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漢世祖»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漢世祖 -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字體大小: A+
     
      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

      雍熙四年夏六月,刑部大堂,一場別開生面的審判已然到收尾的關鍵時刻。這場局限於刑部大堂里的審判,牽動的卻是京畿上下、宮廷內外幾乎所有宗室、勛貴、官僚的心弦。

      受審者身份特殊,乃是吳國公劉暉府上長史劉周,司馬朱廷和,主簿張常建,同時,吳國公劉暉也被要求二堂旁聽審判。

      主審者乃是刑部尚書李惟清,由隴西調任京城任大理寺卿的王禹偁,陪審的身份就更加高貴了,燕王、宗正卿劉昭,以及宰臣、都察使韓徽。

      徐王劉承贇,在雍熙三年臘月,走完了他平淡卻極其顯貴的一生,皇帝劉暘下詔,廢朝五日,以悼念這個故去的宗室舊老。

      徐王的後事如何暫且不表,劉暘總歸不會苛待,一切依禮制而行,只是比起世祖皇帝時物質待遇方面有所削減。

      而空出來的宗正卿,則讓皇帝劉暘頭疼了一陣子。隨著皇室成員逐漸增多,各脈宗王公卿也都在開枝散葉,作為直接管理宗室成員的宗正寺就越發凸顯了。

      關於接任人選,劉暘頭疼的倒不是取誰的問題,而是他的想法一時間不好宣之於口罷了。因為論資歷、論輩分,趙王劉昉是最適合的人選,然而,劉暘顯然不願意趙王掌管宗正寺。

      甚至於往下排到的吳國公劉暉,劉暘也排除掉了,他心裡實則也不喜歡劉暉的虛榮浮麗。

      於是,當皇帝都心有所屬了,不管過程如何,也不管結果呈現得是否好看,大漢第三任的宗正卿誕生了,正是燕王劉昭。

      此時,涉案人員又是吳國公三名主要僚屬,又是吳國公旁聽,又是燕王陪審,場面搞得如此嚴肅,事情的嚴重性也可想而知。

      追本溯源,還是「稅改」的問題。隨著朝廷加強吏治,加大對各地不法勛貴、貪官污吏、土豪劣紳的糾治,雍熙元年前後那此起彼伏的所謂稅改弊病得到糾正,不說一掃而空,至少風氣是扭轉過來了,此前亂象大幅減少。

      在一種磕磕碰碰、反反覆覆的狀態下,這幾年下來,各個道州從官府到民間,從權貴到地主,行事都收斂了不少。畢竟,天子雖然慎刑少殺,但酷愛流刑,一流還往往數千里,甚至遠渡重洋,這如何讓人受得了。

      這些年,隨著海上貿易的風潮,各種海貿暴富的傳奇傳說層出不窮,不勝枚舉,但是,這終究只是少數人,即便是海貿已然格外風靡的江浙閔粵地區,參與進去的都只是少數人。

      至於更為廣大的大漢江河內陸道州,真正有實力、有意願嘗試海貿,只有上層貴族抑或是實力雄厚的大商賈。

      而大部分大漢士民,其經營的重心還是在土地上,再沒有比腳下的黃土,生長的糧食作物,這種看得著、摸得到的東西更實在了。

      雖然他們有機會的時候,還是忍不住花錢買兩件「海物」,沾一沾洋氣,甚至偶爾也會憧憬、幻想那種暴富,但要讓他們踏出那一步,還是過於艱難,千百年來根植於中國百姓骨子裡的土地思維太難扭轉。

      而如今,只因為對那些泥腿子壓榨太狠了,就要罰沒大量錢財,還要被迫變賣所有土地家產,舉家外遷封國,這樣的處罰實在太重了,也幾乎是所有地主豪強難以承受之重。

      趨利避害乃是人之本能,但朝廷的「嚴刑酷法」這真的落下來的時候,大部分人還是選擇收斂韜晦,進入蟄伏期。

      因此,經過這幾年的過渡期,大漢的稅制改革算是緩緩落地了,至少在土地確權、土地買賣、土地等級、稅務規定、稅務收取等方面,已經形成一個系統,並且在絕大多數道州推廣開來,正式代替舊的兩稅制。

      而一個極其重要的標誌,便是在雍熙四年初,在全國上計之中,朝廷正式明確了全國各道州府在冊田畝數目。這是中央與地方在稅制改革、田地規模上達成了一致,當然,這是一種妥協的一致。

      但對於大漢的政治經濟而言,卻意義重大,這意味著,經過長達十年的改革推進,終於取得了一個突破性的發展,有了決定性的成果,從此以後,朝廷可以根據這些田畝籍冊進行收稅。

      也意味著由改革帶來的稅制、治安上的混亂,經濟、民生上的負面影響,都將逐步消散,這是大漢走向一個盛世雍熙的重要政治經濟基礎

      甚至於,可以這麼說,大漢以「統歸地稅」為核心的稅制改革,已經取得了一個初步成功。

      這是很多大臣在給劉暘的奏章中表明的東西,並以此誇耀劉暘的卓越政績,不墮先帝之志,延續開寶盛世。似乎,從雍熙四年開始,大伙兒又可以安心享受清平盛世了,因此,皇帝你也就不要再和世祖一樣折騰了

      只不過,在這些讚譽背後,權貴們究竟存著什麼心思,劉暘也不是毫無察覺。

      至少,大漢的稅制改革,當真成功了嗎?這一點,在劉暘心中仍舊打了個問號。

      就拿中樞對地方財稅的收取來說吧,至少形式上,同樣是扣除地方留稅之後,再上繳。只不過,比起「量入為出」的兩稅法,朝廷有了一個更為清晰明確的依據:土地,且在土地狀況不發生改變的條件下,能夠保持一個穩固的收入。

      如此,對於財政司而言,自是省了很大的事,畢竟做財政預算這種東西,不可控的因素實在太大了,而朝廷對於帝國的管理也不可能做得那麼細緻。一切圍繞著田畝籍冊來展開,似乎起到了一個「旱澇保收」的效果。

      然而,朝廷每年的支出卻不是固定的,只要這份不確定性還存在,就永遠不可能高枕無憂,財政司還得應時調整,一勞永逸的事情是不存在的。

      新稅制下,朝廷根據田畝數目從諸道收取固定稅收,地方道司再從下屬州府縣邑收取賦稅,如此層次分明,但有一個極其明顯的問題,那就是目前的田地確權,籍冊數目,那數據當真是真實準確的嗎?

      不言而喻,這本質上只是稅改到一定地步後,經過無數次糾纏碰撞之後,中央與地方達成的一種妥協。

      也就是說,不管是道司也好,還是下屬州府縣鄉也好,似乎都只需上繳固定稅額即可,那麼基于田冊的固定稅額之外呢?

      還有,田畝確權造冊之後,是否就一成不變了?土地交易後造成各家土地數目變化,從而產生的稅費差距,這個如何把控,中樞其能監察得這般細緻?

      水田便旱田,旱田變水田;富田過渡利用後肥力下降變成中下田;田地種植不同作物,稅收上是否應該有所差別,如果有,是否會影響基礎糧食作物產出

      總之,圍繞著土地,能產生無數的疑問甚至是矛盾,而這些都不是中樞朝廷真正能夠把握的。

      這些問題,最終只能放給地方政府,而一旦放任,那麼以封建官僚根深蒂固的秉性,那麼舊的問題,新的矛盾,一起湧出來,是大概率的事情。

      因此,那些始終排斥稅改,希望恢復舊制的臣子,他們的反對並不是毫無道理,也並非全然基於私利而提出反對意見。

      畢竟,依著從前,按人頭派稅賦,每一人,每一戶,照章納稅,豈不比複雜的地稅簡單省便?

      說到底,大漢的稅改,最核心的地方就在於,將納稅依據從人頭變成了土地,這其中是有突破性改變的。

      這是世祖皇帝基於實現一個「相對公平」而進行的改革創新,然而,經過這麼多年的摸索,作為實際執行者新一代君臣,卻逐漸發現,這條路實在太難走了。

      在新稅制下,對於朝廷的監督能力,對官員的治政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實事求是地說,絕大部分的官吏,都不具備處理複雜稅收導致的複雜民生、政治、經濟問題。

      面臨著這般現實的情況,劉暘最終選擇了妥協,也是不得已之下的選擇。也正是觸及到了一些更為根本的問題,劉暘才決定及時剎車,作為一個正兒八經的君主專制帝國,有些問題,尤其在土地問題上,只能改良,而不能改革,因為改革必死,必亂。

      也正因如此,作為世祖皇帝的第一繼承人,劉暘對他老人家開拓策略的理解,才又多了一層深刻的理解。

      尤其是經歷過「川蜀之亂」後,對所謂的「泄洪所」,才有了一絲豁然開朗般的明悟。

      顯而易見的是,新稅制下的大漢帝國,也面臨著全新的挑戰與矛盾。在這樣的環境下,統治階級要麼完成一場自我進化,進一步強化對帝國、對黔首下民的控制,要麼就只能在不斷地捂蓋子、壓矛盾的過程中筋疲力竭,直到帝國盡頭,而這個過程中伴隨著的,仍然只可能是改良。

      而就當下的雍熙王朝而言,能夠做的,也致力於做的,還是調和階級矛盾,這也是劉暘正在進行的「新政」的本質。

      至於稅改,平心而論,到此時的程度,不管是朝廷權威所及,還是官吏能力所限,亦或是既得利益者的忍受,導遊到達一種極限平衡,再不依不饒,對所有人都不好。

      因此,在過去的幾個月中,風向已經逐漸改了,這種變化身處局中的人都能清晰地感受到,並自上而下,層層傳遞下去。由此,大漢帝國從中央到地方,方才恢復了明面上的風平浪靜。

      然而,真的能靜下嗎?

      妥協後劉暘與大漢朝廷,並非沒有退後半步,相反,在「調和路線」越走越遠,越走越堅定,法制的口號每月每日都在喊,雍熙四年春闈錄取的明法科進士人數破天荒地達到了78人,對於不法勛貴、貪官污吏、土豪劣紳的打擊,更是堅決如初。

      這是真正被劉暘視為「執政方針」的東西,也是人治體制下,維護體制、鞏固統治的做法,歷朝歷代,但凡能做到劉暘這樣的程度,距離所謂盛世也就不遠了。

      因此,在劉暘登基後的第四個年頭,大漢帝國整體上開始呈現出一種政治清明、軍事強大、文化繁榮、經濟活躍、社會矛盾緩解的狀態,帝國開始在他的統治下邁向下一個巔峰。

      但是,該有的問題,它依舊存在,哪怕朝廷壓製得比較厲害,並且,時不時地還能來一個「驚喜」。

      比如呈收斂姿態的權貴與地主們,他們當真老實了嗎?事實上,在朝廷監管不及的地方,一切都是照舊的,朝廷的每一項規定,每個制度,都有避讓的餘地,他們也擅長鑽空子。

      法制的時代,都有無數的漏洞可鑽,何況人治的時代,有太多人能堂而皇之地逾越乃至踐踏所謂的法律制度了。

      只不過,劉暘領導的朝廷,如今正在全力打擊這些行為,於是,他們也順勢做出改變,從此前的明目張胆,變成了暗中行事。

      被逮住了,結局固然不好,但只要不被逮到,不就行了?有錢,有權,就能帶來足夠的安全。

      這又是朝廷與剝削階級之間一場馬拉松式的角力,本質上還是統治階級內部的自我調節,只不過,結果可能不那麼讓人樂觀,最終的勝利者,大概率不會是朝廷。

      就一個問題,作為皇帝的劉暘,又能統治大漢帝國多久?

      並且,有些人根本沒有等那麼久的意思,就在今歲夏,給皇帝劉暘出了一個難題。

      有人往三法司各投了一份舉報信,皇城前的銅匭也沒放過,內容是吳國公劉暉府上,隱匿土地,強占民田,以高利貸奴役下民,同時有欺男霸女、殺人害命之舉,市井之間也迅速流傳開這些內容。

      一時之間,洛陽從朝廷到坊間,非議不斷,而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垂拱殿。

      輿論堆積到這等程度,對此事,劉暘除了下詔徹查,其他任何包庇的做法都與他的人設不符,也有違他治政之理念。

      而吳國公劉暉府上的事,並不難調查,兩萬多頃的地,又飛不走,同時還有更多人把土地寄名於公府名下,對外都說是吳公的地,籍以免稅。然而,實際擁有的土地數目,比朝廷給的免稅額度,超了何止十倍?

      這種情況,換在普通勛貴、地主身上,早就重罰了。至於奴役佃民、僱工,放高利貸,乃是草菅人命的行為,則屬於「正常操作」了。

      而經過調查之後,其他小魚小蝦不需再提,真正被拿到刑部偵訊的,便成了刑部大堂上被審判三人。

      至於具體的罪責如何,早就清楚,並報請皇帝批覆過了,今日只是走個過場罷了。

      隨著三人罪行宣讀完畢,伴著一聲震耳驚魂的驚堂木砸打聲,刑部尚書李惟清操著一口淮音,義正辭嚴地宣讀最終判決,並由大理寺卿王禹偁當場核准。

      判辭宣讀完畢,三名犯官,最後站著的只有兩人,主簿張常建,他被判流南洋,至少腦袋保住了,至於癱軟在地的兩人,斬!

      一切都是經過安排的,幾乎提供了一條龍服務,二人押赴天牢侯斬,判流刑的主簿張常建也被立刻押出去,帶上枷鎖,背上家屬準備的行囊,在兩名差役護送下,踏上海外「追夢」之旅。

      至於從頭到尾聽完宣判的吳國公劉暉,則在燕王劉昭的陪伴下,失落地走出刑部,夏日陽光落在他那張顯得格外滄桑的俊臉上,把那無限悽然都給照了出來。

      僅從外貌形象上而言,如今的劉暉是那種中年帥哥,天家貴氣與璀璨文氣交織在他身上,再加上那麼一層滿帶故事的憂鬱,絕對能讓無數少女傾心。

      可惜,跟在身後的,是個大男人。默默地看著劉暉那失魂落魄的背影,燕王劉昭臉上也不禁浮現出一抹不忍,然而見他欲離去,還是忍不住開口叫道:「七哥還請留步!」

      劉暉身體聞聲一頓,緩緩回過身來,看著劉昭,以一種譏諷的語氣道:「雞的下場已經看完了,我這隻猴還不能回府嗎?」

      「不能!」聞言,劉昭給了一個肯定的答案,迎著劉暉的目光,深吸一口氣,緩緩道:「還請七哥隨我去一趟宗正寺吧!陛下詔意,圈禁一年!」

      聽到這麼個回應,劉暉臉色變了變,變化是那般精彩,良久,打量著一臉為難的劉昭,雙手伸出,漠然道:「需要帶鐐銬嗎?」

      「七哥言重了!」劉昭趕忙表示道。

      劉暉時年四十,但在這一進一出之間,就仿佛蒼老了十歲。劉昭也實在於心不忍,道:「一年時間很快,我也交待好了,必不會怠慢了七哥!」

      劉暉沒有接話,見狀,劉昭又道:「七哥,陛下也是沒有辦法,人言可畏,你切勿埋怨」

      劉暉還是沒有說話,一直到登上劉昭的王駕,兄弟倆同乘著,前往宗正寺途中,腦袋枕著車廂的劉暉方才輕聲說道:

      「陛下不是在渤泥島給了我一塊封地嗎?我家大郎也二十歲了,你代我傳句話,懇請陛下給他一份恩典,讓他出海就國吧」

      皇城內,垂拱殿中,皇帝劉暘正殺氣騰騰地注視著恭立於面前的皇城使王約,冷冷道:「給朕查出來!」

      顯然,這件事讓劉暘異常憤怒,不在於最終對劉暉的處置,抑或顧念兄弟之情,而在於這種於暗處推波助瀾、興風作浪的行為!

      其心可誅!其行可罪!此時的劉暘,就像一條被觸了逆鱗的真龍,不施雲雨,只降雷霆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從仙俠世界歸來電影世界大抽獎全職武神寵妻狂魔別太壞離婚這件小事
    重生都市仙尊慶余年網游之近戰法師網游之聖光降臨總裁大叔,餘生請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