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南華霸業» 正文_第43章 異域是家園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南華霸業 - 正文_第43章 異域是家園字體大小: A+
     

    “這兒的地,可真的是寬廣無邊啊,”有人由衷地嘆道。

    “也是,雖然都是生地,看土質還不錯,只要耕上幾年,肯定都是肥地的。大家努力幹吧,老天爺不會虧待我們的。”

    “可不,咱本來就是逃難來的,不要替洋人做事了,能有自己的地種了,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人們這是在安慰自己呢,還是對我不相信?

    “可是,那位大人說的50畝地,真的會有嗎?”又有人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楊承碧,也就是楊豆豆的老爺這時緩緩步向我:“大人,我看這地方確實是肥,可這海邊這麼好的地,都用來種樹了,是不是太浪費了。”

    wωω ⊕ttκΛ n ⊕C〇

    也不知道楊承碧是真不想來還是讓自己的女兒說服了,帶着妻兒五個並一併做豆腐的傢什跟着我們一塊來了,他那套做豆腐的傢伙,還有王鐵匠的那個大風箱和鐵爐子,可是費了十幾個人才擡上船來的。可是楊承碧知道咱這裏都沒有足夠讓他做豆腐的豆子,會不會認爲自己被我騙了?

    幾天前,我們跑到外大島挖來的各種樹苗,已經讓徐翠芬帶着人種下,並且澆上了水,南半球的10月,可正是暮春時節,加之又下了場大雨,有些樹已經開始長出了新芽了。

    “這個,老伯,海邊風大,種上些大樹,能保護樹後的莊稼不被風颳跑的。”我誠懇地解釋道。我突然想到,在十九世紀的七十年代,這個城市之所以會遭受毀滅性的風災毀滅,是不是因爲他們根本就沒有種植防護林的經驗和準備?

    “哦,這樣啊,”楊承碧似乎明白過來了,“要我說,要種防風的樹,還得種我們北邊的榕樹啊,只要種活了,它的根長得到處都是,一般的風基本上刮不跑它。還有,這麼好的地,只是種這些樹,確實是浪費了,種些龍眼、芒果什麼的也好啊。”

    “是啊,等咱什麼時候過去了,真的得挖一些過來,”榕樹在我曾經工作的城市,可是到處都是,楊承碧說得對,真的要在海邊種防護林,這還真的是個好東西。至於說果樹,我們在帝力沒有看到,但熱帶地區應該不少這種東西,倒不知東南亞其它地區有沒有,我開始期待着下一次出行了。

    “這個,楊大伯,大家似乎不是很開心?”象咱這樣的誠實寶寶,撒個這麼大的謊,忽悠來這麼多的人,咱還是有些心虛。

    “這個,比我們初到帝力的時候好多了,那時候可真的什麼都沒有,還要擔心當地土著人的欺負,洋鬼子的刁難。這裏只要努力,不要怕的。可是大人,你說的五十畝地,真的有嗎?”楊承碧小心翼翼地問道。

    “大伯您看,這麼大的地方,我能說假話嗎。不過,這裏的條件確實是簡陋,我們自己過來也才一年多,許多東西都要從頭開始,剛開始自然有些辛苦,大伯和大家熟悉,這些,還是需要和大家解釋一番纔是。”

    “這個,大人你放心,只要有地種,我們不怕苦的。可是,大人真的給我們50畝地,什麼都不要?”楊承碧仍不放心的追問。

    “這個,老伯,你看都是生地,我能收上什麼來呢,等大家把地都開出來了,五年後吧,五年後我收一成的租子

    。”我想了想,若是讓他們平白無故的得到這麼多,他們肯定不會相信的。再說了,以後大家在這裏就是要患難與共的了,總不能讓他們什麼義務都不承擔吧,

    “我還有個要求,18歲以上45歲以下的,每年農閒的時候,每戶出一丁出兵役吧。大伯您放心,只是臨時訓練一下,再說了,我們這附近還是有野人的,他們不來就罷,要是來了,他們可是什麼惡事都會做的。”

    原諒我這個誠實的寶寶,爲了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服兵役,我不得不再次撒了個小小的謊。現階段我們的人力,也不允許我們擁有常規兵力了,我打算在那羣僕人當中抽出幾個出來,充任常備武裝力,然後再從移民中抽調出來,保持十幾個人的武裝力量,以我們目前的武器水平,要是遇上土著入侵,應該夠我們對付一陣子了。

    “好,那就好,”楊承碧興奮地說,似乎根本沒擔心他這做豆腐的生意在這裏找不到用武之地的事情,轉而又有些憂色道,“可是,我老楊家人丁少,倒是無所謂,可有的人家大大小小七八口,五十畝地,怕是不夠啊。”

    “這個,我也沒想到,要不大伯找幾個人過來,大傢伙一塊兒商量一下?”移民們還在船上幫着卸運行李物品,不知是沾了楊豆豆的光,還是大家確實懂得尊老愛幼,楊承碧想要過去幫着搬東西的時候,愣是讓一羣后生給攔住了,這不,老楊這纔有時間和我說話。

    “那啥,老王師傅,還有那張老頭,嗯,還有周先生,你們都過來一下,大人有話和我們說。”楊承碧扯足了嗓子喊道。

    “大伯,以後不要叫我大人了,雖然我是前宋後人,可我們在海外幾百年,早就不那麼叫了,你要覺得好,叫我小李就行,要不,您叫我李先生也好。”

    “哪能叫您小李呢,要不,我還是叫您先生吧。”楊承碧點點頭,喚過幾個老夥計圍着蹲成了一圈,“沒想到咱這羣老夥伴當年一起從廣州逃難過來,今天又有機會聚在一起了。我剛纔和李先生說了,咱們這些人家裏人都不一樣,每家50畝地,只怕不太合適,大家有什麼看法,不妨都說說。”

    “這個,咳,我說說。”我是一個百無一用的書生,家裏的種多半都得勞動我那女人,50畝地對我來說,夠了,多了也是浪費。”周元吾道。

    “你家裏一個小子,長大了也沒有人和他爭,要是象我家裏三個小子,要是等他們都長大了,把地一分,每個才16畝,怎麼夠。”有些瘦高的張老頭搖搖頭道,“不行,不能一家一戶的來分,50畝太少了,要我說,要按人頭分纔好,每個人頭10畝。”

    “種那麼地,你以爲不要力氣啊。”王鐵匠止住他,”你家大大小小九口人,一人十畝,就得90畝,可能種地的也就你兩口子,你家大小子才十七歲吧,這麼多地,你種得下嗎?,還有,象吳老弟他們家,三個丫頭,一個小子,要是也按人頭分,等丫頭都嫁出去了”他一個小子該得多少地,這公平麼?”

    “這不,孩子們慢慢都會長大嘛。”張老頭尷尬地笑笑。

    “這個,我看還是按丁分吧,”周元吾想了想道,“朝廷徵稅賦瑤役都是按丁的,要不,咱50畝地仍然不變,每多一丁,再加10畝,大人,哦不,李先生以爲如何。”

    “大家沒有意見,我看就這樣行了。”澳州那麼大,我還稀罕這幾畝地

    麼。

    “李先生,我看這地方雖然現在簡單了一些,但我們剛纔看了一下,那一大片綠油油的東西,長得可真的是好。你說這東西能養活我們這些人,起初我不是不信,可我剛纔看了那位大姐挖出來的紅紅的東西,我覺得沒有問題了。”大家不再爭執地多地少的問題,開始考慮起未來的生計起來。

    我們下船的時候,徐翠芬正領着幾個僕人在地裏挖紅苗,看着從地裏挖出這麼多能吃的,許多新移民們可是看直了眼。

    在此同時,徐翠芬還讓另外一組人在新挖出來的地上,重新又剪了一截截的薯秧開始又一季種植。要在華夏,這肯定是不行的,但這裏是熱帶地區,作物可以輪作。按徐翠芬的話說,咱們現在人這麼多了,吃的也多了,要是不多種點東西,怎麼夠大家吃。再說了,現在人多,大不了多花點時間去澆水,還怕它能不成?

    看着一小截沒有根的薯秧就這樣被埋在地裏,然後能長出那麼多紅薯,新移民們小小的心裏,再次感覺受到了衝擊。

    “大家都看到了,我也就和大家直說了,”我清了清嗓子道,“等地分好了,每戶都能來到這裏割上幾百株種上,大家剛來這裏,條件有些艱苦,未來這一年,大家可就指望這些東西過活了,你們大家都看到了,只要大家不懶,我們的日子一定能越過越好的。”

    “信了,我們相信李先生的。”張老頭有些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我剛下船的時候,還在說自己被騙了,但聽了李先生這麼一說,我信了,咱別的沒有,力氣有的是。只要大家鉚足了勁兒幹,明年一定能過得更好的。起碼,在這裏咱再也不要擔心受洋人的欺負,還要擔心那些土人們使壞了。”

    “李先生,感謝你把我們帶到這裏,讓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土地,”周元吾誠懇道,“我想問下李先生,咱們這地方叫什麼地方?這樣,要是我們以後有機會再回去,再多喚一些同胞們過來,也好有個說法啊。”

    似乎覺得怕我不理解,又解釋道:“我看那些韃子只怕不會讓我們漢人好過,接下來我們的同胞只怕要受苦了。咱們有條件,還是要多接些同胞們來纔好啊。”

    “周先生,你放心,會的,我們一定會的。”周元吾的話讓我有些汗顏,我一直在想着過自己的小日子,對自己的同胞的苦難竟選擇性的選擇了忽視。但他的話,讓我再次想起自己的責任。等等,現在是1848年,那麼,江陰十日、揚州三屠、四川大屠殺,它們都開始了麼,我們現在開始努力,還來得及麼?

    “所以,我們要更加的努力,種更多的糧食,這樣我們的同胞們來了,纔能有東西吃,大家說是不是啊。大家有什麼想法。我也是纔來一年多,還真的沒想到叫什麼名字呢。”

    “要不,叫思明府吧,”有人道。

    “不行,”我毅然否決道,滿清人都打到自己老家了,明朝廷的高官們還在爭權奪利,這樣的明,不思也罷。

    “要不,叫望北?”

    “不夠大氣。”周元吾搖搖頭,“這裏是我們,也是李先生最初登陸的口岸,是吧。也是我們漢人登岸的口岸是吧,要不,我覺得,把這地方命名爲漢口,如何?”

    “漢口好,就漢口了,這裏是咱漢人的口岸。”我點點頭,心中卻想起了另一個時空中的漢口,這時代,那個漢口,已經有了麼?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寧小閑御神錄蓋世帝尊海賊之最惡新星極品上門女婿我當道士那些年
    滄元圖大明帝國日不落帝道獨尊隨波逐流之一代軍師重生校園女神:明少,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