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大明隱相» 第88章 答案!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隱相 - 第88章 答案!字體大小: A+
     
      第88章 答案!

      諸王之錯?

      皇帝之錯?

      這一瞬間,凡是坐在文華殿內的百官,似乎根本沒想到今日的經筵話題會是這個?

      雖然說經筵百無禁忌!

      但最近錢莊之事,在勛貴之間推行的事情,大家可都看在眼裡,特別是有心人已經得出結論。

      這可能是陛下,特意要拿財權,換兵權給兒子們分封的重要舉措。

      此法簡直是在挑戰百官的逆鱗!

      現在又以古喻今!

      這讓他們怎麼回答?

      此刻萬籟寂靜,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卻都不敢第一個當那出頭鳥。

      兩位丞相老神在在,汪廣洋還是一幅快要睡著的樣子,而胡惟庸則是眼神微挑,掃視完群臣後,則自顧自的坐著。

      經筵才剛剛開始,聖上就給他們來一個大的!

      不過,若認真說起來,這句話該是他們來問。

      陛下你都知道七國之亂了,為什麼還要問?這理由還用說嗎?

      「咱說諸位都聽到了吧?不用藏著掖著,既然今天是經筵,那咱們就好好論一論這個問題,不僅是百官可以回答,皇子、太子,心中有想法,也可以說……」

      「經筵不論大小,談及古事,只論原因。要不然咱為什麼每月都如此重視?咱也效仿一下文帝太宗,所謂賢臣明主,自當如是!」

      朱元璋似乎看眾人不回答,自己卻是當先說了起來。

      而在他開口後。

      君無戲言。

      不論此次百官如何說,就絕對不能拿這次的事情,作為以後論罪的證據。

      但……話是這麼說,沒人是傻子。

      一眼看去,幾位尚書依舊端坐,還是那句話,現在才剛開始,就算是心有謀劃,哪裡有見面就先放大的道理?

      蘇閒也是看著,之前的經筵他都參與過,但說起來,氣氛著實沒有這一次嚴肅。

      「臣斗膽!」

      就在這時,終於有位臣子開口。

      蘇閒並不認得,但看樣子,應該是位翰林學士。

      「姚博士請講!」朱元璋態度謙和,這種態度可著實少見。

      「景帝之時,七國之亂,是吳王劉濞等諸侯王聯合而起,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幸得周亞夫驍勇,還有梁王相助,這才平滅叛亂。」

      「此舉論錯,當然是諸侯王的錯。」

      「但真若追究其原因,卻也是景帝年少之時,曾與吳王之子劉賢,在宮中玩鬧,一個棋盤砸過去,將其子不幸砸亡所至。後來吳王劉濞懷恨在心,蟄伏多年,終於起兵,借著清君側之名,實行造反大罪!」

      「此舉之後,大漢加強皇權,削弱地方,也算是因禍得福。景帝處理完諸侯之事,內亂平息,所以才有之後的漢武帝,平亂外患,北擊匈奴打出了赫赫之威!」

      「也算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這位姓「姚」的博士說完之後,很快贏得很多人的稱讚,眾臣紛紛點頭。

      似乎其所說的,就是正理。

      然而,蘇閒卻看得出來,朱元璋卻在微微搖頭。

      果然,在眾人稍微平息之後。

      他便很快開口,「是個好答案,若是其它君主,想來就要稱讚獎賞。但卻並非是咱想聽到的答案。」

      說著……

      他看向四周,語氣依舊溫和,「還有人想要說的嗎?」

      「說起來,大漢與我大明,何其相似!」

      「漢高祖亭長出身,咱草莽出身……都是在亂世之中,打出來一個太平天下!」

      「但漢高祖劉邦,在白登之圍後,就開始向匈奴低頭,以和親而求和,在咱看來,雖是求和姿態,但漢室天下,異姓王眾多,內部並不安穩!」

      「此後高祖剷除異姓王,留給漢室後裔一個清爽天下!」

      朱元璋雖然這樣說著,非常認可漢高祖。

      但是,下一刻,其話音一轉,就高聲道:

      「漢高祖有和親求和之緣由,但咱大明沒有!」

      「故而……大漢可,咱大明不可!」

      「若後世子孫,以和親而向韃虜求和,則有違祖訓,是為不肖子孫!靖康之恥,不僅是宋人之恥!更是咱明人之恥!爾等要謹記!」

      話音剛落。

      太子朱標,秦王朱樉、晉王朱棢等等多位皇子,紛紛低頭,連忙稱是。

      一旁,記錄的官員將這些記在紙上。

      《祖訓錄》從洪武三年就開始修訂,這些年來,帝王的一言一行都要被記錄,有合適的,被朱元璋許可之後,就會加入。

      或許成書之時,正是朱元璋對後輩子孫的期望!

      而看著自己的兒子們,連連點頭,似乎被敲打。

      朱元璋又道:

      「但不得不說,漢室從高祖起,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六代明君!可謂讓咱艷羨!」

      「再往前,大秦從秦孝公開始,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乃至始皇,足足七代明君!」

      「人才輩出,此為上天眷顧!」

      「不知我大明,可否也做到六世明君?七世明君?乃至代代明君?」

      朱元璋似乎在疑問。

      但很快,就有不少臣子連番恭賀,說太子仁厚可謂明君!

      長孫雖年幼,但也可見其不俗天資,以後定然也是明君!

      再說我大明光復漢統,後輩子孫自得祖輩眷顧,自出生之時,就能擔起責任,定然代代明主!

      大明千秋萬代,與世長存!

      一番恭維之語,讓洪武帝哈哈大笑,暢快不已。

      但,恭維的話說話。

      朱元璋又看向下方,「繼續這個問題,七國之亂,到底是誰的錯?」

      一眾臣子再度沉默。

      而後。

      朱元璋轉移視線,又看向了朱標、朱樉、朱棢等皇子。

      「伱們幾個,也來說說,這漢室會起內亂,到底是何原因?」

      蘇閒看到這一幕,卻是有些愕然。

      在他想來……

      今天這洪武帝,難道不是在敲打臣子嗎?

      就是在為之後的分封天下,做出準備。

      然而話題一轉,怎麼又直接問起了諸王了。

      其實蘇閒倒是知道。

      後世之後。

      總有人將藩王的「財政問題」歸結於大明滅亡的原因之一。

      說是子子孫孫,後世子孫繁衍無數,可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大明將財政的大部分,給予藩王,這麼代代流傳下去,導致明廷收不上來錢!

      這是明廷財政出現問題的主因!

      但,其實不然。

      他這段時間在大明長大,倒還真的接觸過不少,再加上後世所看的一些,有時候還真的給他思索出了問題所在。

      首先……

      明初這幾年,有好些臣子,從洪武三年,就開始連番勸誡朱元璋,更有甚者,可以稱得上死諫,特別是《皇明祖訓》成書之後,歲俸問題依舊提過。

      大明聰明人很多,這些問題不是沒人看到。

      而是太多人關注的……

      一直都是藩王的兵權問題!

      朱元璋倒是的確加以限制,便是諸王不得皇命,不可擅自立刻封地,無故離開,視同造反!

      而此後,朱棣一朝後,藩王權柄再度被削,兵權一廢,就只剩下了皇室宗親的名。

      再說藩王的歲俸。

      其實從明廷中葉開始,皇室和朝廷,已經不願意再供養藩王,甚至給藩王的歲俸,也變成了「寶鈔!」

      若非蘇閒此次,借父親蘇貴淵身陷寶鈔,無法自拔,這才提出錢莊,看似暫時穩住……當然結果未定。

      反正從洪武二十年之後,寶鈔就貶值了十倍,到了永樂、洪熙、宣德之後,寶鈔更是徹底淪為廢紙!

      這個時候給予藩王的歲俸,其實已經全由朝廷和皇室做主了。

      畢竟,沒了兵權的藩王,不怕你造反。

      那皇室和朝廷,為什麼還要按照祖訓行事?

      《皇命祖訓》看似高高在上,不可違逆!

      但大明中後期,除卻嘉靖帝之外,那些皇帝無一不是被百官管控的死死的。

      《皇明祖訓》只在百官想用的時候,才有用!

      而在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後,藩王的歲俸再度被削廢!

      這位權相,能給大明續命五十年,又豈會坐任藩王的歲俸問題,而遲遲不改?

      一度到了明朝末年,甚至有藩王子嗣,被餓死的現象。如果此時大明的財政,依舊要大部分被瓜分給藩王,那麼還會出現這些子嗣,被餓死的情況嗎?

      要知道《皇明祖訓》之中,最低等級的宗親後裔奉國中尉,可都是要拿兩百石糧食的。

      這些糧食別說餓死,就是養活一百人一年吃喝拉撒,也是綽綽有餘!

      真正的原因……只有一個。

      藩王變成了地主豪紳!

      和各個朝代末年的地主豪紳一樣,有能耐的早就通過兼併土地,侵吞百姓資產,再加上皇室宗親的名。

      成為了每一個王朝末年都會出現的「角色」。

      ……

      因此!

      此時的百官,擔心的也從來都不是藩王的「歲俸」問題!

      這世界上,只有一種權力最為可怕,甚至可以改朝換代!

      兵權!

      ……

      「回父皇!」

      而正在這時,秦王朱樉也緩緩開口。

      打斷了蘇閒的沉思。

      「就跟那位翰林說的一樣,這漢朝的七國之亂,肯定是藩王的錯!哪裡能是皇帝的錯呢。」

      「哦?」朱元璋也好笑的看向這個二兒子,「那你說說,藩王錯在哪兒了?」

      秦王一愣,這咋還有窮追不捨的?

      「肯定就是錯了,剛才那翰林的答案,就是咱的答案!錯在其不大度,不就是拿棋盤砸死了自己的兒子嗎?這有什麼放不下的……」

      他梗著頭,實在是被逼的沒辦法了,讓他領兵打仗可以,讓他說這些就是在為難。

      朱元璋神情不禁一惱。

      拿著桌子上的瓜果,就砸了過去!

      「你給咱滾!」

      秦王嚇得當即站了起來,臉色有些發白。

      他嘴禿嚕了……

      「父皇,莫要生氣。」

      這時,朱標趕忙出來勸解。

      朱元璋顯然被氣得不輕,此刻看到朱標,也是說道:「行,那標兒你來說說,這是誰的錯?」

      「兒臣認為,還是七國的錯。」

      「就算此前有私事,但諸王被分封,本應該拱衛京師,共同輔佐大漢君主。」

      「但!」朱標無奈的一嘆,這個問題誰想的,實在是挑撥他們兄弟的關係。

      「但……」但了半天,朱標卻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

      「行了!」朱元璋見此。

      剛才的好心情,被二兒子瞬間給破壞了。

      他指著群臣,隨後又看向兒子等人!

      「你們回答的,這都錯了!」

      「全都錯了!」

      此話一出。

      不論是臣子、還是朱標等人,都紛紛愕然不已。

      連忙看去。

      就連蘇閒這一眾「小班」,此刻也是順著氣氛,看向朱元璋。

      「讓咱來告訴你!這是誰的錯!」

      朱元璋坐的筆直,他的話語,也仿佛他的坐姿一樣,堅定不移。

      「這並非七國之錯!」

      「而是景帝之錯!」

      瞬間。

      這字字話語,如同砸入平靜水面的滾石一樣,一下子就讓這個經筵的氣氛。

      變得熾熱而冷清。

      熾熱的是,百官的氣氛已經被調動,甚至太子朱標,秦王晉王燕王等皇子,也紛紛不解,心頭大動。

      寂靜的是……朱元璋竟然說是景帝的錯。

      要知道!

      此次借古喻今,說的是景帝,其實不就是他這位君王?

      而後。

      朱元璋似乎是知道,眾人是怎麼想的。

      他的語氣再度果斷。

      「都聽清楚了吧?這就是景帝的錯!」

      「高祖剷除異性王,將天下分封給自己的子嗣,一眼看去,全是劉姓王!」

      「可時值景帝,卻輕信晁錯!做那削藩之舉!」

      「削藩!削藩!削個屁的藩,削的血親兄弟,骨肉相殘!」

      「削的高祖在天上,看著子嗣互相殘殺!」

      「削的文帝看著自己一手安定的江山,差點又有了覆滅之危,以讓外族坐大!」

      「削個什麼藩?」

      朱元璋看向眾人,目光鋒銳,好些人不敢與其直視。

      這一刻,眾人只覺得心神震撼。

      而作為皇太子朱標,在迎上父皇眼神的剎那。

      他清楚了。

      直到現在,他終於清楚了父皇的用意。

      「標兒,你想通了嗎?」

      朱元璋目光轉移向朱標,再度喝道。

      朱標連忙起身,躬身道:「兒臣知曉。」

      「嗯……你也精讀史書,也該知道,景帝之舉,輕信晁錯。先是削減楚王的封地,收回東海郡,再是找趙王的麻煩,收回河間郡!」

      「身為君主,如此削藩,他人看在眼裡,豈能不慌?」

      「這才有了七國之亂!」

      「若是兄友弟恭,共同拱衛江山,哪有內亂?有什麼內亂!」

      「你與老二、老三老四他們,一同長大。雖是大哥,但吾早年征戰天下之時,你待其如父!這就是父兄!」

      「你若即位……」

      此時此刻,朱元璋的聲音,已經滿是肺腑之言。

      「難道他們這些兄弟,敢違抗你這個父兄嗎?」

      「若有抗命,天下之人,自當人人誅之!」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神級奶爸我有一座冒險屋費先生,借個孕穿越諸天萬界惡漢
    贅婿當道重生軍嫂攻略遊戲之狩魔獵人第一神算:紈?顧少的獨家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