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東晉:我的權臣父親» 第141章 殷浩北伐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東晉:我的權臣父親 - 第141章 殷浩北伐字體大小: A+
     
      第141章 殷浩北伐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十月,對於東晉來說,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月份。

      在桓熙藉口討平叛亂,由長安出兵隴右的時候,殷浩在收取秋糧之後,在得到朝廷的允許後,也開始了他籌謀已久的北伐。

      五道浮橋被架設在淮河上,東晉七萬大軍正在有序渡河。

      殷浩目睹此景,不由心生豪邁。

      為了這一刻,他等待了太久。

      殷浩是在永和六年(公元350年)獲賜假節,擔任中軍將軍,都督揚、豫、徐、兗、青等五州軍事,從此以收復中原為己任。

      在這三、四年間,殷浩招募將士,整軍備戰,不敢懈怠,就是為了向那些質疑自己的人證明,他當得起堪比管仲、諸葛亮的讚譽。

      自殷浩肩負北伐重任以來,他遭受了太多的質疑。

      尤其是桓溫,居然明目張胆的與人議論,說他殷浩有德有言,如果讓他擔任尚書令、僕射,可以作為官員楷模,但若是任為北伐統帥,就是用錯了他的才能。

      這種言論當然讓殷浩憤怒,管夷吾北戰山戎,諸葛亮六出祁山,作為當代的管仲、諸葛亮,莫非他殷浩會不知兵?

      渡過淮河,兗州刺史荀羨早已等候在淮河北岸,殷浩與他相見,笑道:

      「此戰,我將建立不世之功業。」

      桓溫能以一萬將士伐蜀,滅亡成漢,今日他殷浩統率七萬大軍北伐,又有姚襄六萬步騎為前軍,總計十三萬大軍,浩浩蕩蕩,必能滅亡段部鮮卑,收復青州,繼而向西,真正控制中原地區。

      在魏憬襲殺姚襄不成,部眾反被兼併之後,荀羨趁機出兵,收回了兗州,坐實了自己兗州刺史的頭銜。

      過去幾年,眼見北方大亂,荀羨無時無刻不在盼望著朝廷能夠出兵北伐,但真等到了這一天,荀羨卻滿懷憂慮,他沒有殷浩那麼樂觀,勸道:

      「下官只恐姚襄難以馴服,還請將軍三思,如今退兵還來得及。」

      殷浩聞言,臉色沉了下來。

      他原以為荀羨是來助自己一臂之力,沒想到也是來勸阻他的。

      準備了這麼多年,以十三萬步騎北伐,未曾臨敵,卻半途而廢,無功而返,消息傳回江南,他殷浩還要不要臉。

      「我的深謀遠慮,並非你能洞察。」

      殷浩說得很不客氣,在壽陽時,就有許多人勸阻他,這種話,殷浩耳朵都聽出老繭了。

      實際上,殷浩對荀羨一直心存不滿,荀羨與王羲之是同樣的立場,主張朝廷應該緩和與桓溫的矛盾,不應該重用殷浩等人來對抗桓溫。

      殷浩連自己人的勸阻都聽不進去,又何況是荀羨。

      荀羨帶著失望離開,他回頭望著七萬晉軍將士遠遠離開,不由哀嘆:

      「今日北伐,旌旗蔽空,兵馬雄壯,可不知又有幾人能夠回去淮南。」

      徐州,彭城。

      姚萇興沖沖的找到姚襄。

      「大哥,殷浩真的渡河了!」

      姚襄大驚,他前幾日接到殷浩的傳令,命他引軍出彭城,為先鋒,先行進駐徐、青邊境,自己隨後引軍就到。

      但姚襄並沒有往心裡去,以為殷浩一計不成,又來一計,肯定有什麼陷阱等著自己。

      不曾想,殷浩居然真的渡過了淮河。

      姚襄緊張地問道:

      「此行有多少兵馬?」

      姚萇回答道:

      「不下七萬。」

      姚襄沉默不語,許久,他沉吟道:

      「莫非殷浩進攻青州是假,奪我徐州是真?」

      姚萇臉色凝重:

      「並非沒有可能,兄長不得不防。」

      姚家兄弟的擔憂不無道理,畢竟只要是腦子正常的人,都不敢相信,殷浩在三番兩次謀害姚襄不成的情況下,居然會以姚襄作為北伐先鋒。

      但殷浩還真就是這麼打算的,就好像謝安的弟弟謝萬奉命領軍,卻不願與麾下的將領、士兵親近,反而同他們保持距離。

      這個時代,就是有這麼一些自視甚高的士人,他們單純的以自我為中心,習慣了頤指氣使,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理所當然,從而忽視別人的感受。

      姚襄冷笑道:

      「無論殷浩究竟是何來意,既然到了淮北,他就別想輕易脫身。」

      姚襄對殷浩,可謂是恨之入骨。

      無論殷浩究竟是想要進攻青州,還是圖謀徐州,此番渡河北上,對於姚襄來說,都是上天賜給他的機會,讓他能夠報仇雪恨。

      姚襄立即徵召將士,得步騎六萬,假裝奉殷浩之命前往徐州與青州的邊境,等候殷浩,實則趁夜南下,埋伏於殷浩北上的必經之道。

      殷浩全無防備,畢竟在他心裡,姚襄對自己俯首聽命,連自己想要害他性命,他也不敢反叛,這麼溫順一個人,怎麼可能反咬自己一口。

      當聽說姚襄已經率軍北上,殷浩更是沒有了半點提防,在徐州行軍一如此前在淮南行軍,並未派遣哨騎仔細探查道路。

      永和九年,十月末,殷浩統率七萬將士沿著泗水北上,行至下邳縣(今江蘇徐州睢寧)葛碌山,距離彭城僅有咫尺之遙。

      見天色還早,殷浩下令道:

      「穿過山谷,今日在山後紮營。」

      然而殷浩並不知道,姚襄的伏兵就設在山谷之中。

      晉軍被殷浩催促著進入山谷,四面突然爆發起喊殺聲,箭矢、滾石從兩側山坡上落下,姚襄、姚萇各領一軍,姚萇率領步卒在山谷中列陣,截殺已經入谷的晉軍。

      而姚襄統率騎兵,衝殺山谷外的晉軍。

      晉軍在行軍時,並未穿甲,畢竟穿甲行軍,也意味著更大的體力消耗,將士們每天能走的路程也就越短。

      殷浩甚至大意得連哨騎都不曾派遣,以為是在國內行軍,又怎會讓將士負重行軍。

      如今羌人伏兵殺出,晉軍措手不及,將士們甚至來不及穿起甲冑,只得倉促迎戰,但遭遇埋伏本就驚魂失魄,以血肉之軀,又怎是甲仗齊整的羌人步騎的對手。

      而身為主帥的殷浩,更是手足無措,大腦一陣空白。

      事實上,正如桓溫所斷言的那樣,殷浩根本就不懂軍事。

      殷浩此前從未有過領兵經驗,別說七萬人的大軍遭遇危機該如何處理,哪怕是七千人,他都不一定能夠穩住陣腳。

      姚襄以有備算無備,以有能擊無能,就像是桓熙當年欺負張重華初上戰場,這場戰鬥的結局早已註定。

      在殷浩沒有辦法穩定軍心的情況下,晉軍大敗,七萬將士一鬨而散,紛紛向南逃跑。

      姚襄一路追擊,一直追殺到淮河北岸,俘斬兩萬餘人。

      而晉軍爭搶渡河,掉入淮河之中淹死者,不下萬人。

      當殷浩逃回壽春,七萬大軍北上,才短短几天的功夫,就折損過半,僅有三萬餘人逃了回來。

      部將劉啟、將領王彬之等人戰死。

      合五州人力,數年積累,才攢下的北伐軍資,盡數都被姚襄繳獲。

      中軍將軍府內,將佐們暗暗啜泣,殷浩環顧眾人,想要說些什麼來安慰他們,可往日巧言善變,今日卻如鯁在喉,什麼話也說不出口。

      驚魂未定的眾人來不及喘息,監視淮河的哨騎回報,姚襄在整頓兵馬之後,目前正在南下。

      殷浩聞言,如驚弓之鳥,不敢守衛壽春,他此時也顧不得名聲了,領著殘兵敗將狼狽棄城而走,直奔江南。

      姚襄渡過淮河,兵不血刃的占據壽春,但他並不滿足於此,稍作休整後繼續南下,主力進駐到洪澤湖南岸的盱眙縣(江蘇淮安盱眙),前鋒一路追擊,甚至飲馬長江。

      也就是姚襄沒有水師,不敢渡江,否則殷浩這一場敗仗,只怕要引得羌人圍困建康。

      此時,建康城中早已亂作一團,每天都有民眾扶老攜幼離開,畢竟他們又不是姚襄肚子裡的蛔蟲,誰又知道姚襄會不會進攻建康。

      殷浩自逃回江南,就在建康城中閉門謝客,每天都有陣亡將士的家屬擠在他的府前謾罵。

      當年褚太后的父親褚裒北伐失敗,只是陣亡了三千將士,途經京口,聽見陣亡將士家屬的哭泣聲,悲憤成疾,溘然長逝。

      今日,殷浩喪師失地,折損三萬餘將士,雖然也很自責,但更多的還是將過錯歸咎於姚襄,認為是對方背叛晉室,辜負了自己。

      然而,這一戰,朝野對他大失所望,曾經將他捧得有多高,如今都恨不得踩上一腳。

      褚太后起初驚慌失恐,擔心姚襄渡河,甚至想過要派人往荊州求援,讓桓溫東出勤王。

      桓溫不管怎麼說也是晉臣,就算控制了朝廷,也會對自己以禮相待,可要是建康被姚襄占據,褚太后可不敢想像自己會遭遇什麼樣的羞辱。

      危急時刻,王述之子,曾在桓溫幕府任職,又轉投會稽王司馬昱的王坦之站了出來,他篤定姚襄不可能渡河,並詳細解釋自己如此判斷的理由,終於使褚太后安下心來,打消了向桓溫求援的念頭。

      果不其然,正如王坦之所料,數日後,姚襄從盱眙派遣使者抵達建康,上陳殷浩的罪狀,將殷浩數次謀害自己的事情盡數公開,並且上表向太后請罪,聲稱自己並非叛晉,而是被殷浩逼迫,不得已而反擊。

      事情被公開,朝野無不譁然,畢竟殷浩與姚襄之間的過節,只是在小圈子裡流傳,別說普通民眾,就連褚太后都不知曉。

      今日聽說了二人之間的仇怨,褚太后瞠目結舌,她讓使者暫且下去休息,不敢置信的問會稽王司馬昱道:

      「王叔,這位使者所言可是真的?」

      司馬昱是晉明帝司馬紹的弟弟,晉成帝、晉康帝的叔父,自然比褚太后高了一輩。

      如今褚太后當著眾臣的面問起此事,司馬昱不能否認,否則就是當眾欺君,而當初也是他力主重用殷浩,如今殷浩大敗,司馬昱也擔心牽連到自己。

      他抬起衣袖,擦著額頭的汗水,說道:

      「回稟陛下,確有此事。」

      褚太后聞言一怔,繼而惱怒不已,她沒想到殷浩與姚襄之間還有這種過節,而殷浩竟然敢對姚襄委以重任。

      而殿內群臣交頭接耳,指指點點,議論聲大作。

      他們之中不少人其實早就知道了實情,甚至曾經出言提醒過殷浩,奈何殷浩不肯聽從,而會稽王司馬昱又盲目相信殷浩的才能。

      實在是殷浩過去的名聲太響亮了,這可是當世管仲、諸葛亮呀!

      隱居養望十年,在桓氏日益強盛之下,江東士人就差喊一句,殷公不出,奈蒼生何?

      褚太后毫不客氣地當眾指責司馬昱道:

      「讓這樣的人肩負北伐重任,這是王叔你的過失。」

      司馬昱誠惶誠恐的跪地請罪,一眾朝臣也紛紛為他求情,如今最要緊的不是去追究責任,而是安撫姚襄,以及穩住淮南東部的局勢。

      如今東部已經被姚襄所占據,想要他退回淮北,只怕姚襄也不可能俯首聽命。

      褚太后在群臣的建議之下,下詔赦免姚襄的罪過,對於姚襄占據壽陽、盱眙等地,則不聞不問,又以與姚襄交情不錯的謝尚都督江西、淮南諸軍事、豫州刺史,鎮守江北重鎮歷陽(今安徽馬鞍山和縣)。

      所謂江西,並非後世的江西高官江在安徽境內呈西南-東北流向,北岸即為江西,南岸則為江東,殷浩此前就是在江西開墾水田。

      雖然朝廷並沒有落實對殷浩的懲罰,但姚襄的使者帶著赦免姚襄的詔書,還是滿載而歸,渡江去往了盱眙復命。

      至於殷浩,並未因此被罷官,會稽王司馬昱還在保他。

      畢竟殷浩是在司馬昱的支持下,才得以身居高位,司馬昱與他一損俱損,一榮俱榮,過去幾年,司馬昱也是在殷浩的輔佐下,才得以對抗桓氏。

      勝敗乃兵家常事,不過是折損了三萬多將士而已,怎能就此將殷浩免職。

      而朝臣之中,也不乏殷浩的好友,他們也為殷浩求情。

      褚太后無奈,她不願與桓家父子交惡,但也需要司馬昱等人扶保幼主,只得依眾人之請,不治殷浩的罪過。

      司馬昱當天就前往殷浩府邸,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殷浩,殷浩為之欣喜,發誓要洗刷屈辱。

      然而,桓溫又怎麼會給殷浩東山再起的機會。

      明天還是一萬字,感謝書友書蟲的打賞,謝謝大家的投票。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重生之悠哉人生鄉村小仙農冷婚狂愛野性小叔,別亂來!地獄電影院
    異世妖姬:科學家的修仙妾本驚華:彪悍小王妃佛本是道豪門小妻子情陷極品美女上司: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