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大明升職記» 第432章 柳氏必興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升職記 - 第432章 柳氏必興字體大小: A+
     

    第432章柳氏必興

    龍江錢莊的分號雖然設在高密縣城,不在青州府境內,但是他的一大半業務卻與青州府有關,而且對於今年的救災業務現在也有了全套規劃,孔獐說著:「龍江錢莊已經準備了好幾萬銀子的款子,只要能拿出抵押品,大家都可以拿著庄票直接去把糧食換回家來,而且龍江錢莊有了抵押品,不怕大家不還錢。」

    孔獐之所以在這件事上跳得這麼歡,正是因為這筆六萬兩銀子的貸款與放給萊州府的六萬兩一樣,其中有著一萬兩銀子的回扣,而且這一萬兩銀子回扣的具體分配事務交給了孔獐,孔獐事情辦得越漂亮,他能拿到手的回扣也越多。

    只是鍾羽正卻是真正的老江湖,他當即問道:「什麼有了抵押品,不怕大家不還錢?」

    孔獐沒想到鍾羽正的眼力這麼毒,他當即說道:「有了寺廟、宮觀、族田、書院做抵押品,大家能不還錢。」

    對於這次的兩萬石米豆怎麼使用,龍江錢莊自然是早有定案。

    正如柳鵬敢把三千石糧食專門借給鍾羽正卻完全不要任何抵押品,就因為鍾羽正是青州府的第一號縉紳,不怕鍾羽正到時候不肯連本帶息還回來五千石米豆,龍江錢莊這一次的主要放款對象就是青州府內的寺廟、道觀、書院、族祠之類的公共機構。

    這些公共機構既然平時接受著本鄉本土的供養,他們所有的經費來源幾乎都是來源鄉人與族人的供奉,那麼大災來臨以後,他們自然要承擔起救濟鄉人、族人的義務,第一時間組織賑濟施粥。

    但不管是寺廟、道觀還是書院、族祠,他們的財力都十分有限,所做的一切努力自然可以用杯水車薪來形容,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成了龍江錢莊的主力放款對象。

    這並不是柳鵬的主意,而是張藝銘想出來的辦法,寺廟、道觀、書院、族祠現在有這麼一個回報社會的機會,不管米價再高利息多高他們都要向龍江錢莊借款,才能維持原有信眾、鄉人與族人的向心力。

    而既然向龍江錢莊借了款子,那就得把名下的寺廟、道觀、族田、書院甚至是宗祠都全部抵押給龍江錢莊,而有了這些抵押品在手,龍江錢莊就不怕青州人不還錢,否則寺院、道觀、族田、書院甚至是宗祠直接被龍江錢莊收走,大家顏面何存,哪怕咬緊牙關也要把這筆錢還清了。

    聽孔獐講過具體的安排之後,鍾羽正倒是對柳鵬評價很高:「柳少果然是個極聰明的人,我借三千石只要還五千石,他們要還多少?」

    孔獐當即說道:「明年夏糧上市還錢,一成的利率。」

    從表面來看,鍾羽正是吃了大虧,借三千石糧食卻要還五千石糧食,一年時間差不多要支付七成的利息,而青州的宮觀寺廟向龍江錢莊借錢,到了明年五六月間卻只要支付一成的利息。

    但問題在於,青州府的宮觀寺廟向龍江錢莊借的是錢,還的也是錢,現在的米價高達一石三兩,明年夏糧上市的時候米價必然暴跌,能有一石一兩的價錢就不錯了,這筆借款實際至少是借一還三的水平。

    只是鍾羽正並不認為龍江錢莊的借款條件有多苛刻了,這可是幾百年未遇的大災之年,恐怕很多人想借條件更苛刻的款子都借不到,一想,鍾羽正就長嘆了一聲:「功德無量啊,這真是無量功德……孔推官!」

    孔獐見鍾羽正的語氣變得十分正式,他當即問道:「鍾老有什麼事要交代下官?」

    鍾羽正很嚴肅地問道:「孔推官,你讀過史記漢書沒有?」

    孔獐沒明白鍾羽正突然提史記漢書幹什麼,他猶豫了一下:「讀得不多,不是太熟……」

    鍾羽正現在的神色卻是變得有些嚴厲起來:「孔推官,你觀我鍾氏百年之後能否大興?」

    孔獐當即答道:「鍾老教子有方,族中群英薈萃,又有這活人數千的功業,鍾氏必然大興啊!」

    「是啊……」鍾羽正說的話有些奇怪:「吾聞活千人有封子孫,吾所活者萬餘人,後世其興乎!」

    孔獐剛想接話,只是下一刻他就覺得風頭非常不對,仔細一想鍾羽正這話的來歷,汗水一下子就下來了,這話不當說啊!

    這話絕對不當說!

    這話何止不當說,這簡直是大逆不道啊!

    孔獐雖然是舉人出身,但只能算是個不學有術之輩,所以雖然讀過不少時文甚至編過不少時文集,但時文之外的經史子集平時卻沒怎麼翻閱。

    但是他再怎麼不學有術,到了山東怎麼也要了解山東的風土人情,只是他又不怎麼喜歡讀書,於是在家裡養了個能說山東掌故的小戲班子,他對於山東風土歷史的了解就基本來源於這個小戲班裡的幾隻小妖精。

    所以孔獐從來沒翻過史記漢書,前幾天卻聽小戲班的小妖精剛好說過鍾羽正剛剛說過的這句話:「吾聞活千人有封子孫,吾所活者萬餘人,後世其興乎!」

    孔獐只覺得自己被嚇得全身是汗,想要抬手擦去額頭的汗水,卻是手腳發軟,心頭髮慌,不知道如何是好,他從來沒想到情況會嚴重這種程度,只能喘著大氣說道:「鍾老,您這話……這話不當說吧!」

    「有什麼不當講,吾家活人千人當封子孫,柳巡檢功德至大,所活者何止萬餘人,後世必當大興,山東必當大興!」

    這話說得很正常,但問題在於,「吾聞活千人有封子孫,吾所活者萬餘人,後世其興乎」這句話是另一個山東人王賀講的。

    漢武帝時天下征伐不斷,生民不堪驅使群起抗爭,東平陵人(今山東章丘平陵城)王賀是田齊之後,官至繡衣御史,奉命巡查魏郡,督促地方逐捕盜賊。

    王賀行事厚道,遇畏縮不前、臨陣脫逃者往往縱而不殺,而別處御史誅殺二千石以下官吏及連帶處死者往往不下萬人,王賀遂以奉使不稱職被免職,但他離職的時候卻感嘆道:「吾聞活千人有封子孫,吾所活者萬餘人,後世其興乎。」

    王氏後世果然大興,問題在於王賀有一個叫王政君的孫女嫁給了漢元帝,也就是漢孝元皇后,而王政君還有一個侄子叫王莽--沒錯,就是那個篡漢建立新朝的王莽。

    山東這地方雖然是兵家必爭之地人傑地靈,但就是出不了皇帝,千百年以來都沒出過一個皇帝,哪怕是在山東割據立國的幾個小國,國主也不是山東本地人。

    只有王賀一族雖然從山東遷至魏郡,卻好歹算是出過王莽這麼半個皇帝,因此小戲班裡的小妖精說山東掌故的時候,特意把王賀這段故事講了一遍,所以不學有術的孔獐才會第一時間明白鍾羽正這話到底是在講什麼故事,讓現在孔獐只想回家好好疼一疼那隻小妖精。

    但問題在於鍾羽正這話說得太重了,孔獐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鍾老,您這話說得太過了,柳少只不過是一個九品巡檢而已,當年王賀可是御衣綉吏。」

    只是這話說出口以後,連孔獐自己都覺得自己答錯了。

    「只不過是一個九品巡檢又怎麼樣!」鍾羽正說這話的時候倒是正氣凜然:「今日柳鵬所活生民何止數萬,我東三府因柳鵬而活者就不下數十萬人,繡衣御史王賀因活萬餘人而後世大興,而九品巡檢活人百萬,我看柳鵬是當世必當大興!」

    孔獐的臉都嚇白了,他都不敢去接鍾羽正的話題,而鍾羽正卻是毫不顧忌:「連他人朱家都不愛惜這大明的江山,你還怕什麼!你知道不知道我當初是為何被削官為民,為什麼會在野閑置二十年?」

    孔獐當然知道鍾羽正是為力爭國本才被萬曆皇帝削官為民,左遷二十餘年而不得用,只是他還是不敢接過鍾羽正的話題。

    這二十年來鍾羽正表現得象一個十足的隱世高人,穿著村裝野服,平時閉門讀書,士大夫爭相拜訪卻一概不見,連出行都只騎個小毛驢,但是他現在卻是把二十年時間積累下來的怨言都爆發出來:「我力爭國本請太子早日出閣豫教,還不是為了他們朱家的天下,還不是為了朱家的大明,可是最終卻落了一個怎麼下場,你也是清清楚楚!」

    鍾羽正繼續說道:「孔推官放心,我會和亓詩教聯手舉薦柳鵬柳大少去接招遠縣丞的位置,他柳鵬能借給我鍾羽正三千石,哪怕他是怎麼樣的亂臣賊子狼心野心,我也會用力扶他一程!何況柳氏即使當世大興也不是現在,柳氏現在甲兵不過千人,所據不過二三縣,大明有一百三十六府一千三百府縣,現在時機未至,我會聽其言而察而行,看看他到底是白衣秀士還是宋公明,看他到底能不能成事。」

    雖然鍾羽正把二十年積累下來的怨望都暴發出來,但是他說到最後還是沒徹底說破,但是孔獐卻聽得出鍾羽正話里的意思,他繼續聽鍾羽正說道:「至於柳鵬能不能成事……」



    上一頁 ←    → 下一頁

    最強抽獎系統諸天萬界天影鋼鐵皇朝農家小媳婦
    我的老千生涯小青銅你別慫我家後門通末世劍王傳說大明最后一個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