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我,劉辯,三興漢室» 第124章 印刷術後續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我,劉辯,三興漢室 - 第124章 印刷術後續字體大小: A+
     
      第124章 印刷術後續

      「殿下,此雕版印刷,採用的是太學石經?」

      劉辯點了點頭:「印刷經典,自然要用正經。」

      早年間東觀的經典藏書因有損壞,字跡難辨,便有人借著職務的便利或是花錢賄賂,在修復經典時夾帶有利於自家學說的私貨。

      熹平四年,靈帝接受蔡邕等人的建議,正五經文字,刻石立於太學前,鐫刻四十六碑,包括五經與《論語》在內,共計二十餘萬字。

      百分百的官方正版。

      當時,盧植也曾參與其中。

      不過,因為文武雙全,半道上又被任命去做別的事了。

      不一會兒,劉辯遞給了盧植一個古裝影視劇中經常出現的線裝本。

      此時紙書乃是效仿竹簡的用法,通常採用捲軸的形式,到了隋唐以後,才產生分頁折迭的裝訂形式,如今劉辯要編書,自然要一步到位。

      盧植一看,封面上便有兩個大大的隸書,曰《論語》,邊上還有兩個小字,曰西園。

      《論語》雖不在五經之內,卻是基礎。如果不是覺得有些違和,劉辯都想印一個皇家書局出版了。

      盧植翻開一看,上面雖因技術尚不純熟的緣故在某些字上有墨點污穢文字,而且字也過於大了,此本也非《論語》全本。

      可即便有這麼多缺點,但盧植依然越看越喜歡,根本不捨得將此本離手。

      他雖早已達到了不追求物質上享受的境界,卻也做不到無欲無求。

      劉辯道:「這本《論語》是第一批成書的,其中能看的也就數本,此乃是我特意為盧師準備的,用以留念。」

      「多謝殿下。」盧植滿意地微微頷首,他打定主意,今晚別的不說,先去找蔡邕和鄭玄炫耀一番。

      其實劉辯原本第一本想印《孝經》的,《孝經》的字數比論語少多了,而且還能表達孝心……

      後來想了想,可以,但沒必要。

      他已經過了要用《孝經》展示孝心的階段了,這才換成了《論語》,到現在論語的全部雕版還沒製作完呢!

      緊接著他又帶著盧植參觀了印刷的過程,與官印印在紙上不同,雕版印刷是將紙放在雕版之上,用軟刷在紙背面刷過,其中的速度力度都需把握。

      盧植道:「乍一看似是不難,但只要細想,這其中的巧思……而且將書編修成冊,比起書捲來,更方便讀書……殿下聰慧如此,實乃國之大幸啊!」

      在劉辯的印象中,盧植當面誇他的次數屈指可數,面對此次稱讚,他沒有敬謝不敏,而是臉不紅心不跳地坦然受之。

      「左伯紙本就貴,此印刷術一出,只要雒陽的紙又要更貴了!」盧植感慨說。

      「是啊,唯有造價更低的紙,才能讓雕版印刷發揮價值。」

      劉辯順帶著告訴畢嵐:「畢卿若是能繼續改良造紙術,本宮絕不吝封侯之賞。」

      改進造紙術的蔡倫能夠得以封侯,靠的不是造紙術,而是鄧太后的青睞。

      畫了個大餅之後,劉辯又向盧植建議道:「可以向天下郡國發公文,若有能使便宜之法改良造紙術者,當論功行賞。」

      「且不止於造紙之術,凡是利國利民的器物,俱在獎賞之列。」

      見盧植認可,劉辯又對畢嵐交待道:「西園也可多去尋找有才能的匠人,不必吝嗇錢財……」

      畢嵐遵命不提。

      在離開之前,盧植看到還有隨從拖著一個布包,只一看就知道裡面放的是書,便隨口問了起來。

      劉辯答道:「此兩本是分別為鄭師和蔡師準備的。」

      盧植正在捋鬍子的手為之一頓,可他隨即轉念一想,晚上轉而去跟馬日磾和楊彪炫耀似乎也不是不行。

      回去的車駕上,劉辯與盧植談起了未來的暢想。

      「現今太學的規模很大,地方郡國的學校卻良莠不齊,我想著要是能靠著印刷術統一教材,將對經典的集注一併納入其中,應該可以更好地培養賢才。」

      早在漢武帝時,為了推廣儒學,便有「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官」的詔書。到了漢平帝時王莽當政,推廣官學,以設在郡國的官學稱為「學」,縣中為「校」,鄉中為「庠」,村中為「序」。

      等到光武之後,郡國官學歷經戰亂廢止後得以恢復。但經過一百多年的現實發展,外加私學的進一步興起所產生的競爭,而今郡國的官學發展情況全看郡國長吏重不重視。

      連太學很多時候都比不過那些掌握了經典解釋權的頂級家學相比,更別提郡國學校了。

      目前地方官學唯一的優勢在於其同太學一樣免除徭役更賦,此還是能吸引到那些家境貧寒的讀書人的。

      盧植一聽,立馬來了興趣,道:「殿下,臣雖沒有如鄭康成、蔡伯喈教授殿下經學,可臣對於《尚書》《禮記》的章句經注頗有鑽研,而且現在《毛詩》、《左氏》、《周禮》各有傳記,其與《春秋》共相表里,太學不能用,每每念及此處,臣深覺遺憾。」

      劉辯的三個正式的老師都不是敝帚自珍之人。

      盧植師承馬融,屬古文學派。

      而自董仲舒以來,太學博士所傳,都為今文學派。古文學派多次嘗試進入太學,都以失敗告終。

      早在熹平年間,盧植就上書靈帝,希望可以在太學設立可以傳古文學派學術的博士。

      而經學成就最高的當屬鄭玄。

      鄭玄先後學習了今古兩派,兼修兩家所長,更傾向於古文學派。

      他並不遵守現在在太學裡被視若圭臬的經學中那一套師法、家法不容更改的限制,其遍注經典時,以古文為主,兼采今文,擇善而從。

      而且鄭玄的經歷也非常勵志,年幼時雖也有學習經文的機會,但家家境貧寒,以務農為生,後來還迫於生計,不得不去當了鄉吏。

      堪稱東漢版的小鎮做題家了。

      在古今文學之爭上,劉辯暫時不想直接旗幟鮮明的站隊哪一方,他更願意先當個吃瓜的。

      當然,偏向一些在野的古文學派也是不可避免的啦,誰讓他的兩個老師旗幟鮮明的站隊古文學派呢,絕不是為了打壓今文學派的閥閱們。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三界紅包群寒門狀元西遊大妖王最強妖孽三國之召喚猛將
    會穿越的流浪星球唐朝好地主明天下我的大小美女花爆萌小仙:撲倒冰山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