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明:劇透未來,朱元璋崩潰了» 243.第243章 把祖墳刨了!(求月票)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劇透未來,朱元璋崩潰了 - 243.第243章 把祖墳刨了!(求月票)字體大小: A+
     
      第243章 把祖墳刨了!(求月票)

      坤寧宮。

      馬皇后和朱元璋兩人,都停下了正在吃飯的動作,轉頭望向韓成。

      等著韓成接下來的答案。

      這個時候,不僅僅是朱元璋好奇就,連馬皇后也一樣是如此。

      這種更為簡便的注音之法,還有韓成來到大明之後,就一直在寫的簡化字,那都是非常好的東西。

      一旦推行下去,今後必然會令學習難度大大降低。

      是絕對的好東西。

      可哪能想到,韓成居然說只這兩樣還不夠,還需要有一樣東西進行配合才行。

      而他所說的那種東西,要比簡化字,以及漢語拼音都更加要好用,更加重要。

      這讓馬皇后也想要知道,韓成所說的這樣東西,到底是什麼。

      怎麼聽起來竟如此之神奇?

      原本朱允熥這孩子,吃飯吃的不亦樂乎。

      這個時候見到皇爺爺皇奶奶兩個人,都不吃飯了,全部都望著二姑父。

      當下便也把自己那伸出去了一多半的筷子,又給縮了回來。

      也坐在這裡,扭頭望著自己的二姑父。

      等待著二姑父開口。

      韓成倒也沒有賣什麼關子,直接開口道:「岳父大人,岳母大人,我所說的這種東西,其實是很簡單,它的名字叫做字典。」

      對,韓成說的東西就是字典。

      韓成所接觸的第一本字典。就是那種上學時,使用的小本新華字典。

      紅黃相間的封面,給他留下了很多深刻的印象。

      不過這東西,在他上了初中之後,就不再怎麼用了。

      以往,他並沒有到意識到這東西的重要程度。

      但是現在,在朱元璋準備在大明推行簡化字,漢語拼音,提高人讀書認字效率,傳播知識時。

      韓成卻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字典。

      朱元璋想要在大明推行簡化字,推行拼音,其中的前提,需要先編撰出相應的字典來。

      把一切都弄得有規律可循,有權威的東西可以依據。

      只有這樣,才有了推行簡化字和漢語拼音的標準,或者說是基礎。

      若是沒有這東西,想要推行簡化字和漢語拼音,根本不行。

      哪怕是朱元璋,動用皇權強行推行也不成。

      沒有相應的字典,它們便是先天不足。

      很容易造成混亂。

      只有編出相應的字典出來之後,再進行推廣才可以。

      「字典?這是什麼東西?」

      朱元璋聽到韓成的話之後,多少顯得有些疑惑。

      這是個他沒有聽說過的新名詞。

      朱元璋不知道字典,韓成倒也不覺得奇怪。

      當下便出聲道:「所謂的字典,就是把所有的字,都給歸納到一起。

      按照偏旁部首,或者是拼音給它們排序,並對每一個字進行注音,注釋,同時還要規範書寫筆畫的典籍。」

      聽到韓成的這個解釋後,朱元璋一下子就變得恍然大悟起來。

      「嗐!你非要說字典,弄的咱還以為是什麼不得了的東西呢!

      這不就是說文解字嗎?

      你說的這東西,上千年前就有人做過了。

      就是那個叫許……許慎,對,就是叫許慎!

      咱沒有記錯!

      就是他編撰出來的。

      東西寫的很詳細,不僅僅寫了你所說的那些,還把字的演變都給寫了出來。

      咱記得,他好像還把字給歸結了成了幾個部分。」

      說文解字的內容竟然是這。

      韓成聽到朱元璋的話,倒是稍微有些愣了一下。

      原來字典這種東西,那麼多年之前就已經有了。

      許慎和說文解字的名字,說實話,韓成在後世之時都有聽過。

      知道有這麼一個人,這麼一部書。

      但是,說文解字具體寫的是什麼,他從來沒有去了解過。

      這個時候被朱元璋如此一提及,他才明白,原來這就是華夏最早的字典!

      只不過叫法不一樣而已,沒有冠以字典之名。

      這讓韓成微微有些臉紅。

      話說,原本他還想通過字典,來痕跡的震驚一下朱元璋這個老丈人。

      哪能想到,這次卻被老丈人給反手教育了。

      字典竟然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有了!

      好在韓成臉皮也是很厚的,轉眼之間就把這點兒尷尬給消除了。

      「對對,就是這種東西。」

      韓成點頭應和。

      「只不過在我們後世,已經是習慣性的把相關書籍,給叫成字典了。」

      如此說著,卻也是放下心來。

      有了說文解字這樣一本字典存在,朱元璋他們再理解起字典來,就非常的容易了。

      自己完全不必再多麻煩,解釋太多東西。

      而朱元璋這個時候,也恢復了正經。

      他想了一陣,用力的點點頭了很。

      「你說的很對,這點兒確實是咱在之前疏忽了。

      覺得有了這拼音,還有簡化字,便可以直接拿來使用,進行推廣。

      但卻忽略了這樣一個東西。

      這字典才是是重中之重。

      若是不弄一個字典出來,讓事情都有了章程,這拼音還有簡化字,都沒有依據。

      如此以來,這東西肯定不能很好的推行下去。

      或者說,根本就推行不下去。

      肯定會半途而廢,被很多人笑話咱不學無術。

      那些文人們的嘴是什麼樣子,咱可知道的很清楚。

      一個個只會讀幾本破書,寫幾個字,念上幾句之乎者也,沒什麼干實事的能耐,就喜歡拿咱小時候沒上過學說事。

      不過若是有了這字典,那可就不愁了。

      這東西就明白白的擺在這兒。

      所有人都要遵循。

      在這種情況下,不管簡化字也好,還是漢語拼音也罷,都有了依據。

      配合著字典,確實能將之給很好的推行下去!」

      原本不知道韓成所說的,更為重要的東西是什麼,朱元璋心裏面還多少有些不太服氣。

      但是此時聽到了韓成所說的是這樣一種東西後,朱元璋心中的不服氣頓時就沒了。

      反而還覺得韓成考慮的,確實很周到。

      字典才是重中之重!

      少了它還真辦不成事兒!

      「岳父大人想要推行漢語拼音還有簡化字,自然是好的。

      只是……就現在這種情況,岳父大人若是進行推行的話,只怕阻力很大吧?

      很多人只怕會像刨了他們的祖墳一樣,有一堆的人跳出來反對這件事兒。

      岳父大人還需要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才行。」

      關於簡化字和繁體字之爭,哪怕是韓成所生活的年代,簡化字都已經推行了多少年了。

      還不時能夠看到一些說簡化字不行,應該全部使用繁體字之類的論調。

      就更不要說在洪武朝了。

      這個時代的讀書人,早就已經習慣了他們所使用的這些文字。

      且相對於後世而言,這些人要更加的保守和守舊。

      朱元璋此時要弄一個簡化字出來,很多人的反應,肯定會特別的大。

      朱元璋又夾了一塊紅燒肉,放在口中,一邊咀嚼一邊道:「這是肯定的。

      這些讀書人是什麼德性,咱給他們打了這麼長的交道,是最清楚不過。

      有事沒事,便是屁事一堆。

      嘴巴比誰都能說,可若是論起干實事的能力,十個裡面有一個能幹的都沒有。

      各種虛頭巴腦的東西,他們倒是積極的很。

      咱豈能不知道這些人,一直想著和咱共天下?

      做夢去吧!

      大宋倒是和這些人共天下了,看看大宋有多憋屈?

      他們若是真的有能耐,那也另說。

      可偏偏是許多人,真的沒有能耐,反而一個個眼高於頂。

      做著不切實際的夢。

      咱為什麼科考開了幾次之後就,一直停到現在,都不曾再開科舉?

      就是因為咱發現,通過科舉選拔上來的人,基本上沒有什麼好用的。

      你若讓他做做學問,讀讀書什麼的還行。

      但真指望他們干實事,一個比一個的廢物。

      偏偏還一個個傲氣的,很覺得他們有天大的本事一樣。

      咱是真的看不上。

      還沒有咱用國子學培養出來的學生用著順手。」

      朱元璋一邊說,一邊用力的嚼著嘴裡的肉。

      帶著一些咬牙切齒的模樣,仿佛嘴裡的肉,就是那些文官們一樣。

      一看朱元璋這樣子,就知道他對這些所謂的讀書人,看不上很久了。

      提起他們就火大。

      「他們反對就讓他們反對去。

      他們反對了,咱就不做事了嗎?

      笑話!

      反對的輕也就算了,反對的狠,咱就讓他們看一看,是他們的嘴硬,還是咱的刀子硬!」

      朱元璋可不會慣著這些人。

      比如當初高啟那一幫子文人,就自視甚高。

      在文壇當中名聲很大,影響力也非常大。

      不肯出來做官,為朝廷所用也就罷了,偏偏還喜歡給朱元璋唱反調。

      朱元璋任何政令頒布出去,高啟這幫人就會各種的唧唧歪歪,進行冷嘲熱諷。

      從而令這政令的效果,大打折扣。

      讓許多人都以執行朱元璋的政令,感到為恥。

      就算執行了,心裏面也大多是抱著看笑話的心態。

      高啟以為他們的人足夠多,他的名聲也足夠大。

      在天下間的影響也足夠強。

      朱元璋絕對不敢動他。

      誰動了他,誰就要為千夫所指,將會被文壇罵成狗屎!

      但他們最終的結果,卻是被惹毛了的朱元璋,直接讓他們永遠閉了嘴。

      他自以為高貴的文人身份,在朱元璋這邊根本不夠看。

      「重八,有些時候該柔和一點,也要柔和一點,也不能只打打殺殺。」

      馬皇后忍不住出聲提醒。

      朱元璋道:「妹子,你不懂,那些文人一個個都是賤皮子。

      你就不能給他們好臉子看。

      給他們好臉子,他們就蹬鼻子上臉,上房揭瓦,還以為你怕了他。

      得到一點好處之後,就想得到更多,最是貪得無厭。

      也最擅長得寸進尺,鑽空子。

      最為關鍵的是,你給了他們好處,他們不僅僅不感激你,還覺得你傻,覺得這是他們應得的。

      還覺得你給他們的太少,對你心懷怨念。

      咱不是說所有人,而是說整體上就是如此。

      對付這些人就不能客氣。

      只有拿刀子,不時的砍下幾個人的腦袋,再用鞭子抽著他們,他們才會老老實實的幹活。

      不然便會上房揭瓦,倒反天罡!」

      對於朱元璋所說的這話,韓成倒是很認同。

      畢竟從後世而來的他,可知道到後來大明的那些文官集團,一個個都猖狂成了什麼樣子。

      都做出了多少爛事。

      對於這些人,確實不能給太多的好臉色。

      該殺就要殺。

      你給他講道理,永遠是講不通的。

      明朝中後期,就是太慣著這些文官士紳讀書人了。

      韃子入關,清朝建立,也有許許多多有骨氣的官員,文人,忠義之士以死相拼。

      但卻有人有許許多多骨頭軟的,迫不及待的改換門庭。

      夢想著可以和在明朝一樣。

      結果,清朝對於他們這些人,是真的不客氣。

      殺起文官,殺起讀書人來,真能下得去手。

      不時就是一頓大刀子揮下來,咔咔咔的亂砍。

      把這些人砍的都老實了。

      而且還弄了一個貳臣傳,把明末清初那些出名的,拋棄大明,迫不及待的去跪舔清朝腚溝子的人,給記錄其中。

      倒是諷刺的很。

      「咱怕武將造反,怕大規模的百姓們造反,但卻一點兒都不怕這些讀書人們鬧事造反。

      這些人成不了大事!

      咱一開始時,也覺得讀書人,尤其那些當了官的讀書人很重要。

      但是後來,咱卻逐漸的發現,事情和咱想的不一樣。

      朝廷政令的傳達,以及各種的稅收,具體政務,其實都不是這些人在做。

      是下面的胥吏在做。

      這些人在其中,只不過是起到了一個傳話的作用。

      也可以說,是朝廷派下去來監督下面眾多胥吏們幹活的。

      僅此而已。

      與其說咱指望著這些文臣官員們治理天下。

      反倒不如說,咱是指望著下面的眾多胥吏來治理天下。

      只要有足夠多好用的胥吏,這些所謂的文臣官員,再少上個三五成,甚至七八成,咱覺得大明都不會多混亂。

      都可以正常的進行下去。

      韓成你說在這種情況下,咱會怕這些人反對嗎?

      會怕這些人在那裡唧唧歪歪嗎?

      咱一點都不怕!

      可偏偏他們中的許多人,卻以為離開了他們,咱這大明就運轉不下去。

      實際上,這就他們把他們自己看得太重了,拎不清楚自己幾斤幾兩了。

      就像是老公雞,覺得自己不叫,天就不會亮,日頭就不會出來是同樣道理。

      太過於狂妄自大了!」

      聽到朱元璋難道說出這些話,韓成忍不住的對著朱元璋豎起大拇指,點了一個贊。

      「岳父大人說的真對,事實情況就是如此。

      正所謂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

      岳父大人用科舉選拔出來的那些人,在此之前,一直都是在苦學四書五經。

      治國理政各方面的知識和經驗,不說一點都沒有,可也差不多就是等同於沒有。

      但偏偏他們這些人,通過了四書五經的考試之後,用不了太長時間,就會被逐漸的任命為身份不低的官員。

      一般最低的,也都是到下面做知縣。

      在這種情況之下,岳父大人指望他們能夠處理好各種政務,各種事情都給處理的井井有條,又怎麼可能?

      畢竟他們學的,和這些都不相關。

      肯定是難以做好的。」

      聽到韓成如此說,朱元璋左手猛地在桌案上一敲擊:「你說的對,就是這個道理!」

      韓成的這話,簡直是說到朱元璋心坎里去了。

      「那……韓成你沒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

      朱元璋望著韓成詢問,眼中帶著一些期待。

      對於科舉選拔出來的人不好用這件事情的苦惱,朱元璋已經是好多年了。

      他所採用的辦法就是,停科舉,興國子學。

      教授國子學的學生,比較務實的知識。

      然後讓他們去做事兒。

      但朱元璋卻知道,這辦法終究只是一個權宜之計,不可能會一直這樣的推行下去。

      科考早有一天還是會恢復。

      畢竟這天下之間的讀書人太多,而科考關係又大,牽動著許多人的心神。

      存在的時間又長,早就已經深入人心,根深蒂固。

      自己在位時,能夠力壓所有人,把這科考一直停下去。

      但是自己死後,科舉最終還是會再一次的被重新啟用,

      自己現在所推行的這種辦法,只是治標不治本。

      臨時性的辦法,沒辦法長久。

      若是不想辦法進行解決,免不了人死政息的下場。

      最終的結果,還是如同韓成給自己所說的大明未來那樣。

      那些文官們在後來,還會捲土重來,占據朝堂,爭權奪利。

      把自己辛辛苦苦建造出來的大明,給攪得一團糟。

      現在,話趕話說到了這裡,朱元璋是很想從韓成這裡,得到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

      解決這個重大的隱患。

      韓成聞言道:「岳父大人,我確實有些辦法。」

      還真有辦法?!

      朱元璋聞言,不由的一喜,忙望著韓成詢問,他所說的辦法是什麼。

      韓成道:「岳父大人,我剛才不是已經給你說了嗎。」

      已經給咱說了?

      朱元璋愣了一下?

      「你有給咱說過嗎?」

      隨後反應過來:「就是你說的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

      這是韓非當初說過的話,聽起來很有道理。

      但是現在的情況,和當初的情況已經有了很大不同。

      道理是如此,但是具體的辦法,卻沒有那麼好想。

      咱這個時候所任命的文臣武將,真正掌管權力的,那都是跟著咱打天下的人。

      都是一步步殺出來的。

      這點倒是很符合韓非所說的。

      但是,在咱之後的該如何做,咱心裡確實有些沒底兒。」

      這也是朱元璋最為苦惱的地方。

      韓成一聽朱元璋這話就知道,朱元璋在這件事情上,有些鑽牛角尖了。

      沒有明白自己真正的意思。

      不過想想也能明白,畢竟自己真正的意思,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多少是有些石破天驚。

      讓很多人都不敢去想。

      朱元璋一時之間沒有想到,也很正常。

      韓成便開口道:「岳父大人,這個其實很好解決。」

      很好解決?

      朱元璋覺得韓成是在開玩笑。

      這怎麼可能會好解決呢?

      好解決的話,自己用得著苦惱這麼久?

      「岳父大人之所以覺得不好解決,是因為岳父大人的一些想法,沒有轉變過來。

      還陷入到了原來的思維里。

      正如岳父大人所說的那樣,科舉是不可能長時間廢除下去的。

      今後必然會開科舉。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不能主動開科舉呢?」

      主動開科舉?

      聽到韓成這話,朱元璋顯得更加的迷惑。

      主動開科舉的話,那事情豈不是更加的麻煩了?

      還不如自己現在所用的折中之法好。

      不過他並沒有開口詢問。

      而是靜靜的等著韓成接下來的話。

      他知道韓成既然這樣說,自然有他的道理。

      韓成道:「科舉肯定要開的,這是選拔人才,同時也是給下層往上層走的一條路。

      讓下層之人,能夠看到向上走的路,給他們一些希望。

      他們很多人就不會鬧騰的太厲害。

      只不過開科舉之後,岳父大人這裡,給他們的任命,需要有所改變。

      不能如同之前那般,直接就授予他們官職。

      這樣根本不行。

      他們難以勝任。

      這個問題很好解決,那就是考中之後,不讓他們做官員,而是去做胥吏。

      然後把能力突出之人,一步步的往上面選拔。

      做事情能力差的人,今後就永遠做胥吏。

      在任上肯下功夫,肯學習,做出突出政績的人,則向上升遷。

      一步步從底層做上去。

      這豈不就是韓非所說的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

      韓成這話說過之後,便坐在這裡一言不發的望著朱元璋。

      而朱元璋,在聽到韓成所說的這一番話之後,明顯是愣了愣。

      然後神色大變,繼而滿眼都是恍然之色。

      充滿了強烈的欣喜。

      但沒過多久,又變了臉色。

      如此過了一陣兒之後,他望著韓成道:

      「你這小子,剛才的時候還對咱說,擔心咱推行簡化字,推行拼音,會令得諸多的文官,還有讀書人大力反抗。

      招致他們不滿。

      結果你小子倒好,你小子比咱下手還要狠啊!

      咱充其量只不過是稍微給他們的祖墳鬆了鬆土。

      你這才是要把他們的祖墳給刨了!

      不外乎朱元璋會如此說。

      這個時代,官吏之間身份差距非常大,有著難以逾越的鴻溝。

      並不是說沒有人能夠從胥吏做起,跨越這道鴻溝,成為真正的官員。

      可這只是鳳毛麟角的存在。

      在官員的眼中,吏員乃是不入流的存在。

      和他們之間差的不是一點兩點。

      只有考學考不上的文人,才會自降身份去做吏員,

      只要稍微有些志氣的讀書人,那是衝著官去的。

      對於胥吏,不屑一顧。

      以往科舉考得好,就可以當官。

      起步就是眾多吏員一輩子,都觸碰不到的頂點。

      結果現在,卻變成了考得好之後當吏員。

      這當中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依照那些讀書人的性子,這樣的消息若是傳播出去,這些人肯定會炸毛!

      遠比自己準備推行的簡化字和拼音,殺傷力更強。

      這動到了他們的根本利益。

      他們中的很多人,肯定是會拼命反抗。

      「韓成,你的這個提法,要是讓一些膽子小的皇帝聽著,肯定會視你為洪水猛獸。

      把你給趕走,甚至於把你給解決掉,也不是沒可能。」

      韓成笑道:「這不岳父大人不是那樣的人嘛!

      岳父大人這種有著大胸襟,大氣魄的開國君主,自然不會如此行事。

      若岳父大人是那樣的人,我也肯定不會說。

      只會把這些想法,給牢牢的壓在心裡,誰都不告訴。」

      朱元璋聞言,面露笑容:「這點你還真的說對了。

      咱確實不是那樣的人!

      別的皇帝怕,咱不怕!

      正如咱之前對你說的,咱擔心武將們造反,擔心百姓們造反,卻獨獨不擔心這些文官讀書人造反!

      他們算個屁!

      你說的這個解決辦法,雖然石破天驚。

      但是在咱看來,卻是一個頂好的辦法!

      就該這麼來!

      這些讀書人之前就是被慣壞了。

      他們中的許多人,拼命讀書,想要出人頭地。

      在考中有了官職之後,許多人就鬆懈下來,覺得可高枕無憂。

      剩下的便是蠅營狗苟。

      真正的治國本領沒有多少,眼高於頂,自命不凡的卻很多。

      都是前面的皇帝,給他們的地位抬的太高了。

      給他們的東西也太多。

      讓他們迷失了自我,認不清自己了。

      還是你這個辦法好!

      不給他們官做,讓他們先去做胥吏。

      再一步步的往上爬。

      這下面的經歷,是最鍛鍊人。

      能在下面把各種的事情,都給做好的人,能力肯定不會特別差。

      今後真有能力一步步的爬上去,居於廟堂之上,身兼要職,那也懂得民間疾苦。

      知道下面是一個什麼情況。

      不至於會被下面的人所蒙蔽,不懂民間疾苦,來個何不食肉糜。

      還能通過這樣的辦法,儘可能的改掉這些人眼高於頂,自命不凡的臭毛病。

      你這個辦法好!真好!

      今後咱就採用了!

      咱必須要將這個事情給推行下去!

      只要能夠將之推行下去,並在大框架上成為定製,今後算是有朝一日,文官再次獨大,那也要你給咱說的那些情形,要好的多!

      妙!

      實在是妙的很!

      這才是真正解決事情的辦法!

      比咱所想的那個折中之策,好的太多太多!!」

      朱元璋說到後來,神采飛揚。忍不住用手敲著桌面,不住地稱讚起來。

      這是朱元璋很少出現的狀態。

      韓成的這個辦法,一下子讓朱元璋茅塞頓開,看到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韓成真不愧是自己的好女婿!

      乃是一座會行走的人形寶藏!

      知道的東西是真的多!

      給人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感覺!

      「允熥,跟著你二姑父好好的學本事。

      他本事大著呢!

      你能多學上一些,今後便可受用不盡!」

      朱元璋又一次轉頭,望向朱允熥如此交代。

      朱允熥用力點頭,表示自己肯定會好好學的。

      他也覺得自己的二姑父非常的厲害。

      朱元璋坐在這裡,想著韓成給他出的這個主意,越想越是激動。

      這當真是一個妙策!

      自己要是能早點從韓成這裡,得到這樣一個主意,自己當初就也不會搞那樣一個折中之策了。

      說不定現在已經把這個良策,給推廣開了!

      不過如此也好,自己已經停科考好幾年了。

      把許許多多的人,都停的望眼欲穿。

      諸多讀書人,都是鼓足了勁兒,只等著自己開科考。

      他們好大展拳腳,一飛沖天。

      這種情況下,自己宣布恢復科考,哪怕是考上之後的獎勵,從原來的官職變成了吏員,落差很大。

      可也肯定會有一部分等不及的人,會參加考試。

      畢竟自己在此之前,可以說是把整個房屋都給拆了。

      讓考中的人先去做吏員,雖是把房頂給掀了,但相對於把整個房子都給拆了而言,還是要好的太多。

      朱元璋越琢磨,越覺得心中興奮。

      而韓成在這裡,又吃了一會兒飯,等到朱元璋的情緒稍稍平復了一些之後,便望著朱元璋再一次開口道:

      岳父大人,你若是想要重開科考,按照這種辦法行事,所取得的成果,肯定要比原來好。

      不過這套辦法,卻還不夠完善。

      我這裡還有一些補充。

      有了這個補充之後,岳父大人再開科舉,能夠獲得更多的有用人才。

      比你現在所舉辦的國子學裡,出來的學生,都要更加的好用,更為順手。」

      到韓成的話,不論是處在亢奮中的朱元璋,還是驚嘆之中的馬皇。

      都是不由將目光齊齊望向韓成。

      還有?

      韓成竟然還有?!

      方才韓成所說出來的辦法,都已經如此之好了,他竟還有更好的辦法?

      這一刻,第一次在邊上聽韓成講述這些的馬皇后,有被韓成給驚到。

      原本她就覺得,自己的這個女婿足夠優秀了。

      現在看來,他比自己想像的更為優秀!

      「快快說來!」

      朱元璋迫不及待的開口催促……

      ……

      而在韓成和朱元璋在這裡說著這些,在接下來關乎大明諸多讀書人命運,註定要讓許多讀書人,暴跳如雷的事情時。

      呂本也敲開了一個人的門。

      這人的名字叫做吳伯宗。

      這人有一個極為特殊的身份,那就是大明洪武第一位狀元!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從大秦開始統御萬界元尊武道獨尊無限動漫錄仙逆
    呆萌配腹黑:絕寵小冤家猛鬼夫君嬌寵令斗羅大陸III龍王傳說名門暖婚:霸道總裁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