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長安好» 第200章 她是一位卑鄙的母親嗎?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長安好 - 第200章 她是一位卑鄙的母親嗎?字體大小: A+
     
      「皆怪固安未能及時察覺阿慎所犯惡行,由母親一味偏袒包庇之下,竟使常大將軍之子牽連其中,若消息傳至揚州常大將軍耳中,或還會因此影響揚州戰局——」

      明洛不安愧責地道:「固安為明家長女,本有管教約束阿弟之職,此番阿慎釀此大禍,固安實難辭其咎,請姑母責罰!」

      聖冊帝看向她。【更新的章節最完整全面,無錯內容修復最及時,由於緩存原因推薦瀏覽器訪問官網】

      明洛現下跪著的地方,正是白日裡昌氏所跪之處。

      昌氏請罪許久,懺悔許久,哭了許久,又狡辯許久,最後竟連「妾身本意正也是為聖人為明家而慮」這種連她那蠢貨兒子都騙不住的鬼話也往外倒。

      聖冊帝至今的臉色仍是微沉著的。

      「那昌氏母子,一個行事日漸荒誕大膽,一個自以為是,為一己私利就敢將後宅手段搬弄至朝堂之上,蠢而不自知……看來朕從前還是太過包容他們了!」

      察覺到天子怒意,明洛將身形伏得更低了。

      很快,那帝王便將外露的怒氣斂起,語氣里只剩下了依舊令人緊繃的沉肅:「縱論起欠缺管教約束之過,也當由你父親領罰,自怪不到你頭上來——起來吧。」

      明洛便只敢應「是」,緩緩起身來,侍立一旁。

      她很清楚,姑母從不行昏庸遷怒之舉,她方才的請罪,看似是要與昌氏母子共擔責罰,實則卻是以此與之劃清界限。

      「事已至此,長孫氏步步緊逼,無迴旋餘地……便也只能委屈那位常家郎君了。」聖冊帝緩聲道:「朕聽聞,常家郎君已考入玄策軍前鋒營……這本是個好兒郎,阿慎遠比他不得。」

      帝王的聲音里有一絲極淡的惋惜:「但朕別無選擇,實護他不住。」

      明洛:「聖人是為朝堂安穩而慮,此非聖人之過。」

      「對也好,錯也罷,朕此次,都只能做一個辜負忠臣的昏聵之君了。」

      帝王的話語中有自省,有惋惜,卻唯獨沒有半點遲疑與不忍。

      明洛對此早已司空見慣。

      姑母會如何選,在她從嫡母口中聽到那完整的真相之時,便已猜到了。或者說,根本無需猜。

      那位本有大好前程的常家郎君,註定要蒙冤到底了。

      這固然是很可憐的,但這般可憐之人,自古以來比比皆是啊。

      怪只怪,相較之下,這可憐人的分量太過輕賤,掌權者為了保全更大的利益,輕賤者便理應被犧牲掉。

      作為皇權朝堂之下的犧牲品,那常家郎君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明洛眼底也有一絲無可奈何的憐憫之色。

      「至於常大將軍那裡……」聖冊帝道:「常將軍雖忠,但所忠之人是『阿效』,不是朕。此一點,自十二年前北狄一戰其違抗聖命之際,朕便看得分明了。」

      她輕嘆口氣,道:「所以,為保揚州戰事安穩,朕只得暫且將此事瞞下。」

      言畢,聖冊帝便使了心腹入內,令其務必截停去往南邊的與常歲安一案有關的一切密信消息,絕不能讓京師此事傳至常闊耳中。

      「待常將軍得勝歸京後,朕會親自同他解釋——此戰關乎甚大,朕相信,常將軍既為心繫百姓之良將,必能體諒朕此時隱瞞之舉。」

      「朕亦經歷過喪子之痛……」聖冊帝的聲音低了一些,自語般道:「江山子民為先,許多時候朕且沒有選擇,更何況是其他人。」

      明洛未敢接話,只靜靜站在那裡。

      是啊,曾經選擇犧牲了自己的骨肉的姑母,又怎會對旁人的孩子心軟。

      可姑母……並不全是為了江山子民不是嗎?

      畢竟姑母最終可是坐在了這至高無上的龍椅之上。

      作為得益者的姑母,怎能要求如今這般被動的常大將軍,與曾經主動促成一切的她感同身受呢?

      這是有些不講道理的。

      但為君者不需要講道理,而為臣者只能選擇體諒。

      若無法體諒,那便是自掘墳墓了。

      但無論明面上體諒與否,有此隔閡後,常大將軍都不可能得到聖人分毫信任了。

      興寧坊里的那座驃騎大將軍府,註定是要消失在不久後的將來了。

      至於住在那座大將軍府里的養女,按說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了,可是……

      明洛又想到了天鏡國師此前那句實在礙事的卦言,和帝王心中不曾打消的念想。

      恰是此時,聖冊帝令內侍傳天鏡國師。

      天鏡國師到來之時,聖冊帝交待明洛:「固安,你且去偏殿看一看。」

      昌氏尚在偏殿內。

      明洛應下,退了出去。

      很快,一同退出去的,還有聖冊帝身邊的心腹內侍。

      有些話心腹能聽,但有些話不能。

      鬚髮皆白的天鏡國師行了道禮,詢問道:「陛下近日龍體安否?」

      「多虧了國師煉製的丹藥,朕疾已愈。」

      「那不知聖人此時召貧道前來,是為何事?」

      「還是那則卦言……」聖冊帝看向那老道人似能洞徹一切玄機的雙眼,「朕與那個孩子的羈絆,究竟是凶是吉?」

      天鏡國師緩緩搖頭:「恕貧道無能,尚未能卜測得出。」

      聖冊帝看著他:「是未能卜測出,還是國師不肯泄露天機?」

      面對帝王此問,天鏡國師並無半分惶然,只道:「貧道當年初見聖人出生之際,便窺得聖人有帝王之相,聖人既為天定之君,只管安心順應天意便是。」

      「天定之君……也是有定數的,朕時常想,定數的盡頭會是什麼。」

      聖冊帝低語間,看向那樽焚著安神香丸的三足金烏香爐,出神般道:「國師可知,朕的孩子,或許已經回來了。」

      天鏡國師眼神微震。

      「陛下是指,那天女塔……」

      「是。」聖冊帝道:「正因是得了國師那則卦言提醒,朕才有此猜測。朕已借塔中陣法試探過她,只是並未見異樣。」

      天鏡國師眼中驚惑不定:「那聖人為何仍存此猜測?」

      聖冊帝:「陣法或會出錯,人為亦不無可能。」

      天鏡國師:「如若果真是骨肉至親……母女之間,或會有所感應才是。」

      「若她刻意將一切可感應之跡藏起,不願與朕相認呢?」聖冊帝眉眼間有一絲複雜的失落之色,「也或許……的確是朕多思了。」

      天鏡國師若有所思。

      片刻後,天子的聲音再次響起:「故那則卦言,還請國師務必多加用心留意。朕與那個女孩子之間,除吉凶羈絆之外,更有朕另在意之事……」

      「是。」天鏡國師應下:「貧道明白了。」

      天鏡國師離去後,聖冊帝的視線再次落在了那樽香爐之上。

      凡是在甘露殿侍奉的宮人都知道那樽香爐的特殊之處,需格外小心對待,不容有分毫閃失——那是先太子殿下東宮裡的舊物。

      聖人每每看向香爐時,必然是念起先太子殿下了。

      此刻便正是如此。

      香爐上方極淡的香霧繚繞飄散著,正如聖冊帝心中那一絲始終看不真切,抓不安穩的猜測。

      若果真是阿尚,若果真不願與她相認……這其中緣由,旁人不知,但她知。

      而她的阿尚,向來重感情,尤其愛護她的部下同袍……

      若是阿尚,便做不到眼睜睜看著常家郎君蒙冤而死。

      可即便是阿尚的魂魄,被困縛在如今這一無所有的軀體裡,也並無撼天之力,行事總需顧及後果。

      那麼,身處絕境之中,會為了救人,來認她這個阿娘嗎?

      顯然,這也將是一個試探的機會,且要比那陣法更可用。

      因為她的阿尚,自己可苦,可死,卻最見不得身邊之人受苦,受死。

      自己不懼,卻會為身邊在意之人而懼。

      從這個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她就很清楚這一點了。

      曾經她藉此做了許多事,從讓那個孩子穿上男孩子的衣袍,再到之後的一切……

      她是不是一個很卑鄙的母親?

      而今,她在等著那個唯一有資格回答這句話的人,回到她身邊來。

      她需要阿尚,大盛也是。

      ……

      同一刻,側殿內,昌氏緩緩張開眼睛,看著四周陳設,有著短暫的呆滯與茫然。

      意識很快恢復,她想起了自己昏迷前的一切。

      她今日入宮同聖人坦白一切,膽戰心驚而又恐懼絕望,加之多日未曾歇息好,最後竟支撐不住昏了過去。

      昌氏面若死灰,從榻上坐起身來,看向一旁的背影,試探開口:「……洛兒?」

      「母親醒了。」明洛聲音很淡,並未回頭看昌氏。

      昌氏已顧不得也不敢去追究她的態度,只不安地問:「聖人她……」

      明洛漠然打斷她的話:「聖人自會將一切安排妥當,母親既醒了,那我便送母親出宮吧。」

      歷來外命婦也沒有在宮中留宿的規矩,且這般關頭,盯著的人有很多,若開留宿先例,會惹來不必要的猜測和麻煩。

      昌氏便只能匆匆起身,跟在明洛身後出了側殿。

      宮燈高懸下,昌氏看向寢殿方向,猶豫著問:「我是否應先去拜別聖人……再出宮去?」

      「不必了,聖人已有交待,只待母親醒轉,遂出宮回府即可。」

      「也好……」

      出了甘露殿後,昌氏最後回頭看了一眼那座帝王之所,心中升起無限悲涼與不甘。

      這大約是她最後一次有機會來這裡了。

      因礙於明家聲譽之故,固然不會有任何罪名降到她身上,但此事之後,等著她的……

      今日,聖人答應了她不會遷怒昌家,但前提是她自己擔下並了結一切罪責。

      自我了結的選擇有很多,是服毒呢,還是白綾,或是自裁?

      昌氏嘴角泛起一絲慘澹的笑。

      曾經消失在應國公府的那些妾室,或連妾室都還不是的女人們的死法,如今倒輪到她來選了……

      昌氏看向走在前方的明洛。

      她還記得,這位縣主的姨娘,是毒死的。

      誰讓她的女兒運氣好,被選進了宮,入了聖人的眼,且成了縣主呢。

      運氣總是有限的,女兒運氣好,那做姨娘的便只能倒霉了。

      縣主的姨娘總不好直接見血光,否則還是有點麻煩的,所以她讓人下了一種毒,會讓人慢慢病死的毒。

      這件事沒有被人發現。

      但她有時會想,明洛是否懷疑過什麼呢?

      因失去了一切,此時思緒有些渙散的昌氏下意識地看著明洛。

      明洛察覺到她的視線,腳下微微一頓,道:「此事雖有聖人安排,但母親亦不可掉以輕心,還需留意提防變故發生。」

      昌氏略一怔,看了一眼跟在後面五步開外的侍女,便壓低聲音問:「洛兒口中的變故是指……」

      明洛邊走邊道:「母親今日也說了,那馮敏失蹤之事,必是常家女郎所為——」

      「可既有聖人在,一個馮敏想必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來了……」

      在明洛的示意下,那侍女的腳步又慢後了些。

      明洛這才緩聲道:「母親怕是沒聽懂我的話,這變故的重點不在那馮敏,而是在那常家女郎。」

      昌氏眼神微變:「常歲寧?」

      明洛:「聖人出面,按說不會再有意外出現。可有些人,天生就很不識趣,縱無勝算也敢魚死網破……」

      昌氏面色變幻不定。

      沒錯,常家那個賤人,的確不可能安分下來,必然不會就此罷休……

      她的下場固然已經註定,但她還要為昌家上下留一條活路,所以這件案子她也不可能完全撒手丟開,就地躺下等死。

      且除了不甘,她心中尚且有恨。

      歸根結底,她走到這一步,若往前追溯,都是因那常歲寧而起!

      從她打傷阿慎開始,才有了之後的一切!

      越是身臨絕境,明知下場無法改變之際,人便越不會自悔自省,而只會恨人怨人,將一切不幸歸咎於她人——

      昌氏的這份怨恨,幾乎是理所當然地轉化為了想要拉對方一同去死的殺心。

      可她尚有一分理智,聖人今日有明言警告,讓她不可再自作主張行事……

      直到接下來,明洛聽來無意間提起的一句話——

      「有些人似乎生來就是禍星。」明洛看向前方夜色,聲音低低地道:「看來天鏡國師的那則卦言果真沒錯。」

      昌氏便問:「什麼卦言?」

      明洛頓了片刻,才問:「母親可還記得天鏡國師曾有誇讚常歲寧面相極貴之言?」

      知道大家著急這段情節,也收到了一些說太拖的評論,但這個情節它不是說單純阿兄被誣陷這個小案子,而是許多主線支線都在裡面了,該明朗的勢力要明朗,該處理的人要處理掉,更重要的是後面就換地圖了,所以需要把京師的情節都走完。

      所以我還是得按自己節奏寫。

      當然,如果只關心歲安的案子,對其它不感興趣的書友,可以先攢著,然後從標題判斷一下(案子了結的時候我會弄個明顯的標題),大家可以直接跳過去看結果。

      辛苦大家了,晚安~

      



    上一頁 ←    → 下一頁

    男人當自強影視世界當神探外室神魂至尊重生過去當傳奇
    學魔養成系統鄉村小醫仙天才高手女繼承者嫁到:權少要入惡魔的牢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