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節目組失聯,荒島直播逆轉人設» 第370章 新專轟動,歷史最佳?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節目組失聯,荒島直播逆轉人設 - 第370章 新專轟動,歷史最佳?字體大小: A+
     
      第371章 新專轟動,歷史最佳?

      或許對滿天星來說,今天太難忘了。

      但在網絡上,最受關注的還是尤夢黎透露的消息——蘇哲今年要出兩張新專。

      【太好了,又有新歌聽了,搓手手。】

      【可半年過去了,他雖然寫了好幾首新歌,卻連一張專輯都沒推出,能完成目標嗎?】

      這也是很多歌迷的擔憂,蘇哲上半年一直忙著《國寶季》和拍攝影視劇,有時間專心做音樂嗎?

      但他們還在討論,蘇哲就直接在微博宣布:

      【搞定了,明天發新專輯《中國風》。】

      歌迷們都驚呆了,幸福來得太突然,竟然無法相信:

      【這也太突然了!】

      【(省下早餐買專輯)等等,我還沒攢夠專輯錢呢!】

      【學生黨還是留錢吃早飯吧,聽盜版也不能怪你,別大張旗鼓地宣傳就行。】

      【(省下早餐買專輯)學生?我都結婚有娃了。】

      【……】

      【從某些方面來說,怪不得。】

      還有人在討論新專輯《中國風》:

      【蘇哲都寫八首中國風歌曲了,再寫四首新歌就行了,以他的速度很快吧。】

      【就四首新歌,確實沒必要大張旗鼓地宣傳。】

      【但哪怕只有四首新歌,我也願意花錢!蘇哲的歌曲值得。】

      歌迷們歡欣鼓舞,同行們就兵荒馬亂了。

      雖然音樂圈不怎麼賺錢,發專的人不多了,明天沒有這麼倒霉,和蘇哲正面撞車的歌手。

      但專輯的宣傳期很長,蘇哲的新專必定能霸占排行榜許久,勢必會影響最近幾個月發歌的歌手。

      有些歌手已經開始宣傳了,甚至最慘的,前幾天剛發完專輯,就知道蘇哲要發新歌了。

      這也太無助了!

      以至於很多經紀公司都向嚴喜玲抱怨,說瑪麗蘇保密太好了,竟然突然襲擊,沒通知他們避讓,實在太不講武德。

      嚴喜玲接到這些電話都很無奈,解釋過後,忍不住看向蘇哲:

      「蘇總,你專輯錄製得這麼快?」

      蘇哲點點頭:

      「嗯,之前就寫完了。我唱功還可以,一遍就能錄完,何況還有夢黎幫我。」

      嚴喜玲沒有吐槽「唱功還可以」,抓狂地抱怨:

      「錄完也得宣傳啊!沒拍MV,沒買通稿,沒粉絲群預熱,甚至連專輯封面都沒設計,你就發專輯?萬一銷量沒達到預期,非常難看啊。」

      蘇哲並不擔心銷量,現在全網都盼著他的中國風新專,怎麼可能賣不出去?

      現在更重要的反倒是速度,要趁著歌迷們對中國風歌曲最渴求的時間內推出,才能取得最大的收益。

      否則在他推出專輯前,萬一有歌手蹭熱度,出一張中國風專輯,只要不是太拙劣,哪怕是平庸之作,歌迷們為了充飢也只能購買。

      這樣無論蹭熱度的專輯質量好壞,都會影響歌迷們的熱情,降低他的專輯銷量。

      所以蘇哲為了牢牢把握熱度,防止被別人蹭到,連以歌詞當做專輯名的慣例都放棄了,直接用了《中國風》當做三專名稱,並火線推出。

      聽到蘇哲的想法後,嚴喜玲愣住了,琢磨半天,猶豫道:

      「但我還是擔心太倉促了,不會被歌迷、大眾視作糊弄吧?」

      蘇哲安撫道:

      「關鍵是歌曲,其他不重要。而且我趁著夢黎微博『泄密』的機會直接發新專,反倒讓歌迷們覺得我心疼他們,沒來及拍MV就推出。」

      這是他想到最好的策略——不是我糊弄你們,是心疼你們啊!

      嚴喜玲不是很確定大眾是否是這種反應,但蘇哲都微博宣布了,她也只能亡羊補牢,立即叫人趕工出一張專輯封面。

      至於MV,肯定沒時間拍攝了。

      而且蘇哲也有更好的辦法:

      「對了,聯繫舞團,聯繫《華夏歌會》,不就是宣傳新專嗎?我要來大招了!」

      嚴喜玲想起蘇哲的藍蓮花雨、白色氣球等著名演唱會現場,對他的舞台設計能力十分信服,立刻同意了:

      「我現在就去做!」

      嚴喜玲忙碌了一晚上,到了凌晨,忍不住揉了揉眼睛,隨手刷新了一下微博,就看到——

      #蘇哲新專《中國風》上架#!

      「?」

      她愣了一下,看了一眼各音樂平台,發現新專真的上架了!

      「等等,這個『明天發』,指的是0點?」

      嚴喜玲有些恍惚。

      她信服了蘇哲的判斷,但沒想到他這麼雷厲風行——

      說明天,就是當晚0點啊!

      顯然,歌迷們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瞧瞧我刷到了什麼好東西?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晚睡的孩子有福利啊!】

      【我剛刷新了一下聽歌軟體,就看到《中國風》專輯冒出來了,蘇哲效率太高了!】

      【我都要睡覺了,等著明天買新專輯,沒想到是0點發!蘇哲連一點拖延症都沒有。】

      【今天不睡了,循環新歌到天明!】

      一群歌迷和跟風的網友立即下單購買。

      但由於沒提前通知粉絲,沒組織甘蔗們刷銷量,又是凌晨,專輯的前幾小時銷量雖然不錯,但離蘇哲上張專輯創下的誇張記錄差遠了。

      對他來說,只能算銷量平平。

      導致有些唯恐天下不亂的自媒體,迫不及待地宣布:

      【蘇哲光環破滅!沒宣傳,半完成品,蘇哲的新專輯成為了災難。】

      【不尊重歌迷,歌迷也不會尊重他。】

      【這會是蘇哲的滑鐵盧之戰嗎?這是否意味著自從翻紅以來就如火箭般崛起的蘇哲,會從此逐漸變得平庸呢?】

      可能還有某些同行的落井下石、推波助瀾。

      於是在第二天一早,熱搜竟然是——

      #蘇哲新專《中國風》失敗#

      早起的網友們頓時傻眼,既震驚蘇哲已經發了新專,又震驚他竟然失敗了?

      而比起微博,音樂軟體上,專輯的口碑卻截然相反——

      【天呢,我還以為是四首新歌,沒想到蘇哲整整寫了十二首!全都是中國風。】

      【中國風盛宴,我終於「吃撐」了。】

      【專輯循環一整夜,現在一點都不困,反倒越來越激動。】

      【蘇哲徹底開創了中國風流派。】

      【聽哭了,為華夏文化自豪!】

      他們在討論時,也終於從專輯循環中脫離,發現了微博上的熱搜。

      歌迷暴怒!

      這麼好聽的歌曲,這麼具有開創性的專輯,竟然被某些無恥營銷號說「失敗」?

      太過分了!太欺負老實人了!

      歌迷們瞬間湧入微博,向網友們安利《中國風》,駁斥營銷號。

      營銷號說:

      【蘇哲沒拍MV,封面也糊弄,就發布專輯,太沒有誠意了。】

      歌迷反駁:

      【新專里十二首歌都是新歌,都是精品!這不叫誠意?反倒什麼封面是誠意?那不是買櫝還珠嗎?】

      營銷號說:

      【銷量下降就是鐵證。】

      歌迷反駁:

      【因為蘇哲沒有宣傳!我很感動,他為了讓歌迷們早點聽到新歌,不做宣傳就推出。】

      營銷號說:

      【蘇哲太任性了。】

      歌迷反駁:

      【他有資格任性!】

      在作品對得起觀眾(聽眾)時,他們甚至可以像粉絲一樣雙標。

      在網友們自發的安利下,在歌迷們對中國風歌曲的強烈渴求下,《中國風》的銷量開始暴漲。

      無數人都想聽聽,這張「華夏音樂史上劃時代的專輯」,到底配不配得上這個稱號。

      不久後,評論爆發:

      【絕對配得上!】

      【誰敢說「失敗」?這是我這輩子聽到最好的專輯!沒有之一!】

      【強烈贊同!】

      【+1】

      而在逼乎上——

      【如何評價蘇哲的新專《中國風》?】

      【如何評價蘇哲開創的中國風歌曲流派?】

      【如何評價蘇哲在音樂史上的地位?】

      三個問題都登上了熱榜。

      前兩個問題不用說,充滿了各種讚譽之詞,無數人發自肺腑地誇讚著蘇哲和新專——

      專業音樂人分析旋律,找到各種傳統樂器的運用和巧思;

      各種文藝青年分析歌詞,讚美蘇哲詩人一樣的筆觸,稱他為音樂詩人;

      而普通網友們,哪怕不太懂專業知識,也能從民族感情的角度,抒發自己的驕傲。

      而比起誇讚專輯,第三個問題最誇張——

      大V玉公子只寫了短短兩句話:

      【之前我一直覺得他是副goat,你們還說我太誇張了。但現在,我認為他已經超越了歌神,成為了華夏音樂史的goat!】

      這個短短的回答,竟然就贊同破萬!

      還有人雖然不太認同這個觀點,但也抒情道:

      【首專《詩歌電台》,他在小眾的民謠圈內,成為了當之無愧的王。但我當時只覺得,一個有才華音樂人像前輩們一樣,開始展露自己的才華。】

      【二專《過去的CD》,蘇哲在更加大眾的抒情流行領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我開始想,蘇哲是否能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歌神呢?制霸歌壇,如太陽一般讓群星黯然。】

      【三專《中國風》,蘇哲開宗立派,成為當之無愧的宗師。這時候,他已經開始被列為歷史最佳的討論中。我覺得為時尚早,但無論如何,他都會在華夏音樂史上留下足跡,成為文化符號般的存在。】

      【我很期待以後。】

      這個回答後來居上,獲得了3萬多贊同。

      可見稱蘇哲為歷史最佳,只是小部分歌迷的觀點;

      但認可他列入討論,已經成為了共識。

      畢竟他才翻紅兩年半而已,很多歌迷連大學、高中、初中都沒上完……但練習生可以出道了。

      這麼短的時間,就接受他成為歷史最佳,對大部分人來說,確實有些顛覆了。

      而且哪怕列Excel,數據上也很難支持這個觀點。

      畢竟實體時代的銷量比現在恐怖多了,除非以後出現新的技術手段,可以有效防止盜版,否則蘇哲很難追上。

      至於獎項,哪怕蘇哲驚才絕艷,也只能靠熬工齡了——再牛逼的人,一年也只能拿一個金麟最佳歌手。

      獎項和專輯銷量這個兩個最重要的數據都追不上,怎麼用Excel說服不懂音樂的人,說蘇哲是最佳?

      ——很多人不懂音樂,只能看懂數據!

      逼乎的回答又反過來傳播到微博上,無數人紛紛站隊,還有人@蘇哲,@歌神,問他倆怎麼看?

      歌神沒回答。

      蘇哲回答:

      【我用手機看。】

      也算沒回答。

      沒辦法,這種涉及當事人的問題,讓他倆怎麼回答?說什麼都尷尬,都會被斷章取義。

      還是讓別人討論吧。

      文字論壇里,很容易陷入歷史地位的爭論,畢竟這種話題引流,特別容易引發爭吵和撕逼。

      而在短視頻網站裡,up主們主要在輸出觀點,有一些專業音樂人開始深入分析歌曲。

      對粉絲們來說,這些分析都太專業了,聽得蒙圈,但卻很喜歡找那些誇讚的話,專門聽最後的結語——

      「蘇哲的才華令人震撼,他開創了樂壇新時代。」

      「從今年下半年,到明年開始,會有大批中國風歌曲推出,雖然大部分是跟風的拙劣仿作,但大浪淘沙之後,也會出現少量精品。」

      「蘇哲為音樂圈找到了一條新路,不再是一味的學習西方,而是向內發掘華夏的文化,創作華夏特色的流行音樂。」

      「最讓我震驚的是,蘇哲的歌曲仿佛誕生於中國風百花齊放的年代,每一首都充滿了精巧設計,不敢相信這是他以一己之力發展出來的。」

      「前兩首專輯不也是這樣嗎?蘇哲總是能將一個領域做到最好,然後毫不留戀地換到另一個領域,繼續開創奇蹟。簡直像個渣男。」

      「人分四檔:庸人-人才-天才-蘇哲。」

      可以說,樂壇再次陷入了蘇哲出專輯-震驚-誇獎-學習的循環中。

      而比起聽誇獎的粉絲們,戚新燕作為中國風歌曲愛好者,雖然也理所應當地成為了蘇哲的粉絲,卻沒有沉浸在這些誇獎中。

      她努力尋找著各種分析視頻,一個個聽下去,反覆琢磨,忍不住看向了自己寫的拙劣仿作。

      她輕輕哼著以前寫的歌,感到臉頰通紅:

      「和蘇大神比起來,我寫的這些歌都是垃圾。真是殘酷,我只是一個庸人啊。」

      戚新燕嘆了一口氣,很羨慕天才的靈感。

      但她羨慕完,立即用電腦打開DAW(數字音頻工作站),學著蘇哲加入樂器音軌,不斷調整、學習著。

      但她忙了一夜,卻發現自己的歌曲旋律越來越像蘇哲的《發如雪》。

      這很正常,大部分人的創作,都是從模仿,甚至是「抄襲」開始(自己仿,不發表,不商用,就不違背道德和法律)。

      但在這個過程中,就能逐漸迸發出自己的東西——

      「俗話說『取法於上,僅得為中』,我認真學習蘇哲,也能成為『天才』吧?」

      或許能,或許不能。

      但人生沒有參考答案,她也只能學習下去,努力下去,向未來扔出一顆石子。

      或者被湖水吞噬,或者激起巨浪。

      誰知道呢?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豪門小甜妻太初都市之最強紈?從契約精靈開始機戰無限
    朱雀記大奉打更人食全酒美絕天武帝撐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