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大明:我的老闆朱元璋» 第369章 葉青雲?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我的老闆朱元璋 - 第369章 葉青雲?字體大小: A+
     
      會試結束,高中的人歡歡喜喜的準備殿試,面見當今聖上,落榜的人則是唉聲嘆氣,想著怎麼給家鄉的親族交待,有些覺得實在沒臉回去的,就想著進國子監準備下次會試。

      舉子若是留在國子監進學,不但不用交錢,朝廷還會給發放補貼,留在國子監對他們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舉人也有資格直接出仕,不過除了年紀比較大自覺無望再進一步的,其他人都不會輕易放棄。

      三月中旬,這些高中的貢士,在禮部的引導下走進皇宮,踏進了這大明朝廷的權力中心奉天殿。

      眾人列隊整齊,朱元璋親臨,登上御座,群臣和學子一起下拜,一番繁瑣的禮節之後,才正式開始舉行殿試。

      殿試的也是預先印好的試卷,只是題目由皇帝親自所出而已,畢竟好幾百人呢,讓皇帝挨個跟他們對話考校那是不可能的。

      眾士子見到這位布衣天子,激動的同時,壓力也是非常之大,畢竟傳說中這位可是屠群臣如殺雞宰狗般的暴君。

      然而即便是如此暴君,也擋不住他們對權力的欲望。

      試捲髮了下來,魯修和葉青雲幾人看到上面的天子策問,心中頓時一喜。

      「老師真乃神人!」

      魯修心裡暗道,葉青雲幾人也是差不多的想法。

      之前李偉就曾指點過他們,猜測了幾個殿試可能陛下可能會問的問題,而此時卷子上寫的,正是李偉所猜的那幾個問題之一!

      「朕自代元統一華夷,官遵古制,律放舊章,孜孜求賢,授以祿位,然其盛德君子,於事束手,中才下士,廉恥無知,若非真賢至聖,亦莫不被其所惑,若此無已,奈何為治爾?……」

      試卷上朱元璋如同發牢騷似的說了一大通,所問的問題無非就是用人之道。

      大明立國十幾年,其實並不缺道德君子,然而才德兼有者卻是鳳毛麟角,大多不是誇誇其談之輩,就是表面仁義暗地裡貪贓枉法的,讓他很是頭痛,現在正好把這問題拋出來看看這些才華出眾的士子會怎麼說。

      李偉曾在這個問題上跟魯修幾人探討過,提出了幾個很特別的觀點。

      首先就是用人,是重德還是重才。

      古代選官往往是更重德行,誇獎官員的時候也經常是什麼為官清廉,品德高尚之類的,然而說來說去卻並沒有什麼實際的功績。

      而李偉則跟魯修等人提了另一種看法,就是應更重才能,為官者有才能,哪怕貪點,只要不太過份,對家國百姓來說也是利大於弊,相反的,若是有德而無才,往往就是類似聖母表的存在,要麼不作為,要麼好心辦壞事。

      德行不佳還可以用嚴刑峻法來約束,才能不足那就只能徒嘆奈何了。

      當然除了這個特別的觀點,還有就是選才要重實學,文釆什麼的拍馬屁、搞政鬥很有用,但用來辦實事就歇菜了,真要做事什麼儒家經典都沒用,還得是數理化。

      面對朱元璋的這番策問,其他學子開始絞盡腦汁的引經據典,甚至反問朱元璋是否真的能聽進去建議,還是從心裡就輕視他們這些文人,沒把他們當回事。

      雖然這些文人用詞委婉,但意思就是這個意思。

      相對於他們的犯忌之言,那些跑到明黃書院跟著方孝孺信奉明黃理學的人就要好得多了,他們也都是認同明黃理學重實踐的理念,跟李偉的重實學的想法大致相近。

      而魯修幾人,則更是輕鬆,直接將李偉指點的這些觀念加以改善,便能輕鬆應對。

      殿試沒有會試那麼麻煩,若不是繁瑣的禮節耽誤了太多時間,就皇帝的幾個問題用不了一個時辰就能答完。

      時至正午,隨著禮官鳴鞭,答卷時間結束,有專門的官員將學子的答卷都收了上去,朱元璋直接與眾考官現場閱卷。

      當他看到那些士子的猜忌之言,不禁眉頭皺起。

      但這畢竟是科考,他也不會因為士子的言語有些難聽就把人怎麼著,只是沉著臉把這些答卷扔到了一旁。

      當看到明黃書院那些士子的答卷,他的臉色才算好了一些。

      有德無能就是因為缺乏實踐,明黃理學的理論對改變大明當今的文風作用極大,這也是他在削減李偉權勢的同時,還答應給明黃書院會試資格的原因。

      明黃書院是李偉一手創辦,雖然朱標是名義上的校長,但李偉才是真正的主事人,這書院中的學子若是高中,肯定也少不了會進一步增強李偉的權勢。

      但即便如此,朱元璋還是要用這些能吏良臣,朝政不是僅有權謀,更有家國大義。

      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

      黨爭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有黨爭。

      明初同樣有淮西和浙東之爭,但卻並沒有像明末那樣造成亡國之禍,相反的反而國力蒸蒸日上。

      說到底還得看帝王的手段。

      就像李偉要爭權,在朝堂上所言也都是利國之言,對朱元璋來說,只要他還沒有到失控的地步,那就是有利的。

      朱元璋臉色好轉,看了幾份這些答卷,心裡還算比較滿意,只是這些人理念相差不大,答的也都差不多,他便沒再浪費時間,快速御覽了一遍就翻過去。

      然而,當他翻到其中一張答卷時卻是突然停頓了下來。

      「伏見陛下德音,臣斗膽拙言,人無完人,古來德才兼備者鳳毛麟角,自然難求,臣以為才能更重於德,若兼有盛德自是大善,若無尚可以律法管束,反之有德而無才,奈何善心卻害民……」

      朱元璋看到這些議論,頓時大為驚疑。

      上千年來,官員的選任都是以德為先,而他手中這份答卷卻提出了不同的觀點,這種觀點在其他文人看來那就是大逆不道。

      然而朱元璋卻並沒有這麼想,反而是眼前一亮,覺得這種觀點很是新穎。

      他是個實用主義者,答卷上的這番言論雖然聽起來離譜,但細細一想卻也不無道理。

      朱元璋將目光看向答卷的姓名,直接開口叫道:「葉青雲?」(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何以笙簫默豪門小甜妻太初都市之最強紈?從契約精靈開始
    機戰無限朱雀記大奉打更人食全酒美絕天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