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109章 不毛之地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 第109章 不毛之地字體大小: A+
     

    「讓糜竺從海路運糧支援前線圍城?倒是可以考慮,不管怎麼說,可以作為後手、有備無患。如今仍然是敵軍眾而我軍寡,還是得做好耗糧持久的準備。」

    劉備對李素的建議還是比較嘉許的,略一思索就答應了這一建議。

    他知道李素臨陣作戰指揮不一定行,但大戰略和後勤保障還是想得很透徹的。

    誰讓李素後世念書期間經常看戰忽局的視頻節目呢,還得研究分析外交戰忽的實戰案例。久而久之就養成了「內行打仗拼看後勤」的思維境界。

    李素便繼續建議:「兄長如今已經位列郡國相,可以屬官職務籠絡糜竺,如國相『治書』,比六百石,以結其心。」

    劉備微微一笑:「伯雅,這回你可見機慢了,我早已如此做了。」

    李素微微汗顏,果然劉備在籠絡人心這方面根本不用別人教,倒是多此一舉了。

    看樣子軍糧是暫時不用擔心了,眼下最關鍵的,還是敵眾我寡,解決掉這個大問題,才是關鍵。

    如今劉備麾下漢軍不過萬餘人,這還是去年擊潰張舉后收編敗兵中的年輕力壯之輩,才湊夠次數。

    而張舉的叛軍,起碼有四萬人,胡多漢少,論兵力數量優勢太大了,不用點計策還是很難剿滅的。

    ……

    一行人快馬加鞭,走了兩日,先到臨渝,也就是後世的山海關,回到大軍的駐地,然後跟著后營兵馬一起北上。

    第一次進軍北上還是穩一點,要沿途確保建立橋頭堡、掃清障礙、熟悉地形,所以全軍都選擇了走陸路,還沒坐船——坐船還是等後續持久戰運糧時再說。

    也正是到了這一刻,李素親身經歷走過一遍路,才理解為什麼三國時期中原政權一直任由遼東自行割據種田,哪怕雄如曹操袁紹,也都坐視公孫度公孫康公孫淵三代自閉——主要是這個時代的遼西走廊太荒涼了!

    從臨渝縣出發,沿著海岸走了四百里路,居然都是丘陵無人區!一直要到靠近遼西郡治陽樂縣,才能看到點人煙。

    陽樂縣在小渝水(小凌河)拐點的北邊,而如今還控制在張純叛軍手中的遼東屬國的要隘徒河縣,則在小渝水的東邊。

    徒河縣與更東邊的昌黎縣,分別背靠大小渝水,這倆縣的地盤加起來就等於後世的錦州,構成了遼西走廊末端的扼守要害。

    「這一路看著草木蔥蘢,怎得會毫無人煙墾荒?百姓不會在這兒耕種的么?」

    李素跟著部隊行軍了幾天,路上風沙風雪愈緊,他也是苦不堪言。

    有那麼一瞬間,李素甚至都在懷疑——要不是他還年輕,加上過去這一年來又注重營養、鍛煉和養生,說不定他也會在遠征遼東的路上,跟郭嘉一樣水土不服染病。

    劉備和其他將領也是第一次深入到這種苦寒無人區,同樣覺得非常辛苦,不過他們都是習武出身,比李素這種文士好多了。

    「來人,騰出一輛篷車來,讓伯雅坐車前行,車輪包上布匹,減少顛簸。」劉備倒也禮賢下士,就如同後來曹操對郭嘉的安排那樣,給李素搞特殊化禮遇。

    坐上車之後,李素覺得好點了,至少不用被風沙吹襲。

    每到傍晚駐軍,劉備也親自來探望情況,還讓士卒到海邊抓魚,給李素開小灶熬魚湯開胃調養。

    這天傍晚,李素剛喝上魚湯,劉備又來了,還帶來一些消息。

    「伯雅,你前日問的『此地為何荒無人煙』,今日總算逮到附近百姓問了。這遼東苦寒之地,每年開春時雨水稀少,全靠融雪匯入河流形成凌汛、提供灌溉。

    若是附近沒有河流,靠人力汲水澆灌,則極為費力。大漢朝又不是沒地可種,故而這盧水與渝水之間的四百里地,並無人耕種,朝廷也才沒有設任何鄉縣。」

    李素用他後世的地理知識琢磨了一下,又要來了地圖,驗看核對,這才瞭然。

    原來,遼西走廊在這一段太狹窄了,燕山山脊距離海邊只有不到二十里寬。而因為燕山起到了分水嶺的作用,所以絕大部分降水都被隔到了山北,形成渝水,要到徒河縣附近、燕山延伸到了盡頭,渝水才突破山脈阻擋往南拐注入渤海。

    這四百里長、二十里寬的走廊,一條常年有水的大河都沒有,還拿什麼種田?

    李素心中暗忖:「難怪古人開發東北那麼難,據說一直到唐宋,對東北土地開墾最大的制約,就是水利工程不足。

    而且因為北方太冷,冬天的降水都以冰雪狀態積存下來,蒸發量很少,春天的降雨也就少,只能靠冰雪融化形成凌汛。但凌汛都是沿著河發洪的,有河的地方澇死,沒河的地方旱死。

    如此說來,東北真不是一個爭霸天下的好根據地,除非是走海路把物資和兵源運出去,否則就算在這裡種田種得不錯,靠陸路把物資運到外面,損耗也太大。光一個遼西走廊要走四百里無人區,難怪中原王朝也懶得越過無人區來收拾公孫度,因為他們收拾了也無法把遼東的人力物力高效調度出去。」

    想明白這一切之後,李素也為劉備在靈帝駕崩前的最後一波選根據地籌劃上,多留了個心眼。

    如果未來機緣巧合,一切順利,也不排除在遼東起家的可能,順其自然就好。但如果要在遼東,兩個事兒必須解決,第一個就是水利工程建設,尤其是擴大灌溉,否則那麼多地皮都不能種太可惜了。第二個就是繼續改良海運船隻。

    如果這兩點做不到,遼東就不是好地方。

    而修水利肯定是需要大量官方密集組織勞動力的,目前遼東人口太少了。

    按照官方的最新統計,遼東四郡當中,遼東屬國加上遼東郡,一共也才22萬人口。玄菟郡和樂浪郡更是分別只有4萬人和3萬人的漢人戶口,四郡加起來才29萬人。

    後世公孫度末年和公孫康時期,遼東倒是號稱巔峰人口過百萬,但那是因為幽州和冀州比遼東多打了15年仗。

    公孫瓚、袁紹和曹操反覆洗來洗去,所以幽州西部和冀州的渤海平原等郡的流民大量湧入遼東。加上遼東沒有戰爭自然繁衍生息人口增長了近30年,直到曹丕都篡漢了的時候,遼東才達到破百萬的巔峰值。

    而這樣來顯然太慢了,得種多少年田?

    提前跟公孫瓚翻臉推出去倒是可以,但那樣一來,也沒必要再在遼東種田了,反正到時候天下人口都被殺得比較稀疏了,直接在幽州腹心之地種田不好嗎?種遼東還白白多一道運輸損耗。

    而且公孫瓚是劉備師兄,劉虞更是劉備和李素最大的恩人,無論對誰下克上都會留下天下罵名。

    除非袁紹抽風把劉虞和公孫瓚都殺了,給劉備掃清障礙讓劉備挾大義復仇。否則,難吶。

    爭天下不是打三國志遊戲,有些惡名是一輩子洗不掉的,不像遊戲里「外交-和睦-送錢」,別人就忘了你曾經做過的醜事。

    所以遊戲才是地利最重要,現實世界則是人和最重要。

    「走一步看一步吧,不管是否在遼東起家,在不暴露科技樹的情況下,適度種田,對得起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是袁紹真能把劉虞公孫瓚都殺了,咱就勉為其難留下。」

    李素心中最後定下了這麼一個「隆中對」的基調。

    ……

    劉備的一萬多人馬,很快在小渝水兩岸夾河紮營、構築起防禦工事,對眼前的徒河縣城形成三麵包夾之勢,並且隱隱然防備敵軍從昌黎縣增援徒河縣。

    同時,劉備派趙雲親自帶領斥候哨騎四齣,偵察敵情。稍微花了兩三天功夫,就抓舌頭拷問到了敵軍大致分佈情況。

    「主公,敵情已經探明,徒河縣有烏桓烏蘇部殘部為主力駐守,主將是烏延和烏蘇的一個族叔、名叫烏仆,他是如今烏蘇部在遼東殘部的頭人。張純還分給他們兩千漢人叛軍協防監督,總兵力在八千人左右。

    昌黎縣則有烏桓難峭王鎮守,麾下有難峭王全部主力,總兵力達一萬五千人之巨,沒有配屬正規的漢人叛軍,但張純派出的聯絡官閻柔為難峭王提供參謀,充任軍師。

    另外,從俘虜口中拷問得知,張純率領漢人叛軍主力遠在遼東郡治襄平,以及襄平下游遼河三叉口的遼隧縣。兩處總兵力不下兩萬人,另外各出郡縣或還在當地豪族土著控制之下,或被張純攻破后留兵數百人至千人駐守、征糧,除此之外應該再無大股叛軍活動。」

    趙雲如是回報。

    聽了趙雲的回報,劉備非常滿意,還有些驚喜:「子龍打探得詳細啊,在這渝水沿岸偵查,怎得連數百裡外襄平的布防兵力都能打探到?敵軍斥候能知道這麼多?」

    趙雲拱手解釋:「哨探時,遇到了兩撥率千餘騎出巡剽掠軍需的胡虜頭人,射翻刺殺他身邊數十護衛、將敵酋生擒而來,便知道了。」

    說罷,還一揮手,就有麾下騎兵押解了一個俘虜上來。

    原來是烏蘇部下屬的一個小部落酋長,被趙雲抓了,此刻的造型已然是被拷打得不類人型,渾身傷痕血污。

    劉備看了都有些無語:原來子龍打探軍情,都是直接殺入敵軍小部隊陣中,把酋長活捉回來嚴刑逼供的……

    劉備嘴角抽動地吩咐:「子龍還真是辦事妥當啊……來人,賞賜黃金十斤,把這個胡酋推下去斬了,以首祭旗,為大軍初戰圖個吉利。

    去把軍師和子敬請來,看看敵軍如此分佈,該如何破敵是好。」。



    上一頁 ←    → 下一頁

    異界極品紈?我修的可能是假仙我統領狐族那些年一劍獨尊大王饒命
    網遊之倒行逆施外室女民國小地主極品學生重生千金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