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大明:我的老闆朱元璋» 第323章 這就很尷尬了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我的老闆朱元璋 - 第323章 這就很尷尬了字體大小: A+
     
      第323章 這就很尷尬了

      門外值守的侍衛和太監聽見裡面的怒罵聲,都嚇的噤若寒蟬。

      朱元璋怒氣沖沖的來回踱步,眼神閃爍不定,小小倭國如此挑釁,不打難消他心頭之恨。

      然而跟從前一樣,他還是顧慮重重,不敢輕易動兵。

      前元的前車之鑑擺在那裡,若是出兵,一旦海戰失利,不但會削弱大明的國威,更會造成極大的損失,拖累朝政社稷,此事不得不謹慎。

      過了片刻,他突然停下腳步,向門外道:

      「來人,召五軍六部重臣立刻進宮議事!」

      「是!」

      太監領命出宮傳召,剛下值的文武重臣又匆匆被召進了皇宮。

      乾清宮裡,馮勝傅友德這些武將,以及李善長、余熂、茹太素等等均被召來,朱元璋慍怒不減,命人將「懷良王」的國書交給他們傳閱。

      眾人看罷臉色各異,像費聚、趙庸這些武將都是直接開罵,積極的請纓討伐,而茹太素、何禮、楊靖等人則是反對出兵。

      「陛下,倭國彈丸之地,其地不足自給,其民不足令使,若是出兵,弊大而利無,臣以為還是應該謹慎,以防海制倭為重,出兵之事萬萬不可!」

      茹太素道。

      「胡說,那誰不是說了嗎,倭國有很多銀子!」

      曹興反駁道,作為跟李偉不對付的武將,難得抬出了李偉說過的話來反駁這些李黨。

      茹太素聞言一怔,這話確實是李偉說的,但已是很早以前的事了。

      今時不同往日,自從有了新寶鈔,銀子對大明來說已經不太重要了。

      「陛下,如今大明寶鈔通行天下,銀子要來也無大用,不宜為此大動干戈。」

      「哼,這不光是銀子的事,小小倭國不但縱民為寇,屢屢掠我沿海,現在竟還敢如此狂妄挑釁大明,若是不給它個教訓,如何威服諸藩?」

      馮勝忍不住開口道。

      大明雖然軍威強盛,但是周邊各國卻並不怎麼信服,甚至不少還效忠故元,這種情況下若是大明示弱,恐怕已經臣服的藩國也會輕視大明。

      朱元璋皺眉不語,這些事他自然是有考慮的,但是就像茹太素所言,小國寡民,而且遠在海外,打下來也沒法管,幾乎沒有任何好處。

      「陛下,臣也認為應該謹慎,我朝初立,北元未滅,天下也尚需休養,此時征討海外實為不妥!」李善長也出聲勸阻。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各說各的理,誰也不服誰。

      朱元璋眉心緊鎖,心裡猶疑不定,最終輕嘆道:「此事明日朝議,再聽聽眾卿的意見吧!」

      眾人聞言,這才紛紛停下,恭聲稱是。

      此時天色已晚,宮門落鎖在即,他們也不能久留,只能壓下內心的激動或焦慮離開了皇宮。

      次日早朝,激烈的爭論由六部武勛延伸到了朝堂文武群臣,吳伯宗、韓宜可等人皆與茹太素持相同意見,反對出兵,李善長也難得的與他們站在了一起。

      爭議很快從是否出兵討伐演變成了黨爭,勛貴開口便是李黨奸佞,這詞還是他們從原來的文臣那裡學來的呢。

      李善長雖然屬於淮西勛貴的領袖人物,但是他的意見卻與眾武將不同,現在兩邊爭論不休,讓他的處境有些尷尬。

      而吳伯宗和韓宜可這樣的正直之人,雖然不想摻和其中,但是他們跟李偉的關係密切,被打上李黨標籤也無可辯駁,只能悶聲認下繼續據理力爭。

      朱元璋蹙眉不語,其實到了現在,群臣已經把所有的利害關係都擺在他面前了,該說的都說完了,不該說的還在吵吵,現在就看他怎麼決定了。

      早朝進行到日上三竿也沒有爭出個結論來,便草草結束,但是事情卻沒完,下朝後,眾臣又接連上奏,闡明利害,希望朱元璋能聽從他們的建議。

      軍器局,李偉正在指導著工匠組裝新的蒸汽機,一台蒸汽機是不能滿足使用需求的,這東西還得繼續造。

      現在有了穩定的動力機器,很多東西都可以用機器來做了,比如給槍管拉膛線,將現在的燧發槍改造進成線膛槍。

      子彈可以用米尼彈,就是錐形子彈的尾部留個凹坑,堵上木塞,當火藥擊發時推動木塞將子彈尾部撐大堵緊槍管,這樣的子彈直徑可以做的稍小於槍管,即便於裝彈又能保證氣密性。

      線膛槍不但射程更遠,更重要的是旋轉的子彈射擊精度要遠比普通的圓形子彈更高,遠程射擊的威力遠強於現在的燧發槍。

      正李偉忙著的時候,姜守清急匆匆的找了過來。

      「侯爺,您怎麼還在這啊?大家都等著找您商議要務呢!」

      姜守清臉色焦急的道。

      李偉自從接了朱元璋的敕命後,大多呆在軍器局,很少去工部,工部的事務大多還是姜守清在處理。

      「什麼事啊?」

      李偉放下手頭的事,向他問道。

      姜守清想了想措辭,將倭國懷良一回信挑釁的事情講了一下,李偉聽罷,頓時眼睛一瞪:「這有什麼好商議的,當然是干它呀!」

      「呃……」

      姜守清頓時一滯,心裡一陣腹誹。

      什麼情況這是,他們文臣或者說是李黨份子,持的都是反對意見,而淮西勛貴則是強烈支持的態度。

      然而現在李偉和李善長這兩個頭目,態度卻是與各自所屬的勢力恰恰相反,不約而同的站到了對方那邊,這就很尷尬了!

      「侯爺,倭國遠居海外,征討他們勞民傷財,得不償失啊!」

      姜守清苦口婆心的勸道。

      然而李偉卻不以為然,擺了擺手道:「怕什麼,別說倭國有銀礦,就算啥都沒有我也要打!」

      姜守清頓時無言以對,李偉在揚州被倭寇襲擊的事情他也清楚,但討伐一國畢竟是大事,不能因私人恩怨而定。

      「算了,侯爺您跟我回去一趟吧,諸位大人都在工部等您呢。」

      姜守清嘆了口氣說道。

      「好吧。」

      李偉點了點頭便跟他離開了軍器局。

      工部大堂,李偉當仁不讓的坐在主位,現在工部只有姜守清一個侍郎,尚書空缺,他作為前尚書,現侯爵,坐在這裡也沒人敢有意見,更何況在場的又全都是李黨。

      「諸位,倭國狂妄自大,挑釁我大明,我認為應當儘快發兵征討,給他一個狠狠的教訓才是!」

      李偉開口先是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茹太素吳伯宗等人聞言皆是愣住,紛紛望向前去叫人的姜守清,眾人讓他去叫人是要找來幫忙的,可不是來跟大家唱反調的!

      姜守清輕輕嘆了口氣,輕輕搖頭,表示自己盡力了。

      「侯爺,此事事關重大,萬不能輕率啊。」

      「是啊倭國遠隔重洋,打下來又能怎麼樣,大明也管不到啊!」

      「你可不能因為私人恩怨不顧朝廷利益!」

      吳伯宗韓宜可等人紛紛出聲勸解,茹太素更是直接指出他與倭寇的恩怨,讓他不要因私廢公。

      楊靖與何禮等後來的李黨則是不敢輕易出言,生怕一個不好惡了這個新晉的江都侯。

      李偉把手壓了壓,讓眾人安靜下來。

      「我知道諸位的擔心,你們說的也不無道理,但是我得給諸位一個忠告,」李偉頓了頓,等眾人的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才幽幽的道:「諸位不要以為占據了中原便可安穩了,世界很大,目光不能僅局限在大明境內,也要多去外面看看,否則說不定哪天,外面就會出現一個遠比我大明更強大更繁盛的國度,到時大明任人欺凌,諸位就後悔莫及了。」

      眾人聞言面面相覷。

      「侯爺何出此言?我華夏大地歷來便是天下正朔,禮儀之邦,豈是那些番邦蠻夷能比的?」吳沉疑惑道。

      「是啊!」

      「侯爺多慮了!」

      眾人紛紛附和,完全沒把李偉這話當回事。

      在他們眼裡,周邊諸國皆是不識禮教的蠻夷之輩,論打仗這些蠻夷或許能逞一時之威,但論治國理政,教化育民,那就什麼都不是了,只會跟在大明屁股後面抄作業,如此無知凶蠻之輩,又怎麼可能出現比中原更繁盛的國度呢?

      李偉緊緊皺眉,對這些人的自大既能理解,又忍不住怒其不爭。

      在農耕文明時代,像華夏這樣規模巨大的大國屈指可數,而能傳承數千年未絕的更是僅此一家,但是即便如此,最終時代交替的時候依然是被人家打的毫無還手之力,落到了半殖民半封建的地步,這就是坐井觀天的後果,哪怕這個井再大再豪華,也沒有外面的世界更廣闊。

      李偉猛的擺手,不耐煩道:「跟你們講不清楚,反正就是得打,而且倭國只是開始,我們不但要將目光望向海外,還要望向頭頂的星辰大海!前進的腳步永遠不能停!」

      他的慷慨陳詞把眾人聽得一愣一愣的。

      「怎麼,你還要打上天宮去不成?」茹太素瞥了他一眼道。

      然而令他意外的是李偉還真就認真的回了一句:「有何不可?」

      這個茹太素也愣住了,冷哼道:「哼,你先能飛上去再說吧!」

      「切,這有何難,改天就飛一個給你看看。」李偉不屑道。

      茹太素當然不信,只當他是故意懟他,氣得直吹鬍子。

      「好了,諸位聽我的,明天朝堂上一定要支持陛下發兵征討倭國!」李偉大手一揮,吩咐道。

      眾人聞言,頓時陷入寂靜,茹太素一臉氣憤,吳伯宗和韓宜可道同等人則是皺眉沉默,只有王傑吳沉和新附的何禮楊靖等人沉默許久後低聲稱是。

      李偉也不在意,看了看吳伯宗等人,笑著安慰道:「諸位不必擔心,實在不行這次出征的錢糧有我全權負責,不會拖累朝廷的。」

      吳伯宗等人頓時微微驚異,對他的財大氣粗有了新的認識。

      遠征海外,耗費的錢糧可不是一星半點,動輒就得數十萬甚至上百萬,但李偉現在有商會和銀行兩個吸金機器,真可謂是日進斗金,而且隨著持續擴張,這兩家的收益還在不斷增長,一年下來少說也有數十萬貫,多了說不定能突破百萬,這還僅是他能分得的,朱元璋得到的更多。

      當然他不像朱元璋需要操心那麼多事,除了養著自己的幾千護衛耗費比較大之外,並沒有其他的負擔。

      在李偉的堅持下,眾人勉強答應了他的要求,茹太素和吳伯宗等雖然還是不認同,也沒再多言。

      第二日,早朝上文武列班,李偉也難得的起了個早。

      日常奏對完畢,倭國的事再次被提及,朱元璋朗聲問道:「倭國之事眾卿可還有進言?」

      李偉立刻出班道:「陛下,臣覺得必須得打,倭國如此囂張,簡直沒把您放在眼裡,不把它打得滿地找牙,它就不知道您的武功有多宏大!」

      朱元璋的年號洪武就是取得宏大武功之意,李偉上來就是直擊要害。

      然而朱元璋僅僅是瞥了他一眼,不予置評。

      李偉輕易不來上朝,今天一來他就看見了,而且之前李偉對倭國的態度就很明確,有這種進言倒也並不意外。

      不過他才不會被這小子一句話給激到。

      朱元璋的目光掃向文臣眾人,茹太素、吳伯宗等人皺眉不語,王傑、楊靖等人更是低著頭。

      隨即他又將目光看向勛貴和李善長等人,李善長跟著出班奏道:「陛下,老臣以為不可!」

      李善長的話音落下,武勛這邊竟然也紛紛沉默,不再像昨日那般激烈請戰,場面頓時變是有些詭異。

      「為何不可?」李偉直接質問。

      李善長微微皺眉,對他無禮的語氣有些不悅。

      「遠渡大海,危機重重,我知江都侯曾受倭寇襲擾,懷恨在心,但也不可因私怨而置我大明將士於此等險境!」

      李善長沉聲說道,一句話便將李偉推到了不仁不義的境地。

      李偉內心升起怒意,冷哼道:「倭寇傷我百姓,奪我民財,襲我城池,那什麼王更是無視警告挑釁我大明,如此敵寇我怎能不恨,難道韓國公就不恨嗎?」

      他是由感而發,但也恰巧化解了李善長挖的坑,李善長聽到後也是眼神微變,大為詫異,沒想到這個莽撞的傢伙還有這番智謀。

      李善長輕輕一笑,沒有接他的話,而是誇讚道:「江都侯愛民如子,老臣佩服,不過將士們的性命也不能不顧,以老臣之見,還是應謹慎用事。」

      眾人聽聞此話,都是微微色變,天下百姓都是陛下的子民,李偉口口聲聲「我百姓」,多少有些不合適,而李善長一句「愛民如子」點破此處,更是惹人遐想。

      朱元璋眼神變幻,目光在李偉李善長兩人以及眾文武間游弋,將眾人的面容盡收眼底。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至高學院腹黑首領的甜心BOSS如意小郎君虧成首富從游戲開始黎明之劍
    天才相師:重生億萬小富風流小農民後來偏偏喜歡你大宋的智慧翻窗做案:老公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