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唐狂士» 382.第382章 正面交鋒(中)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唐狂士 - 382.第382章 正面交鋒(中)字體大小: A+
     

    只見武三思正滿臉笑容地從遠處走來,一一和眾人打招呼,他臉上的笑容明顯有點牽強,彷彿知道他已經成為眾人議論的焦點。

    那首讖語已經傳遍洛陽城,對它的解讀也越來越深,越來越透徹,不僅如此,城中還出現了很多布告,將他過去做的惡行一一披露,比如十年前,他強佔了長安永康坊三十四戶人家的房產,其中八戶人家都舉家服毒自盡等等。

    這些事情描述得極為詳盡,並不是捏造,都是他隱藏多年得事實,令武三思心驚肉跳,這些事情只有極少數武氏家族的人才知道,怎麼會被人傳出來,難道是..。

    武三思想到了武承嗣,他過去的事情只有這個王八蛋知道得最清楚,他竟然把自己的醜事都抖出來了,一定是他,武三思恨的牙癢,就只差拿一把刀親手剮了那個混帳。

    「狄相國!」武三思忽然看見了狄仁傑,他連忙迎了上去。

    狄仁傑正和御史大夫張柬之、中書侍郎姚崇說話,見武三思向這邊走來,張柬之厭惡地盯了他一眼,轉身便走,姚崇也不願意和武三思說話,先告辭而去。

    狄仁傑呵呵笑道:「梁王殿下找我有事嗎?」

    武三思彷彿抓到救命稻草一樣,急道:「狄相國,那些惡意中傷我的話,你可千萬不要當真。」

    狄仁傑淡淡一笑,「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殿下何必放在心上。」

    武三思臉上一熱,又急忙道:「我就怕三人成虎,如果今天聖上問起此事,狄相國一定要替我說一說。」

    停一下,武三思又低聲道:「令郎升為邢州太守之事包在我身上了。」

    狄仁傑笑了笑,「多謝殿下的美意,不過今天有很多重要的政務要商討,聖上未必會關注這件事,我覺得殿下有點多慮了。」

    武三思碰了一個軟釘子,他本希望狄仁傑能幫忙擺平這件事,可狄仁傑明顯是打算置身事外,武三思無奈,只得訕訕而去。

    李臻獨自一人站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他幾年前雖然混得風生水起,但事實上,他並不是在朝臣圈中混,而是在權貴圈中,在朝臣中他沒有什麼太出彩的事迹,自然也沒有什麼威望,很多朝臣只是把他視為狄相國的女婿。

    不過,廣場上數千人在談論的事情,正是他的傑作,偏偏他們都不知道,這種感覺不免讓他有點得意。

    「阿臻!」

    背後有人叫他,不用說,在皇城中叫他小名之人,除了他的老丈人狄仁傑,不會有別人,李臻回頭,只見狄仁傑笑著站在他的身後,後面還跟著一人,李臻還認識他,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當年自己在遼東殲滅李盡忠時與他有過合作。

    李臻連忙躬身施禮,狄仁傑微微笑道:「我知道你是第一次上朝,這裡面有些規矩,不可亂來,否則會被人恥笑,所以我讓李大將軍幫你一下,到時候你們會站在一起,跟著他就是了。」

    李臻沒想到狄仁傑竟考慮得如此周到,心中不由感到,他連忙向李多祚抱拳行禮,「麻煩大將軍了。」

    李多祚回一禮笑道:「能幫助敦煌侯一點小忙,是我的榮幸。」

    李臻在朝廷被人稱為『敦煌侯』,因為他出身敦煌,加之他爵位都是冠以敦煌二字,所以大家都叫他敦煌侯,不過現在李臻又被封為縣公,這個敦煌侯的綽號也沒有多少人叫了。

    這時,遠處傳來悠揚的鐘聲,這時上朝的時間到了,大臣們紛紛向明堂台階走去,很快便在台階前排成長長兩隊。

    隨著殿中侍御史一聲高喝:「時辰到,進殿!」

    在鼓樂聲中,上千名文武大臣緩緩走進了明堂大殿。

    這確實是李臻第一次上朝,儘管他出任西京留守后,完全有資格上朝,但總是有這樣那樣的原因使他耽誤了朝會。

    李臻跟隨李多祚站在明堂大殿的後方,四周光線稍暗,旁邊是一根大柱,使彷彿影身一般,一般人不會注意到他的存在。

    「今天沒有預定議題!」

    旁邊李多祚小聲對李臻道:「今天是大朝會,一般時間不會太長,不過看樣子有人要提武三思之事了。」

    「你怎麼知道?」李臻不解地問道。

    李多祚冷笑一聲說:「武三思的事情已經在洛陽傳得沸沸洋洋,居然還有讖語出來,如果言官不說,那就是他們失職了。」

    李多祚又用胳膊碰了一下李臻,朝大殿最前面努一下嘴,「看見沒有,張氏兄弟沒來!」

    李臻看見了,右側前方有兩個空位,無人就坐,原來那是張氏兄弟的座位,他們怎麼沒有來,難道是為了迴避張景雄一案,以張氏兄弟的智慧,他們絕對想不到這一點,這必然是皇帝武則天的暗示,看來,武則天心裡很明白,今天會發生什麼事?

    李臻又想到了公孫大娘,他後來才慢慢知道,公孫大娘一方面是武則天的美容師,而另一方面也是武則天的耳目,市井內發生什麼大事,公孫大娘都會及時告訴武則天。

    這時,殿中監大喝一聲:「皇帝陛下駕到!」

    大殿內頓時安靜下來,只見一隊隊侍衛手執木製兵器魚貫而入,最後八名宮女打著長柄團扇簇擁著大唐皇帝武則天從大殿側門走入,武則天端坐在龍榻,她打量一下下面黑壓壓的大臣,向殿中監崔旭點點頭,崔旭立刻大喝一聲,「朝會起,致禮!」

    千餘名朝臣一起躬身施禮,「參見吾皇陛下!」

    聲勢壯觀,武則天笑著擺擺手,「各位愛卿平身!」

    大殿內再次安靜下來,武則天又緩緩道:「今天是大朝,朕沒有軍政可議,各位愛卿可有本要奏?」

    大殿內一時鴉雀無聲,這時,侍御史杜敬之出列道:「陛下,微臣有本要奏!」

    李多祚回頭對李臻低聲道:「此人是御史台負責四匭之人,同時主管收集民意,這兩天發生之事如果他不說,他就會被彈劾。」

    李臻心知肚明,他是整個事件的幕後策劃者,但事情做出來,怎麼讓它發揮最大的效果,那就是其他人的事情了,比如這位侍御史杜敬之,李臻相信他的背後站著太平公主。

    而且他知道,這位杜敬之說的並不是讖語和布告之事,那件事不用大臣們上奏,武則天早已知曉。

    李臻迅速瞥了一眼武三思,發現他臉色蒼白,渾身在微微發抖,李臻一笑,他拭目以待。

    杜敬之高高舉起一卷奏章,高聲道:「陛下,這是前左衛大將軍蘇宏暉狀告梁王干涉軍務,導致唐軍在遼東之戰中大敗,主帥王孝傑陣亡的奏章,證據確鑿,請陛下過目。」

    杜敬之這番話引來滿朝文武一片嘩然,大家都還以為杜敬之會說讖語和布告之事,沒想到竟然是舊案重提,武則天有些不悅道:「杜御史,此案不是已經有定論了嗎?你為何又要提出來?」

    「陛下,因為之前沒有證據,而現在微臣拿到了確鑿的證據,如果微臣知情不報,那就是欺君之罪,微臣不敢做這樣的事。」

    好一個知情不報就是欺君,杜敬之大帽子蓋下,連武則天都拿他沒辦法了,她又問道:「你有什麼證據?」

    杜敬之取出信,雙手呈上,「這是梁王寫給蘇宏暉的親筆信,請陛下過目。」

    所有人都愣住了,連武三思也大吃一驚,他手下不是說那封信被當面燒掉了嗎?怎麼可能還會存在。

    一名宦官走下來,接過信,轉呈給了武則天,武則天打開信,立刻認出了武三思的筆跡,武則天當即沉下臉,勉強看完了武三思寫給蘇宏暉的信,武則天再也忍不住心中惱火,怒視一眼武三思,站起身一拂袖,怒氣沖沖而去。

    原本打算看一場精彩論戰的朝臣們都愣住了,誰都沒有想到聖上竟然拂袖而去,朝會才開了不到一刻鐘便結束了,所有人都向狄仁傑望去,狄仁傑是百官之首,是把聖上勸回來,還是大家都散朝?

    狄仁傑也不得不佩服聖上的精明,估計那封信讓朝會開不下去了,所以聖上才一走了之,也避免了公開撕破臉的尷尬。

    狄仁傑便對眾人道:「大家都散去吧!」

    朝臣們這才三三兩兩離開了明堂大殿,向各自朝房而去,這時,狄仁傑快步向武則天的御書房走去,走到貞觀殿下,他等候侍衛替他稟報。

    片刻,一名宦官跑出來道:「很抱歉,狄相國,聖上身體有些不適,先回宮休息去了,聖上說她想休息一天,請狄相國多辛苦辛苦。」

    狄仁傑知道聖上其實是為了迴避自己,要麼是那封信太尷尬,讓她難以向朝臣交代,要麼她也想拖一拖,把大事變小事,或者她想考慮一下,不希望別人打擾。

    狄仁傑搖了搖頭,便轉身離去了,他覺得有必要再和李臻談一談,他知道一點李臻的策劃,但具體怎麼做,他也不太清楚,看樣子,這幾步棋走得太狠,對聖上影響太大。

    李臻他們到底做了什麼?



    上一頁 ←    → 下一頁

    大國戰隼快穿之龍套好愉快離天大聖無相仙訣猛卒
    鬼手神醫:王妃請上位盜墓筆記續9飛升之後Boss兇猛:老公,喂賊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