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我家後門能到明末» 第兩百七十章:儒家和孔家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我家後門能到明末 - 第兩百七十章:儒家和孔家字體大小: A+
     
      「老爺,賊兵殺過來了,殺過來了!」

      幾個下人屁滾尿流的從外面跑了過來,膽戰心驚的待在孔衍植的面前,大喊大叫。

      那個樣子,就像是受了驚的狗一樣,慌神無措。

      孔衍植也好不到哪裡去,臉上的慌張都快化為實質。

      「真的來了嗎?」

      孔衍植不相信的問了一句。

      其實他心裡已經知道了這事是真的,可他就是不願意相信。

      他還在做夢,希望孫杰的兵馬沒有攻殺進來。

      何琦可不會給他多餘思考的機會,汽車停在了孔府的大門前。

      「衍聖公,孔家,從春秋至今,儒家一直是顯學,歷朝歷代的文人士大夫以及讀書人,都靠著孔家吃飯。

      這麼多年,孔家也成了曲阜一霸。要是孔夫子知道自己的後代會是這個樣子,會不會被氣死?」

      何琦看著大門緊閉的孔府,搖了搖頭。

      身後的士兵順著街道跑了過去,將孔府包圍在裡面。

      何琦來到了孔府的大門前,幾個身強力壯的士兵從他身後走過,拿著撞錘就要上去撞擊大門。

      還沒等這些士兵動手,大門忽然從裡面打開。

      一陣清風吹來,吹進了孔府的家裡。

      何琦有些不相信的揉了揉自己的眼睛,臉上閃過一絲呆滯。

      只見孔府一家人恭恭敬敬的跪在了大門後面,從大門後面的門房一直到前院。

      整整齊齊,規規矩矩,一絲不苟。

      孔衍植站在最前面,面前插著一個白旗,手中捧著一個本子。

      這是他寫的《恭請大秦仁德聖明皇帝進山東表文》。

      一共三千多字,全部由小楷寫成。

      不愧是孔家,不愧是文化大家,這種手速,整個天下間能比得上的人實在不多。

      孔家從古到今磕頭蟲當慣了,這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歷史上的孔家,在看到李自成後,就高舉義旗。在看到建奴後,又剃髮易服。

      這種人為了活命,能做出任何事情。

      何琦帶著身後的隨從,來到了孔衍植的面前。

      看著他手中的那本賀表,何琦拿了過來。

      翻開第一頁,溜須拍馬,奉承討好的話赫然在列。

      看了七八分鐘,實在看不下去,上面全都是恭維的話,那叫一個酸臭。

      「你們孔府的意思是,投降了?!」何琦問道。

      孔衍植規規矩矩的磕了一個頭,道:「大秦乃是天下第一國,我皇之豐功偉績震爍古今,乃天下第一仁德皇帝,我孔家不敢於仁君為敵……」

      洋洋灑灑稀稀拉拉又是一頓吹捧。

      孔衍植身後的那些人也都是如此。

      他這人有些鬼,為了能夠「勾起」何琦的同情心,故意將府中的小孩拉到前面,

      何琦看去,這些啥也不懂的小孩子一個個的驚慌失措,連連喊著求饒命。

      「孔家,真真噁心!」

      何琦搖了搖頭,一臉厭惡。

      在來的時候,孫杰就告訴過他孔家的德行。

      本來以為孫杰說的夠過分了,可沒想到親眼所見之後,才知道原來是小巫見大巫了。

      「大人,這些人該怎麼辦?」身後的一個參謀問道。

      何琦想了想,道:「把孔家的所有人全都抓起來,等候陛下命令,還有他家的財產、土地什麼的都盡數收繳!」

      孔衍植心裡都在滴血,可此時毫無辦法,只能忍著。

      不過,不管是哪個家族,總有一些熱血未涼的人。

      一個少年從後面跑了過來,站在了孔衍植面前。

      他怒視著何琦,大聲喝罵:「我孔家乃是衍聖公之家,你們這些反賊,想要幹什麼?」

      何琦皺起了眉頭,正欲下令之際,孔衍植卻率先開口喝罵:「滾下去,天兵在前,哪裡有你說話的份?!」

      孔衍植罵的那叫一個狠辣,聲音都變得歇斯底里。

      為了活命,孔衍植可不會管太多。

      至於這個年輕人,攔住了他的活路,那就只能這樣了。

      「將他拿下!」

      孔衍植指著這個少年,聲音尖利。

      話音落下,就有幾個孔家人站了起來,把這個少年控制著,交給了何琦。

      孔衍植的態度更加恭敬,他一臉諂媚的道:「大人,這小子不服王化,雖然是孔家人,但小人不能徇私枉法!」

      說的那叫一個正義,說的那叫一個自然。

      仿佛這少年根本不是他孔家的人一樣。

      厚顏無恥!

      何琦實在想不到,還有什麼形容詞來形容他了。

      形容來形容去,也只有這一個詞語。

      孔衍植笑著諂媚的連連回話。

      ……

      這裡的消息很快傳了回去,孫杰也知道了這個事情。

      御書房中,文官齊聚。

      「諸位,對於孔家,你們如何看待?!」

      孫杰坐在上位,看著前方的官員,開口問道。

      孔家就是一個毒瘤,他忠心的只是「衍聖公」這個官位,而不是這片土地。

      他不管誰當皇帝,只要在這片土地上,都能得到他們的支持。

      孔家的罪行不說罄竹難書,也是惡行累累。

      號稱孔半城,半個曲阜都是他家的產業。

      換句話說,曲阜的普通老百姓,大部分都是給孔家打工。

      風調雨順還好,稍微有個問題,百姓們流離失所,困苦難熬。

      孔家可不會因為仁德,從而救濟百姓,更多的是趁機兼併土地。

      一個靠著到處磕頭的家族,綿延幾千年,真是一個蛀蟲。

      雖然以後會有「打倒孔家店」的行動,但歸根結底還是沒有動搖孔家的根基。

      民國時期,孔子第七十五世孫把持民國財政。哪怕是光頭,也要讓三分薄面。

      坐在上位的孫杰腦海中閃過一樁樁關於孔家的事。

      下方的百官們,也都是沉默狀態,沒有一個人率先開口。

      對於他們來講,孔家還真不好處理。

      一般來講,對待孔家應該像之前那樣,給他們一個清閒的官位,讓他們去當泥菩薩。

      可是,現在孫杰的態度明顯不是這樣。

      因為之前沒有透露過自己的想法,所以這些官員們心裡也沒有底,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沉默了許久之後孫傳庭率先開口了。

      他站了出來,說道:「至聖先師孔子創建儒道,功勞潑天。所謂儒,便是繼承周禮,以周禮為基礎。

      正因為儒道,所以才能傳承至今,所以才能有千百年的輝煌!」

      不可否認,儒家的功勞確實很大。

      但儒家是儒家,孔家是孔家,這是兩碼子事,不能一概而論。

      「不過,孔家至今不法事數不勝數,宋金、前元,孔家不知有漢,而面北臣服於腥膻。

      孔家自詡道德典範,宋末之際,不如文忠烈,亦不如陸忠烈。

      抗元不見孔家,早已委身腥膻,實屬棄國背君!」

      孫傳庭一臉平靜的說道。

      他沒有過分的貶低,也沒有過分的追捧,在陳述一件事實。

      事實上,孔家做的那些事情,和孫傳庭說的差不多。

      當年金兵南下時,衍聖公孔端友南下,成為孔氏南宗衍聖公。

      但孔端友的同父異母弟弟孔端操,卻主動投降金軍,成為北宗之始。

      蒙古、金、南宋三國並立時,天下竟然出現了三個衍聖公。

      投降蒙古的孔之全,還曾跟隨蒙古軍隊與南宋交戰,並為蒙古人戰死。

      淳祐十二年,投降蒙古的衍聖公孔元措去世,孔子家族後人拉開了一場「衍聖公」爭奪戰,為了能夠得到衍聖公的職位,孔家後人不知道什麼是風骨,不知道什麼是氣節,爭相向忽必烈撒嬌,爭相賣主求榮。

      當時的忽必烈哈哈大笑:「爾等皆回,務要竭力苦讀,若果有才華,朕方能封官」。

      建奴進關之後,順治剛在北京登基,而被崇禎冊封的衍聖公孔衍植,就迫不及待的發來一份《初進表文》,歌頌順治「承天御極,以德綏民」,「六宇共戴神君」,「八荒咸歌聖帝」等。

      一樁樁,一件件,絲毫看不到孔家對這片土地的忠心。

      他們想要的,只有榮華富貴。

      「臣以為,孔家應該慎重對待。孔家畢竟是至聖先師的後代,若是太過苛責,恐怕會讓天下人恥笑!」

      寇禮站了出來,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儒家根深蒂固,影響了這個天下幾千年,寇禮能說出這些話也不意外。

      盧象升當下就站出來反駁:「孔家算什麼東西?當年我和建奴拼命時,孔家在哪裡?當年朝廷缺乏餉銀時,孔家在哪裡?

      不過是吸血蟲,螞蟥水蛭一般的人,哪裡還需要什麼慎重對待!」

      ……

      御書房中的這些官員都開始踴躍發言,大體上分為兩派。

      善待派和苛責派。

      令人疑惑的是,善待派的官員大部分都是從一開始就跟隨孫杰的官員,苛責派基本上都是從明朝那邊過來的官員。

      其實也不難理解,從一開始就跟隨孫杰的那些官員基本上都是陝西籍,和山東相距遙遠,幾乎沒和孔家有過什麼交集,也沒有什麼利益糾纏,對孔家做的那些事,並不太感興趣。

      為了孫杰的名聲,他們希望能夠善待孔家。

      畢竟這麼多年了,哪怕是以殘酷著稱的前元,都在善待了孔家,到了孫杰這裡,沒道理苛責。

      真要苛責,反而會讓天下人覺得孫杰沒有容人之量。

      除此之外,這些人心裡還擔心一個事。

      那就是害怕孫杰會廢除儒家學問。

      雖然儒家學問對工業技術沒有什麼幫助,但卻是這片土地的文化基礎,是禮儀根基,若是被毀,危害不可預料啊。

      孫傳庭盧象升這些在明朝那邊當過官的人,切實體會過孔府的齷齪,知道孔府的人都是些什麼貨色。

      放了他們都已經算是天大的恩典了,這要是再封他們個衍聖公,那豈不是重蹈覆轍了?

      他們心裡也有善待派的擔憂,但一想到孔家做的那些破爛事,實在忍不下去。

      先不管儒家如何,必須要把孔家搞定。

      在孫杰這裡,官員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沒有文字獄,也沒有什麼限制。

      百官可以暢所欲言,隨心所欲的發表自己的看法。

      這也就導致了御書房當中的這些官員們吵吵鬧鬧,各抒己見,遲遲沒能拿定一個主意。

      孫杰安坐如山,靜靜的環視。

      其實他心裡也已經有了舉措,孔家享受了千年,吃了千年的民脂民膏,總要吐出來。

      可能整個天底下,學問最深的也就是孔家了。

      這些大儒們應該發揮自己的餘熱,在美洲在西方,向當地的那些土著傳授儒家理念。

      不過,將這些孔家人發配出去之前,應該先將裡面罪孽深重的那些人全部剔除。

      這些人必須要處理,必須要將他們身上的罪惡洗刷乾淨。

      「你們說的都很有到底,孔家畢竟地位特殊,不能輕易對待。

      除了孫愛卿之外,剩餘的人可以離開了!」孫杰說道。

      這些官員們見孫杰這樣說,也知道了孫杰心中有了辦法,各自退了下去。

      當房間當中只剩下孫傳庭一人時,孫杰說道:「這樣吧,過幾天你組建一支隊伍,去一趟曲阜,將孔家人幹過的那些破事,壞事,腌臢事全部調查一遍,同時將罪孽深重的人挑出來。

      按照之前在鳳翔府對付那些士紳的辦法,將這些罪惡深重的人就地處死,然後將孔家的土地,分發給當地無地之民。

      財產什麼的全部拉回來,同時把那些罪孽不那麼深重的孔家人一併弄回來!」

      傳承了幾千年的大家族,背地裡的破事兒肯定不少。

      聽著孫杰說的這些話,孫傳庭心裡也明白,恐怕,孫杰已經決定要對孔家動手了。

      心裡沒來由的輕鬆不少,他最害怕孫杰會按照之前那些朝代對孔家的辦法,封賞他們衍聖公。

      「臣,定然不辱使命!」孫傳庭大聲回道。

      不過,在臨走之前,孫傳庭問了一句孫杰對於儒家的看法。

      孫杰也能想明白孫傳庭在想什麼,這是害怕自己會趁機廢掉儒家。

      孫杰可不會那麼傻,儒家和孔家,是兩個概念。

      孔子是道德典範,是學問典範,這一點毋庸置疑。

      在那個禮崩樂壞的年代,他是當時那個時代最後的底線。

      什麼是傳承?傳承的是什麼?

      說到底,傳承下來的,都是孔子制定下來的那些東西。

      四書五經也有相當一部分比儒家的歷史還要早。

      這片土地上的禮儀道德,在幾千年前就由孔子制定好了。

      這是文化基礎,是文化根基。

      千百年後,後人們卻覺得這些東西是垃圾,這真真可笑。

      當人們連千百年傳承下來的東西都不相信時,那還能相信什麼?

      摧毀儒家,就是摧毀千百年來的傳承以及秩序。

      千百年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有朝一日,若年輕人不相信這些,不相信自己國家的文化,那還剩下什麼?還會相信什麼?

      自私、拜金、利益至上等等,最後留下來的,不過是一個烏煙瘴氣的世界。

      更可悲的是,還有人為這種所謂的「文化」搖旗吶喊,貶低自己的根。

      西方亡我之心不死,現代的網絡上對孔子的抹黑數不勝數,歸根結底,就是想摧毀文化基礎。

      孫杰當然清楚那些西方人葫蘆里賣的什麼藥,自然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的發生。

      大秦大學雖然按照現代的學制辦學,但不論哪科,儒家學問占比依舊很大。

      理學是工具,儒家是基礎,這點不能顛倒。

      儒家和孔家,孔子和孔家是兩個概念,孫杰心裡清楚。

      



    上一頁 ←    → 下一頁

    萬古最強宗重生之貴女平妻超級全能系統妖斬三國無限之配角的逆襲
    通靈影后:重生國民女神危險關係蠱真人糾纏逃妻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