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大明:我的老闆朱元璋» 第371章 住到星星上去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我的老闆朱元璋 - 第371章 住到星星上去字體大小: A+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才抬頭看向剩下的葉青雲。

      此時葉青雲卻是緊緊皺眉,似是對魯修和鄭志華的說法也有意見。

      「你呢?」

      朱元璋輕聲問道。

      葉青雲先是拱手,然後才道:「臣以為,他們說的雖然也有道理,但王朝興替的根本還是在於人口,天下土地是固定的,每畝田能產出的糧食也是有數的,當天下人口超過了天下田畝所能養活的人口時,便會有人吃不上飯,再加上他們二人說的這些原因,更是加劇了這種現象,到時便是王朝末世,惟有經歷災荒戰亂,人口銳減,重新回到天下田畝所能養活的數量範圍內,才會開啟新的盛世!」

      朱元璋聽到他這些話,更是大受震撼!

      葉青雲這簡單的幾句話,卻道出了王朝生死輪迴的根本,按照他的這種說法,無論王朝的君主再怎麼賢明,臣子再怎麼忠正,都不可能擺脫這種輪迴!

      這就仿佛是上天給人間戴上了鎖鏈,無論凡人如何掙扎也掙不脫,只能在這鎖鏈允許的範圍內兜兜轉轉,重複著生滅輪迴!

      不但是他,周圍靜靜聽著的群臣也震驚莫名,這種說法太駭人聽聞,但細想之下又無法否認這個殘酷的事實。

      大殿之上一時陷入沉寂,朱無璋沉默了許久,才再次將目光落在他們身上,沉聲問道:

      「既然你們看到了這些問題,那又該如何解決呢?」

      他們三人提出的這幾個觀點,不論哪一個都是極難解決的。

      像魯修的天氣變化,那是天道偉力,人力如此能改?至於葉青雲提的人口極限的說法,更是無解的魔咒!

      惟一有希望解決的,也就是鄭志華說的貧富分劃的問題,但這個解決起來也是無比艱難,他身為帝王,對此深有體會。

      立國以來,他屠殺了這麼多貪官污吏奸商劣紳,但依舊難改這種現象,上位者欺凌剝削下位者是永恆不變的事實,甚至連他這個皇帝……

      想到最後,朱元璋也不禁變了臉色。

      「陛下,其實天災也並非無法應對,比如水旱之災,可以沿江大量修建水庫,雨季蓄水防澇,旱季放水灌溉,至於北方,可以疏通運河南,水北調解決水的問題,至於冰寒,老師曾講過一種大棚種植的方式……」

      還是魯修先開口說了起來,他父親是軍器局的魯提,雖然軍器局只是個外設機構,但也屬於工部管理,平常魯提教育他時也經常會提到工部事務,再加上李偉教的那些知識,他對這些事務駕輕就熟,雖然沒實操過,但理論卻是張口就來。

      古代的天氣變化帶來的天災主要是水旱,其他的要麼危害有限,要麼都是水旱造成的連帶結果,像是蝗災就是因為乾旱造成大面積土地拋荒,地表沒有植被覆蓋,才滿足了蝗蟲繁衍的條件,若是植被繁茂,蝗蟲是無法產卵繁衍的。

      朱元璋本來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畢竟這些問題確實極難解決,但令他沒想到的是眼前這個年紀輕輕的少年,竟還真就給出了答案,而且聽起來可行性也頗高。

      不過魯修說的這些有的是能立即實現的,有些卻還需要攻克難關,像大棚,光一個塑料就夠研究好長時間的了。歸根結底,科技才是一切的根本。

      但即便如此,朱元璋聽到他這些話也已經非常驚喜了。

      「好好好!你叫魯修是吧?」

      朱元璋聽完連連稱讚,笑著問道。

      「是的陛下。」魯手拱手。

      朱元璋點了點頭,暗暗記下了這個人才的名字,隨後又看向葉青雲和鄭志華兩人。

      葉青雲眉頭緊皺,他提的觀點最難以解決,一時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而鄭志華所說的則相對容易一些,等魯修說完後便緊跟著開口:

      「陛下,要想控制貧富之差,辦法有很多,但其中最有效的方式,便是改革稅制!」

      鄭志華一張口便直指要害,群臣聽了都紛紛動容。

      歷朝歷代稅賦都是國之大事,輕易不可妄動,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支援國家根基。

      提到稅制,朱元璋臉色也嚴肅了起來:「怎麼改?」

      「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鄭志華拱手輕聲道。

      他的聲音很輕,但話音一落,卻如水滴掉進了油鍋里,群臣也顧不得朝堂禮儀,一片譁然。

      「一派胡言!陛下,稅賦之制仍是國之大事,切不可聽信小兒妄言,損毀江山社稷!」

      趙瑁率先出言打斷,鄭志華這一言簡直是膽大包天,攤丁入畝也就罷了,還士紳一體納糧,這就是在跟全天下的士人作對。雖然他是禮部尚書,稅制不歸他管,但也不得不站出來駁斥。

      趙瑁是禮部尚書同時也是這場殿試的提調官,見他出聲了,其他人也忍不住了,跟著出來勸諫。

      「是啊陛下,稅制關乎國家存亡,切不可輕動,還是應遵循古制才穩妥。」

      宋訥也跟著奏道。

      作為國子監祭酒,他也被選作這次殿試的讀卷官。

      「是啊陛下,稅制關乎國本,切不可妄動!」

      「臣附議,此子竟敢如此胡言,請陛下將他治罪!」

      宋訥出言後,國子監的杜斆、翰林院的修撰周子諫、趙銳等等也紛紛進言,甚至不少還將叫嚷著要治鄭志華的罪。

      魯修那些言論也就罷了,反正那些想法再好,朝廷一句沒錢就能給他堵得死死的,但鄭志華這個威力就太大了,萬一陛下聽信了他的話,那不但是他們自身,整個士紳階層的利益都被受到巨大打擊。

      朱元璋看著這些群情激奮的大臣,眼中閃過精光,隨後笑了笑道:「士子獻策,百無禁忌,咱也只是聽言納諫,不會輕易改變稅制的,諸位愛卿盡可放心。」

      群臣聽到朱元璋這番話,這才安靜下來,恭聲行禮退回兩側,但他們看向鄭志華的目光依舊很是不善。

      鄭志華心裡此時也有些忐忑,他也沒料到輕輕一句話會得罪這麼多人,畢竟他還只是個十幾歲的少年,老師說什麼他就學什麼,至於會帶來什麼後果,卻沒考慮這麼多。

      其實像攤丁入畝這種良策,李偉自然是早就知道的,但他就從沒跟朱元璋提過,因為知道提了也沒用,還平白得罪人。

      朱元璋確實不會採納這個稅制,畢竟如今天下初定,天下田畝還沒開墾完呢,還不到均貧富的時候。

      而且這種政策要實施下去其阻力懲治貪官屠戮勛貴還要大得多,畢竟官員勛貴還是少,而且可以分而化之,但天下士紳可就多了去了。

      「你還有什麼別的想法,儘管說出來!」

      朱元璋面帶微笑的向鄭志華鼓勵道。

      鄭志華有些不安的看了看群臣,遲疑了一下才嚅嚅的說道:「還有……富者多徵稅,貧者少征或免徵,另外朝廷還應投入大量錢糧為百姓提供醫療保障,若逢災年,還應提供貨款幫百姓渡過艱難,免得有人趁機低下收購百姓的土地……」

      他把一些從李偉學到的辦法一一說了出來,群臣聽得臉色更是愈發難看,一副恨不得衝來將到當廷打死的樣子。

      鄭志華也感覺到了群臣和士子們兇狠的目光,說到最後他的聲音越來越低,但總算在朱元璋的鼓勵下把話說完了。

      朱元璋滿意的頷首笑道:「呵呵呵,好,好啊!你這些建議非常好,這些也都是李偉那小子教給你們的嗎?」

      「是……是的,是李老師教的。」鄭志華也沒有隱瞞,直接答道。

      群臣聽到鄭志華的回答,紛紛變了臉色。

      是李偉,原來是李偉這個奸佞!

      難怪!

      過去李偉剛入朝時他們這些文臣就視其為奸佞,如今數年過去,李偉的權勢越來越大,許多趨炎附勢的官員紛紛投靠,大家都下意識的忽略了他這個奸佞的本質。

      再加上最近兩年李偉的行事收斂了許多,讓他們幾乎忘了這個傢伙跟他們根本不是一路人。

      而現在,聽到鄭志華的回答,他們終於意識到,奸佞不管過多久,本質上依舊還是奸佞。

      曾經在朝堂上跟李偉站在一起懟吏部的趙瑁,對他的印象直線下降,直接由還不錯變成了敵視狀態。

      至於宋訥杜斆等人更是如此,他們本來就對李偉和方孝孺的那什麼明黃理學極為反對,此時更是大恨。

      「陛下,邗國公這是誤人子弟,以臣之見,應當下旨命其關閉書院,休要再傳播這些歪理邪說!」

      趙瑁再次出班打斷道。

      「臣附議,陛下,邗國公已經位極人臣,實不該再讓他如此任性妄為!」

      杜斆也跟著出班道。

      眾臣你一言我一語,雖然沒敢像從前那樣直呼奸佞,但話里話外也都是指責李偉的不是。

      朱元璋嘴角微動,臉上閃過一絲笑意,隨後才作出為難之色:「也不能這麼說,邗國公也是為國培養人才,我看眼前這三人就很不錯嘛。」

      趙瑁臉色微變,就要繼續進言,朱元璋卻是抬手制止,道:「好了,正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咱也希望大明能重現古時百家爭鳴的盛景。」

      聽到這話,連宋訥也忍不住了,趕緊出言道:「陛下,諸子百家乃亂世之景,自唐宋以來,皆以儒學取士,方得天下安寧,陛下也當遵循舊時為妥。」

      「哼,是嗎?唐也就罷了,宋真的安寧嗎?」朱元璋冷聲道。

      「這……」

      宋訥一時語塞,唐朝盛世無可辯駁,但宋朝早早的就丟了半壁江山,雖然苟延殘喘了三百餘年,但與北境戰事不斷,絕算不得安寧,直到大明將北元趕走,華夏才算是真正的光復了全境。

      「好了,你們也不必多言,有本事你們就把人家比下去,對此事咱不會插手。」朱元璋擺手道。

      趙瑁宋訥等人聞言,只能恭聲稱是,暫時退下。

      問完了鄭志華,朱元璋最後才將目光落在葉青雲身上,前面魯修和鄭志華都針對自己提出的問題拿出了解決辦法,只剩他還沒說了。

      葉青雲措辭了一下,拱手答道:「陛下,若要解決學生剛才提出的問題,學生以為有三個方向,一是提高糧食畝產,即老師常說的生產力,二是開疆拓土,獲取更多的土地,三是像鄭志華說的那樣,儘量平衡貧富關係,照顧到更多人的利益。這其中一、二為開源,三可以算作節流,如此大明便可延續更長時間。」

      朱元璋微微皺眉:「糧食產量不可能無限增高,土地更是如此,你這些辦法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是的,」葉青雲面帶慚愧,猶豫了下又道,「據老師所言,當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咱們都可以飛到天下,而天上的繁星無數,其中必有與咱們腳下的地球一般可以生存的地方,若是能將科技發展到那種程度,大明千萬年內便再無土地不足之憂。」

      「哈哈……」

      「你的意思是要讓咱們都住到星星上去嗎?」

      「若說住到月亮上去我還能信你幾分,星星那麼大點能住人?住螞蟻還差不多!」

      群臣鬨笑,紛紛出言嘲諷,士子們也都忍俊不禁,朱元璋也是皺眉不語。

      他這個說法在眾人看來確實太過離譜了,竟然要讓人都住到星星上去。

      葉青雲趕忙解釋道:「不是的,其實那些星星都是比咱們腳下的大地還要廣袤無邊的巨大球體,之所以看起來如此之小,是因為距離咱們太遠了!」

      「荒謬!」趙瑁直接斥道,「若真如你所言,星辰如此廣袤,即便是離得遠,也應比日月更大才是,又怎會如塵砂一般?」

      「那是因為離得很遠,非常遠!」

      葉青雲強調道。

      然而眾人聽了,只有他身邊的魯修和鄭志華以及士子中幾個跟著他們一起來會試的同學點頭認同,其他皆是搖頭失笑。

      其實也不怪他們無知,實在是葉青雲所說的遠,遠得令人難以想像。

      如今的人,騎快馬一日才不過行數十里,即便博聞強識的文人雅士,所聽聞的最遠之地也不過是西洋諸國的,你告訴他們那些星星距離他們有多少多少光年,他們根本聽不懂。

      畢竟他們連音速都沒聽過,更別提光速了。

      在大航海時代來臨之前,許多人連地球是圓的都不相信,更不可能相信無邊宇宙。

      「好了,這些遠的就暫時不要提了。」

      朱元璋揮手制止眾人的討論,回過頭來看著他們三人滿意的頷首道:「你們都很不錯,好,咱金口御言,就定你們為三鼎甲!」

      葉青雲三人聞言,霎時大喜,齊齊拜謝:「謝陛下隆恩!」

      三鼎甲就是科舉前三,狀元榜眼和探花,讀書人的最高榮譽!

      有了這份功名,以後可以說是前途無量!

      趙瑁和宋訥等人紛紛變色。

      「陛下,這恐怕不妥吧,此三人不過一番妄言,陛下不怪罪已是開恩,怎能賜至鼎甲之位?」

      趙瑁出言道。

      朱元璋不悅的瞥了他一眼,冷冷的道:「咱對這些『妄言』很滿意,怎麼,你有意見?」

      趙瑁一驚,連忙低頭:「臣不敢。」

      「不敢就好,明日便張榜,後面的事就交給你們了,要是辦不好,咱定嚴懲!」

      「是,臣遵旨!」趙瑁恭聲領旨。(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太初都市之最強紈?從契約精靈開始機戰無限朱雀記
    大奉打更人食全酒美絕天武帝撐腰坑爹兒子鬼醫娘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