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 第837章 捨命一搏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 - 第837章 捨命一搏字體大小: A+
     
      第837章 捨命一搏

      在彌散的煙霧中,袁譚用濕麻布掩著口鼻,扶著城牆登上城頭,看到城內城外皆是異常混亂混亂,兵士們惶恐不安,城內的被煙霧熏的慘叫,城外的營寨也騷動不已。

      不僅因為城內失火,而且因為他們看到袁熙軍開始動了。

      東武城方向,袁熙軍步兵結陣往前推進,兩翼則是大量的騎兵圍了過來,空中是密密麻麻的燈籠,照亮了下方道路,這種飛在天上的紙燈袁譚也曾有所耳聞,聽說其首次出現,便是袁熙在攻打江淮的時候。

      袁譚很不喜歡這種感覺,袁熙軍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讓他這個打正統對戰的人屢次因為思路的限制,導致出現紕漏,就像今天城底埋了引火發煙之物,將自己坑得進退兩難一樣!

      看到袁熙軍里還夾雜著投石車,袁譚知道不能再拖延了,他當即將麾下武將叫來,說道:「城裡煙霧太大,一時不能撲滅,若呆在城中,士氣必然崩潰!」

      「眼下全部領兵出城,同時匯合城外兵士,從三個方向發動攻擊!」

      「嚴敬左路,彭安右路,岑璧受傷,便跟我在中路,和凶虎決一死戰!」

      眾人一聲吼,各自下城,準備分頭帶兵從三門突圍而出,這個時候,便是要搶占戰場上的有利位置,搶在袁熙軍展開陣型之前反制!

      袁譚就在正門,所以他出城最快,他領兵出城後,整合城外駐軍,很快往前推進了數里,逼近了袁熙軍。

      東武城頭的諸葛亮從望遠鏡中看到了袁譚軍動向,果斷讓身邊兵士發出一根火箭,煙花在空中炸開,正在推進的袁熙軍見了,步伐不停,陣中騾馬牽拉的幾十台投石機卻是齊刷刷發出了一波石彈,砸向了剛出來的袁譚軍。

      這一下大出袁譚意料,他原本以為對方投石車怎麼也要停車立樁才能發彈,沒想到走著走著就打了過來!

      石彈過半都落在袁譚陣中,百十人被波及砸翻在地,還沒等將領應對,只十幾個眨眼後,第二波石彈便到了。

      袁譚看到對面投石車那絞盤的奇特設計,這才反應過來,這些投石車犧牲了威力和攻擊距離,換來了射速和機動,這根本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投石車,而是近似於遠程重騎兵的存在!

      但他現在已經無法作為有效反制,只得捏著鼻子讓陣型就地展開,拉出了一條長長的防線,不僅為了減少石彈殺傷,更是為了限制袁熙軍兩翼的騎兵。

      諸葛亮見了,果斷讓人又打出一發火箭,這次投石車發出的是齊刷刷的火彈,配合袁熙軍弓箭手的箭雨,又一次籠罩了袁譚軍。

      袁譚看著火勢熊熊的戰場,眉頭緊鎖,這樣下去不行!

      他連忙讓人擂鼓,袁譚軍聽了,發現這竟然全面進攻的信號!

      這些兵士雖然疑惑為什麼沒有接戰試探,便如此全面衝鋒,但軍令在前,他們在將領的帶領下,緊握手中武器,吶喊著沖了上去。

      雙方的陣勢都沒有完全擺開,但雙方也不會等著對方擺開陣勢才接戰,於是不約而同採取了相同的行動,混戰。

      夜裡本來就是很難分辨敵友,袁譚軍也是訓練過的,雙方一上來就用長兵器互相試探,伺機想要勾掉最前牌盾兵手裡的盾牌。

      但雙方盾兵早有防備,已經將胳膊死死嵌在盾牌的溝槽裡面,後面的人卻趁機去反勾對面兵刃,你來我往,局面一上來就陷入了膠著。

      袁譚早知道對面有可以爆炸的竹筒,也做了一些應對,但此時袁熙軍卻是沒有扔出竹筒,這反而讓袁譚心中惴惴不安,總覺得對面在尋找最佳機會出手。

      殊不知袁熙不是不想用,而是火藥儲備不多,用於爆炸殺傷性價比太低,遠不如拿來做煙花傳信性價比高。

      相比之下,戰場上不時升起的煙花信號,才是袁熙軍發令調動自如的保障,尤其是在黑夜中騷亂無比的戰場上,這比可比聲音旗號和傳令兵迅速有效多了。

      諸葛亮看著輪番升起的火箭照亮了夜空,不禁心有所感,心道自己見過的戰場景象,和在以前山中想像的,完全不同啊。

      正因為如此,他才更加兢兢業業,竭盡全力去理解袁熙那些自己未接觸過的新鮮想法,以最短的時間將其融會貫通,同時結合自己所思所想,對其改進完善,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獨有戰術,移動連發投石車便是諸葛亮的一次嘗試。

      而今晚的火攻之計,也大部分出自諸葛亮,雖然他一開始的想法其實並不成熟,但經過郭嘉提醒後,諸葛亮將袁譚當做最棘手的對手,以最壞的情況進行考量,制定了多個保障的關節,最後終於才讓袁譚中計。

      袁譚的副城門口,如今也在交戰,袁譚固然是帶著中軍從南門出去了,但東西兩門的嚴敬彭安,卻分別被衝過來的張遼徐晃擋住了!

      諸葛亮向袁熙的提議,便是讓兩人儘量封鎖出城的道路,袁譚軍兵士在城中呆的時間越長,在火勢和煙霧的壓迫下,便越容易崩潰。

      只要城中這一萬多人崩了,袁譚軍不僅會被截斷後路,兵力人數也會和袁熙軍持平,幾乎便沒有任何勝算了。

      城中袁譚兵士也知道厲害,他們強忍著隨風飄來的刺鼻煙霧,拼命向正在衝擊城門的張遼徐晃發箭,以圖配合城內兵士突圍出城。

      張遼徐晃也知道這是關鍵時刻,不容有失,一般死死擋住要衝出來的嚴敬彭安,一邊命人發箭壓制城門,他們兩個也是雞賊,很多箭支都是火箭,不一會城門便釘上了幾十隻火箭,燃燒起來。

      嚴敬彭安見了,心中大急,拼命催動兵士突圍,偏偏他們面對的張遼徐晃,武藝都是當世翹楚,兩人能自保就是竭盡全力,談何擊敗對方?

      眼見城內火勢煙霧越來越大,隨著轟轟幾聲巨響,又有幾個地窖燒塌,火勢在城內房屋蔓延開來,到處都是哀嚎慘叫的兵士。

      袁熙在城頭看到副城裡面的火光,對諸葛亮嘆道:「燒是燒起來了,但是火攻這計策,確實有些狠啊。」

      「要不是袁譚實在太難對付,我也不想做的如此決絕。」

      諸葛亮默默點了點頭,出聲道:「怕是其接下來要殊死一搏了。」

      袁熙嘆道:「沒錯,他現在只有一個選擇了,便是中軍對決。」

      「我也不能辜負他的期待,咱們出城去吧。」

      袁譚看到身後的副城火光沖天,知道城裡那些人怕是凶多吉少了。

      但此時的他,已經無法後退了,要是掉頭逃跑,或者回城救火,都會被袁熙軍追擊,現在唯一的生路,便是全力突擊對面中軍,擊垮對方!

      他已經打探到了,如今袁熙中軍將領還是白天的張勳昌豨,這兩人在袁譚看起來,也不過介乎一流二流之間,自己帶兵衝擊,有把握將對方殺滅!

      想到這裡,他縱聲上馬,大吼一聲道:「諸位跟著我沖,後退一步,有死無生!」

      包括岑璧在內的眾將紛紛發出怒吼,他們環繞在袁譚周圍,步騎混合,對著袁熙軍前軍發動了迅猛的衝擊!

      這一下子,就讓擋在最前面的張勳昌豨叫苦不迭,袁譚軍這種衝鋒戰法淬鍊多時,根本不是他們這種水平的兵士所能抵擋,在一波衝擊後,陣型就開始搖搖欲墜。

      此時袁熙卻是帶兵趕到,他到陣前吼道:「顯思,同室操戈,讓親者痛仇者快,豈不是為天下人笑話?」

      「如果阿兄還認為是袁氏子弟的話,當速速投降,我保證阿兄全家平安!」

      袁譚在陣前聽了,冷笑回道:「好大的口氣!」

      「如今我向你低頭,才是沒臉見人!」

      「只憑勝敗論英雄,今日你我,只能剩下一個!」

      袁熙聽了,咬緊牙關,吼道:「既如此,我也不留手了,阿兄放馬過來!」

      他不用說,袁譚也會如此做,於是袁熙話音未落,袁譚已經帶著眾將,一馬當先,對著袁熙衝來!

      只要殺死或者抓住袁熙,一切便能大局已定!

      隨著雙方不斷接近,袁熙卻是沒有正面和袁譚對決,而是打馬回了陣中。

      袁譚見了,心中微微冷笑,袁熙膽怯了,自己在氣勢上壓倒了對方!

      戰場對決,之前不管多少計謀迭出,最後還是要陣前比拼生死,我就看看,你如何擋得住我這步騎混合衝擊!

      隨著石彈不停落下,袁譚身邊不斷有人落馬,但對於已經速度起來的袁譚騎兵來說,這種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且還有幾十步,自己就能沖陣了!

      袁譚軍的騎兵已經拿穩了盾牌,他們本就是重步兵,這騎馬沖陣,本就是利用馬匹的力量撞開敵方陣型的一次性攻擊,後續便是下馬結陣,直接將對面陣型破壞,給後面的友軍創造戰機!

      張勳昌豨的兵士們見對方勢如奔雷,不禁兩股戰戰,他們哪裡見過這等場面,只怕一個衝擊之下,便要崩潰逃散!

      結果他們聽道背後的號令,如蒙大赦,紛紛向兩邊散開,因為這竟然是讓他們繞向側翼的信號!

      他們慶幸的同時,也是心中疑惑,自家主帥在想什麼,直接撤走中軍防守,難不成是要放棄了?

      袁熙早就看出他們擋不住袁譚軍衝擊,與其造成混亂影響友軍,還不如讓他們儘早避開。

      這一下子,袁譚軍前軍騎兵反而有些發懵,對面想要幹什麼?

      袁譚見狀,怒吼道:「不要停,直接衝進去!」

      不管對方有什麼計策,此時他都不能停下來了!

      隨著張勳昌豨兵士繞開,終於顯露出後面的兵士來。

      袁熙的前面,只有八百人。

      八百步兵,沒有盾牌,身上盔甲精光閃閃,人手一把極為長大的環首刀。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至尊毒妃:邪王滾一邊陰陽鬼術嬌妻在上:墨少,輕輕親極靈混沌決異能之紈?
    寧小閑御神錄蓋世帝尊海賊之最惡新星極品上門女婿我當道士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