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統計大明» 第1661章 內閣的貪婪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統計大明 - 第1661章 內閣的貪婪字體大小: A+
     
      第1661章 內閣的貪婪

      吳啟晨也是沒有辦法,陛下這都開口逼著問了,不給也得給啊。

      吳啟晨硬著頭皮回道:“若是有半年時間,內閣能再拿出三千萬兩銀子。”

      周遇吉不滿了:“三千萬兩,你打發要飯的呢!”

      吳啟晨看了他一眼:“你家給要飯的都是三千萬?你那麽有錢還找我要幹嘛?”

      周遇吉被噎的無話可說。想了半天又眼巴巴的看著朱慈烺,朱慈烺也想讓內閣發行這個債券,可是終究是開不了口。

      內閣並不是吳啟晨一個人說了算的,內閣需要安撫,需要協調,吳啟晨不過是算一個有臉面的協調人罷了。

      要是什麽都逼著硬來,那吳啟晨這個首相以後管內閣就不好管了,吳啟晨不好管,那也就代表著他朱慈烺再內閣的權威也下降了。

      其實說動內閣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只要朱慈烺願意付出利益就行了。

      朱慈烺沉吟半晌開口道:“最近因為流放人員之事,發現了大明制度上還有很多漏洞,粗放的管理導致了很多的腐敗產生。

      所以朕決定今年開始在內閣組建一個新的部門,巡查部,主要就是對關內關外地區進行巡查監督,若是有百姓鳴冤告狀也可一並受理交由各司督辦。”

      這個部門並不算什麽新鮮,歷朝歷代都有巡查督查,嚴格意義上來說欽差實際上也是巡查制度的一部分,這個時代的巡撫的命名實際上就參考了這個,巡撫就是巡視各府的意思。

      所以所謂的制度創新不必要搞一個以前沒有見過的稀奇古怪的東西,大明乃是文明古國,國家制度,那是經過上下五千年的不斷演進嘗試最後才確定的。

      這個制度的漏洞歷代都在不停嘗試補全,又不斷的發現問題再解決問題。

      在所謂的歐式制度眼裡,這是封建的,不科學的,但是他裡面每一個職位在現在依舊能找到延續和傳承。

      朱慈烺一度取消了這個巡查制度,因為崇禎朝乃至以前,各地的巡查事物都是禦史再做。

      而朱慈烺對於禦史那就是完全沒有好感了,這群人誇誇其談專司挑撥之能事,又加上黨派政治,禦史基本上成為了各派相互攻訐的工具,喪失了監督職能。

      朱慈烺又覺得自己手裡握著錦衣衛這個大殺器,加上報紙的發行,就算沒有這個巡查制度,沒有禦史,大明一樣能正常運轉,而且運轉的很好。

      現在出事了,朱慈烺才發現,其實每個制度都有它的道理,不吸取歷史教訓是要吃大虧的。

      接受教訓之後朱慈烺特意吩咐人收集了歷朝歷代包括大明以前有的部門現在沒有的,對照一下,看看有什麽是自己忘了的。

      這一查還真發現很多問題,例如以前國家每年都會花錢讓各縣修縣志,每隔幾年各縣還要把自己最新繪製的地圖上報京城一份。

      然後京城在根據最新的地圖地理數據從新修訂輿圖。

      這個從複興歷開始朱慈烺就取消了,因為朱慈烺覺得既然有軍隊專門繪製輿圖了,那這個部門存在的意義就不大了。

      可經過這麽多年的實踐之後發現,軍隊繪製地圖,往往主要是對熱點地區和將要開戰的地區派出的人力物力多一點。

      而一些安定地區,像關內這樣的,往往幾年也不進行一次繪製。

      大的地形改變肯定要去勘探的,但是一些小的往往就被忽略了。

      例如各地的山泉泉眼變化,各地的水井水渠信息,山體滑坡泥石流引起的道路阻斷改道。

      還有一些十米寬以下小型河流的改道,村鎮上橋梁的新建和拆除,新修道路的延伸等等。

      別看這些都是小問題,但是真的要到戰爭的時候,本來地圖上顯示的那裡有水,結果跑到沒有了。

      本來某地有一條山路,結果被山體滑坡衝垮了,十米的河流看著不寬,但是也跳不過去啊,要是因為提前不知道,又沒有準備架橋工具,那豈不是耽誤事情了。

      還有這橋梁和道路的新修,不再地圖上標注那不是要多走冤枉路。

      這些信息以前都是當地修訂縣志輿圖的時候上報,現在沒有了這個渠道軍部的製圖人員又不能一直跑。

      大明的村莊幾十上百萬個,加上關外的不少於五百萬,每個村子每年總要修一些小工程,有點小改變,要是指望軍部的人製圖。

      那大明光養活這些製圖的都要養活幾十萬人以上。顯然大明的軍事製圖人員連這個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再加上縣志這個東西,伱說他沒用吧,這個東西還真的很有歷史研究價值。

      歷史從來都是勝利者書寫,那是想怎麽寫就怎麽寫,把前朝批的啥都不是,標榜自己的高光偉正的那不是一個兩個的。

      所以魯某說過,二十四史就是帝王的家史,還是請自己的仇人幫自己寫的家史。

      故而這研究歷史的人往往都要結合小說、遊記、縣志等等資料還原歷史的真相。

      尤其是縣志這一塊,對於歷史研究的價值無可估量。

      大明並不是歐羅巴土著,他們歷史本來就沒有多少年,知道自己比不過所以閉口不談這個。

      大明可不行,大明是歷史文明古國,這種有益於歷史的事情要是不重視,那最後肯定導致文化空心。

      一個小小的縣志輿圖就發現了這麽多問題,更不要說其他地方了。

      再例如yin祠,這並不是開車的那個祠的意思,而是指不再法定范圍內建造的供奉的非國家承認的神像的廟宇。

      洪武三年,明太祖就在詔書中給這種祠下了定義:“天下神祠,無功於民,不應祭典者,即yin祠也,有司無得致祭。”

      意思就是說,那些對百姓沒有功勞的,不再官方祭典范圍內的,都不算正規廟宇。

      複興歷以前大明對於這種廟宇發現一個搗毀一個,一般都是地方上上報然後巡撫批示搗毀,或者地方官員自行搗毀無需上報。

      可是複興歷之後,朱慈烺要求所有事務都要列入預算才給撥付錢財,這個事情沒有列入預算過自然就沒有人過問。

      原因也很簡單,崇禎年的時候,朱慈烺為了拉攏歐羅巴的傳教士為大明的科學事業服務,當時承諾過允許他們在大明傳教。

      後來還多次重審過大明信仰自由,只要不危害國家危害朝廷,朱慈烺一般都是放任。

      在到複興歷之後,大明國土急速擴張,新納入的地區有大教雲集的莫臥兒地區,有西亞歐羅巴那些宗教鼎盛區。

      還有山林裡的土著神和草原上的長生天,各種圖騰各種神廟不知凡幾,大明基本上沒有人管這件事。

      這就導致這些年來各種亂七八糟的神和宗教都在各地傳教,隨著大明公民申請開放,這些信仰亂七八糟的人又進入關內。

      這下子各地官員更分不清哪些信仰是對大明有利的那些對大明是有害的了。

      搞不清楚,那就不要給自己自找麻煩,乾脆就不管,反正上面也沒有撥款,愛怎怎地吧。

      唯一對這種事情有一點管轄關系的也就是錦衣衛了,但是錦衣衛搗毀這種廟宇的原則就是出現叛亂,危害了大明的國家安全。

      而在大明軍事強盛,百姓安居樂業的時候,這些廟宇神仙往往伴隨著經濟犯罪更多。

      一些人往往利用這些宗教裝神弄鬼,騙取百姓錢財,方式多種多樣,而且舉行邪教祭祀,甚至血祭人祭嬰兒祭等等問題時有發生。

      愚民受到邪教蠱惑之後,對於這種騙錢甚至祭祀活動不僅不認為有害,反而幫著隱瞞助紂為虐。

      在這個信息不發達的時代,想要查詢這些信息,分辨這些廟宇神靈的真偽善惡那更是千難萬難的,除非有一個專門的機構來管理。

      以前大明和歷代都有這樣一個機構,專門管理宗教事務。

      歷史上最初對宗教主要是佛教事務管理的機構是由朝廷鴻臚寺兼管。但隨著佛教的廣泛傳播和僧尼人數的不斷增多,國家便從僧人中選拔任命僧官,協助政府管理佛教僧尼事務。

      到了隋朝,隋文帝重建鴻臚寺,並下設典客、司儀、崇玄三署,其中崇玄署主管佛、道二教事務。初唐承隋製。

      宋承唐製。元朝在中央管理宗教事務上設置宣政院。

      到了大明之後,京城由禮部統管宗教事務。僧錄司管理全國佛教事務。禮部還設有道錄司管理全國道教事務。

      大明對於外來宗教也有管理,例如對伊教實行政教分離、政法分離的政策,取消伊教“哈的”(教法官)職務,司法權統歸朝廷掌握,教工隻管傳教事務。

      這一切到了朱慈烺這裡就沒有了,朱慈烺為了打壓儒家,曾經把儒家定為儒教,然後派到莫臥兒去和當地爭奪信仰。

      後來又派佛教和道教也到莫臥兒去傳教。這種派遣基本上是半強製的。也是朱慈烺對於宗教這一塊僅有的管理。

      這就導致大明關內地區佛教和道教的發展受到了抑製,而其他宗教得以繁榮。

      這個以前看著好像沒啥問題,現在再排查一遍朱慈烺就發現問題大了,這思想的問題可不能輕忽。

      而且大明關內還只是小亂,關外地區這些寺廟神靈要是不管理,那問題就大了。

      稍微一整理就會發現,每年教派衝突,邪教詐騙害人的案件一直是高發,因為沒有機構管理所以沒人重視。

      僅僅是這兩個就有那麽重大的漏洞,其他的制度補充更是如此。

      當然今天把巡查制度拿來說事,也是朱慈烺恢復禦史制度的一個前奏,也標志著朱慈烺對內閣進一步放權,加強對關外地區的控制。

      這對於內閣來說也是重大利好。

      一直以來內閣在關外地區只有司法和稅收的權力,現在又加上監督,監督的是誰?那自然是皇明商號,軍部和錦衣衛的不法行為了。

      以前關外地區就相當於大明的法外之地,皇明商號、軍部和錦衣衛在那邊是想怎麽乾就怎麽乾,因為沒人管所以做起事來囂張跋扈,基本上不把內閣放在眼裡。

      內閣要是能夠監督,這幫人肯定要收斂一些。

      果然朱慈烺把這個事情說出來之後,吳啟晨立刻有了興趣。

      吳啟晨認真思考之後拱手:“陛下,要是只有這一個巡查制度怕是堵不住內閣眾人的嘴。

      臣建議陛下還是和上次一樣,拿出一部分資產交給內閣收購,以此為憑借內閣發行國債。

      這樣對於內閣和百姓都是一個交代。”

      朱慈烺摸摸鼻子,又看了看朱姬潤,朱姬潤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朱慈烺也是心疼的厲害,這吳啟晨轉了一圈不是還是要朱慈烺自己出錢。

      朱慈烺就推脫了一句:“內庫這兩年也很緊張啊,軍費連年升高,但是內庫的錢增加主要就靠出售產業維持。

      這要是這麽個搞法,等仗打完了,內庫就成窮光蛋了,到時候軍部在想要軍費補充那可就沒有了。

      而且現在皇明商號的產業都在支持戰爭消耗,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可輕易變動。”

      吳啟晨倒是不介意:“軍費的事情陛下不用擔心,等陛下把內庫的產業都過度給內閣,內閣不就有錢支付軍費了麽。

      至於哪個產業,陛下內閣有人提議,蘇伊士運河就是一個不錯的資產,陛下要是願意,內閣願意以兩億兩的價格購入。”

      朱慈烺直呼好家夥,這幫人原來擱這等著他呢,這蘇伊士運河朱慈烺自己到手還沒有一個月呢,還沒有見到一分回頭錢呢,內閣就想著搞走這還真是貪得無厭。

      而且蘇伊士運河怎麽會隻值兩億,這條水道每年至少有上千萬兩的航運收入,這個是穩定收入,可以傳給子孫吃用不盡的生意。

      不要說兩億了,就是五億六億朱慈烺都不舍得。

      朱慈烺還準備把這個傳給兒孫作為內庫的基礎收入之一呢!
      什麽時候這吳啟晨也學著跟前己任一樣天天盯著他內庫的那些產業了?
      看著朱慈烺懷疑的眼神,吳啟晨只能無奈的拱手:“陛下莫怪,在其位謀其政,我各人是站在陛下這邊的。

      但是我身為內閣首相,我的話也是內閣集體意見的傳遞者,陛下前面已經把他們的胃口養出來了,現在他們變得貪婪也沒有辦法。

      當然陛下也不是非拿這個抵押不可,也有人覺得陛下要把整個波斯灣納入皇莊,這個事情從來沒有過,下面肯定有讓陛下心動的好東西。

      要是陛下願意分一部分波斯灣的土地出來,內閣也可以出錢購買。”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系統之鄉土懶人抗日之超級戰神都市之少年仙尊歐神綴術修真路
    白月光男神自救系統[快百煉成仙重生軍營:軍少,別亂來重生之武神道修羅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