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我,劉辯,三興漢室» 第106章 中平六年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我,劉辯,三興漢室 - 第106章 中平六年字體大小: A+
     
      第106章 中平六年

      對於靈帝來說,在黃巾之亂後,他是有幾分勵精圖治的架勢的。

      雖然不多,但是有。

      隨著中平六年的到來,劉辯看向靈帝的時候,仿佛能看到他的頭頂有一個倒計時。

      就在今年四月了。

      劉辯一時之間竟不知是期待還是抗拒這一天的到來。

      他甚至產生了一種想法,靈帝的駕崩時間會不會因為自己的存在而有所改變。

      在年前,劉辯也並非什麼都沒做。

      他又稍稍擴充了自己的東宮屬官,陸續徵辟了荀彧舉薦的潁川人陳群和鍾繇。

      當劉辯問及荀彧荀氏的賢才時,出乎劉辯預料,荀彧首先推薦的並非劉辯所想的荀彧的侄子荀攸,而是荀彧的堂兄荀悅。

      不過這些對於現在的劉辯來說不算是重點。

      這些人終究需要一個成長的過程,所以劉辯更傾向於順勢而為。

      歸根結底,劉辯現在代表著正統。只要他能穩住朝綱,無論那些人才以何種方式進入官僚系統,便是以「二元君主」來論,他也是其中一個君主啊。

      在這些事情之餘,劉辯再次將目光放到了身邊的守備力量。

      最貼身的宦官群體其實不必多說。

      歷史上靈帝駕崩與何進被宦官反殺這兩個時間點中間相差近四個月,在這四個月的時間,十常侍在面對何進時實際上是一退再退的。

      不僅放棄了掌握兵權想要誅殺何進的蹇碩,放任何進派郎官入守位於皇宮宮中區域的宦官廬,面對何進「盡誅諸常侍以下」的要求他們的選擇是求助於何太后。

      但當十常侍發現何進打算不顧何太后的反對依舊要誅殺他們時,他們在實際上已經退無可退。

      最終,十常侍在等死和拼死一搏之間選擇了後者。

      在殺死何進之後,十常侍試圖效仿他們的前輩曹節和王甫,帶著年幼的皇帝去尚書台發布命令。但與上次曹節王甫取得了靈帝的信任不同,這一次,他們沒有得到皇帝和太后的支持。

      局勢在這時就已經失控了。

      對於劉辯來說,只要不讓整個宦官團體感受到生存危機,那麼他不用擔心被挾持出宮的事重演。

      宦官之外則是宿衛地點位于禁中東宮的羽林郎。

      羽林中郎將桓典出身沛國桓氏,以《尚書》傳家,曾在潁川教授尚書,有門徒數百人。

      這其中包含了親傳的弟子和更偏向於掛名的門生,但不論是弟子還是門生,以此時的社會價值觀,他們與桓典的關係都等同於父子。當這種關係與察舉選官聯繫起來,閥閱便由此誕生了。

      桓典的此項行為還不足以讓劉辯心生忌憚,因為其他人也是這麼做的,但直到劉辯了解到桓典曾被時任司徒的袁隗舉薦為侍御史……

      劉辯也只能感慨一句不愧是袁氏。

      得虧是當初舉桓典為孝廉的不是袁隗,桓典至多親善袁隗卻不至於將其視作舉主為其效命。而且以沛國桓氏的地位不至於淪為汝南袁氏的附庸,不然劉辯真得考慮桓典的忠誠度問題了。

      宦官與羽林郎之外則是守備宮城宮門的衛尉所屬衛士。

      這些衛士僅僅只在明面上歸屬於衛尉,不聽衛尉調遣。又因為宦官在宮中的地位,這些衛士往往以宦官為主,聽從宦官的命令。

      這是需要劉辯以後解決的問題。

      雖然他現在很想將南宮衛士令、宮門司馬等換成自己人,但他必須考慮到靈帝還健在呢。

      而在宮城宮門之外,則是虎賁營和羽林左右騎,有朱儁在,這也可令人放心。

      換句話說,等到劉辯繼位後,他可以很快地針對性安插足以信任之人掌控身邊的軍事力量。

      以現在的格局,即便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提前在雒陽舉事,只要皇宮的防禦力量還在,劉辯便可以在宦官的支持下快速抵達尚書台,發布自己的命令。

      ……

      一月春,幽州大雪成災,待到大雪消融,鮮卑入寇幽州。

      同樣受到大雪影響的烏桓人在丘力居的的帶領下派遣使者聯繫劉虞,希望帶著塞外烏桓和原本的塞內烏桓再度內附。

      公孫瓚曾立誓掃滅烏桓,他心知劉虞一定會接納烏桓人。烏桓使者從遼西至薊縣需經過右北平,他暗中派人在途中暗殺這些使者。

      烏桓得知此事後,便派使者穿越鮮卑人的地盤繞道到劉虞處。

      劉虞在獲悉此事後,雖抓不到公孫瓚行暗殺之事的證據,可仍上書言明此事,彈劾公孫瓚。

      劉虞認為如果拒絕丘力居所率烏桓人的內附請求,到時候非但不能藉助烏桓人抵禦鮮卑,烏桓人勢必會和鮮卑人合流,為禍更重。

      劉虞的看法很有道理,也很符合以夷制夷的傳統。

      生活在鮮卑和大漢夾縫之中的烏桓也很有當狗的覺悟。

      雖然這隻狗偶爾也會噬主,但只要餵好了也能放出去咬人。

      劉虞很得靈帝信任,他並未在平定二張之亂後上交右將軍印綬,而是因為鮮卑人的存在得以保留,繼續統掌幽州軍事。

      劉辯雖不同意廢史立牧,但也不得不承認,雖然刺史的權力一直在擴大,但終究還是六百石,且刺史府的人員配置也比不過太守府。

      在某些情況下確實需要有這麼一個能夠統籌一州之力的職位,刺史還差了那麼一點味道。

      劉辯的確沒想到劉虞和公孫瓚的矛盾會這麼早的爆發,二人雖各有蘿蔔和大棒,但終究不能互相配合。

      不過早點爆發出來也是好事,至少比埋雷埋到兵戎相見強。

      雖然劉虞名聲很好,很得皇帝信任,但終究不能只聽他一面之詞,需要派使者去幽州調查。且幽州正在面對鮮卑入寇,不宜臨陣撤換公孫瓚。

      這一來一回,沒兩個月是出不了結果的。

      不過劉辯已經在考慮將公孫瓚調到哪裡了,雖無證據,但劉辯知道公孫瓚暗殺之舉無疑是真的。

      儘管公孫瓚作為右北平太守具備很大的軍政權力,可此舉所傳遞出的將個人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的信息不由地劉辯不警惕。

      降不降職先不說,公孫瓚已經不適合留在幽州了。

      而劉虞也需要一個有統兵之能的人相助。

      目前劉辯的傾向是并州刺史丁原與公孫瓚交換官職。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斗羅大陸隨機懲罰一名幸運觀眾洪荒歷異界極品紈?我修的可能是假仙
    我統領狐族那些年一劍獨尊大王饒命網遊之倒行逆施外室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