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北頌» 第0772章 多搶幾個不就夠了?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北頌 - 第0772章 多搶幾個不就夠了?字體大小: A+
     

    巡檢司,各捕所捕卒,有緝拿捕盜的職責,也有維護汴京城治安的職責。

    在他們眼皮子地下,潛藏著如此毒瘤,他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須知,汴京城境內,那是五百步一捕所,密密麻麻的遍佈汴京城。

    如此情況下,還有爛泥人在汴京城內為禍,可見他們有多疏於職守。

    他們但凡是認真一點、謹慎一點、用心做事一點,爛泥人也不至於囂張至斯。

    當然了,此事也並不是全是他們的錯。

    問題的根子還在大宋的製度上。

    汴京城的治安,巡檢司能管、開封府能管、五城兵馬司偶爾也可以插手。

    三個衙門,在職權上有所衝突。

    他們總想著有人會替自己去乾那些臟活累活,所以什麼也不做。

    互相推諉,互相依賴,就給了惡人可乘之機。

    此外,汴京城內權貴眾多,又有許多禦史言官。

    開封府權知府,那是朝中重臣,多少還能管一些人。

    可五城兵馬司和巡檢司的官員,在朝堂上就冇多少地位。

    所以汴京城內權貴們欺壓良善、胡作非為,紈絝子弟們跑馬為禍,他們都不敢管。

    禦史言官總是喜歡指責這個指責那個,總是喜歡越過法度流程,去乾預一些事情,以彰顯自己清貴的身份。

    如此一來,汴京城內管理治安的衙役、兵卒,除了能管理管理百姓外,其他的什麼也不管。

    上上下下都信奉著那種多做多錯、少做少錯的心思。

    那些為禍的惡人,自然抓住了他們這個心思,不斷的壯大。

    最終成為了一個大的禍害。

    此事的根子還在製度上,而且還是文製。

    寇季和趙禎二人還冇有準備好,所以即便知道此事的根子在何處,也冇有人開口。

    趙禎處理了此事以後,冇有在寇府上多待,回了皇宮。

    呂夷簡三人也跟著趙禎進了宮。

    爛泥人們,在趙禎回宮的途中,就被押解到了受刑的地方受刑,對於此類的畜生,趙禎一刻也不願意多留。

    朝廷一口氣掃除了汴京城內的爛泥人,為汴京城的百姓除了一大害,百姓們紛紛拍手叫好。

    讀書人卻被那殘忍的行刑場麵給嚇壞了。

    他們以為趙禎處理那些爛泥人,是做給他們看的。

    是在殺雞儆猴。

    他們鬨事的心思瞬間就熄滅了,甚至都不敢成群的去郊遊聚會,生怕被朝廷惦記上。

    那些在寇府門前聲討寇季的讀書人,就那麼白死了。

    冇人為他們喊冤,也冇人為他們伸張正義。

    讀書人們因為簡字鬨事的舉動,就因為一場除惡的兵事,徹底偃旗息鼓。

    寇季和趙禎二人知道此事以後,也是愣了許久。

    “還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我以為讀書人的骨頭硬的不行,冇想到還是怕死……”

    寇季在聽完了陸銘的稟報以後,失聲笑著說了這番話,便不再關注此事。

    趙禎在爛泥人們受完了刑以後,果斷下旨,在天下廣開蒙學,廣納天下適齡的幼童入蒙學讀書。

    其中特彆申明瞭幾點。

    其一,各路、府、州、縣、鄉、村,必須設立蒙學。蒙學校舍,由朝廷出錢修建。

    其二,廣納天下讀書人入各地蒙學擔任蒙學先生,一應束脩,由朝廷配發,年束脩,最低不會低於四十貫。

    其三,天下適齡蒙童,皆可入蒙學讀書,最低年齡為六歲,冇有上限。蒙童在讀書期間不需要向先生繳納束脩,蒙童讀書期間的書本,由朝廷配發。

    其四,各地官府必須配合各地蒙學建立,必須督促蒙童入學,此事跟政績掛鉤。轄地內的蒙童,入學率超過五成的,算合格,超過八成的,三年任滿以後,官升三級;入學率低於五成的,不合格,貶官,低於三成的,罷官去職。

    其五,讀書人在擔任蒙學先生期間,可以參加朝廷科考。滿五年,免鄉試,滿十年,免解試,滿十五年,賜同進士出身,可入仕。

    趙禎在旨意裡將以上五點,寫的很詳細,明發天下。

    民間百姓們知道了此事以後,第一反應並不是激動,而是質疑。

    他們質疑官家是不是瘋了。

    讀書在大宋也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

    官家推行蒙學,並且承擔了蒙童們在讀書的時候的大部分費用,所要花費的錢財,是一個龐大到難以估量的數字。

    有百姓粗略的估算了一下,發現他每年繳納的賦稅,還不足朝廷花費在他家兒子讀書上麵的一半。

    如此賠本的買賣?

    官家也能乾?

    朝廷也能乾?

    滿朝文武能同意?

    麵對百姓們的疑惑,朝廷的迴應很簡單。

    用實際行動告訴百姓。

    官家能乾。

    朝廷能乾。

    滿朝文武不敢不同意。

    隨著趙禎的旨意傳達到了地方以後,地方官府立馬召集了工匠,開始在各縣、鄉、村,營造起了蒙學屋舍。

    因為此前呂夷簡三人已經做了準備工作,一應的錢財也劃撥到了各地的一字交子鋪分鋪內。

    各地官府在拿到了趙禎的旨意以後,立馬開始行動。

    拿朝廷的錢做好事、撈名聲、撈政績,冇幾個不願意的。

    就算有哪些腦子有病,跟朝廷對著乾的,在看到了趙禎給予他們的秘旨以後,也快速的行動了起來。

    趙禎冇有在明發天下的旨意中,強迫蒙童們入學讀書,但是在給官員們的秘旨中,態度卻格外強硬。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

    你就算放下了架子,親自跑到百姓家裡去給朕請,也得將蒙童納入到蒙學當中。入學率不過關的,這輩子也彆想升官,朕說的!

    拖延不辦的,或者跟朝廷對著乾的,就等死吧。

    罷官去職,隻是對百姓的說法,朕會真的讓你們這些不幫朕辦事的人,安安穩穩的離開?

    ……

    如此強硬的話,放在以前,趙禎若是敢說出來,地方官員一定會鬨起來,鼓動著讀書人跟趙禎作對。

    可現在,他們卻隻能遵從趙禎的命令。

    趙禎許下了重金、許下了同進士出身的身份,收買了天下過半數的讀書人。

    他們想鼓動著讀書人鬨事,根本不可能。

    他們想要勾結地方豪強一起鬨事,也不可能。

    因為讀書人大部分都是出身於地方豪強家、或者富戶家裡。

    他們考不上進士的,仕途無望,隻能在鄉間遊手好閒的混日子。

    如今朝廷給了他們一個可以出仕的機會,他們還不消尖了腦袋往裡麵鑽?

    地方豪強和富戶,一個個恨不得將家中那些考不上進士的讀書人全部塞進蒙學去,那會陪著地方官們鬨事。

    除非腦子被驢踢了。

    至於朝廷規定的十五年,冇有人會在意。

    每年科考的時候,四五十歲的考生比比皆是。

    他們為了參加科考,為了做官,可以耽誤二三十年,甚至耽誤一輩子。

    區區十五年算什麼?

    地方豪強和富戶家中,誰家冇個子弟?

    隻要有一個能混出官身,那就是血賺。

    在士農工商階級鮮明的時代,官絕對居於食物鏈的頂端。

    地方豪強和富戶對官位的嚮往,遠超於一切。

    趙禎一招釜底抽薪,將地方官能依賴的東西,抽了個乾乾淨淨。

    地方官非但不能依賴著讀書人跟朝廷作對,還得在讀書人們的監督下,快速的辦起蒙學。

    如此一來,地方官做事的效率自然就高了。

    眼看著地方蒙學的校舍在營造,蒙學先生在不斷的招收。

    百姓們終於信了趙禎的旨意。

    相信趙禎真的是要推廣蒙學,相信趙禎為了他們的子嗣讀書,真的肯下血本。

    百姓們知道了此事以後,歡呼了起來。

    趙禎藉此攬足了名聲,百姓們就差將趙禎供在了家中。

    趙禎聖君的名聲,傳遍了天下。

    百姓們在提到他的時候,已經隱隱將他跟秦皇漢武排列在了一起。

    百姓們之所以敢如此稱讚趙禎,是因為趙禎真的乾了一件足以稱為千古一帝的事情。

    畢竟,縱然是秦皇漢武,也不敢說在天下廣開蒙學,將適齡的蒙童納入到蒙學之中,並且承擔最重要的那一部分教育成本。

    百姓們在稱讚趙禎的同時,也開始不遺餘力的幫助地方官一起營造蒙學校舍。

    能出力的出力,出不了力的,就算是省吃儉用,甚至自己餓著肚子,也要貢獻一份食物出去。

    在後世,讀書已經很普遍的情況下,讀書尚且都是一等一的大事。

    在這個讀書人地位崇高的時代,就更彆提。

    冇有人喜歡過苦日子,也冇有人喜歡給人當佃戶。

    有一個成本小的翻身的機會擺在麵前,九成九的人都不會拒絕。

    有道是,眾人拾柴火焰高。

    所有人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做事的速度就會快很多。

    第一座拔地而起的蒙學,是瑞安蒙學。

    由於瑞安蒙學是從文昌學館裡割裂出的一部分,有完整的校舍和蒙學先生團隊,所以不需要做那些提前準備。

    朝廷隻需要將瑞安蒙學從文昌學館內割裂出來,並且將其納入朝廷新推行的教育體係裡足矣。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瑞安蒙學並不具有代表性。

    第二座拔地而起的蒙學,是汴京城馬行街蒙學。

    也不具有什麼代表性。

    因為蒙學的校舍是呂夷簡捐贈的,蒙學先生都是呂府的門人。

    第三座是北禦街蒙學,同樣不具代表性,校舍是兵部尚書李昭亮捐贈的,蒙學先生也是李府的門人。

    此後,數十家蒙學拔地而起,幾乎都是權貴們捐贈的校舍,出的門人當先生。

    最具代表性的,是西瓦子市蒙學。

    雖然校舍也是捐贈的,但跟達官貴人們卻並冇有多少瓜葛。

    它是一個名叫唐琬的秦川商人捐贈的。

    在一眾豪門大戶以及商人們慷慨解囊下,汴京城內外三十四座蒙學,在短短七日時間內,就營造完畢,蒙學先生也召集齊全了。

    幾乎都是捐贈的。

    在汴京城三十四座蒙學建立完畢以後。

    萬象樓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撲賣。

    撲賣的東西是新建立的蒙學能用上的墨板、石灰筆、灰刷。

    為了確保蒙學的東西不被一家包攬,奇貨可居。

    所以以上三樣東西,一起撲賣給了四十多個商人。

    而且還是各地不同的商人。

    撲賣完成後,所得的錢財,捐助給了朝廷。

    商人們在撲賣完成以後,也得到了石灰筆的製作技術。

    墨板和灰刷冇有多少技術含量,基本上看一看,用一用,稍微觀察一下,就知道怎麼做。

    關鍵就是石灰筆。

    技術是寇季提供的,但寇季並冇有將此留在自己手裡牟利。

    石灰筆即將要散佈到整個大宋,寇府可冇有那多人力物力去散佈它。

    借用官方渠道的話,又劃不來,還不如將其散播出去。

    商人能藉此向朝廷賺取一些微薄的利潤,自然動力十足,一定會不遺餘力的將其快速的售賣到各個蒙學。

    若是朝廷分配此物的話,不僅耗費人力物力,還十分麻煩。

    更關鍵的是,無利可圖,容易出現消極怠工的場麵。

    如今可以藉助商人的手,快速的傳輸此物,冇理由要朝廷自己動手。

    萬象樓的撲賣結束以後。

    趙禎在宮裡召見了所有為此次蒙學建立捐贈了校舍和錢財的人。

    官員們酌情進了一下官。

    商人們酌情給了一些便利。

    令所有人都滿意了,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隨後納蒙童入蒙學的事情,就交給了開封府會同禮部去做。

    經過了此前的血腥震懾,開封府和禮部的人辦事格外利落。

    他們一部分人趕到各個蒙學去,幫那些主動入學的蒙童登記造冊,一部分人挨家挨戶的上門去找那些適齡的蒙童入學。

    在兩大衙門一起努力下,汴京城近八成的蒙童,進入到了蒙學當中。

    之所以冇達到十成,是因為其中一些豪門大戶家中的蒙童,不需要去蒙學讀書。

    因為他們家中有私塾、有家學,

    他們家中的先生,更是飽讀詩書之人,用不著去蒙學學習。

    北禦街蒙學。

    趙禎引領著幾個心腹重臣,站在校舍外,而聽著校舍內蒙童們磕磕巴巴的跟著蒙學先生識字,由衷的感歎了一句,“聽開封府府尹說,汴京城有八成的蒙童,進入到了蒙學當中。剩下的兩成多是去官員和商人家中的子嗣,家中有私學,不需要上蒙學。

    如此說來,汴京城近乎所有的蒙童都開始讀書了。

    朕心甚慰。”

    寇季聽到這話,抿了抿嘴,冇有說話。

    在趙禎眼裡,汴京城近乎所有的蒙童都開始讀書識字了,可在他眼裡,不足六成。

    為何會出現如此大的差距呢?

    主要問題在男女上。

    寇季陪著趙禎視察了汴京城內的所有蒙學,冇看到一個女童。

    每一座蒙學內,都是男童,冇有一個例外。

    似乎汴京城內所有的人都認為,女童並不算在蒙童之列。

    雖說大宋朝冇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扭曲說法,但似乎朝野上下都不重視女子的教育。

    除了大戶人家,很少有平民百姓會讓女子讀書。

    有讀書的機會,似乎也不會想到女童。

    寇季有心出聲糾正此事,但考慮了一番後,還是冇有開口。

    因為他考慮到,他若是開口糾正了此事以後,朝野上下冇幾個人會領他的情分,全天下亦是如此。

    不僅冇幾個人領他的情分,他甚至還會為此遭人白眼,甚至被教育做人。

    雖然趙禎大方的在全天下推行了蒙學。

    但教育資源其實十分有限。

    隨著推廣蒙學的旨意傳出去以後,錢財就如同水一樣往外流。

    營造校舍要錢,聘請先生也要錢,準備書本同樣要錢。

    所有的費用,單筆並冇有多少。

    可是彙聚起來以後,就是一個巨大的坑洞。

    朝廷需要付出許多錢財,才能將其填滿。

    眼下,汴京城的校舍已經營造完了,可是各地的校舍還在營造當中。

    此前從交趾弄回來的那些錢財,其中一大部分,下發到了地方,成為了營造校舍的專款。

    但仍然不夠。

    各地反饋回來的要營造的蒙學校舍,遠比朝廷最初預估的要多了許多。

    趙禎將向全天下推廣蒙學的話都放出去了,自然不可能自己打自己的臉,於是乎又追加了一大筆錢財。

    其中包括了剩餘的交趾弄回來的錢財,以及趙禎自己貼補的一部分私房錢。

    趙禎的私房錢雖然十分豐厚,可也架不住這麼造。

    因為隨後還有蒙學先生的束脩和書本的錢財要支出。

    趙禎私房錢,估計會被掏個七七八八。

    所以,目前為止,能夠拿出的所有的教育經費,隻夠男童上學的。

    寇季若是提出將女童納入到蒙學當中的話,教育經費支出估計得翻四成左右。

    到時候就要動國庫裡的一大筆錢財。

    滿朝文武肯定會有怨言。

    寇季覺得,女童入學,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引導,去培養,不能操之過急,所以冇有開口。

    寇季閉著嘴不說話,不代表彆人不說話。

    呂夷簡在趙禎感歎聲落地以後,由衷的讚歎道:“官家此舉,功在千秋,縱然是秦皇漢武,也做不出官家這等壯舉。”

    呂夷簡這話,並不是一句拍馬屁的話,而是一句實在話。

    因為如今大宋上下都是這麼認為的。

    王曾和張知白二人,在呂夷簡開口以後,紛紛點頭表示讚同呂夷簡的話。

    趙禎笑道:“朕若是能立下千秋功業,也是因為有良臣相助的緣故。這千秋功業裡,有朕一份功勞,也有諸位愛卿一份功勞。”

    呂夷簡聞言,臉上浮起了一絲笑意,嘴上卻十分謙遜的道:“臣等不敢居功,全是官家施政有方。”

    趙禎哈哈一笑,領受了呂夷簡這話,冇有再多言。

    一行人在北禦街蒙學內巡視了一圈,出了北禦街蒙學以後,趙禎站在蒙學校舍門口,語重心長的道:“諸位愛卿,如今推廣蒙學,不過是剛剛開始而已,我們君臣任重而道遠,還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的謹慎前行纔是。”

    趙禎收回了目光,環視眾臣道:“如今蒙學纔剛剛開始推行,花費的錢財就多達千萬貫,往後恐怕會更多。

    朕在此之前曾經說過,此次推行蒙學,不動國庫內一文錢。

    如諸位愛卿可有不動國庫內錢財,又能幫朕賺取推廣蒙學錢財的辦法?”

    此話一出,呂夷簡等個人臉色各不相同。

    但無一例外都流露出了為難之色。

    趙禎若是要想辦法撈個一二百萬貫,他們有的是辦法。

    可一二百萬貫,對推廣蒙學而言,根本就是杯水車薪,扔進去以後,翻不起多少浪花。

    唯有千萬,甚至萬萬貫的錢財,才能掀起大的浪花。

    眾臣遲疑了許久。

    呂夷簡突然咬咬牙道:“官家,推廣蒙學,是在為民做事,既然是為民做事,又怎麼可能不用國庫的錢財。

    臣以為,必要的時候可以動用國庫的錢財。”

    此前趙禎揚言,不動國庫裡的錢財,存粹是為了減少推廣蒙學的阻力。

    如今,蒙學順利推廣,已經冇有多少阻力了。

    非但冇有阻力,各種美譽接連而至。

    呂夷簡等人已經感受到了推廣蒙學的收穫名聲的好處,自然不可能再死盯著趙禎不動國庫錢財的話不放。

    呂夷簡代表著文臣鬆口了,可趙禎卻冇有聽從的意思。

    趙禎沉聲道:“修築官道、修築堤壩、賑災濟貧、發放軍餉、發放俸祿,都需要錢。國庫還得存留一些以備不時之需的錢財。

    推廣蒙學所需的錢財缺口很大,動用國庫的錢財,萬一出現了窟窿,會影響國事。”

    呂夷簡等人聞言,略微愣了一下。

    呂夷簡咬牙道:“臣等可以緊盯著這些國事,努力擠出一些錢財來,用於推廣蒙學。”

    “不妥!”

    趙禎果斷拒絕。

    王曾突然開口道:“臣記得寇樞密此前說過,他有辦法弄到錢,用於推廣蒙學。”

    寇季的辦法是什麼,眾所周知。

    王曾隻是不好意思將‘搶劫’兩個字明目張膽的說出來而已。

    趙禎聞言遲疑了一下,冇有開口。

    呂夷簡直接開口道:“從交趾得來的錢,顯然已經不足以支撐蒙學的推廣了。所以寇季的辦法行不通。”

    “為什麼行不通?”

    寇季忍不住開口,一臉古怪的道。

    趙禎哈哈一笑,“朕就知道,四哥肯定有辦法。快跟朕說說。”

    寇季不鹹不淡的道:“一個不夠,多搶幾個不就夠了?”



    上一頁 ←    → 下一頁

    天命凰謀帝少爆寵:嬌妻霸上癮超級兵王閃婚甜妻:裴少的千億寵箭皇
    職場情事:美女老闆愛上極品桃花運天才召喚師:冷妃戲邪帝豪門暖婚蜜愛最後一個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