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 第181章 城內攻防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 - 第181章 城內攻防字體大小: A+
     
      第181章 城內攻防

      公孫瓚懷著滿腹的不解和不甘,逃回了易京城中。(由於緩存原因,請用戶直接瀏覽器訪問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他出城時所帶的數千騎兵,回來時已經不到一千。

      但最為致命的,是因為為了迎接他們,城門大開,被早有準備的袁軍拼死尾隨而入,攻破了城門!

      現在兩邊面對的,就是寸土必爭的巷戰了!

      公孫瓚從望樓上往下看去,遠處城門口黑壓壓的袁軍爭先恐後涌了進來,這讓他臉色變得更加難看。

      他還沒有從昨晚的失利中回過神來,但對方顯然不會等他。

      在這生死關頭,他臉上現出了一絲狠厲,開始發出一道道命令。

      公孫瓚的兵士們得令後,紛紛衝進望樓死守。

      袁紹軍兵士湧入城中,就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

      拱衛著幾十座巨大望樓的,是上百座數丈高的小樓,這便是易京專門建造來防禦的望樓陣!

      在袁軍稍稍愣神的當口,上百座望樓頂端,公孫瓚軍的弓箭手紛紛冒出頭來,拉緊強弓,不斷向樓下空地的袁軍放箭射擊,一時間箭如雨下。

      擁擠在一起的袁軍猝不及防,紛紛中箭倒地,剩下的人連忙高舉木盾,擋在頭頂。

      中箭負傷的兵士,只能一邊慘叫,一邊在地上拼命爬著,想要找到可以遮擋身體的地方。

      有人瞅准負盾阻擋的兵士,想要爬到對方身體下面躲避箭矢,這樣一來,站著的和躺著的兵士亂成一團,陣型大亂,被頭頂上的箭雨壓的抬不起頭來。

      張郃此時已經跟著突入城門之中,見狀大聲喝道:「突入對方望樓,不要停!」

      一眾兵士這才如夢初醒,吶喊著衝到最近的望樓下面。

      一個袁軍兵士提著刀剛衝進去,就發出一聲慘叫,旁邊的人眼睜睜看他倒退出來,身上還扎著幾柄長槍,槍頭深深刺入他的身體。

      幾名公孫瓚兵士手持長槍,用力把他頂了出來,那兵士慘叫聲越來越弱,倒在地上氣絕身亡。

      眾人都是一驚,這望樓下面,留有專門防守的兵士!

      就這一愣神的功夫,上面又開始向下放箭,袁軍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袁軍之前攻打的城池,裡面都是低矮平屋,哪裡遇到過這種高來高去的望樓,一時間束手無策。

      張郃帶兵搶入一座望樓裡面,數條長槍向他扎來,張郃側身躲過,順手一槍,扎死了一名想要偷襲他的兵士。

      他帶著眾人一路浴血搏殺,終於衝到望樓頂部,將上面的幾名弓箭手全部殺死。

      他從樓頂看去,之間兵士們在各個將領帶領下,在望樓裡面和敵人搏殺起來,最為顯眼的,便是另外一位猛將文丑。

      他騎馬全身披掛,竟是直接縱馬沖入望樓,借著衝力將裡面的兵士全部撞開,然後手中長刀劈砍,將敵軍全部斬死。

      眼見一座座小型望樓相繼失守,中央最高的幾十座高大的望樓,終於開始行動了。

      公孫瓚兵士們絞緊弩盤,推出了巨大的弩車,指向下面的小型望樓!

      張郃抬頭看到,叫罵一聲,趕緊縱身躲進樓內,他身形剛離開,一支巨大的弩箭就從上面射了下來,射穿了他身邊的樓板,把張郃驚出一身冷汗。

      在弩車的幫助下,公孫瓚軍將袁軍死死壓制在幾十座高大望樓外圍,後面壓陣的沮授見攻勢受阻,便喝令眾人暫時退卻,尋找障礙遮擋躲避。

      沮授站在城門口,令兵士將衝車等攻城器械推進來,然而城內狹窄,攻城器械轉動不便,反而擋住了己方兵士的去路。

      最有效攻破高大望樓的器械,應該是雲樓,這東西雖然比不上望樓高,但好歹能讓兵士互相射擊,如果靠近,也可以趁機跳到對方望樓上去。

      然而由於城門所阻,雲樓卻是推不進來,除非將一段城牆全部拆掉方可。

      要麼就是將雲樓組件運到城中,現場組裝,那還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裝好。

      沮授心道為今之計,只有才用挖坑法了。

      想到這裡,他還是很驚訝,袁熙竟然和自己想到一塊去了,這三年間,他為什麼變化這麼大?

      要知道三年前,沒人會看好這個性格軟弱的庶子!

      沮授讓張郃督促兵士,構築工事穩步推進,自己則退出城來,返回袁紹大帳中。

      此時營帳中只有寥寥數人,大部分將領謀士都在督戰,這次易京之戰,是這幾年來最大的一次出兵,事後論功行賞,誰也不想居於人後。

      袁熙正在和袁紹說著什麼,見沮授進來,轉身拜道:「見過公與先生。」

      沮授點了點頭,先對袁紹拜道:「見過主公。」然後才對袁熙道:「見過公子。」

      袁熙見沮授後退幾步,站到一邊,心道打著仗就回來了,看來沮授這個時候,就開始和袁紹離心離德了。

      和田豐相比,其實沮授更彆扭,田豐只是脾氣臭,而沮授到了後期,則是和袁紹幾乎完全決裂了。

      袁熙猜測,這有可能和沮授當初在韓馥手下時,曾經獻計拒絕向袁紹交出冀州有關。

      袁紹是是個記仇的人,這件事很有可能讓他因此記恨上了。

      而且從後世來看,沮授雖然精通戰陣,但提出的計策,卻都少有採納。

      因為沮授這人,計謀都是以算敗為前提。

      無論是他提出的奉迎漢獻帝,還是反對袁紹三子分立,亦或疲曹之策,還是官渡之戰的緩進戰術,都是將袁氏處於劣勢地位上來考慮的。

      但當時的情況,袁氏如日中天,隨時都可能奪取天下,沮授的這些形同找退路的主意,當然不被袁紹和手下想要早登高位的謀士將領們接受。

      袁熙其實也是剛趕回來,昨夜放火為號,勾引公孫瓚軍出城的,便是袁熙兵士們假扮黑山軍做的。

      他其實前日就帶兵趕到了,讓兵士們換上了北新城打敗的黑山軍衣服,並讓幾百騎兵先出現,迷惑城內的公孫瓚。

      公孫瓚果然中計出城,反被伏擊,最終逃回易京,導致城門失守。

      袁紹此時面露欣慰之色:「顯弈這次又立了大功,這次若打下易京,你穩居首功。」

      「不過你竟然能猜出公孫瓚的密信暗號內容,當真讓我驚訝。」

      袁熙謙道:「全賴阿父城內暗探的功勞,我也只是僥倖猜中而已。」

      他這話倒是真的,他只知道前世歷史中,公孫瓚被引誘出城,但其中到底袁紹是怎麼用計成功的,此世卻一絲頭緒也沒有。

      所以他抓到探子,搜出那封有暗號的密信後,頭都大了。

      這怎麼猜?

      根據前世記載他大致知道,這封信就是讓黑山軍在北面山坳埋伏接應,但關鍵問題,他不知道是哪個晚上。

      他和郭嘉商量了半天,得出了結論是,首先不可能是當晚,因為時間太過倉促。

      其次也不大可能超過三天,遲則生變,黑山軍很可能會被袁軍包圍消滅。

      這樣一來,最有可能的,便是第二天和第三天。

      但即使有兩個選項,也很難選擇,要是弄錯了,便會打草驚蛇。

      最後袁熙還是去見袁紹,說是已經逼問除了部分密信內容,但確定不了時間。

      袁紹聞言,便叫過荀諶,讓其聯繫城內的密探。

      次日晚上,一封密信從城內送出,言說公孫瓚整裝披甲,似有行動。

      袁紹和袁熙得到消息後,知道這十有八九,便是今晚了!

      袁軍當機立斷舉火發號,公孫瓚果然上當,親率騎兵出城,然後被擊潰逃回易京。

      袁紹和袁熙說完話,這才轉向沮授道:「城內戰事如何?」

      沮授聽了,當即上前,將被城內望樓所阻的事情說了。

      末了他拱手道:「如今形勢,想要速戰速決,便只能採用先前公子提出的挖坑火攻之策。」

      袁熙聽了,心中微微一動,當日他提出這個計策時,事後袁紹曾私下對他說過,沮授也曾提過類似的建議。

      沮授現在這種功勞都全都推給自己,是不想和自己爭功,還是對袁紹心灰意冷了?

      聯想袁紹就是在占據大優之勢時,喜歡幹掉尾大不掉的功臣,袁熙猜猜,沮授的好日子也快到頭了。

      袁紹此時道:「如此便依先前計策,讓所有民夫進入城中,抓緊挖城。」

      「三日之內,務必擊破所有望樓!」

      袁紹此時也是有些焦急,因為除了袁熙比預料的提早趕回外,其他兩路都出現了變故。

      袁譚一路擋住了張燕最精銳的中路,死死卡主要道,但是打得頗為辛苦。

      而袁尚鄴城那一路,則更是狼狽,黑山軍在鄴城周圍劫掠,袁尚派高覽出城截擊,但收效甚微。

      如今兩邊都在等待袁紹大軍回援,想到這裡,袁紹有些慶幸,事前最不被看好的袁熙,反而是最早回來的,還改變了戰局!

      公孫瓚站在望樓上,看著袁紹軍的兵士和民夫們在衝車的掩護下,沖入城中,將平車推入到望樓下方的土丘邊上。

      然後這些人就像挖城牆一樣,開始挖土。

      田楷出聲道:「他們這是想要挖塌望樓!」

      有部將聽了,出聲道:「真若如此,他們豈不是也會被壓死?」

      「我不信他們敢有膽子送死,且挖望樓根基,其實和麼容易的,下面可都是深樁。」

      眾人聽了,紛紛點頭,突然有人發現,有座高大望樓底部,開始冒出黑煙來。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武俠世界大穿越抗日之川軍血歌隔墻有男神:強行相愛1誘婚試愛:總裁老公太會都市逍遙修神
    透視醫聖神醫小獸妃我是系統之女帝養成計劃重生落魄農村媳金手指販賣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