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襄聽了,對他很是敬佩,雖然她覺得這人的武功不行,但為人處世很贊。
再說龍王廟,這廟可不小。它是當地的頭號勢力,手下有幾千畝良田,管理帳目的人都忙不過來。廟裡還有幾十個小廟,每天來燒香的人都排成長隊。節日期間更是人擠人,連走路都難。
不過最近因為朱雄英的事,外面的人都不敢亂跑,來廟裡的人少了,連和尚都不願開門。文才和胖才本想進去看看情況,但廟裡的和尚舉動太怪異了。文才覺得這是因為外面亂,普通人都不敢出門,這也正常,大家都是怕死的。
外面到處都是軍隊在活動,具體大明朝的兵到底什麼樣,咱也不細說了。
不過蒙古帝國的軍事力量那是真強,大家都曉得。
現在大宋和蒙古對著幹,已經快四十年了,雙方也算摸透了彼此。
這些年不知道死了多少宋朝大軍,更別提地方的老百姓了。
這蒙古一向以殺城聞名,每攻下一城,就屠光百姓。
可眼下他們的光州被占了,忽然又聽說大明軍來了,還可能把蒙古趕走。
最後局勢會怎麼樣,老百姓誰也說不準。
普通百姓能做的,就是待在家裡別亂跑。
說起來文才和胖財主膽子真大,這種時候還敢在外頭晃悠。
但他們發現龍王廟有點不對勁。
龍王廟勢力不小,但也得養活很多人。
每天花銷肯定不少。
按理說,這麼多人來求神拜佛,廟裡的和尚該巴結才是。
可現在和尚們竟然拒收香火錢。
文才和胖財主想去廟裡,卻被攔住。
前院都進不去,文才就建議去後山看看。
前邊的大殿供的是天上的神仙,後山的小廟卻供本地有名氣的法師。
外地人聽都沒聽過這些法師,但本地人信他們。
據說這些法師原本是普通人,後來成了仙。
所以他們對本地人特別照顧。
本地人在後山的小廟拜一拜,感覺更靈驗些。
在文才看來,去後邊的小廟拜祭跟前面的一樣。
兩人走到小廟時,卻發現門也關著。這讓他們有點發愣。不過既然來了,也沒別的地方可去,就進了附近亭子裡歇息。
山上竹子不少,加上龍王廟本身有錢,把周圍竹林修整得很好,從亭子裡往外看風景還不錯。
這時文才忽然問叛才主席剛才說的事,問是不是廣州的官員真要投靠大宋朝廷了。
其實這事讓文才心裡很震驚,儘管他是江湖人,但對朝廷感情深,覺得蒙古人的行為就是外族入侵。他無力對抗蒙古,如今聽說光州可能回歸大宋,自然興奮。
看到王才感興趣的模樣,胖財主顯得很得意。
「要是你消息靈通,該知道大明軍已到盤古湖了。」
「據說朱雄英的部隊也要過長江攻打蒙古。」
「這本是朝廷的事,跟普通百姓關係不大。但因長江阻礙,他們想過河。」
見文才似不懂內情,胖財主很高興,總算有個機會在文才面前賣弄了。
「首先,大明軍急需船。」
「他們沒船,只好跟當地縣衙聯繫,想從鄉紳手裡借。」
「那些鄉紳迫於壓力,也只能配合。」
「這事嘛,也算不上稀奇,對不對?」
「可實際情況呢,卻有點兒不同了。」
「首先呢,咱們的光州本來就是大宋的地兒。」
「就因為出了些意外,這才讓那些蒙古人占了去。」
「既然大宋這邊冒出了這麼厲害的幫手,很多人就覺得,過不了多久,光州准能重新歸到大宋懷抱里。」
「在這種情況下,大家也只能主動跟大宋聯繫,做做內應,到時候要是大宋贏了,幫過忙的人自然能得到不少好處。」
「而且啊,咱們本就是大宋的子民,對中原朝廷的感情一直很深。心裡頭早就想回去啦。」
「我這麼說吧,在民間現在冒出好多組織,都在琢磨怎麼對付蒙古人的軍隊呢!」
胖財主說完這些話,文才沉思了一會兒才開口:
「原來情況是這樣啊!」
「看來事情比我想像得樂觀多了!」
胖財主聽了更高興。
「那當然啦!要是再等段時間……」
「說不定哪天,咱們光州就成大宋的地兒了!」
胖財主回頭看了文才一眼。
可文才的表情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期。
文才既沒顯出好奇的模樣,也沒露出因大宋有優勢而開心的樣子。這讓胖財主十分納悶。
「喂!你這表情什麼意思?你是不是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文才點點頭,接著問:
「沒錯!我心裡確實有不少疑問!」
「咱們都知道,蒙古這股勢力可強了。」
「他們能走到今天這一步,肯定不是吃素的。」
「別的不說,就說他們跟朱雄英的部隊交手過吧!」
「他們至少該清楚一些關於大明皇帝朱雄英的事了吧!」
聽到文才說的話,那個胖財主忍不住笑了起來。
「你覺得蒙古帝國會有什麼反應?」胖財主問。
「哈哈!難道你不知道,在絕對的力量面前,所有的計謀都毫無意義嗎?」
「現在的蒙古帝國,跟大明王朝相比,實力差距太大了。無論蒙古帝國怎麼努力,都無法扭轉局勢。」
「如果你還不明白,我可以給你打個比方。假設蒙古士兵赤手空拳,而大明皇帝手下全是全副武裝的精銳。」
「這種情況下,就算是最優秀的將軍,能改變戰局嗎?恐怕連諸葛亮來了也沒用。」
文才還是滿臉疑惑:「你的說法很有道理。不過關於兩軍交戰,我以前沒想過這麼深。」
「至於蒙古士兵的真實實力,我也說不準。但暫時先信你說的話沒錯吧。」
「如果真是這樣,蒙古人即使人數相當,正面交鋒也很可能被擊敗。」
胖財主接著說:「既然你承認這個事實,為何還要質疑我的話呢?」
文才嘆了口氣:「可是蒙古人並不笨啊!既然正面打不過,他們肯定會另尋他法,不會傻乎乎地硬拼。」
「至於你提到的民間自發組織,估計他們會採取一些暗中手段。」
文才說:「我覺得蒙古人要是對付這些組織,應該挺容易的。」
胖財主聽了這話,有點摸不著頭腦。
「文才,你說的到底什麼意思啊?聽著有點亂。」
「可能沒太明白,能不能再給我講講?」
聽到胖財主的追問,文才笑了。平時自己可驕傲得很,但在朱雄英這事上,他反而比不上胖財主知道得多。剛才交流時,他甚至輸了點面子。
他一直是最厲害的那個,這些年也總被誇,突然間就覺得自己落後了,心裡很不是滋味。
可是現在,胖財主居然主動認慫了,這讓他很開心。
高興之下,文才趕緊解釋:「其實很簡單。蒙古內部肯定也有不同派系,都想建功立業。明知朱雄英軍隊強大,他們也不會硬拼,但不打仗又沒法立功。所以他們只能去攻打我們光州的民間組織了,你覺得對不對?」
胖財主還是沒太明白。
「好像懂了,又好像沒懂,到底是什麼道理,我也搞不清。要不你再說說唄?」
看著胖財主這個反應,文才輕輕一笑。
他也明白,這胖子根本就沒聽懂他講的故事,也沒聽懂那些道理。不過,胖子死要面子,不願意承認罷了。
文才覺得這很正常,誰不想保個面子呢?何況這胖子還這麼有錢,在當時也算是一號人物。
平時兩人聊天時,文才就覺得這胖子其實挺好說話的。所以聽了這話後,他沒太在意,接著解釋說:
「我再清楚點說吧,咱們光州有不少民間組織,正在暗中幫忙給剛冒出來的明軍,還有他們的皇帝朱雄英呢!」
「可這些人啊,其實沒什麼實力,大多都是喊口號的,對不對?」
「這種事在古今中外都很常見。」
「按理說,蒙古將領應該不會搭理這些民間組織,畢竟人家連兵都沒有,哪能影響得了蒙古帝國的大戰呢?」
「但如今朱雄英的部隊太強了,讓普通蒙古兵都沒法建功立業了,只能轉頭對付這些民間組織。」
「因為這些組織本就打算跟蒙古帝國對著幹,蒙古人看他們就是反賊。」
「在這種情況下,蒙古將領剿滅這些反賊,就算立功了。」
「這對蒙古人來說是個不錯的辦法。」
「再說,攻打民間組織對蒙古大軍來說也沒什麼危險。」
「這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跟明軍打實在太危險了,很可能一場仗下來就送命了。就算跟朱雄英的軍隊交戰,再怎麼有功勞,普通人也不會這麼做。」
「可跟民間組織打仗,既安全又有好處。」
聽到這話,文才點了點頭,胖財主也跟著附和,心想這小子腦子確實靈光,考慮事情比誰都周到。
可沒等胖財主夸完,他臉上的笑容就僵住了。他突然想到,如果蒙古大軍真要打過來,那光州豈不是要遭殃?
文才的話剛說完,兩人頓時傻眼了。他們這才意識到這句話背後的嚴重性。起初都覺得不太可能,畢竟蒙古那麼強大,怎麼會盯上這麼個小地方?
「別瞎操心了,蒙古人哪會把我們放在眼裡?」胖財主說著,聲音漸漸弱下來。他自己都覺得這話底氣不足。
文才苦笑了一下,「要是蒙古真不把光州當回事就好啦!」他知道對方聰明,應該明白局勢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