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統計大明» 第1664章 來自軍部的壓力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統計大明 - 第1664章 來自軍部的壓力字體大小: A+
     
      第1664章 來自軍部的壓力

      原本以為說服了吳啟晨,內閣那邊同意的概率就很高了,沒想到內閣那邊又出了變故。

      他們對於北疆的興趣不大,情願要新幾內亞島和新大陸北方地區的墾殖公司。

      朱慈烺感覺這幫人是越來越過分了,就出這麽一點錢還想要這兩片地方。

      新幾內亞島那邊目前是大明關外地區最大的糧倉,稻米產量堪比江南。

      當初大明遭遇大旱,朱慈烺可是不計成本的從江南移民開發此島,那裡一山隔成兩個平原,地處赤道種植水稻一年三熟乃至四熟,雨水充沛。

      當年也是因為乾旱,所以有眾多百姓自願到外地謀生,大明才能動員,加上半強製的轉移那麽多百姓。

      從那以後大明再也沒有這麽大規模的移民,恐怕以後也再難有了。

      經過十多年的開發,這裡已經成為整個太平洋地區最繁華的地方,甚至整個南大陸的收入也沒有此島高。

      當然這跟南大陸自己的開發度不高也有關系,南大陸現在大家都親切的稱為兔子島。

      十多年的時間,這邊貧瘠的土壤被百姓一點一點養肥,沼澤被圈成良田或者圍成湖泊,一些降雨量不充沛的地區,或者地形合適的地區被修成堤壩。

      當初來的時候是什麽景象?全島多山地,海拔都在四千米以上,常年大量降水導致土壤肥力較差,僅有少數河谷和河流衝擊三角洲適合種植糧食。

      能有今天的成果那都是當地百姓一點一點的努力建設的結果,也是皇明商號持續不斷的投資的結果。

      島上主要以農業種植和養殖為主,也有銅礦開采,當地銅礦品味高,精煉礦石可以直接用於造幣。

      因為人口少,土地多,所以每年出產的糧食大多用於運回關內,堪比江南不是指產量跟江南持平,而是指他每年能出售的商品糧數量跟江南相當。

      就算如此朱慈烺也輕易不願意出手這個島嶼,按照目前的形勢來看,這個島嶼的底子已經打好,在南大陸開發難度大的當下,這裡將會成為整個南太平洋的中心地區。

      現在已經誕生了兩個超過十萬人口的大城市,將來人口聚集效應顯現,這裡將會繼續發展成大明在南太平洋的定海神針。

      論開發度,這裡確實可以交給內閣了,但這裡一旦交給內閣,朱慈烺等於是把南大陸也拱手相讓了,到時候南大陸的人口不僅不會增加反而會減少。

      這和朱慈烺開發南大陸的初步設想是不符合的。

      至於新大陸北方地區,開玩笑,那裡能成長出一個跟大明對抗的超級大國足見起資源和區位優勢的得天獨厚。

      雖然後來去工業化金融立國了,要知道在二戰以前和二戰以後的一段時間,那裡也曾是世界工廠,各種工業品生產大宗的礦石國內原料也沒有缺過。

      所以那邊的價值根本不是北疆和島嶼可以比擬的。

      內閣那邊還有的爭論,對於這種癡心妄想朱慈烺直接一口回絕,你們要是這樣搞我就直接印錢了,比擺爛朱慈烺可不怕。

      為了防止事情久拖不決,影響整個作戰計劃,朱慈烺隻給了十天的時間,十天不能商議一個結果定下來,那就由他親自決定。

      到時候就是三方一起倒霉。

      當然為了警告那些跳的太過分的內閣人員,內閣又有一部分人因為貪汙受賄瀆職等被查處,算是給這幫死要錢的頭腦發熱的以為自己能跟陛下對抗的家夥降降溫。

      開玩笑,當初為了錢朱慈烺是內閣首相都敢換,這幫人還以為朱慈烺離了他們就不行了。

      沒有直接動手進行全面清查也是怕戰爭期間內閣動蕩導致戰事失利,要不然朱慈烺才不慣著他們的臭毛病。

      這是皇權和內閣權力的鬥爭,朱慈烺甩手不管內閣事務之後,鎮壓內閣靠的就是財力和武力,而打仗就是對財力和武力的雙重消耗。

      朱慈烺也發現了,當初他設計的這個內閣加軍部加錦衣衛的三權分立好像有嚴重的漏洞。

      那就是一旦大明對外戰爭出現失利,軍隊蒙受巨大損失之後,很可能皇權就會衰落。

      朱慈烺現在當然不擔心這些,但是以後的皇帝呢?進入火器時代農民起義已經很難推翻現有政權了,但是要是某地軍隊或者軍閥等叛亂呢?

      大家用的都是一樣的武器,士卒也是一樣的水平,搞個清君側,搞個靖難,這不是沒有可能的。

      雖然朱慈烺有預防措施,所有的軍事工業都放在渤海灣地區了,但各戰區儲備的作戰物資,那也是足夠打一場到兩場大型戰役的。

      要是到時候關內軍隊腐化,軍閥兵力佔優勢,禁衛軍一兩場大型戰役戰敗了呢?

      到時候要生產武器,要武裝新軍等等都要要錢,錢不夠了難免被內閣牽製,到時候就算鎮壓了叛亂,那皇權注定旁落。

      這個就跟歷代的王朝衰落是一個道理。東漢末年就是這樣。

      東漢末年之所以能形成軍閥割據,還不是因為黃巾起義僅僅依靠中央軍難以鎮壓,所以不得不放權讓各地練兵。

      各地練兵得有錢啊,所以就設立了州牧,州牧就是即管兵又管錢,還管當地的人事。

      本來就已經是士族社會,現在又放權讓士族擁兵,那麽各地擁兵自重也是必然。

      最後黃巾雖然鎮壓下去了,但是各地已經尾大不掉了。

      還有隋末也是一樣,隋煬帝外戰征高麗連續失利,導致國內空虛,又修運河和戰爭徭役導致國內匪患四起。竇建德瓦崗寨還有杜伏威就是代表。

      兵力不足以鎮壓起義,隋煬帝不得不放權,所以軍閥就崛起了,最後各貴族集團爭相登場建立大唐。

      唐又是一樣,盛唐之後安史之亂,中央無力鎮壓,允許各地募兵,導致軍閥割據。

      所以宋吸取這樣的教訓,強乾弱枝,導致武力衰微,一直難有作為。

      明朝算是再次吸取歷代教訓,進行的是半強乾弱枝政策,即加強京營使其強於地方駐軍和邊軍。

      但是現在看來,朱慈烺是老想著總結前朝的教訓忘記了明末的教訓。

      現在的政策,一樣有大權旁落的風險,搞不好大明會因為一場外戰失利導致皇權旁落,然後國家亡於內閣扯皮腐敗叢生。再次走上明末老路。

      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朱慈烺暫時還沒有想好。

      京城在為新的擴軍籌款吵架的時候,軍部的電報已經發到三個戰區,要求三發開一個戰略協調會,務必要打幾場像樣的仗。

      會場選在巴格達,李信和楊嗣昌匆匆坐著飛艇趕來,黃得功作為朱慈烺手下的老人還是有資格主持這一場會議的。

      大明並沒有設立戰區以上的官職,嚴格來說三個戰區都是歸軍部直接管轄,相互只見沒有統屬。

      軍部一開始制定戰略的時候也是明確了三方各自的職能,並沒有讓他們協調。

      一個是因為朱慈烺沒有授權,因為擔心戰區之上的軍官權力太大,遠在數萬裡之外的域外作戰,軍官權力太大朱慈烺不放心。

      第二就是因為軍部覺得以大明的通訊能力即使在數萬裡之外軍部也能做到從容指揮。

      現在看來,戰場形勢遠比軍部預計的複雜,哪怕是有指揮百萬大軍作戰的周遇吉面對這種狀況也是感覺有點吃力。

      當初周遇吉打仗的時候雖然也是三面進攻,但那個時候戰場形勢可沒有現在這樣以天為計算。

      新的戰場形勢讓內閣也認識到光靠著內閣協調三方很難做到行動的高度統一。

      尤其是現在在內閣的施壓之下,軍部又沒有本事給他們提供更大的支持,只能想辦法讓他們相互協調,發揮現有的實力來實現目標了。

      說是三方會議實際上是四方參加,在李信到來之後,海軍那邊的吳大海也跟著到了。

      四個人坐在巴格達總督府,看著奧斯曼帝國的地圖陷入沉思。

      黃得功摸著下巴說道:“按照軍部的意思,我們最好能拿出一個兩眼的成績讓內閣那幫人閉嘴。

      現在看來最亮眼的方式就是直抵伊斯坦布爾城下了,海軍那邊什麽時候能搞定愛琴海?能不能強攻一波?”

      吳大海搖搖頭:“敵人在愛琴海采用的是漁船盯梢戰術,敵人知道海上決戰難以匹敵之後采用了新戰術,一旦大明海軍前衝,對方就組織火船陣,而且對方還使用了一種水雷船。

      就是把大量炸藥裝在船上,只要一靠近大明艦船就引爆,即使大明的鐵甲戰艦也會因此重傷。

      海軍沒有數量優勢,強襲可能造成重大傷亡,而且就算強襲到伊斯坦布爾城下,陸上無法控制愛琴海附近海軍也是做無用功,對方隨時可以利用星羅棋布的島嶼切斷海軍的後路。

      到時候別沒有給軍部送去好消息反而出現重大傷亡,那才是真的打臉了。”

      李信比劃了一下:“要是我們能從巴爾乾半島切過去,不就能越過小亞細亞半島的山地直達伊斯坦布爾城下了。

      可惜巴爾乾半島一樣多山,敵人又有了準備,而且咱們也無力發動一場新的登陸作戰。”

      楊嗣昌跟著開口:“其實要是能從黑海附近搞一下也好,可惜黑海沒有咱們的船,我曾試著收集船隻,但是效果不理想,目前只找到了幾十條。

      我建議我們武裝沙俄,或者從沙俄那邊繞過黑海直接進攻巴爾乾半島,這樣能給敵人最大的壓力。

      不過沙俄面臨的問題大明也一樣要面對,那個黑海邊的狹長走廊極易被波蘭和立陶宛聯合王國切斷。

      而且大明從那裡的進攻可能會讓真個歐羅巴警覺起來,沙俄跟波蘭和立陶宛聯合王國的談判一直也沒有什麽好消息。”

      黃得功也跟著比劃了一下:“我們現在能拿的出手的也只有進攻大馬士革這一塊了。

      佔領了這裡之後,奧斯曼人在平原上就沒有集結點了,對方肯定會在小亞細亞半島布置重兵。

      到時候大明從這邊想要進攻伊斯坦布就難了。”

      李信瞄著地圖:“我們佔領大馬士革之後,也可以沿著地中海沿岸一直打到愛琴海地區,到時候由陸上配合海軍,這裡離伊斯坦布爾就只有一千裡了。”

      一千裡很短麽?從京城到山東不過千裡,從京城到沈陽也不過千裡。

      奧斯曼帝國看著國土狹長沒有戰略縱深,但是這麽大的帝國,這麽大的領土,怎麽可能就首都直接暴露在敵人面前。

      要是那麽容易東羅馬帝國也不可能堅持那麽長時間了。

      吳大海問道:“要是集中空軍對伊斯坦布爾來一次大轟炸怎麽樣?”

      黃得功搖搖頭:“距離太遠,空軍夠不著,而且對方已經有了防備。”

      李信突然問道:“對了,那個電報線路鋪設的怎麽樣了?”

      楊嗣昌歎了一口氣:“最少還要一個半月,主要是海上鋪設沒經驗,一大堆問題,路上的部分電報線已經運到了,你們那邊都在鋪設吧?”

      黃得功點頭:“我們這邊正在加緊布設,只要海上一通,這邊就能直接連通了。”

      然後大家看著李信,想知道突然問這個有什麽用意?
      李信解釋了一下:“其實就算海上沒有通,只要咱們這邊通了,從裡海兩邊放信鴿也比咱們從蘇伊士運河放信鴿到裡海近了很多。

      這有利於我們三個戰區的相互協助,也有利於我們跟軍部直接溝通。”

      大家都沒有說什麽,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是跟今天的議題好像關系不大。

      幾人之中李信算是比他們晚一點當上戰區總兵官的,加上中間的被貶,資格上矮了一頭,能擔任蘇伊士運河戰區的總兵大家一開始都不那麽服氣。

      不過對方能在半個月拿下蘇伊士,足以證明實力。

      黃得功直接開口問道:“你有什麽好建議直接說就是,我們大家一起商議一下就是。”

      其他人也跟著點頭,一起催促。

      李信看著地圖說道:“也不是什麽好建議,只能說是湊合吧,我覺得咱們一個是南下大馬士革,陸上有個交代。

      然後海軍既然短時間難以拿下愛琴海地區不如退一步,先打通地中海航道。

      對於軍事上這個價值或許不大,但是對於內閣和商業來說,這個可是重大的好消息,比起一般的勝利還要讓內閣高興。”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歐神綴術修真路白月光男神自救系統[快百煉成仙重生軍營:軍少,別亂來
    重生之武神道修羅丹神我真的長生不老傭兵的戰爭我在末世有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