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明梟相» 第140章 強硬的海剛峰,於可遠發難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梟相 - 第140章 強硬的海剛峰,於可遠發難字體大小: A+
     
      海瑞何許人也?

      明朝著名清官,有「海青天」之譽。

      海瑞參加鄉試中舉後,一直沒有考中進士,但也累官至右僉都御史,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

      海瑞推行清丈、平賦稅,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修築水利工程,並推行一條鞭法,深得民心。

      但海瑞在官場中的評價實在不好看。實際上,這也是他之所以僅僅被稱呼為「清官」,而沒有能臣。

      海瑞是古怪的模範官僚。他是忠臣,也是孝子。海瑞尊重法律,一切都要按照規定的最高限度執行。海瑞從政二十餘年,充滿了各種糾紛。

      他的信條和個性被人尊重,也被人遺棄。無論是當世之人,還是後世,評價他的政治措施,不僅會意見分歧,且分歧程度極大。爭執中找出的一個共通的結論,就是他所作所為無法被接受為全體文官們的辦事準則。

      海瑞固然充分重視法律的作用且執法不阿,但作為在聖經賢傳培養下成長的文官,他又始終重視倫理道德的指導作用。

      海瑞認為,一切日常行為乃至一舉一動,都可以根據直覺歸納於善惡兩個道德範疇,他不僅以最高的道德標準衡量自己,也衡量一切身邊的人,乃至帝王將相。

      正如徐階評價他時所言:「然剛峰初意亦出為民,只緣稍涉偏頗,刁徒遂乘之妄作,偽播文檄,謬張聲威,……,紀綱倫理蕩然無存,不獨百姓莫能存生,而剛峰亦因之損譽,良可慨也!」

      像一些訴訟的案件,或者這樣的辯論,海瑞是一把鋒利無比的寶劍,推行政策也將無往而不勝。

      但若是官場中的你來我往和暗影流聲,有海瑞參與,往往會被搞砸。

      看到海瑞出場,王正憲也是一聳眉,「這人……我似乎有所耳聞。」

      「天地有正氣!」高奉雲激動地接言了,「此人我雖未見過,倒記過他的一篇論抑制豪強反對兼併的文章。諸位,你們想不想知道他怎麼說?」

      王正憲:「在哪裡?」

      「誰帶著文章到處走?只是因為寫得好,我通篇記下了。想聽,我現在就背給你們聽。」高奉雲見王正憲點了點頭,略略想了一下,背誦起來,「……『夫母誕一子,必哺育使之活;天生一人,必給食使之活。此天道之存焉,亦人道之存焉。豈有以一二人奪百人千人萬人之田地使之饑寒而天道不淪人道不喪者!天道淪,人道喪,則大亂之源起。民失其田,國必失其民,國失其民則未見有不大亂而尚能存者!』」

      「慢!」

      王正憲止住了高奉雲,「好像有些熟悉?」

      高奉云:「正是。去年四宗會講時,我那門下弟子就引用過,只是改了一個字,就憑著這幾句話奪得了首魁。最後幾句話是。」

      說著他又大聲背誦起來:「「『是以失田則無民,無民則亡國』!」

      「好!好啊!」

      王正憲在腿上猛拍了一掌,站了起來,緊望著海峰:「這樣的人可堪大用,必將是國之棟樑!但如此直言不諱者,所謂過剛易折,若沒有人在背後支持,恐怕難活。」

      就在王正憲和高奉雲談海瑞之時,高拱等人顯然也議論起他來了。

      高拱斬釘截鐵地道:「這個人,要為我們所用。」

      趙貞吉卻輕輕地潑來一瓢冷水,「事情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高拱、張居正、石遷、陸經和趙雲安等人都是一怔,連此時還黑著臉坐在那裡的嚴世蕃、鄢懋卿都望向了趙貞吉。

      高拱:「有什麼難處?他現在不過是教諭,給他升職加官莫非還不願意?」

      趙貞吉:「高閣老這話在官場中講得通,可在海瑞那裡未必行得通。這個人,我在福建任通判時就有所耳聞。自己願意做的事誰也擋不住。自己不願做的事,就算升官也引誘不了他,現在這個情形,以他的志向,閣老若有心叫他對付那些奸黨餘孽,他自然會慷慨赴之,但我們很多人也要被他拖下水。」

      「趙大人,這話怎麼講?」

      「海瑞四歲沒了父親,家中貧苦,全靠老母親紡織把他帶大。中秀才和舉人,本有澄清天下之志,奈何科場不順,中不了進士,慢慢那份志氣也就變淡了。現在一顆心都用在打抱不平和奉養老母上。說來你們不信,一個區區偷盜的小案,他竟翻出三任知縣的舊帳,把三任知縣兼著所有牽扯的人全部送進大牢。」

      「他不害怕嗎?」高拱有些好奇,問道。

      趙貞吉:「閣老問的正是要緊的地方,不然他為何自號剛峰呢?亦剛亦峰,絕不半點斡旋餘地!」

      高拱沉吟了好一會,盯著趙貞吉的眼神帶著些許意味不明,慢悠悠道:「趙大人,你莫不是和他有些什麼瓜葛?」

      趙貞吉氣得差點拂袖,「閣老若這麼說,我趙某無話可辯!」

      但事實就是如此,趙貞吉在福建任職時,這個海瑞沒少給他添過麻煩。看到高拱有意提拔他,將來難免有共事的時候,便好大的不樂意,想要暗中阻撓。

      但還是被高拱發現了。

      「要不要提拔,這且不急,先看他如何辯這『老子化胡』。」

      高拱笑著說道。

      這短短的功夫,對海瑞了解的,對海瑞不了解的,經過眾人的轉述和議論,所有人都有所了解了。

      李王妃發話:「還請海先生為道教一辯。」

      眾人都望向了海瑞。

      海瑞開始踱起步來,語調鏗鏘地述道:「我此辯不為道,亦不為釋,只為我大明蒼生,為我大明的千秋萬代!」

      一石激起千層浪。

      這一刻,所有人的一顆心臟都懸了起來。

      岐惠王緊緊地盯著李王妃,他極度懷疑這是李王妃安排人來算計他的。

      就連嚴世蕃等人也有些忐忑,這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啊!

      嚴世蕃忍不住喝道:「這是四宗會講!論的是『老子化胡』,不是你胡亂發表政見的地方!若沒有可辯之詞,立刻下去!」

      海瑞一雙眼仿佛含著銳劍,直直地鎖著嚴世蕃,「你是什麼人!也配與我講話!」

      砰!

      嚴世蕃拍案而起,怒喝道:「高奉雲,還不派你的人把這牛馬不如的東西轟出去!」

      海瑞也不看高奉雲,只是盯著嚴世蕃,「我在問你,你是什麼人!也配與我講話!」

      這樣硬剛,是誰也沒有想到的。

      連高拱都驚出了一些汗,一時之間不知到底該不該出言保住他。

      就算保住,如此剛烈之人,真的可堪重用嗎?

      「你們說!」嚴世蕃自然不會回海瑞的話,站了起來,「這樣狂悖無禮之人,該出現在四宗會講上嗎!」

      「來人……」

      岐惠王突然喊了起來,顯然是要拿人。

      李王妃朝著馮保使了個眼色。

      馮保忙喊道:「慢!王爺,姑且聽他一言,再做決議也不遲。」

      「還有什麼可聽的!」

      岐惠王顯然是不想節外生枝的。

      但這時海瑞已經瞧准了機會,向嚴世蕃正式發難,「《大明律》載有明文,一切流放官員皆是戴罪之身,不論功名,不類平民。亦有載文,非官且無功名在身,遇官需拜,否則以不敬之罪治之。我斗膽請問諸位一句,他嚴世蕃和鄢懋卿,在朝廷中有何官職?可以見我不拜?」

      海瑞接著大聲說道:「你打著何人的牌子,竟敢違逆聖意,從流放之地跑出來,冠冕堂皇地坐在這裡!是誰在後面為你站台!我且問你一句,你要繼續坐在那裡,就說出為你撐腰之人;你要下來,便立刻向我賠罪行禮,但我依舊要向朝廷參你!我再問你一句,你是立刻下來,還是說出幕後之人!」

      這連番轟炸,不僅將嚴世蕃和岐惠王炸懵了,也將在場所有人炸懵了。

      於可遠心底發出穿越以來最深的感慨,「臥槽,真踏馬比史書中寫得還猛啊!」

      嚴世蕃的眼光刀子般射向海瑞,但他偏沒有可以反駁的話,只能渾身顫抖著站在那裡。

      他求助般地望向岐惠王。

      岐惠王這時也漸漸明白,這樣剛烈的人,這樣直白的言語,不可能是李王妃的安排,這大概是個巧合。

      他更加清楚,此時若不保嚴世蕃,讓這個罪名坐實了,甚至無需李王妃和高拱出手,他可以直接投降送死了。

      「是本王帶嚴世蕃來的,這個回答,不知你滿意與否!」岐惠王喝道。

      「當然不滿!」海瑞立刻喝道,「身為藩王,皇親國戚,本該更注重皇家體面,卻知法犯法,還有你帶的這些親兵,依《大明律》,顯然也超出規制!我必參你!」

      岐惠王冷笑一聲,壓根不搭理他。

      或許在他看來,海瑞無非是個跳樑小丑,將死還不自知的蠢貨,根本沒放在心上。

      「娘娘,此人在此狂悖喧譁,辯講還要不要繼續,你拿個主意吧。」

      李王妃這時也犯了難。

      海瑞的行徑實在不可理喻,若不管他,憑他今日作為,能不能活著離開稷山縣都是個問題。

      但若保他,等於和岐惠王直接撕破了臉,很多事情都沒安排妥當,唯恐大局生變。

      這時馮保貼到李王妃耳畔,小聲說道:「看高閣老他們的意思,這人是要保的,但肯定不能是娘娘您出言作保。他既然是來辯論的,這個事情便該高奉雲他們來做。」

      李王妃深以為然,便道:「四宗會講是心學四宗的盛會,我和兩位王爺都是過來觀禮的,為東道主出這個主意,實在是不合適。諸位先生,還是你們做決定吧。」

      皮球再次踢到了王正憲他們這頭。

      「先生,由我來吧。」於可遠小聲道。

      王正憲點點頭。

      於可遠從東側緩緩走了出來,踏在講台的正中央,與海瑞並肩而列。

      他兩眼笑著,目光中卻隱隱地顯露出對這個名留青史的男人勇氣的仰慕。

      雖不贊同,卻萬分敬佩。

      「鄙人於可遠,見過海先生。」

      海瑞顯然聽過於可遠的名字和事跡,收斂了那一身戾氣,朝著於可遠恭敬回禮道:「無需客氣,我早聽過你,今日一見可知傳聞不虛。」

      「先生客套了。先生站在講台上,想來也是為這『老子化胡』一辯?」

      海瑞的兩眼一下子緊了!

      他看出於可遠是在給他台階下,也知道是他身後的王正憲和高拱在保自己,立刻朝著那些人回了一禮,然後擲地有聲道:「沒錯!」

      「好!能與海先生一同辯論,是我的榮幸!」

      於可遠做了個手勢。

      這講台確實很大,講台正中擺著兩張好大的書案,書案上擺著《老子化胡經》《老子八十一化圖》《史記》等書。

      這時,那群高僧都面露難色站在西側的書案後。

      道士們早就灰頭土臉地跑下去了,東側的書案便只有於可遠和海瑞兩個。

      見於可遠站在東側書案的正中央,海瑞朝著他拱拱手,大踏步走到了兩張書案的中間。

      再次表達了他自己的態度,即不為釋道而來。

      沒人知道他將發表怎樣令人驚心的辯講。

      但看到高奉雲等四宗之人都沒有出面阻止海瑞辯講,岐惠王和嚴世蕃等人雖然極其不滿,卻也無話可說了。

      海瑞雖然面向裕王妃他們,但目視前方,並沒有看向任何一個人。

      他站在那裡,仿佛就是正義。

      高奉雲大聲道:「繼續吧。」

      唯實講主祖圭決定走德亨的老路,故技重施道:「《化胡經》是老子說的嗎?」

      海瑞用審視的目光望向於可遠。

      於可遠道:「不是。」

      海瑞雙眼一亮,滿是讚嘆地道:「果然是有真才實學的。」

      祖圭哪裡想到於可遠會回答「不是」呢?一時間竟然問不出話了。

      這根本就在計劃之外!

      但於可遠已經接著說了:「西晉惠帝年間,道教有個叫王浮的道士,因不滿佛教發展勢頭,與僧侶帛遠進行論辯,以明佛道二教的邪正。

      王浮為道教挺身而出,勇氣固然可嘉,辯才卻與帛遠相去甚遠。多次辯論後,王浮大敗而歸,絲毫沒有討到半分好處。眼見辯論無法取勝,王浮採用迂迴策略,靜下心翻閱佛典道經,作出《老子化胡經》。

      此經在當時受到很多人認可,但就現在來看,其真實性實在不堪一辯。

      諸位可認這個事實?」

      祖圭思索了很久,就怕話里有陷阱,但思忖過後發現並沒有,才遲疑地回答:「自然是的。」

      於可遠笑了,「大師既然認同這個道理,是否想過這個現象為何發生?我們追本溯源,就要考慮當時的情況。那時佛教雖然盛傳於世,是很多達官顯貴乃至文人墨客的信仰,但佛教出自異國他鄉,被認為是教化,漢人信奉佛教,在心理上確實有些隔閡。而《老子化胡經》一出,這種隔閡隨之消散,這樣一來,佛教便成為我華夏漢地的產物,算不上胡夷之教。」

      無論是祖圭,還是德亨等人,聽到於可遠所言,都是滿臉驚訝不解。

      就是高拱等人也是困惑。

      但聽到最後那句話,所有人都震驚了。

      於可遠開始發難:「辯題雖是『老子化胡』,皇上卻沒有提出辯《化胡經》的真偽,剛剛大師問我《化胡經》是否是真的,我已經給出我的答案,現在我想問大師,作為假的《化胡經》,您是否認為它對佛教發展有著深遠且不可替代的影響?《化胡經》是否對佛教融入漢地有著難以磨滅的貢獻?」

      「這……這自然沒有!」祖圭有些驚慌道。

      於可遠笑意更濃了,「既然如此,大師認為《化胡經》對佛教是有害?」

      「當然!」

      「多次佛教法難皆與此有關?」於可遠繼續追問。

      這下,所有和尚都沉默了,不敢再言。

      海瑞不由向於可遠投來敬佩的眼神。

      高拱等人更是攥緊拳頭,激動之情難以言表。

      李王妃對身旁的馮保感慨道:「這樣的人,若不能為我所用,實在是一大隱患。」

      馮保也深以為然地點頭:「幸而王爺高瞻遠矚,有意他為世子老師,將來,他必將是王爺和世子的左膀右臂,也會為娘娘排憂解難的。」

      「話是這樣講,我那侄子……」李王妃不由望向了遠處的俞大猷和俞咨皋,「或許,我也該緩一緩,為了大局……」

      「娘娘聖明。」馮保唱喏道。

      



    上一頁 ←    → 下一頁

    星級獵人絕世兵王霍太太她千嬌百媚重生之悠哉人生鄉村小仙農
    冷婚狂愛野性小叔,別亂來!地獄電影院異世妖姬:科學家的修仙妾本驚華:彪悍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