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 第205章 某高麗(完)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 - 第205章 某高麗(完)字體大小: A+
     
      第204章 某高麗(完)

      反對出兵?

      其他人沒想到他竟然如此直接,馮勝等人的眉頭都皺了起來,露出不悅之色。

      軍國大事,什麼時候輪到你一個毛頭小子置喙了?

      關鍵是,打遼東這是多大的軍功啊,你說不打就不打了?

      你這是阻止我們立功。

      只是皇帝面前,還輪不到他們反對。

      朱元璋並不意外這個答案,問道:「哦,說說理由。」

      陳景恪看了看桌子上的地圖,找到遼東和高麗所在。

      用手畫了一個大圈,將兩者全部圈進去:

      「遼東和高麗是一體的,大明要麼不打,要麼就將兩者一起打下來。」

      眾人都震驚不已,沒想到他不是反對打遼東,而是嫌朝廷的計劃還不夠大啊。

      徐達等人連忙伸頭去看,越看越覺得這話有道理。

      藍玉想都沒想,就說道:「是啊,我們怎麼就沒想到高麗呢,還是陳伴讀眼界更高啊。」

      馮勝卻沒那麼高興,眉頭微微皺起,說道:

      「高麗可不是小國,不好打。」

      徐達也贊同他的看法,說道:

      「高麗是傳承數百年的大國,擁有人口二百五十萬左右。」

      「常備軍有十萬之眾,其中騎兵約一萬五千人。」

      「如遇外敵,可動員超過五十萬人。」

      「想要覆滅他們,很難。」

      「如果我們露出敵意,迫使他們徹底投向北元,恐怕事情就麻煩了。」

      其他人也大都不贊同此策。

      朱元璋也驚訝於陳景恪的大膽,竟然準備將手伸向高麗。

      他心裡其實和徐達等人一樣的想法,太不現實了。

      不過出於對陳景恪的信任,他沒有著急,而是問道:

      「諸卿的話伱也聽到了,可有什麼要說的?」

      陳景恪點點頭,說道:「諸位先別急,且聽我細細道來。」

      「我們就效仿一次晉獻公,來一次假道伐虢。」

      「先安撫高麗,等打敗北元守將納哈出,再趁其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大軍掩殺拿下高麗。」

      眾人依然不看好,計策雖好,可高麗那邊也不是死人。

      大明在遼東和北元交戰,他們豈會不做防備?

      明軍先是和北元激戰,屆時師老兵疲,怎麼去打以逸待勞的高麗守軍?

      陳景恪知道僅憑一個計策,說服不了他們,他真正的殺手鐧在後面。

      「我最近一直在了解高麗的情況……」

      「雖然他們明面上實力很強,但內部隱患重重。」

      「前任高麗王雖然是北元扶持,但他對北元沒有任何好感,反而傾慕中原文化。」

      「大明剛剛建立,他們就率先朝覲。」

      朱元璋不禁點頭,高麗王王顓對大明確實恭謹。

      只可惜,被奸臣所害。

      現在的高麗王雖然是王顓的兒子,卻親近北元,甚是可惡。

      去年他竟然還點腆著臉,請求大明為王顓上諡號。

      朱元璋雖然覺得很噁心,但為了安撫高麗,再加上王顓也確實親近大明。

      最終他還是捏著鼻子,封了個恭愍王的美諡。

      陳景恪繼續說道:「雖然恭愍王被害,但他卻留下了一大批心向大明的臣子。」

      「尤其是程朱理學,更是高麗治國的學問。」

      「受此學說的影響,其國內的文人大部分都心向大明。」

      「現任高麗王雖然親近北元,卻也無法左右人心,甚至引起了國內文武百官的不滿。」

      「現在他之所以還能穩坐國主之位,皆因北元支持。」

      「若我們打敗北元奪回遼東,切斷高麗和北元的聯繫。」

      「恐怕用不了多久,高麗就要改姓了。」

      眾人都露出驚訝之色,竟然還有這樣的事情?

      徐達臉色也變得嚴肅起來:「陳伴讀,你所言可是真的?」

      朱元璋替他回道:「真的,他看到的資料,都是從我這裡取走的。」

      眾人再無懷疑,也都露出深思之色。

      如果高麗真是這種形勢,說不定還真有機會一舉而下。

      陳景恪卻暗自搖頭,這些將領雖然打仗很厲害,但缺少『鷹』的視野。

      何為鷹的視野?

      鷹在高空盤旋,俯視整片大地,搜尋視野範圍內一切獵物。

      說白了就是站得更高看的更遠。

      還有一層意思,鷹是獵手,視野內的一切都是獵物。

      朱元璋包括手下的這些將領,都缺乏鷹的視野。

      他們根本就沒有想過對高麗動手,也就懶得去了解那裡的情況。

      就算高麗真的露出了破綻,也抓不住。

      「咳。」乾咳一聲,將眾人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他繼續說道:

      「高麗國內,除了高麗王之外,最有權勢的是一個叫李成桂的大臣。」

      「此人讓我想起了幾百年前的一名古人,淵蓋蘇文。」

      淵蓋蘇文,高句麗權臣。

      後殺害榮留王高建武,大權獨攬。

      李世民征高句麗的理由,就是替高建武報仇,誅滅奸臣淵蓋蘇文。

      當然,這只是明面上的理由,實際大家都懂。

      不過可惜的是,李世民被安市城所阻。

      直到李治時期,才滅亡高句麗。

      將李成桂比成淵蓋蘇文,是一個很高的讚譽。

      但同時也點明了此人的危險性。

      眾人自然都知道李成桂這個人,就算不熟悉的,也聽說過名字。

      畢竟他可謂是高麗當代戰神了,名聲很響的。

      此人文武雙全,戰功赫赫。

      關鍵是他既掌軍權,又掌握著財政大權。

      之前沒人提醒,他們還沒覺得。

      此時陳景恪一提,他們才意識到問題所在。

      如果高麗王真的不得人心,那麼誰最有可能取而代之?

      李成桂。

      那麼大明是否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做點什麼呢?

      都是老狐狸,馬上就想到了很多離間的點子。

      陳景恪頓了一下,給眾人反應時間,然後說道:

      「此人政治態度曖昧不明,說的更直白點,他在等大明和北元分勝負。」

      「北元能守住遼東,他就繼續忠於高麗王。」

      「如果大明奪回遼東,切斷高麗和北元的聯繫,他大概率會發動政變。」

      「到時候再順應國內官僚階層的心愿,向大明效忠,他就能獲得人心。」

      「以李成桂的能力,若他真的成為高麗王,恐怕大明就再也沒機會拿下此地了。」

      「到那個時候,朝廷只能冊封其為王,並接受其效忠。」

      「所以我才說,現在是大明唯一拿下高麗的機會。」

      「要麼將遼東和高麗一起拿下,要麼就暫時不要動手。」

      「但打高麗和打遼東不同,如果陛下有意拿下此地,還需從長計議。」

      藍玉一拍大腿,第一個跳起來說道:

      「陛下,臣請攻打高麗。」

      其他人雖然沒有說什麼,但也都興奮起來。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他們的想法自然也變了。

      如果高麗內部沒出問題,確實不好打。

      可現在對方內部不靖,這樣的機會要是不抓住,那就太蠢了。

      關鍵,這是滅國之戰。

      多麼大的軍功啊。

      多少人的爵位前,將要加上開國二字。

      朱元璋卻沒有直接表態,而是看向徐達:

      「天德,你以為如何?」

      徐達盯著地圖看了許久,緩緩點頭道:「確實有必要從長計議。」

      言外之意就是支持謀劃高麗。

      朱元璋又詢問了其他人的意見,眾人也基本都是一個意思。

      謀劃一下,成了最好,不成就算。

      反正主動權在大明手裡,打還是不打到時候再臨機決斷。

      朱元璋這才說道:「好,那就從長計議。」

      此話一出,眾人皆欣喜不已,畢竟又是一場大功在眼前。

      然後有反應快的,已經震驚的看向陳景恪。

      他竟然真的改變了所有人的想法。

      竟然謀劃高麗,野心之大,還要超過了在座的所有人。

      而且對局勢的認識,竟然還如此清晰。

      能從情報里,分析出高麗內部不穩,已經很厲害了。

      竟然還能將目標,鎖定在李成桂身上。

      這種能力,真的是一個十六歲的少年所能具備的嗎?

      看陛下的態度,這種事情應該不是第一次了。

      此時,眾人心裡不禁升起了一個念頭。

      難怪陛下要嫁公主。

      難怪魏國公如此重視他,以前以為是投資未來。

      現在看來,根本就是知道了他的才華。

      真是狡猾啊,又被他搶了先。

      不過現在還不算晚,以後一定要和陳家搞好關係。

      藍玉是最高興的。

      陳景恪,太孫伴讀,我藍家的天然盟友。

      還是我藍玉的大恩人。

      竟然還如此有才能,真是蒼天賜給我藍家的大福星啊。

      要不是輩分不合適,他都想讓自家兒子認個乾爹了。

      看著震驚的眾人,朱元璋心下相當的舒服。

      當初咱是怎麼被震撼的,你們也都要經歷一遍。

      這時,徐達問道:「陳伴讀,你對高麗最為了解,不知可有計策?」

      朱元璋也問道:「你既然提出要謀劃高麗,定然已經有了想法,可說出來大家一起討論。」

      陳景恪頷首道:「一點淺見,說出來望大家莫笑。」

      「首先,打高麗內部分化比軍事更加重要。」

      「前面我已經說過,受到程朱理學影響,高麗文臣多心向大明。」

      「尤其是《華夏簡史》,據說高麗讀書人人手一本,並皆以華夏後裔自居。」

      「我們可以派人過去,宣揚兩家一體思想。」

      「如果能派一些大儒,借著交流的名義過去,效果會更好。」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要派出更多的探子,詳細的了解高麗的情況。」

      眾人皆點頭稱是,這一招確實很管用。

      能有效的瓦解高麗文官的抵抗之心,為後續治理打下基礎。

      徐達頷首道:「這個思路很不錯,如果進展順利,可抵十萬大軍。」

      「不過出於保密,不能將謀劃高麗之事告訴任何人。」

      「就算出使高麗的人,也不能告訴他們真相。」

      「派他們過去,就是為了交流學問,向高麗傳播正統的華夏文化。」

      「也是為了遊說高麗王,不要親近北元……」

      道理也很簡單,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

      你一去就勸說別人投降,傻子都知道你的打算了。

      派人過去,單純就是為了交流學問。

      其實這些已經足夠了。

      以高麗讀書人對中原的嚮往,交流學問就是最好的遊說方式。

      到時候定然會有大批的帶路黨出現。

      陳景恪繼續說道:「高麗一直流傳一個傳說,現在的高麗王並非恭愍王的兒子,而是寵臣辛旽的兒子。」

      「辛旽和恭愍王的侍婢般若有私情,後般若有孕在身。」

      「恭愍王無子,就寵幸了般若,並宣稱這個孩子是他的。」

      眾人都面露詫異之色,竟然還有這種事情?

      那恭愍王還真是……無法形容啊。

      陳景恪說道:「不過這種傳聞多半不實,辛旽乃純正之人,以他的為人當不會做出這種事情。」

      「不過是真是假都無所謂,對於我們來說,這都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

      眾人自然知道他的意思。

      一個國主被懷疑血統,不管是真是假,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他的合法性。

      如果這個國主強勢,或者受到群臣擁戴還好。

      可現任高麗王既不強勢,也不受愛戴。

      這個質疑對他就太致命了。

      朱元璋說道:「可以讓人在高麗國內宣揚此事,最好將恭愍王之死和他聯繫在一起。」

      「到時我們就可以打著為恭愍王復仇的名義,名正言順的攻打高麗。」

      眾人也都是這種想法。

      畢竟高麗也是大明的藩屬國,沒有合適的理由就將其滅了,會引起其他藩屬國的惶恐。

      宣揚此事,不但能動搖高麗軍心,還能為大明提供一個出兵理由。

      陳景恪繼續說道:「然後就是軍事方面。」

      「要謀劃高麗就不能只靠陸軍,當水陸並進。」

      「我們攻打遼東,高麗王和李成桂只要不犯傻,必然會在前線布置重兵。」

      「甚至李成桂本人都會去前線坐鎮。」

      「如果我們貿然進攻,恐怕會遭遇和唐太宗一般的局面。」

      「但高麗只有十萬常備軍,將主力放在前線,必然會導致後方空虛。」

      「高麗三面環海,我們的水師可以從任意一處登錄。」

      「如果我們的船足夠多,可以直接用船,將遼東大軍運送到高麗後方。」

      馮勝提出了一個質疑:「我們打遼東的時候,高麗會不會擴軍?」

      徐達搖頭道:「不會,如果不是景恪提議,我們自己都不知道要打高麗,高麗人自然也想不到。」

      「他們在前線陳兵,也只是出于謹慎,並不是真的懷疑我們要對他們用兵。」

      「所以提前擴招軍隊的可能性不大。」

      「就算臨時招募後備軍,人數也不會太多。」

      畢竟招募軍隊不是鬧著玩的,哪怕是臨時徵募後備軍,對國內的影響也會非常大。

      如果不是確定大明要攻打他們,高麗不會大規模擴充軍隊的。

      陳景恪最後做了總結:「所以,要謀劃高麗,今年就不適宜對遼東動手。」

      「用一年的時間離間高麗內部,同時大明內修武備,打造戰船訓練水師。」

      「一年後人口和土地清查工作也能完成,大明可以傾全國之力,一舉拿下遼東和高麗。」

      (本章完)

      


    上一頁 ←  

    重生過去當傳奇學魔養成系統鄉村小醫仙天才高手女繼承者嫁到:權少要入
    惡魔的牢籠仙人俗世生活錄恐怖之魔鬼游戲桃運天王醫冠禽獸,女人放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