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統計大明» 第1665章 航向通航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統計大明 - 第1665章 航向通航字體大小: A+
     
      第1665章 航向通航
      這麽說吳大海就不樂意了:“要是海軍轉為保護航道,那攻守之勢就逆轉了。

      對方本來就有數量優勢,大明以少守多,如何能確保安全?”

      李信開口:“可以效仿護航模式,對方傾巢而出我方庇佑察覺,若是對方少量出動,大明以少打少也有優勢。”

      吳大海搖搖頭:“海戰不比陸戰,這只有千日做賊的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依我看還不如我們用笨辦法,一點一點的把這些島嶼吃下,只要佔領了這些島嶼,艦隊通行就再也沒有阻礙。

      後面也就到了伊斯坦布爾外圍,戰爭這種事情取巧不如藏拙,大明歷來軍事行動都是以大勢定乾坤,今天我們勿要因為一時情急出現了失誤。”

      吳大海說的有道理,可是愛琴海海域的島嶼豈是那麽好佔領的,愛琴海是一個多島之海,那邊大小分布這2500多個島嶼。

      大明預計要投入三個到五個師才能完成控制,而且就算佔領之後也要兩個師以上才能穩定。

      而且整個佔領行動絕對不是一個月兩個月就能完成的,中間伴隨著海戰登島戰無數。

      島嶼之間相鄰比較近又導致敵人反攻很容易,一條漁船都能從陸地劃到島嶼上。

      故而中間傷亡和防禦的壓力並不輕。

      這片島嶼沒有什麽物產,漁業資源也很貧瘠,除了在出黑海的交通要道上之外一無是處。

      花這麽大的精力這麽大的代價佔領這片海域並不劃算。

      李信看了看黃得功,要是進攻愛琴海地區,出兵的只有他們兩個,目前兩方在前線部署的兵力加在一起還不到五個師,上哪去調人攻佔愛琴海?

      而且李信更傾向於先從陸地上打到愛情海邊上,再去適當的佔領一部分島嶼,而不是吳大海想的那樣先決戰於島嶼再想辦法登陸。

      見黃得功也沒有給出意見,楊嗣昌比劃了一下:“當年大明佔領呂宋和南洋地區的時候陛下曾經提出過一個跳島戰術。

      其實愛琴海雖然有兩千五百個島嶼,我們未必要個個都佔領,我們只需要佔領一些戰略支點和一些航道的交匯點。

      我覺得佔領個三五十個島嶼,敵人就無法在海域裡亂竄了。

      只要解決了對方艦船出海的通道,對方自然也無法威脅地中海航道,這不就等於也解決了海上的喊道問題。

      同時進攻大馬士革,在沿著地中海海岸進攻到愛琴海沿岸,為第三階段進攻伊斯坦布爾做準備就好。

      這樣才是我們目前兵力能做的最優解計劃。”

      其他幾個立刻就明白了楊嗣昌的意思,確實這樣的折中方案同時滿足了大家的部分需求,使得計劃得以繼續推行下去。

      大家也沒有什麽更好的辦法,四人商議一下,黃得功點頭:“那就按照這個上報軍部吧,我們盡快拿下大馬士革,然後進入下一階段。”

      計劃商定,波斯灣戰區和蘇伊士運河戰區同時發動了攻擊,大馬士革這邊剛剛集結的幾萬奧斯曼軍隊迅速崩潰然後逃入小亞細亞地區的山丘。

      內閣那邊得到將在半個月內打通海上通道之後,吳啟晨籌款的壓力立刻小了很多。

      倒是北疆那邊聽說自己要被出售,不少北疆墾殖公司出現了不穩定的情況,犯罪率陡然增加,更有甚者試圖武力對抗拆分。

      對於這個情況朱慈烺完全出乎預料,不過有北海城的駐軍加上極地一師二師看著,這幫人也沒有敢真的亂起來。

      更何況朱慈烺手裡還有兩個禁衛師和一個禁衛騎兵師呢。

      為了鎮壓可能的叛亂朱慈烺特意把禁衛騎兵師調往科爾沁,調駐扎長安的十六師北上北海城。

      大軍開拔表示了朱慈烺對於這次改革的決心,而後朱慈烺立刻抽調各墾殖公司的保安隊入關集訓整編可謂是釜底抽薪。

      這些年來,退伍士卒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到墾殖公司的保安團裡面謀職,即加強了墾殖公司保安隊的軍事實力,又幫朱慈烺看住了這支力量不至於失控。

      所有朱慈烺開拔命令一下,沒有幾支保安隊不聽命令的,幾個不聽的也多以主將生病,路途遙遠,要準備開拔物資等等拖延。

      朱慈烺沒有慣著他們,凡是拖延命令的,錦衣衛緹騎司立刻配合當地錦衣衛一起前去解除軍職押回京城受審,至於到底是真的有困難還是故意拖延,等事情穩定了在慢慢調查就是。

      北疆墾殖公司解散,反倒使一些商會商行看到了機會,以前一些行業雖然沒有強製不許民間經營,但是墾殖公司壟斷了當地的人口交通和銷售渠道之後外人很難插手進來競爭。

      現在要是墾殖公司拆分解散,那這些行業大家就都有機會分一杯羹了。

      北疆地區也沒有出現人心惶惶的情況,對於底層百姓來說這不僅不是壞事反而是重大利好消息。

      歸內閣管了之後,那不就是關內了,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關內和關外那就是天地之別。

      而且當初大家一起組建墾殖公司出關謀生,那是因為大家都沒有來過這邊,沒有經驗,個人的力量又藐小,無法適應北疆的極端天氣。

      現在大家都在這邊生活了近二十年了,該適應的也適應了,這麽多年的發展大家也都有了房子有了田地家室,再也不是當初的一窮二白。

      而墾殖公司的那些高層對他們的欺壓盤剝也早就讓他們不滿,這個時候大家分家各過各的反而讓大家心裡更踏實一些。

      底下的百姓支持,朝廷態度堅決,大軍鎮壓之下又收繳了他們的武力,這次將要萌生的動亂立刻消弭於無形。

      剩下的那些利益受損的墾殖公司高層也只能敢怒而不敢言了。

      這些年來,有些人作威作福貫了,適應不了身份的落差,冷嘲熱諷的有之,準備聯絡人對抗接管的有之,打算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也有之。

      敢叛亂的還真的沒有,也不會得民心。

      在內閣接管之前朱慈烺仔細的為他們掃平了障礙。

      畢竟朱慈烺雖然跟內閣為了錢有點小矛盾,但是朱慈烺不至於為了心裡不痛快給內閣使絆子。

      內閣所到底也是給他打工的而已,自己坑自己那純粹就是腦殘行為了。

      當然這也是給這份產業打上一個精美的包裝,讓大家看著這麽可口誘人。

      這即有利於內閣通過發行債券的計劃,也有利於這一批債券的銷售,畢竟這個產業要是死氣沉沉,看著就不掙錢,還有很多桀驁不訓的地方勢力。

      那買債券的人也會嘀咕,這內閣這生意不會賠錢吧?還是內只是想跟皇上一起合夥坑大家的錢?

      債券發行之前,地中海那邊傳來重大利好消息,截斷了兩個多月的蘇伊士到地中海航道再次打通,大明和歐羅巴之間的正常商貿往來恢復。

      這讓大家對於這場戰爭的未來和大明的未來都充滿了信心。

      大明這些年拿到手裡的利益還沒有輸掉的時候,一直以來的每戰必勝早就讓普通的大明百姓忘記了失敗是何物。

      海軍攻打愛琴海對於奧斯曼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震動。

      大馬士革丟了也就丟了,畢竟後面還有小亞細亞半島的山地可以抵擋敵人一時半會還威脅不到伊斯坦布爾。

      但是打到愛琴海就讓伊斯坦布那邊很難受了,愛琴海丟了,奧斯曼就被堵在了黑海邊上了。

      這兩個月的戰爭奧斯曼是接連失利,大家都開始後悔了,早知道就按照西奈大公說的,聯絡莎菲波斯和波蘭和立陶宛聯合王國一起聯盟對抗大明和沙俄的入侵了。

      現在南面和東面的大片土地都丟了,在想回過頭來跟兩國結盟,對方也不稀罕你畫的大餅了。

      跟波蘭和立陶宛聯合王國還能拿黑海北面的和奧地利地區的部分領土交換,跟莎菲波斯之間那是啥都沒有。

      兩國現在都不接壤了,想要讓出領土,只能許諾現在丟掉的了,問題是莎菲波斯能上鉤麽?
      莎菲波斯自然不會上鉤了,莎菲波斯已經決定跟大明簽署和平協議了。

      為了交好大明莎菲波斯甚至原則上同意了大明在其國內修電報線的要求。當然鐵路還是沒有松口。

      對於莎菲波斯來說,他們有兩個沒想到,一個是沒有想到大明是這麽猛,僅僅兩個月就打成這樣。

      第二個沒想到是沒想到奧斯曼是這麽的菜,被大明兩個月就打成了這樣。

      盡管不想承認,但是這些年莎菲波斯的實力不如奧斯曼是事實,否則也不會丟掉一大片領土了。

      而且奧斯曼帝國這麽多年來重心一直在歐羅巴,跟莎菲打的都是二線部隊,就這莎菲都只能勝負五五開。

      所以要是奧斯曼帝國都被打的這麽慘,那麽換成莎菲波斯也好不到哪裡去。

      現在莎菲波斯四面都是大明,他是真的動都不敢動。

      人家不止有百萬大軍在進攻奧斯曼呢,就守在莎菲波斯旁邊的軍隊都有近二十萬,那豈不是意味著大明順手就把他麽給滅了。

      慫了的莎菲波斯格外的好說話,甚至一部分開始考慮是不是可以成為大明的藩國,因為據說大明的藩國現在都在收拾奧斯曼,賺取了大量的領土。

      這種思潮還不是主流,好歹莎菲波斯人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帝國來著,手底下也有中亞數個小國附庸藩屬,怎麽能自己成為別人的藩屬?

      而且到了波斯這邊,大明文化圈的影響力就弱了,這群人沒有承認大明文明先進性的覺悟,自然也不會心生向往,他們的文明自成體系,一直都是影響別人的。

      而且波斯地區屬於高原遊牧為主的生活方式,跟大明的純農耕文明的發展理念生存理念等等都是格格不入的,兼容性不高。

      莎菲波斯跟大明的合約已經到了簽約階段,為了拉攏對方大明也向莎菲波斯拋出了一大批訂單,以滿足大明的作戰需求。這無疑又拉進了大明很莎菲波斯的關系。

      相比起大明這邊的順利,沙俄那邊就是打仗打仗不順,外交外交也不順利,談了兩個多月,沙俄不僅沒有跟波蘭和立陶宛聯合王國達成協議,還差點談崩了。

      導致沙俄現在都不敢越過黑海西北走廊進攻巴爾乾群島。

      就算奧斯曼帝國開始從北線撤軍,沙俄也很難擊破奧斯曼帝國的防守。

      不是說對方的城池有多堅固,畢竟再堅固的城牆也不夠炸藥包炸的,但是對方依靠著海岸的海軍優勢,屢次襲擊沙俄的沿海軍隊,擾亂沙俄的進攻步伐。

      而且泥濘期到了,沙俄的陸上後勤補給幾乎全斷,而海上完全沒有,河上的運輸也屢屢被奧斯曼襲擊。

      感覺沙俄這幫人好像天生就不會玩水一樣。

      大明這邊看著是真著急,不少人提出乾脆借道沙俄去打奧斯曼算了,指著沙俄是真不靠譜。

      不過軍部還是比較清醒的,這種呼聲並不高,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從大明到沙俄跟奧斯曼的前線距離已經是穿越了歐亞大陸的大半直抵波蘭平原了。

      這麽長的距離就算是大明親自動手也支持不了多少兵力,現在最近的補給線是從海上到波斯灣,從波斯灣再到裡海,然後從裡海進伏爾加河,再轉到頓河才能補給上。

      這個距離不算海上也是上萬裡了,要是走陸路,那更是遙遠。

      大明的中亞鐵路剛過蔥嶺朝著鹹海進發,想要修到伏爾加河地區還要三年到五年的時間。

      後世沙俄花了十幾年修成西伯利亞大鐵路,全長八千余公裡,那是鐵路已經發展了幾十年的事情。

      大明在鐵路剛開始發展的第二年就開始動工,從連雲港一直往西延伸一直就沒有停止過,現在十幾年過去了,依舊沒有到達伏爾加河。

      可見大明此時的工業實力並沒有達到沙俄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狀態。

      如果鐵路修成了,大明倒是能支持十到二十個師在沙俄那邊打仗,但是現在顯然不行。

      大明打到大馬士革,波斯灣鐵路也開始往大馬士革延伸,這條鐵路還會向南過耶路撒冷延伸到非洲,在開羅分成兩條線,一個沿著尼羅河往南,一個沿著地中海往西,完成大明亞歐非三大洲鐵路網的連通計劃。

      而且這條鐵路還會在裡海南岸連接中亞鐵路,在往西連接伊斯坦布爾到歐羅巴去。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綴術修真路白月光男神自救系統[快百煉成仙重生軍營:軍少,別亂來重生之武神道
    修羅丹神我真的長生不老傭兵的戰爭我在末世有套房當醫生開了外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