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長安好» 第331章 「金山女郎」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長安好 - 第331章 「金山女郎」字體大小: A+
     
      小端小午一臉欣喜殷切地湊過來,聽得阿澈此言,頓時不樂意了。

      什麼叫……他們怎麼來了?

      「阿澈哥這是說的什麼話,女郎如今終於能安頓下來了,我們當然是要過來幹活的!」

      他們高低也是女郎正正經經撿回來的,來幹活那不是很正常嗎?

      他們再不來,恐怕女郎就要將他們給忘了,女郎如今可厲害了,身邊定是不缺人使喚的!

      他們在宣州大長公主府上,雖說也不缺吃喝,但從泥里爬出來的孩子,養不出安於現狀的性子來。二人很怕被再次丟棄,久見不到女郎,出不上半點力,難免就生出了幾分惴惴不安的危機感來。

      此刻見倆人委屈巴巴,阿澈連忙彌補道:「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說,女郎尚未來得及傳信讓你們來江都,你們怎麼就突然過來了?」

      阿澈說著,示意著看向二人身後。

      小午這才答道:「是大長公主殿下派人來江都,我們便順道跟過來了!」

      這時,那長長的車馬隊伍中,有一道湖藍色的身影從馬車裡跳下,走了過來,朝阿澈一笑:「小阿澈,又見面了。」

      阿澈赧然了一下,抬手行禮:「搖金姑娘。」

      每每見到搖金,阿澈總不禁想到初次見到對方時的情形——那是在京師常家祖墳,他刨坑刨得十分起勁。

      搖金也總忍不住想起,但她到底年長一些,可以成熟地去忽略一些尷尬的回憶。

      恰是此時,常闊帶著人從刺史府中出來,本是同下屬說說笑笑著的常侯爺,見著搖金,笑意退去,極快地皺了下眉。

      在大長公主和常闊之間做了這麼多年的信鴿,不時還負責傳達二人對罵之言的搖金,對此早已習以為常,仍笑著上前行禮:「見過常大將軍。」

      常闊戒備地看向她身後的車隊:「……怎麼個意思?」

      「這些是我家殿下為常娘子備下的賀禮。」搖金笑著補上一句:「為賀常娘子取回江都之大捷——」

      當然了,這只是假話,至少不保全真。

      宣安大長公主真正賀的的是常歲寧新任江都刺史之職,但車隊自宣州出發之時,賜官的聖旨還未抵達江都,說辭上總要含蓄穩妥一些。

      「原來是賀禮。」楚行一半為緩和自家大將軍一手釀成的不禮貌的氣氛,一半是真心實意感到驚訝:「乍然一看這陣勢,還當是聘禮呢。」

      聘禮?

      聘誰?

      他斷不可能會答應!想都別想!

      常闊在心底冷笑連連。

      面對此等貴客與厚禮,本也不擅長與人交際的楚行,硬是被自家大將軍逼出了幾分市井氣,連連拱手道謝:「大長公主殿下出手實在闊綽,我等先代女郎謝過了。」

      「大多是些焰火而已。」搖金笑著道:「殿下說,常娘子接連大捷,如今江南得安,此等大喜,應當熱鬧熱鬧。」

      楚行瞭然,是煙花啊,煙花由火藥製成,在民間向來是受官府管制之物,難怪要如此之多的人來護送了。

      常闊瞟了一眼,眾目睽睽之下,為了閨女殿下的臉面,到底是強撐著道了句:「阿澈,好生招待著!」

      只是這擲地有聲的語氣,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要將一百零八種刑具都擺出來的那一種招待。

      常闊言畢,再無絲毫停留,帶著楚行等人即上馬離去。

      「敢問常大將軍這是要去何處?」看著那離去的人馬,搖金向阿澈問道。

      常闊此行是去為迎戰倭寇做準備,此事也不是什麼秘密,阿澈遂如實答了。

      搖金默了默,那想來短時日內是不回來了,可殿下還讓她捎了句話來著——是了,你這阿爹當得果真是好,自己找死還不夠,又將兒子也塞去戰場上去!若歲安出了半點差池,本宮必將你常家祖墳一把火燒了不可!

      因走得足夠快,而得以逃過了這句燒祖墳警告的常闊,此刻人在馬上,馬臉長在人上——蓋因常闊那張臉實在拉得很長。

      一旁馬上的楚行開口道:「將軍,有件事屬下不解……」

      常闊煩躁地打斷下屬的話:「……休要多問,我不想提她!」

      「……」楚行愣了一下,卻又微妙地領會到了自家大將軍口中的「她」是何人,所以……究竟是誰在提?

      對當年之事稍有了解,但並不知全貌的楚行壓下亂飛的思緒,道:「屬下並不是想問大長公主之事,屬下想問的是……」

      常闊一時面色漲紅如豬肝:「……你哪兒來這麼多想問的!」

      楚行一臉冤枉,他分明還什麼都沒問啊!

      常闊說話間,已惱羞成怒地喝了聲「駕」,將馬趕得更快,甩下了楚行。

      楚行偏又很快追上來,鍥而不捨地開口:「將軍,屬下是想問,女郎為何會將榴火也帶到了江都?」

      昨日剛在刺史府見到榴火時,他還以為是假的,或者說和女郎身上那把劍一樣,皆是出於崇敬先太子殿下而刻意仿製的——

      曜日劍都仿了,再尋一匹長相相同的馬來,也很合理吧?

      只是……體型毛色仿得了,額間那一抹白,又是怎麼做到完全一模一樣的?

      染上去的?

      彼時在荷塘邊,楚行出於探究的心思,伸手搓了搓榴火的額頭,這有失邊界感的舉動惹來榴火大怒,險些將楚行抵到池塘里去。

      仗著身手好逃過一劫的楚行心中有了答案——是真的榴火!無論是額間那一抹白,還是這烈性子……全都如假包換!

      那麼,問題來了,真榴火為何會出現在此地?

      有崇敬之心無可厚非,但女郎自身也是驕傲之人,就這麼甘願活在先太子殿下的影子之下嗎?

      楚行時常為自家女郎的心理狀態而操碎了心。

      「問問問……我讓人接來的,我想給榴火養老,不行嗎!」常闊以耐心完全喪失的狀態答道。

      楚行:「……行。」

      常闊越想越煩:「有銀子沒處使,燒得慌,這關頭送什麼煙花,華而不實……能吃還是能喝?有這些火藥,拿來做點什麼不好,就數她宣州財大氣粗是吧!擱這兒臭顯擺呢!」

      楚行:「……。」

      得,這煙花還沒放呢,將軍就先炸了,看來今日是沒法正常交流了。

      這廂,常闊罵罵咧咧地上路,刺史府那邊,搖金已帶著小端小午,見到了常歲寧。

      小端小午見著日思夜想的女郎,先跪下磕了一個。

      待二人站起身時,常歲寧欣慰點頭:「不錯,長高了不少。」

      十三四歲的少年,養得好的話,是竄得很快的。

      常歲寧還記得,去年端午在登泰樓外撿走二人時,都是瘦巴巴的小猴兒,如今倒出落成水靈靈的蘿蔔了。

      雖然她不愛吃蘿蔔,但瞧著也舒心。

      不過單是身量長高了還不夠,常歲寧問了句:「這半年來功課如何?可有長進沒有?」

      個頭更高些、性子也更外向些的、當初為了個饅頭將小午壓著打的小端重重點頭,而後揚聲道:「三,二,一,起!」

      常歲寧茫然之際,已聽二人齊聲背道:「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兩隻蘿蔔站得筆直,垂著手,挺著胸脯,目光堅定到好似要投軍,如鳥巢里討食的幼鳥一般張大嘴巴,嗷嗷大聲背起了千字文。

      待二人背至「德建名立,形端表正」,常歲寧適時抬手打斷了,又問一句:「功夫呢?可有日日習練?」

      她話音剛落,小端又喝了聲「起」,二人立刻抽出身後別著的長棍,呼呼對打起來。

      常歲寧認真看了一會兒,給予肯定地點頭,招式力氣上做不得假,有無偷懶一看便知了。

      甚好,這倆蘿蔔沒白撿。

      常歲寧大致查驗罷功課,即讓喜兒帶著兩隻積極亢奮的蘿蔔先退下,去熟悉刺史府事務。

      常歲寧向搖金了表達了對大長公主府的謝意。

      宣安大長公主幫她阿兄治傷,又幫她暫存樊偶,還幫她養蘿蔔,實在當謝。

      搖金恰喝完一盞茶,此刻便放下茶盞,笑著道:「常娘子不必言謝,殿下說了,淮南道與我們江南西道相鄰,向來唇亡齒寒,此番幸有常娘子平定江南之亂,倒是我們殿下該謝常娘子。」

      搖金言畢,起身,自懷中取出一封書信,雙手遞向常歲寧:「殿下代宣州及江南西道各大商號,以期與江都等地儘快恢復通商往來,早日重建各處被截毀的商道。」

      這才是搖金此番前來的真正要事。

      為江南西道之首的宣州以商起家,此番雖未經戰火,卻也受到諸多殃及。

      江南西道不單要和淮南道做生意,通往別處、尤其是面向北方的商道,無論水陸,多經過淮南道界內,因徐正業之亂,這一年來便幾乎處於癱瘓狀態。

      「這也是江都恢復生機的頭等大事。」常歲寧接過信箋,眉眼舒展:「昨日我與江都官員還談到了此事,只是我於經商之事上一竅不通,還須整合江南各大商戶的看法與提議,才能進一步實施。如今得大長公主殿下主動提及,接下來便可事半功倍了。」

      宣安大長公主的「主動提及」,自然不會只是一句話,而代表著將會有積極推進此事的舉措。

      大長公主單是在信上便言明,會積極配合常歲寧重新打通各處商道,此中支出,由雙方均出,但考慮到江都飽受戰火摧殘,可先由江南西道全數墊付,待江都恢復元氣之後,可再行逐次償還。

      常歲寧看罷,心中又安定幾分,畢竟她現下真的很窮。

      朝廷固然會撥銀用於重建及撫恤事宜,但接下來用錢的地方實在太多了,且也指望不了如今的朝廷當真能捨得撥下足量的銀子——

      當下這般局面,大家都自顧不暇,求人不如求己,用心經營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最是重要。雖說大業未成,便先多了個債主,但有得借總比沒得借來得好。

      此刻常歲寧捏著大長公主的來信,只覺捏著的是一張金燦燦的欠條。

      正所謂,債多不愁,這欠條打一張也是打,兩張也一樣,之後若她手頭緊的話,那是不是也能……

      常歲寧在心裡對起了食指,認真琢磨起了將宣安大長公主供奉為長期債主的可能。

      不單是她,此刻正帶人清點賀禮入庫的王長史,也不禁歪心大動,想著回頭定要好好勸說自家刺史,定要和多金又闊綽的宣安大長公主打好關係。

      想到宣安大長公主好美色,王長史已經開始拿毒辣的目光掃視周圍,篩選著有望拿得出手的人選。

      李潼也聽到了風聲,此刻在廳外製止了要對她行禮的大長公主府的僕從,鬼鬼祟祟地看向廳中,低聲打聽:「……帶頭來的是哪個?」

      那僕從也識趣地鬼祟答道:「回女郎,是搖金姑娘。」

      李潼面露難色,她打不過也跑不過搖金,對方抓她回去輕而易舉。

      偏是此時,廳內傳來搖金的聲音:「可是女郎過來了?」

      那些僕從們雖然行禮被中途制止,但一瞬間的動靜變化還是沒能逃過搖金的餘光。

      李潼認命地走了進去。

      見到自家女郎,搖金忍不住在心底嘆氣。

      她好不容易將常郎君拐回去,女郎倒好,跟著人去一趟滎陽,竟把人給看丟了,且躲在常娘子這裡不敢回家。

      「女郎這兩日收拾一下,隨婢子回宣州吧。」

      「可是……常妹妹這裡還需要我呢!」李潼急中生智地看向常歲寧。

      常歲寧一時沒能跟上她的智慧,拿尋求默契的眼神望著李潼——怎麼個需要?不然給點提示呢?

      「我今早聽說,常妹妹打算讓江都各商號行當,各選出一位話事人,來與官府共商復通商道之策!」李潼正色道:「那些個商戶,雖然如今亟需幫扶,但商人奸猾,誰能保證他們沒有藉機索取更多利益的心思?」

      「許多門道,外行人俱是不知的,很容易被他們糊弄住!」李潼說話間,往常歲寧身邊一站,自薦道:「我別的本領沒有,但生在宣州養在宣州,這些年也沒少和那些大商號打交道,幫常妹妹把個關,出出主意還是足夠的!」

      搖金一時無言,女郎這話倒是不假。

      她們大長公主府上自然養不出一無是處的女郎,各人所擅不同,她家女郎看似性子跳脫,但治家理帳是一把好手,這兩年也已能試著獨當一面同宣州各大商戶斡旋。

      但殿下也說了,女郎向下經歷不足,缺少一些向下的磨練。

      女郎在去往滎陽的路上,「成為災民」的事跡已傳回了府中,搖金只覺自家殿下所言果然在理,女郎看得破那些錦衣商賈的把戲,卻看不穿那些淳樸可憐的災民。

      而現如今放眼江都之地,需要重建的不單是秩序,更有人性,於女郎而言,倒也的確是個歷練的聖地。

      見常歲寧也幫著李潼說話,很不吝於表達對李潼的需要,搖金便有些動搖。

      常歲寧當然願意幫李潼阿姊——試想一下,日後她若再想開口向大長公主借錢,有李潼阿姊這條橋樑在此,豈不方便得多?

      搖金唯有無奈道:「先待婢子回到宣州之後,向殿下請示一番再說。」

      橫豎江都與宣州相隔也不算遠,幾日路程而已,殿下若不同意,她再來抓人不遲。

      幾人在廳中說著話,很快,特意整理了儀容的王長史也來拜見。

      不同於其他官員,長史身為刺史府佐官,很大程度上代表著刺史的意旨。王長史想著,自家刺史大人年輕氣盛,不擅長倒貼討好這種事,那便放著他來。

      王長史做好了倒貼的準備,卻發覺宣安大長公主府上來人同他家刺史大人相處甚是融洽,一問才知,雙方早有交集,只是不便於外人道也。

      緊接著,王長史又知曉了李潼的身份,便更是大喜,於內心暗暗牟足了勁兒,決心要使出渾身解數招待好這位金山女郎。

      讓人送了搖金暫時去歇息後,王長史陪著常歲寧往書房去,路上,常歲寧忽然想到一件事:「說來,長史是不是漏掉了一件事……長史是否還需代聖人考問於我?」

      歷來,大盛凡任刺史之職者,皆需經天子親自考問,通過者方可領職上任。

      常歲寧情況特殊,未及入京,按說便該由長史來代替完成此事。

      王長史恍然一拍額頭,是啊,按說刺史大人還需要通過考問之後,他才能交付公務的。

      可昨日這位刺史大人上來便大肆料理起了公務,根本沒給人反應的機會,昨日在場的官員們也沒人敢吭聲。

      此時說起此事,王長史失笑搖頭:「不考也罷,您又何須下官來考呢。」

      「可長史總要給朝廷答覆的——」

      「這個簡單……」王長史很上道,小聲道:「回頭下官都給您記個甲上最優,讓人送回京師便是……」

      常歲寧滿意點頭:「那便辛苦長史了。」

      王長史客氣了一番後,斟酌著問:「說來,下官倒十分好奇,大人這般熟悉地方事務,又兼此一身治下之能……不知俱是從何處習來的?」

      「這些麼……大多是同老師學來的。」常歲寧隨口道。

      老師啊。

      王長史會意點頭:「是,喬祭酒如今雖居祭酒之職,但曾也是先太子殿下麾下第一謀士,又是狀元出身……說來,如今倒是屈才了。」

      「倒也不算屈才。」常歲寧與他隨口閒扯著:「橫豎祭酒也只是他的副業,主業是釣魚來著。」

      王長史拈鬚笑起來,點頭稱是,但內心仍是對喬祭酒刮目相看,有些人看起來不聲不響,卻偷摸教出了這樣出色的學生來,實在叫人意外。

      是夜,同常歲寧長談罷半日的王長史,感觸更深幾許,不禁提筆給太傅寫信。

      信的前半部分表達了對刺史大人的驚艷之情,後半部分則大肆稱讚喬央,再三驚嘆「喬祭酒教導過分有方」。

      在信上大肆抒發罷,王長史才得以心情愉悅地寬衣睡下。

      ……

      接下來數日,即將歸京的肖旻大軍之中,就「誰走誰留」一事上,出現了一些分歧。

      5400字的大章,含部分補更,晚安大家!

      (昨天頭疼請假時,有位書友建議我刮頭頂穴位,半夜颳了一下,今天頭皮好疼哈哈但沒頭疼了,馬上準備再刮一下)

      



    上一頁 ←    → 下一頁

    翻窗做案:老公手下留情都市特種兵之暗影殭屍保鏢鳳囚凰遮天
    贅婿重生影后小軍嫂超級卡牌系統修真歸來在都市玄界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