都可以迎刃而解。

    在一個“沒有頭腦的世界”(貪婪、殘暴、兇險瘋狂的世界。奧地利?艾利亞斯?卡內蒂小說《迷惘》,下同。作者注),“世界在頭腦中”(生活在個人混亂恐怖的幻覺中);人生命運各殊,正如“泄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鮑照《擬行路難》其四)。爲了爭得一席微末的生存之地,“沒有世界的頭腦”(單純不成熟)便不惜鋌而走險,甚至創造罪惡。

    “魚遊於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褲中蝨子,逃乎深縫,匿乎壞絮,自以爲吉宅也。行不敢離縫際,動不敢離褲,自以爲得繩墨也。飢則齧人,自以爲無窮食也。然死於褲中而不能出。”這就是當時天涯孤軍的生存現狀。爲了一個簡單的道理——“活下去”,他們選擇了“惡”來推動歷史,這是無法選擇的選擇。

    而一個人,一羣人,一個社會如果到了僅僅爲生存而戰的時候,你就到了毫無人格、信心、自尊和理想可言的地步。你會變成野獸,你的敵人也是野獸,弱肉強食,茹毛飲血,你的神經就會壓迫變形,社會也變成了一個人吃人的瘋狂世界。對戎馬一生的軍人來說,他們習慣於也不得不用手中的槍來抒發命運的悲慨。他們打仗其實並不是爲了信仰、理想、權力抑或金錢,而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活着”。事實上,活着就是勝利,誰活在最後,就能看到或者接近希望,雖然他不一定活得最好。

    雷雨田回憶那個艱難歲月時說:“後來無路可走,好像降臨一個死亡的世界,那時候我們只有一個念頭,就是活下來。”

    至於殘軍爲什麼選擇美斯樂、唐窩而不是別的地方作根據地,是偶然,還是必然?原第三軍14師師長楊紹甲說:“因爲實在走不動了!”

    原金三角毒品王國靈魂人物之一、坤沙“張家軍”參謀長樑中英說:“都是命,死了是命,活着也是命。遇見什麼人,跟誰走,那都是命!”

    再看金三角的毒品問題。

    金三角鴉片種植業的發展史(聯合國資料統計。作者注):

    1949年,國民黨殘軍未進入該地區,金三角鴉片產量僅爲37噸。這個數字與當時東南亞各國(包括中國)鴉片產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1959年,國民黨殘軍第一次撤臺後,金三角鴉片產量也只有60噸,這個數字仍然不是很大。

    1970年,隨着段希文、李文煥率部進入泰北山區後,金三角的鴉片產量一舉突破1000噸。

    1980年,更創下當時的世界紀錄——年產2000噸,令全球震驚!

    1990年,金三角鴉片產量突破2500噸大關,成爲全球最大的毒品王國。

    由此可以說,金三角毒品大規模的種植、加工、運輸和販賣,始於國民黨殘軍第五、第三軍抵達泰北的美斯樂和唐窩以後。當這支部隊脫離臺灣、失去補給和***的政治信仰後,爲生存而戰,金三角的毒品也就開始發生了量和質的變化;或者說,國民黨殘軍的沒落直接導致了金三角毒品王國的興旺。

    以後,這支天涯孤軍便走上了沒有祖國、沒有依靠,只有求生意志的不歸路。他們在異國他鄉,與緬甸政府軍鬥,與緬甸鬥,與老撾和泰國政府軍鬥,與撣邦軍鬥,與泰國鬥,處處被攆,處處捱打。他們沒有祖國,沒有國籍,沒有靠山,沒有補給,成了徹頭徹尾的“孤軍”,一羣沒有父母疼愛的可憐的孤兒!

    美斯樂、唐窩、富國島是天涯孤軍曾經或最後的歸宿,爲殘軍流亡史畫上了句號,但也給炎黃子孫留下了一個問號。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每個遊蕩的靈魂,在本質上都是無家可歸的漂泊者。尋找自己的家,在某種意義上是人類的宿命。據說李國輝在臺灣過世前還唸叨老家(河南蘭考),他是想葉落歸根啊!

    由於歷史原因,臺灣和大陸長達30年隔臺灣海峽對峙。對數百萬從大陸逃往臺灣的“外省人”來說,回家大門被徹底關閉,通訊都絕無可能。

    1979年元旦,大陸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宣稱即日起停止炮轟金門,並呼籲兩岸儘快實現通郵通行。兩岸鐵幕終於鬆動。

    1987年*請著名美籍華人陳香梅女士轉告臺灣領導人,應該讓那些已經在臺灣的人回到大陸來探親。

    10月14日,蔣經國主持國民黨中常會,通過了有關探親的決議案。10月15日,《民衆赴大陸探親辦法》即告頒行,允許除現役軍人及現任在職人員外,凡在大陸有親屬的民衆皆可赴大陸探親,一年可有一次,一次三個月。自此,長達38年的兩岸隔絕狀態的堅冰終於被打破。

    “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臺胞,面對多年不見的父母、妻子、兄弟、兒女,無不淚流滿面,有的甚至因激動而休克。

    上世紀80年代末的一天,在大陸某海關,出現了一位年過半百、白髮蒼蒼的返鄉探親的老者。老者除了隨身行李外,手上竟奇怪地拿着一瓶醬油。美麗的女安檢員笑吟吟地提醒老人,現在大陸物質生活比以前豐富多了,不需要往家帶醬油了。

    老人長嘆了一口氣,說:“38年前我13歲,娘讓我去打醬油。剛一出門,我就被抓壯丁抓走了,到了臺灣。這一走,就是38年啊!現在我要回家給我娘說:‘娘啊,我把醬油打回來了!’”

    衆人聞言,無不淚流滿面……

    (全書完)



    上一頁 ←  

    大唐貞觀第一紈 都市極品仙帝蛇王纏身:老婆,生個蛋我跟天庭搶紅包重生之賊行天下
    萬古第一神次元手機網遊之末日劍仙系統之鄉土懶人抗日之超級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