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三國:臥龍嗣子,我的嶽父是關公» 第198章 議親征:用江東的糧打北伐的仗(求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三國:臥龍嗣子,我的嶽父是關公 - 第198章 議親征:用江東的糧打北伐的仗(求字體大小: A+
     
      第198章 議親征:用江東的糧打北伐的仗(求追)

      原本的計劃,是諸葛亮會在開春後出兵五丈原,替諸葛喬在涼州爭取時間。

      卻不曾想。

      諸葛喬以馬鈞、李撰和浦元為核心,聚涼州匠人於冀縣,相繼改良了織綾機、龍骨水車、鏹犁、耨、耰等生產資料。

      一面招募青壯屯田,一面招募巧女織綾。

      將單個家庭的男耕女織,直接變成了集體大生產的男耕女織。

      科技的碾壓,提高了生產力。

      羌胡歸義、張既覆滅,減少了叛亂。

      西域來使,初步再開絲綢之路。

      金城、武威、張掖、酒泉和敦煌五郡傳檄而定,讓涼州維持了和睦。

      諸葛亮還未出兵,諸葛喬就完成了蠶食涼州的戰略目的!

      詳細了解涼州諸事後,諸葛亮和法正不約而同的生出驚嘆:

      你管這叫蠶食涼州?

      這TM是鯨吞好吧!

      計劃趕不上變化。

      諸葛喬用幾個月的時間,就辦了預計一年甚至兩年才能辦完的事。

      也難怪劉備興奮得想要親征了!

      諸葛亮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勸諫道:「陛下,涼州雖然平定,可我等尚未準備好北伐。」

      諸葛喬鯨吞了涼州,可諸葛亮在漢中還在籌謀準備。

      由於一開始定的計劃是西進五丈原而不是東進武功山,這準備工作自然也是以西進五丈原為主。

      劉備這忽然要親征,那麼一應的準備就得以東進武功山為主了。

      法正也勸道:「陛下,你乃金貴之軀,豈能再涉關中險峻苦寒之地?」

      「取關中不可急於一時,伯松雖然鯨吞了涼州,但偽魏的兵馬幾乎都部署在關中、洛陽、南陽一帶。」

      「倘若陛下親征,曹丕必會驚懼而來,以陛下在漢中的兵力,尚不足以跟曹丕決戰。」

      「望陛下謹慎,當以國家大事為重!」

      劉備見諸葛亮和法正都不同意,不由長嘆:「朕今年過六旬了,也不知道還能再活幾年。」

      「曹操昔日曾言: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朕如今亦是深有感觸。」

      「朕老了,雲長和益德也老了。」

      「趁著朕還在,先將關中打下來,即便今後朕不在了,阿斗也能替朕北定中原、東滅孫吳。」

      見劉備開始煽情,諸葛亮感覺頭皮都要炸了,硬著頭皮再勸:「陛下若是親征,這成都文武必也會來南鄭勸諫。」

      劉備冷哼一聲:「朕要親征,何須問成都文武的意見?」

      「成都文武各司其職,他們的職責就是留在成都輔佐阿斗治國。」

      「這是否親征,朕以為,丞相和孝直足以替朕決斷。」

      我們決斷,陛下你肯聽嗎?

      看著一臉固執的劉備,諸葛亮只能將目光投向法正,示意法正再勸。

      法正是最懂劉備的,當聽到劉備用曹操那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時,法正就知道勸不動劉備了。

      劉備老了!

      倘若涼州未平,劉備還會讓諸葛亮西進五丈原,替諸葛喬爭取平定涼州的時間。

      可如今。

      諸葛喬在涼州跟開掛似的,平定得太順利了。

      法正也沒想到,馬鈞、李撰和浦元這三人組合,會給諸葛喬在涼州提供如此大的優勢!

      即便是法正這樣的智者,也只是將匠人的手藝視為奇技淫巧。

      這樣的意外,讓法正也始料不及。

      良久。

      法正提議:「陛下,不如召伯松返回南鄭商議?這涼州諸事,我等還需要了解更仔細一些。」

      「倘若伯松也同意陛下親征,我和丞相都不會再反對。」

      法正直接將皮球踢給了遠在冀縣的諸葛喬,誰點燃了陛下的戰意,誰就來勸諫陛下。

      劉備低頭沉吟片刻:「孝直言之有理,朕也想聽聽伯松的想法。」

      當即。

      劉備令使者快馬返回冀縣,召諸葛喬來南鄭。

      出了行宮。

      法正嘆氣:「丞相,伯松平定涼州太快,讓我等始料不及。」

      「你不是說那論持久戰是伯松提出來的嗎?怎麼一點都不持久!」

      諸葛亮亦是憂心忡忡:「我也沒想到,伯松會在涼州搞出這麼大的陣仗。」

      「我本以為,只是讓隴右的漢羌民心依附,至少都得一年的時間。」

      「再驅逐張既,平定金城、武威等郡,怎麼也得花個半年時間。」

      「結果不到半年的時間,伯松就讓隴右的漢羌民心依附,還順手將榆中的張既給滅了。」

      「剛滅了張既,又恰好在榆中城中遇到了西域小國的使者,預售了大量的提花綾錦。」

      「隴右的豪族巨室,更是主動提供錢糧,希望能分一杯羹;金城、武威等郡亦是傳檄而定。」

      「這天時人和,全都讓伯松給占了。」

      「計劃趕不上變化啊!」

      「即便伯松來南鄭,恐怕也勸不住陛下了!」

      法正亦是面有憂慮:「勸不住陛下還是其次,我更擔心的是成都文武的反應。」

      「陛下原本只是來南鄭坐鎮,結果現在又要親征,不知多少文武會來信反對。」

      「這益州的錢糧在短時間內徵募太多,也會令豪族世家離心的。」

      諸葛亮輕嘆:「等伯松來了南鄭,再從長計議吧。」

      諸葛喬來得很快。

      似乎是早有所料,諸葛喬將涼州的軍政委託給姜維和王連後,就帶上霍弋和五十近衛騎兵前往南鄭。

      剛抵達南鄭,劉備就匆匆召見了諸葛喬,諸葛亮和法正也聯袂而來。

      「伯松,你在涼州幹得好事,可知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諸葛喬剛到,諸葛亮就引用【論語子路】中的話輕責諸葛喬,又連連給諸葛喬眼神示意。

      用意很明顯,諸葛亮希望諸葛喬能在劉備面前訴訴苦、哭哭窮,這樣劉備就會打消親征的念頭。

      劉備輕咳兩聲:「丞相啊,伯松已經加冠,又是大漢的涼州刺史,應當有自己的主見。」

      「你看朕,讓阿斗監國後,朕未曾干涉過阿斗的政令。」

      「這年輕人,要有朝氣,偶爾有些急躁也是正常的。」

      「遙想當年,朕亦曾親手鞭督郵,念頭通達,何等的意氣。」

      諸葛亮頓時無語。

      劉備這是看穿了自己的意圖,在提點諸葛喬要坦誠,要念頭通達。

      「伯松啊,朕聽說隴右羌人對你敬畏如神,你一聲令下,萬千羌人都得簞食壺漿相迎。」劉備右手捋髯,滿臉的欣賞。

      諸葛喬拱手肅容:「陛下錯了。」

      「不是隴右羌人對我敬畏如神,而是隴右羌人對大漢的涼州刺史敬畏如神。」

      「萬千羌人會簞食壺漿迎,不是因為我的命令而是煌煌大漢的天威、陛下的仁德,讓他們發自內心的崇拜和仰慕。」

      劉備大笑:「伯松,伱這是與朕生疏了啊!」

      「朕又不是曹操,豈會因為你的名聲太大而心存忌憚。」

      諸葛喬笑道:「陛下器量弘雅,我心甚敬。唯怕刀筆吏,斥責我無禮失儀。」

      「行了,別文縐縐的了。」劉備問及正事:「這次讓伯松來南鄭,是想聽聽伯松的想法。」

      劉備頓了頓,虎目微凜,直視諸葛喬:「朕想親征關中,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然,丞相和孝直皆勸朕不可親征。」

      「伯松以為,朕是應該親征還是不應該親征?」

      諸葛喬不假思索,拱手慨然:「陛下要親征,何須旁人同意?」

      「只要陛下一聲令下,我願引無當飛軍為先鋒,替陛下陷陣先登,斬將奪旗。」

      「縱萬死也在所不惜!」

      諸葛喬聲音洪亮,語氣果敢而堅毅。

      這一通宣誓般的支持,不僅諸葛亮和法正愣住,連劉備都有些驚詫。

      「伯松,你不勸朕?」劉備倒吸了一口氣。

      在問諸葛喬的時候,劉備就已經考慮過諸葛喬可能會有的勸諫方式,已經做好了十足準備要說服諸葛喬支持親征。

      結果,萬千理由尚未出口,諸葛喬直接大力支持,連想都不帶想的!

      諸葛喬眼有黠色,故作驚詫:「陛下親征,乃是為了興復漢室,又不是去關中巡遊。」

      「我為何要勸?」

      劉備緊緊的盯著諸葛喬:「朕若親征,恐會引起朝中不穩,錢糧徵募太多也可能令世家豪族寒心,亦可能令曹丕驚懼而調大軍入關中。」

      諸葛喬笑道:「陛下多慮了。」

      「陛下乃是大漢的皇帝,是大漢的最高決策者。決策者考慮的,不是能不能,而是該不該。」

      「我等是大漢的臣子,是大漢具體的施政者。施政者考慮的,不是該不該,而是能不能。」

      「作為臣子,我的職責是發現、分析、解決、實施、總結。」

      「以實踐出真知,而非遇到困難就反駁陛下的決策。」

      劉備的眼神多了興奮,附掌而笑:「伯松言之有理!」

      「丞相,孝直,朕就一個決策:親征。」

      「親征會遇到的阻礙或風險,就由丞相和孝直,替朕發現、分析、解決、實施、總結。」

      劉備現學現用。

      反正朕必須親征,有問題你們來發現和解決!

      諸葛亮和法正看向諸葛喬的目光,紛紛多了幾分幽怨。

      諸葛喬說了一大堆的空話套話,迎合了劉備的心意;這解決難題的重任卻落到了諸葛亮和法正身上。

      「丞相,以前我挺羨慕你有個智勇兼備的兒子,現在我不羨慕了。」法正調侃道。

      諸葛亮板著臉:「伯松,你不能光說不做。說說你具體的想法吧。」

      見諸葛亮眼神變得嚴肅,諸葛喬訕訕一笑。

      不拿出具體的措施,今日這門就出不去了。

      「丞相,江東可有消息傳回?」諸葛喬不答反問。

      諸葛亮略微思了片刻,道:「去年孫權本想趁著我北伐隴右的時候去打合肥,卻因曹丕派曹仁坐鎮,又打消了這個想法。」

      諸葛喬不由笑道:「孫權還真是膽怯,曹丕派個曹仁就不敢打了。」

      「我以為,孫權如今是大漢的吳王,陛下要親征關中,孫權又豈能不引兵相助?」

      「如今曹丕的重兵幾乎都在關中、洛陽和南陽一帶,淮南部署的兵力很少。」

      「若陛下親征關中,曹丕必會驚懼而無心淮南,這是孫權取淮南的最後機會。」

      「他若不取,今後再無機會了。」

      「可讓陛下帶孫貴人去長沙,請孫權赴家宴,趁機遊說孫權進兵淮南。」

      「我亦有把握,讓孫權拿出二十萬石糧米來資助陛下北伐關中。」

      諸葛亮嚇了一跳:「二十萬石糧米?這怎麼可能!伯松,不可妄言!」

      劉備和法正也是嚇了一跳。

      二十萬石糧米,足以讓十萬人吃上三個月了!

      孫權雖然是盟友,但也不傻。

      拿出二十萬石資助劉備,那不就等於真心在當「大漢吳王」了嗎?

      劉備亦是肅容:「伯松,若益州錢糧不夠,可走荊州再運錢糧來南鄭。」

      法正雖然沒有開口,但看向諸葛喬的眼神也多了好奇。

      有什麼方式,能讓孫權甘心拿出二十萬石糧食?

      難道就憑諸葛瑾在東吳?

      諸葛喬篤信而笑,自懷中取出圖紙遞給諸葛亮:「馬鈞最近研究了新式的犁具,尤為適合江東的地形。」

      「這種犁具跟常見的直轅犁不同,我稱其為曲轅犁。」

      「曲轅犁比之直轅犁,便於深耕,且輕巧柔便,利於迴旋,適宜江南地區水田面積小的特點。」

      「江東又多有蠻荒之地,墾荒困難。」

      「可有了這曲轅犁,孫權不僅可以再開墾十萬畝良田,也能以此為交易,獲得江東豪族的支持。」

      「如此大的政治和經濟利益,只是二十萬石糧米,我其實都覺得虧了。」

      「考慮到孫權是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兒,若不給足了好處,孫權極容易受到曹丕的蠱惑再取荊州。」

      「孫權屢屢拿不下合肥,除了他那不堪的統率外,也是因為江東的豪族認為打了淮南得不到好處。」

      「可若江東能大批量的生產曲轅犁,江東豪族的人力和畜力就必然會有冗餘。」

      「這個時候,淮南那肥沃的田地,就是令江東豪族們眼紅的肥肉。」

      「不用孫權去費口舌,江東的豪族就會支持孫權去取淮南。」

      「取了淮南,孫權和江東豪族們必定膨脹。」

      「曹操尚且得隴望蜀,孫權得了淮南,又豈會不念著徐州富饒之地?」

      「孫權北伐心越盛,曹丕在東線部署的兵力就會越多,被平分了兵力的曹丕,又如何能在西線抵擋陛下的親征大軍?」

      「綜合來看,二十萬石糧米雖然吃了點虧,但陛下卻是賺足了好處。」

      劉備、諸葛亮和法正皆是神情一肅,湊近一觀圖紙。

      只是這圖紙看起來頗為複雜,一時間也難明其理。

      諸葛喬見狀,又自懷中取出曲轅犁的模型,呈現給劉備三人。

      模型加圖紙一對比,劉備三人就明白了這其中的奧妙。

      不論是劉備,還是諸葛亮法正,都是親自耕種過的,自然能看得出曲轅犁的先進。

      「二十萬石糧米雖然有些虧,可為了興復漢室,這點虧朕也能接受。」劉備的眼神再次變得興奮。

      法正則是提出了心中的擔憂:「伯松,曲轅犁若是給了孫權,江東必會變得越來越富庶。」

      「昔日管仲以齊紈魯縞讓魯國臣服,又以衡山之謀讓衡山國臣服,皆是在疲弱敵國的國力。」

      「伯松不用疲國之計,卻反其道而行之,這豈不是在給陛下樹立一個更強大的敵人。」

      「我以為,這不符合軍爭兵法!」

      作為定計者,諸葛喬自然知道將曲轅犁賣給孫權,會讓江東變得富庶。

      然而。

      諸葛喬卻有不同的看法:「法侍中,這江東士民,是否是大漢的臣民?」

      法正不假思索:「自然是大漢的臣民。」

      諸葛喬面色微凜:「既然都是大漢的臣民,那他們就不是敵國之民。」

      「不是敵國,又為何要用疲國之計?」

      「齊紈魯縞和衡山之謀,雖然削弱了他國的國力,可受害的卻是百姓!」

      「陛下立志於興復漢室,就不能只專注於解決曹丕和孫權,更要致力於解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大漢百姓。」

      「江東雖然是孫權在執掌,可孫權在名義上也是大漢的吳王。」

      「若江東因為曲轅犁而變得富庶,那也是大漢百姓之福。」

      「我等軍爭,又豈能只圖一己之私利,而不顧萬千百姓的死活?」

      「若如此,陛下跟曹操,又有什麼區別?」

      「再者!」

      「織綾機今後必然也要在益州推行,蜀錦的產量也會大量增加。」

      「若江東糧食產量太少,這西川的蜀錦豈不是得降價售賣。」

      「蜀錦若不能保值,陛下發行的直百錢就會貶值,一旦直百錢貨幣體系崩潰,對益州和荊州而言,將是一場災難!」

      「可限制蜀錦的產量,不僅陛下得不到大量的糧食,也會嚴重的損害益州豪族的利益。」

      「盟友,必然是要以利益為保障的。」

      「若不讓盟友嘗到甜頭、不讓盟友獲得暴利,這盟友關係脆如薄紙。」

      「法侍中看到了孫權在表面上的變強,可曾看到陛下會變得更強?」

      「管仲的疲國之計,是一種相對的概念,它並非強調要讓敵國變得比以前更弱。」

      「不論江東變得有多富庶,荊州和益州都會以數倍的增長速度,變得比江東更富庶。」

      「這便是商業的規律: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富者愈富,貧者愈貧!」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強國和弱國的區別就是強國掌握了科技,而弱國只掌握了最低端的生產資料。

      經濟效益的不對等,讓農業國家很難超越科技國家。

      對諸葛喬而言,江東開墾再多的良田,種出再多的糧食,也不過是大漢的江東糧倉罷了。

      只要大漢的科技走在最前列,發展速度比江東快,孫權就永遠趕不上劉備!

      諸葛喬亦不擔心孫權效仿管仲對付魯國和衡山國的計策來反制劉備。

      劉備的大漢,不是魯國和衡山國這種小國能比的。

      劉備換糧親征的目的,本質也是不想用益州和荊州的儲備糧。

      只要儲備糧不動,孫權就奈何不得劉備。

      孫權若真的效仿,那跟東施效顰沒什麼區別。

      諸葛喬的「強弱富貧」觀念,讓諸葛亮和法正陷入了沉思。

      兩人都是當世的智者,往往只需要聽到核心就能舉一反三的推演。

      劉備則是提出了新的問題:「若孫權同意給付二十萬石糧米,又如何在短時間內運到南鄭?」

      走漢水是運不到南鄭的。

      要將江東的糧食大量運到南鄭,得先走水陸入西川。

      諸葛喬笑道:「此事容易。如今的長沙,有不少益州的豪族商人。」

      「可將孫權給的二十萬石糧食交付給益州的豪族商人。」

      「陛下則直接讓益州豪族商人將他們囤積在益州的陳糧交付給陛下。」

      「如此,陛下省了運輸糧米的時間和耗費,益州的豪族商人也清了在益州的糧食庫存、且也為陛下北伐立了功績。」

      「陛下亦可下詔,彰其義舉。」

      「這是雙贏之策!」

      劉備恍然,驚訝問道:「伯松昔日讓益州和江東的豪族商人,在長沙自由貿易,莫非也是預料到了今日?」

      諸葛喬搖頭:「當時並未想這麼深遠。只是想儘可能的讓益州的豪族商人去江東購買糧米,增加益州的儲備糧。」

      「當時我也沒想到,會在涼州遇到馬鈞這樣的奇才!」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或許就是天命在漢。」

      劉備哈哈大笑:「有備無患。若非伯松昔日在荊州的努力,也不會有今日的機遇!」

      「丞相,孝直,你們可還有異議?」

      諸葛亮和法正對視一眼。

      諸葛喬將糧食都解決了,還如何能有異議?

      諸葛亮道:「陛下要去長沙,可讓伯松同往。」

      主意是諸葛喬提出來的,諸葛亮自然不能讓諸葛喬閒著。

      諸葛喬笑道:「丞相不說,我也會去長沙的。正好,我也好久沒見岳丈了。」

      「就趁著這個機會,去襄陽城探探親吧。」

      劉備道:「伯松的長子已經出生,等返回的時候,也順道去成都看看吧。」

      「讓你去年年底都不能回成都省親,朕也頗有愧疚。」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龍珠之最強神話帝國吃相燃鋼之魂男人當自強影視世界當神探
    外室神魂至尊重生過去當傳奇學魔養成系統鄉村小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