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明梟相» 第185章 論《三大政紀》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梟相 - 第185章 論《三大政紀》字體大小: A+
     
      臨近傍晚,高邦媛在院子裡散步,身後的藍心和慈雲目不斜視,如臨大敵,於可遠也跟在一旁牽著她的手。

      高邦媛在樹上摘下一片泛黃的葉子,不像青綠那樣柔軟,被風吹得輕輕一折應該就會斷開。

      於可遠小聲問:「怎麼了?」

      「快入冬了。」

      已經入了十月,這些天北風嚎嚎,總感覺像是醞雪,像今日這樣的暖陽並不多見,大多數是陰沉沉的,風雖不大不冷,卻綿延不斷。這時於可遠穿著一身褐色綢面的貂裘,是阿福親手織就,高邦媛帶到京城的。風領也豎起來,趁著一張臉別說多俊秀了,雖然是秋天,卻給人一種踏實的溫暖。

      「應該早點準備。」高邦媛說:「吩咐人將炭啊柴的多備一些,阿母和阿福也快來了、」

      「這個你無需操心。」於可遠道:「你只管顧好自己。」

      又來了……

      什麼都不讓管,什麼也不能幹,什麼都無須問,必須吃好喝好睡好——

      高邦媛一邊心裡嘆著氣,一邊又覺得……這樣被人照顧著,幸福得心裡冒泡泡。

      真好啊。

      她從來沒想過,自己一個不受人待見的高家女,會有這樣的婚後生活。

      年少的時候,哪個女孩子沒憧憬過,嫁人持家生子,平平順順的,但那只是生活……生活談不上多幸福,是每個人都要走的必經之路。

      因為,是人,就每天都要為生而活。

      而幸福和快樂,是建立在生活基礎上,從生活土壤中誕生出來的新東西。

      走了能有半刻鐘,於可遠不准了。

      「媛兒,回去歇息吧。」

      高邦媛雖然還想逛更久,但知道身邊這位和身後那兩位都不會允許,任憑她嘴皮子磨破,她無奈又開心,無奈是覺得等阿母和阿福來了,這種境況恐怕還要再甚幾分,平時於可遠進宮,起碼白天是自由的,阿福或許也會忙,但阿母不會……

      「好。」

      她在心底為自己默哀了一會,被於可遠牽進了屋子,坐在熱炕頭上。

      熱氣一衝到臉上,高邦媛困意便襲來了,藍心和慈雲開始為她洗漱。

      早早就睡下了。

      第二天到翰林院,進了編檢廳,於可遠便一頭埋進工作里。新安排的文稿還有《三大政紀》,他看到很晚很晚,甚至不得不在宮門關閉前帶著一堆文稿回家。

      喜慶幫了他一個大忙。

      他回到家之後,將這些講給了喜慶。喜慶不能理解為什麼要對敵人安排的工作這樣認真。

      於可遠向他解釋說,敵人並不是真的敵人。他們只是被稱作敵人,不得不表現得像敵人一樣,一個翰林院才有多大,又能有多少利益之爭?無非是有些人眼饞他這般順風順水,就算想對付自己,那些真正的敵人也犯不著找這群毫無出路的翰林院窮苦書生。其實他們只是無關緊要的小嘍囉,而內閣和六部才是真正的敵人。

      但對待這些不是敵人的敵人,要更加警惕。往往這些人搞破壞,是不經腦子,不顧自己安危的,能出其不意地造成最大傷害。

      於是晚飯後,在高邦媛幽怨又不滿的目光中,他和喜慶進了書房開始一遍遍翻閱《三大政紀》,果不其然,在最後幾頁的一小行無關痛癢的批註里,於可遠找到了一些有趣的內容。

      《三大政紀》為什麼很敏感呢?

      正德十六年4月20日,明武宗駕崩。明宗沒有子嗣,彌留之際,首輔楊廷和便預料到繼承人問題,援引《皇明祖訓》里「兄終弟及」的原則,在武宗逝世前五天以皇帝名義頒布敕令,令朱厚熜縮短為其父服喪時間,並承襲興王爵位。武宗駕崩後的當天,楊廷和讓司禮監請太后懿旨,正式宣布朱厚熜為皇帝繼承人。

      在朱厚熜到達北京城外的良鄉時,他便和司禮監、皇室、朝廷所代表的使團發生了第一輪衝突。按照楊廷和的安排,用禮部接待太子的禮儀迎接朱厚熜,即由東華門入,居文華殿。

      但朱厚熜不認可,他對時任右長史袁宗皋說:「遺詔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

      雙方互不妥協,最後由皇太后令群臣上箋勸進,朱厚熜在郊外受箋,從大明門入,隨即在奉天殿即位。

      朱厚熜即皇帝位,改元嘉靖不久後,便與楊廷和、毛澄為首的武宗舊臣們之間關於以誰為嘉靖帝皇考(即宗法意義上的父親),以及嘉靖帝生父尊號的皇統問題發生了長達三年半的大禮議之爭。

      嘉靖帝不顧朝臣反對,追尊生父為興獻帝後又加封為獻皇帝、生母為興國皇太后,改稱明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

      而《三大政紀》便是嚴嵩嚴世蕃等人上疏數萬字,抨擊楊廷和、毛澄等人,全盤推翻「大禮儀」中對嘉靖不利的言辭。嚴嵩嚴世蕃為了加速陷害楊廷和等人,開館編撰《三大政紀》,在《皇明祖訓》的基礎上,還提寫了很多有利於自己的言辭,抨擊了不少政敵,因為有對「大禮儀」的篡改,嘉靖帝便對這些小事情視而不見。但如今嚴嵩嚴世蕃倒台,除了關於「大禮儀」這一塊,其他不公平之處都要重新編寫。

      也因而,在清流們眼裡,《三大政紀》是一部臭名昭著的「名著」。為了達到陷害楊廷和等人的目的,中間多有混淆是非,點到轉折之處,而嚴黨這些人盡以忠臣的面目被記錄在白紙黑字上。可謂是趨炎附勢登峰造極之作。

      而這行無關痛癢的批註里多出來的內容,還剛好被兩頁分開,如果不是特別細心想要挑錯,根本不會注意到這裡,更別提今天除了《三大政紀》外,還有多少必須在今天完成的所謂「萬分緊急」的事情。

      種種跡象表明,有些人不想讓他發現這裡的貓膩。

      這條批註里新加入的內容,包含了他預料到和沒有預料到的用詞:「或許是有意為之……有待商榷……未嘗沒有這種可能……尚未有足夠證據表明……不能以偏概全……」

      這些模稜兩可的詞,招招打在致命的問題上。最需要表明態度和立場的問題,卻給出這樣的批語,只能說壞到家了。

      編撰這樣一份《三大政紀》,若是上交,於可遠最少要落得一個怠政的罪名,還得找一個背鍋俠,證明這不是自己批註的。

      喜慶建議他老師立刻將事情捅到內閣,讓內閣插手處理翰林院那些無恥之輩。於可遠不願意——翰林院不可能完全洗牌,就算只留下幾個人,自己整這樣一個狠活,將來在這裡也將寸步難行。何況這樣一件小事就要勞煩高拱,也未免太讓人看清。

      京城處處有眼線,不止是嘉靖帝的錦衣衛們,身居高位的官員們哪個又沒有眼線?自古文章易出事,像翰林院這種窮鄉僻壤,雖然不是爭鬥的最中心,但也不可忽視。於可遠篤定,這裡發生的事,高拱其實已經知情了,就想看自己怎樣處理。

      「你要明白上頭人的心思,如果沒有明顯利益能夠爭取,那麼任何禍事最好報喜不報憂,也最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給人添麻煩,就是不給自己添麻煩。」

      「可是……」

      喜慶若有所思,但還是咽不下這口氣。

      「但我也不會輕饒了他們。」於可遠眯著眼,「能辦出這麼大的事,楊百芳不可能什麼都不知道,得罪人的事情,就送給他吧。」

      喜慶抬頭,「老師打算怎麼做?」

      「你不覺得很不公平嗎?」於可遠問他,「為什麼我們這樣辛苦的時候,他們卻能在家老婆孩子熱炕頭?畢竟,他們已經讓我這幾日不得安寧了,風水輪流轉,該到他們了。」

      「是應該這樣!」喜慶咬著牙道。

      於可遠看著他。「去查一查楊百芳家住在哪。」他一邊說著,一邊從抽屜里拿出一個冊子。

      喜慶接過冊子翻閱,然後很合理地補充了一句,「讓他們知道老師的厲害!」

      「但不要急,再過兩個時辰。畢竟,他們將這份批註寫在最後面的幾頁里,我就不可能更早發現它,不是嗎?」

      馬車從於可遠家裡出發,到楊百芳家門前,已經接近子時三刻了。

      楊百芳被僕人叫醒的時候,聲音含糊不清,很奇特,他今晚睡得應該格外香甜。

      「老爺,真不是故意驚醒您……外面那位說有十萬火急的事情等您處理……」

      「不是……」楊百芳有些困惑,「是陰天嗎,還這麼黑,就要起早進宮了,感覺沒睡很久。」他渾身疲乏,不像是睡了一整宿的樣子。

      那僕人告訴他是子時三刻。

      「什麼?」楊百芳聽起來似乎完全清醒了,「皇上……還是裕王?」

      這兩位主子近來身體都不大好,他率先想到的就是嘉靖駕崩或者裕王薨逝。

      「不是皇上和裕王。是,是您的一位屬下深夜拜訪,還說這麼晚了,老爺您也一定在埋頭苦幹,這才過來叨擾,我百般勸阻,他都不肯走,還說有什麼老爺您也擔不起的罪責。」

      「是誰?」楊百芳剛問出來,不等僕人回答,便擰眉道:「蘇博還是於可遠?」

      「是於大人和他的學生。」

      楊百芳忽地從床上坐起來,沉默了好一會,輕嘆一聲:「我就知道不行,哎,掌燈,把於大人請進來吧。」

      那僕人在身前領路,楊百芳走在後面,從寢室到大門其實並不算遠,但他走得相當漫長,臉上也極為厚重。

      門被僕人打開。

      於可遠連忙上前,一把攙扶住楊百芳,「楊大人!真是抱歉這樣晚還來叨擾您,您也一定還沒睡吧?最近翰林院的事情太多了,想睡個懶覺都不行。」

      楊百芳嘴角抽了抽,「哪裡睡得著,一堆事情要處理。」

      於可遠更顯真誠,「大人真是勤儉持家,我們在外面都看不到您房間的光,朝廷的事要用心,但大人也得顧念自己的身體啊!」

      楊百芳百口莫辯,他聽出於可遠話里的嘲諷了,也只能賠笑道:「月光還足,現在百官都欠著俸祿,我也不例外,還是要節省一些。」

      於可遠告訴他,他剛剛處理完今天給他安排的新任務。

      「你用心了。」

      「還有《三大政紀》……」於可遠拉長了尾音。

      楊百芳腳步一頓,停下來望向於可遠。從僕人打的燈籠來看,於可遠的面容陰晴不定,只是謙虛地笑著。

      「《三大政紀》怎麼了?」

      「聽說有些同僚覺得,我編撰的《三大政紀》不太妥當……」

      「哦,其實……」

      於可遠立刻打斷他,「哦,您已經發現……」他不卡殼地更正了自己的話,「您已經看過了。」

      



    上一頁 ←    → 下一頁

    都市逍遙修神透視醫聖神醫小獸妃我是系統之女帝養成計劃重生落魄農村媳
    金手指販賣商都市最強裝逼系統修羅武神史上最牛輪迴超能小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