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工科生的華娛» 第419章 對民樂和民樂團的討論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工科生的華娛 - 第419章 對民樂和民樂團的討論字體大小: A+
     
      第419章 對民樂和民樂團的討論

      坂井泉水在帝都住了一個月才回小日子,回去的時候,《黑客帝國》都已經下畫了。【Google搜索】這個姑娘走的時候,看王旭的眼神還有些奇怪,讓同樣送別的王霏不斷地掐著王旭。

      王旭倒是沒覺得意外,分開後過段時間就好了,誰年少還沒個慕艾了。

      坂井泉水比王霏還大兩歲,但也不過就27歲罷了,按照後世的標準,那還是個女孩子,按照現在的帝都標準,那就是個標準的大齡未婚女青年。

      也不知道是85後還是90後,開始,這個女孩的年齡好像就隨著時間每年都往後移動一點,前世王旭回來前,已經聽到過三十五歲女孩的表述了,她們這是一直沒長大的節奏啊。

      三十五歲男人都被很多小女生稱為油膩大叔了,同齡的女性卻還是女孩兒,你說找誰說理去。

      送走坂井泉水,然後還得送王霏,她最近忙的很,時不時就會有個這晚會,那活動的需要參加,在金老師那裡掛名的學業都真的快變成掛名了,金教授沒少抱怨這個事情。

      王旭還得幫著賠不是,當然,金教授來抱怨這個,也就是表示個親近的意思,自從為音樂學院建了高級錄音棚之後,金教授就很少來了,大部分的錄音在他們內部就可以完成。

      聽說是重錄經典系列,已經進行到第四專輯了,王旭這裡倒是都有收藏,目前在錄軍旅歌曲系列,光這個就有好幾盤CD的量,且得忙活呢。

      這個事情,王旭一直很支持,以前都是給的成本價錄音,後來還成本價給音樂學院建了大型的錄音棚,對他們的支持不可謂不到位。

      所以,王霏的演唱水平在那裡,去與不去,其實真沒那麼重要。但金教授可不願意斷了王旭這麼個關係,所以時不時地還會跑來小樓看看,理由嘛自然是找王霏,聯絡感情罷了。

      現在的王旭越發忙碌,地位也日漸高漲,能像他這樣時不時來一趟還真是沒誰了。

      雖然不見得一定有什麼事情,但也因此為自己的學生找了不少的資源,倒是沒見到他為自己謀劃什麼,這不,最近又問王旭能不能幫搞民樂的做點什麼,他們有點揭不開鍋了。

      王旭一聽就納悶了,您不是聲樂系的主任嗎,怎麼還管起民樂的活計了?

      金教授嘿嘿一笑,衝著王旭神秘地點點頭,王旭明白了,得嘞,產房傳喜訊,這是升了啊。

      不過要說民樂不景氣真是自找的,民樂民樂,你不接地氣,還能叫民樂嗎。

      放著廣大的民間市場不討好,非要往音樂廳里弄,那地方有幾個老百姓會去,你說怪得了誰?

      伱要說在民間,這民樂從來就沒有不景氣的時候,婚喪嫁娶,在農村哪個不得弄個樂班子來吹拉彈唱一出,但真搞民樂的有誰看得起他們。

      各地的戲班子那伴奏的都是民樂,從來也沒斷了傳承,最近這日子好點了,結婚的多了,出殯的也闊了,他們的生意也因此好了不少。

      像什麼東北的二人轉,嶺西的大山歌之類的,一直都熱鬧得很呢,這些年尤其如是。

      華夏人,有誰會跑音樂廳里聽民樂的?

      像各種民樂改革,把民樂按照交響樂的路子改,沒有低音了,弄低音大笛什麼的,王旭感覺真的有點不倫不類。

      你看最後民樂獨奏的,後面伴奏的反而都是交響樂隊,和民樂半點關係都沒有。

      音色,就是音色,你把他非得分那麼明白幹啥,這是民樂,這是西洋的劃分,本來就有些奇怪,交響樂隊也不是一個地方的樂器,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工業社會以後改良製造的東西。

      他們在製造的時候,就是為了整個樂隊服務而設計的,又經過很多年的篩選,最後剩下的才是現在的交響樂隊的樣式。

      那裡面還有咱們的鑼和鈸呢,難不成也給人扔了不成,但那個鑼和鈸其實都重新改造過了,就是為了交響樂隊本身搞的。

      而你現在非要仿著人家的形式整那麼一個民樂團出來,沒低音,就弄個什麼低音笛,低音阮,低音笙之類的東西,沒節奏,就把定音鼓做成大鼓的樣子,反正各種的稀奇古怪,而且真到了需要一些特定低音的時候,還是得把大提琴擺出來,何苦來哉。

      最後整出來的東西,你要說難聽吧,倒也不至於,但真心算不上多麼出類拔萃,而改編的曲子又大多是民歌民調改過來的,最後弄得好多曲子改得還不如獨奏來得有味道。

      反正王旭是真的聽過挺多的民樂團的表演,技法,感情都還可以,但就是感覺整體不對勁,給人一種,越聽越彆扭的感覺。

      還不如那些純粹用西洋樂隊做配合的什麼笛子獨奏,古箏獨奏,二胡獨奏來得效果好,因為在那樣的獨奏環境下,反而凸顯了民族樂器那種獨特的音色風味。

      所以吧,王旭真的覺得,民樂團沒啥好拯救的,那東西,既不是歷史,也不是傳承,更不是未來,只是一個不是很成功的改革產品而已。

      至於民樂本身,王旭就更不覺得有啥好幫忙的了,現在的時代無論西洋的還是民族的,學音樂都沒幾個人,但那是音樂的問題嗎,那是窮鬧的。

      等老百姓有了錢,未來學音樂,學美術這些藝術類課程就會自然而然地蓬勃起來,一支銅管長笛多少錢,一支竹笛才多少錢,反正都是為了培養點音樂細胞,學笛子,學嗩吶的學生孩子可不老少。

      至於靠這個養家餬口,我敢打賭,用嗩吶當飯吃的,比用什么小號,雙簧管的多多了。不是只有在酒吧里,餐廳里表演的才是音樂,在婚禮上,葬禮上演出的不也是音樂嗎。

      二手月季都還唱過白事呢,誰又能比誰高貴多少。

      現存的民樂本就大多來自於民間,而過去的雅樂,宮廷樂大多失傳了。即便現在能還原出來一些,也最多當個文物聽聽,記個譜子,保留下來就好。

      音樂這東西真的講究個順其自然,你得符合時代,硬生生地推廣是沒啥用的。

      除非哪天出來個天才,寫出一些驚世駭俗,足以傳世的曲子出來,這樣民樂才能真的發揚光大,還不能只是一個人,而是得像當年的歐洲一樣,出現一群這樣的人物才行。

      但問題是,即便是西方,現在也沒有那樣肥沃的土壤了,很久都沒出什麼真正的大師了。

      但隨著電影配樂、遊戲配樂的興起,讓交響樂又一次有了新的應用,於是很多的新交響樂誕生了,在網絡上廣受好評。

      其實,繼續走小而美的道路,可能更適合民樂的發展。後來王曉京搞的女子十二樂坊,雖然有擦邊球的嫌疑,但那種簡化的民樂配置可能真的更適合新時代民樂的推廣。

      最早的民樂團開始於二十年代,一些民國的民樂高手們仿照西方交響樂團的編制而成立的,最開始大概也就是一二十人,最多二三十人的編制,現在都弄出上百人的大隊伍了。

      這種東西吧,國家為主體,搞幾隻沒啥問題,就好像做科研探索一樣,總要有人去玩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沒準哪天就出個天才呢,但真的沒必要大張旗鼓地去推廣。

      而其他的交給市場就好了,老百姓認可,自然會有人買票去聽,自然有人會學會搞,根本用不著費勁去推廣。

      所以,王旭不是覺得這玩意完全沒必要搞,而是最好不要上趕著去搞,國家出錢維持一些民族樂團就足夠了,大力推廣大可不必。

      這一次,王旭沒有藏著掖著的,和金教授一邊喝著茶,抽著煙,一邊閒聊著自己的觀點,這本來就是他自己的觀點,官面上可從來沒有過這些說法。

      後世,各地民樂團其實也都還活著,但絕大部分也就是活著,國家出錢養著,沒那麼風光罷了。大多是接各種文旅項目的活,還不如抖音上彈古箏的小姐姐受歡迎。

      反正穿上一身漢服,在舞台上那麼一頓演奏,離遠了都聽不清楚的,好不好什麼的根本沒人在意,要的就是那麼個意思就行了。

      華夏有沒有新民樂?當然有了,你看很多的電影配樂、遊戲配樂中出現了大量的笙、管、笛、簫、琴、箏、嗩吶、二胡甚至馬頭琴冬不拉什麼都有。

      一種樂器,充分發揮他的音色,作出最優美的曲子,至於伴奏什麼的,什麼協調,什麼好聽,用什麼就是了,完全沒必要非要為了民族而民族,作配樂的更是什麼用的熟就用什麼。

      所以,即便是新民樂配樂,民樂團本身最多也就是當個背景音樂,烘托氣氛用的,甚至絕大部分其實還是用的交響樂隊做的伴奏。

      即便到了後世,大部分的民樂團的表演也多半都是贈票,沒什麼人看。人們願意花錢去姑蘇聽評彈,去帝都聽京戲,去長安聽秦腔,但還真沒什麼人願意花錢去聽民樂團的。

      底層民眾聽不懂,下層人民聽不起,中產階級聽不來,富裕階層聽不慣,除了民樂團自己,真心沒什麼人聽那東西。

      倒是一些獨奏大師,頗有市場,這種現象本身就說明民樂團的創立這件事並不成功,也許哪天出幾個天才,能把這玩意發揚光大吧,反正王旭是不看好的。

      而那些後世廣受好評的民樂,幾乎都是獨奏,這就是人們自主地選擇了這樣的音樂,你說人們自己都選擇了,他們可能會過得不好嗎。

      後世笛子愛好者,古箏愛好者,嗩吶愛好者可以說車載斗量,比喜歡小號小提琴薩克斯的還多呢,這還用王旭去幫忙?人家自己過得很開心好吧。

      金教授聽得很認真,也時不時地打斷王旭,甚至和王旭還有所爭執,但王旭本來就是自己的觀點,這玩意又沒啥某某正確的說法,暢所欲言唄。

      至於現在找些活路,其實這不僅僅是民樂團的問題,也不是所謂民樂教育的問題,歸根結底是國家實力的問題,窮啊,能維持就已經不錯了,求發展本來就是個偽命題。

      民樂團不好過,其實交響樂團就好過啦?還不是一個樣,這兩年交響樂團的人出國跑路的不在少數,而且有不少轉換思路,去酒吧什麼的各種地方伴奏啥的,還能混個溫飽。

      九十年代正是一切向西方看,自然沒搞民樂的什麼事,他們又不會出去吹白事掙外快,自然顯得有些窮困潦倒。

      但即便王旭把女子十二樂坊搞起來,大部分的搞民樂還是該咋樣咋樣,而且,恐怕反對聲音最激烈的還是他們。

      他其實經常在自己的配器中使用民族樂器,金教授就想當然地認為王旭對民樂改革很有想法,沒想到得到了這麼一個看法,和他最初的想法大相逕庭。

      不過,他倒是也沒那麼著急了,他自己也覺得民樂有些自己把自己玩飄了的感覺,或許應該從教育本身的改革做起,不要一味地想著去整什麼民樂團。

      吹笛子的搞好笛子,吹嗩吶的搞好嗩吶,就像王旭說的,這些樂器本身獨特的音色,總是要在音樂中占有一席之地的。

      王旭前些日子整出了《大敦煌》系列歌曲,好幾首歌,大量使用了西北少數民族樂器,很好地呈現了那種西北荒原的蒼涼氣勢,但他也沒拒絕使用架子鼓,吉他之類的現代樂器,樂器似乎就是為音色而服務的。

      並沒有刻意地使用民樂,走的甚至還是流行加搖滾的路子,但就是讓人一聽就知道那是華夏的西北,那股子沙子味一開口就能讓人感受到。

      根據音色,創作一些獨奏曲目,創作一些能夠讓這種音色發揚光大的曲子,這才是民樂該走的路,而不是東施效顰的非要去學西洋樂,搞什麼民樂團。

      哪怕是多幾首紅事曲子,白事曲子,都是對老百姓的貢獻不是。

      或許這才是未來音樂學院應該重點培養與發展的方向。

      ——

      (明天見)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





    上一頁 ←    → 下一頁

    諸天劇透群穿成女配媽媽怎麼辦?逆天戰神蜀漢之莊稼漢銀狐
    都市無上仙醫峽谷正能量最強抽獎系統諸天萬界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