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滿級考古大師» 二百七十三章 熱愛刪改先賢著作的儒家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滿級考古大師 - 二百七十三章 熱愛刪改先賢著作的儒家字體大小: A+
     
      論語易經禮記以及醫術、五色食勝、悼亡賦、簽牌和奏牘

      如此多的獻出土,無疑是十分讓人激動的。【Google搜索】

      如果能將這些竹簡全部復原出來,無疑是研究漢史的重要史料!

      這些是漢代人所留的當代紀錄,顯然要比後人傳承有所不同。

      甚至,可能同樣的書,都會有不同的字記載。

      詩、書在傳播的過程中,難免是會被後人改動的。

      最知名的,就是老子的道德經。

      現存的道德經,那句「道可道,非常道。」十分的出名。

      但是在馬王堆考古發行的帛書和竹書,卻直接顛覆了長期流傳的通行本。

      首先,馬王堆老子帛書有甲乙兩本,甲本有無篇名已不可知,乙本的章末尾有「道」的篇名。

      「德」是根據「道」而補充,「經」是後世整理者所加,所以「道經」、「德經」的篇名是後人所為,老子著書之初並無道德經的書名。

      然後,其中,帛書老子與通行本老子有差異。

      通行本第一句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帛書版是「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通行本道德經第十九章中的有一句家喻戶曉的話:「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這也被人們視為老子否定儒家仁義的典型結論,但在郭店道德經中,這句卻是「絕偽棄慮,民復季子」。

      通行本老子七十八章,是這樣寫的: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

      但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中卻是: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也,以其無以易之也。水之勝剛也,弱之勝強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也。故聖人之言云曰:「受邦之詬,是謂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謂天下之王。」正言若反。

      這一段是借水的特性來激勵統治者。

      不難看出,老子心中的「柔弱」是充滿了力量且極具生機的。

      不過通行本道德經中卻讓人覺得「柔弱」只不過是「無為」、「不爭」的另一名稱罷了。

      原中「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更是直言水雖然看似「柔弱」,但卻具有「攻堅強」而無往不勝的本質,水的「柔弱」在這裡是具有相對能動性和攻擊性的。

      通行本中把「水之勝剛也,弱之勝強也」改為「弱之勝強,柔之勝剛」,使得水的攻擊性蕩然無存,搖身一變使得主客異位。

      具有主動攻擊性的「弱」水只剩下被動挨打的「柔」性,認識論的成分替代了方法論,使得「無為」、「不爭」的好處得以更好地宣揚,這種悄無聲息偷換主題的情形還有很多。

      顯然,這是老子的學說,在後世的傳播中,被人修改了,弱化了老子學說中的剛強之意,強化了老子的「無為」「不爭」的論調。

      這無疑是一種削弱老子學說的做法,顯然是在一些道統之爭後的結果。

      甚至有可能就是儒家的一些學者,故意如此改的,讓儒學的傳播能更加堅固。

      畢竟老子自己都「不爭」「無為」了,那你學老子學說的人,還好意思和儒家爭嗎?

      其中,改的最為過分的,是道德經通行本第十四章的: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在馬王堆漢墓帛書本中,這句卻是:

      「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別看只是改了一個字,但是整段話的含義,完全變了。

      這便是典型的一字之差謬之千里。

      通行本中強調遵循古法來治理當下,也就是古人常說的「祖宗之法不可易」,而通常的「祖宗之法」都是指周禮。

      而老子,卻是認為,當下的社會,自然要尋求當下的法度來治理,要以今之道,以御今之有。

      可以看出,這古本和今本之間,完全是兩個不同的理念了。

      眾所周知,孔子的志向,是復興所謂的三代之制,恢復井田制度。

      簡單的說,孔子這人是非常崇古的,覺得祖先做的一切決定,制定的一切制度都是正確的,後人都不應該改動,而是應該恢復古制。

      這也是後來儒家最重要的一個理念。

      這才有所謂的「祖宗之法不可易」,才會自漢代之後,歷來朝代都再難出現如戰國時的變法之時。

      要說戰國變法是因為亂戰的原因。

      那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國、乃至兩宋的時候,各國面臨的威脅就不大嗎?

      甚至面臨的威脅,比戰國時期還要嚴重!

      但是當時把持朝政的儒家,卻從來沒有想過變法,更沒有想過革新,依舊是抱著老一套,哪怕死都無所謂。

      可見,儒家對所謂的「傳統制度」的維護有多執念。

      而老子自然是不吃這一套的,但是老子早就死了,後來人自然可以隨便刪改他的著作。

      當時把持著華夏「道統」的儒家,自然是掌握了學術解釋權。

      然後他們就將老子的學說,也整的符合儒家理念了。

      諸如此類的情況,在短短五千多言的道德經中,可還有很多的,都是改了一個字,然後意思就南轅北轍了。

      而兩種版本,哪種可信度更高?

      那無疑是古版了。

      馬王堆漢墓帛書就出於三號墓,而三號墓的墓主人是利蒼之子利豨,死於漢帝12年公元前168年。

      從老子到利豨,間隔了300餘年,因此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道德經,可視為最為接近原版的版本之一。

      並且其中被修改的地方,也很容易能看得出來,就是後來的儒家故意改的,將其改成更符合儒家理念的著作。

      這種行為到底是好是壞,不去評價。

      但是這讓原本的著作字失去了的行為,肯定是不好的。

      至少對現代人研究古人學說和理念,會有很大的誤導性。

      現在,海昏侯墓也出土了一系列書籍,怎麼能不讓考古人員激動。

      海昏侯去世的時間,也就是漢宣帝的時候。

      當時雖然已經罷黜百家了,但是百家學說也還沒到絕跡的時候,儒家肯定也還來不及將百家學說都刪改掉。

      顯然,這座墓中出土的古籍,無疑也是十分接近原版、正版的,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義!

      



    上一頁 ←    → 下一頁

    危險關係蠱真人糾纏逃妻三體逍遙小書生
    凌天劍尊君九齡總裁爹地惹不起絕世飛刀韶光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