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明梟相» 第72章 君臣相悖,收網時刻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梟相 - 第72章 君臣相悖,收網時刻字體大小: A+
     
      「下面的衙役來報,俞大人剿滅東阿縣倭寇時,便與於可遠相識,此後便將千戶俞占鰲派在於可遠身邊,不知是否屬實呢?」畢劍問道。

      「是。」俞咨皋捧著身前的茶碗,慢慢嘬了一小口,將茶碗放在案前,才接著道:「這和今天的會議有什麼相干?於可遠是之前通倭案的重要人證,我派人護著他,難道不應該嗎?」

      「自然是應該的。」畢劍笑了笑,望向俞咨皋,「只是,於可遠通倭的嫌疑尚未洗清,俞占鰲跟在於可遠身邊這麼久,我們做個假設,如果於可遠真的通倭,是否可以懷疑,俞占鰲也有通倭的嫌疑?那這件事,大人你到底是知情,還是不知情呢?」

      「放肆!」

      趙雲安猛拍桌案,怒聲喝道:「你是在懷疑俞大人也通倭?誰給你的膽子!」

      楊順接言道:「趙大人,既然是會議,就該讓人說話,何況畢劍的分析是有道理的。我們提出來這個疑問,也是希望洗清俞大人身上的嫌疑。」

      大堂上更寂靜了,一雙雙會意的目光互相望著,又都望向左案的俞咨皋。

      「畢劍的懷疑有道理,只是不知,你們準備如何洗清我身上的嫌疑?還請楊大人明示。」

      既然發難在自己身上,俞咨皋不僅不慌,反而頗有些自若淡然,平靜地問著。

      楊順並沒有接言,遞給畢劍一個眼神,「有嫌疑,就該審訊。想必,俞大人不會護短吧?」

      「當然不會護短。」俞咨皋笑意更濃了,「你是想審問俞占鰲?」

      「只是想洗清大人的嫌疑。」畢劍幽幽道。

      「很好,於公於私,都該審訊俞占鰲,這項提議,我舉雙手贊成。」

      聽到俞咨皋這話,不僅畢劍愣住了,楊順和路楷也同樣被驚住,還以為俞咨皋是想放棄俞占鰲,以自證清白。因為誰都知道,既然是審問,就免不了酷刑拷打,尤其是有楊順和路楷從中斡旋的情況。仟仟尛哾

      但不料,俞咨皋還有更深層次的算計。

      「說到嫌疑,俞占鰲是有的,但也不止他一人有。案子的關口是那個來送禮的侍從,到底是不是羅龍文的侍從,決定案情審理的方向。」俞咨皋笑得很輕鬆,望向楊順,「俞占鰲的嫌疑雖有,卻決定不了案情的走向,羅龍文的嫌疑才是關鍵。我們似乎不該厚此薄彼,要審俞占鰲,也該審羅龍文。剛好他在山東,楊大人,我們是否應該從羅龍文開始審起呢?」

      楊順沉默了。

      趙雲安接著道:「既然要審,俞占鰲和羅龍文該審,於可遠也該一併審訊。楊大人意下如何?」

      楊順眉頭擰著。他知道自己失算了,本想著向俞咨皋發難,將火燒到他身上,然後逼迫田玉生將審案的權力過渡到巡撫衙門,但他疏忽了羅龍文。如今趙雲安寧可犧牲於可遠,也要審訊羅龍文,這顯然不符合嚴黨的利益訴求。

      羅龍文到底通沒通倭,他心裡是清楚的,所以不敢冒這個險。

      「羅龍文到底是中書舍人,要審問他,該有朝廷的旨意。」楊順回道。

      「俞占鰲是千戶,論官職,並不比中書舍人差,審問他,也該有兵部和內閣的回文。」俞咨皋不卑不亢地回道。

      「都有嫌疑,都該審,我們只好向朝廷請旨了。」張居正望向楊順,「楊大人應該沒有意見吧?」

      這時,楊順頗有一種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感覺,不想答應也只能答應,這是審案的必要程序。

      「好。」

      ……

      快進農曆五月,嘉靖四十一年的北京迎來了罕見的熱天。在往年這個時候,哪怕整個北京城都沒風,紫禁城得天地之風水,會有「大王之雄風」穿堂入戶。但今年,一連半個月,護城河的柳梢都沒被拂動過。后妃和二十四衙門的領銜太監都有冰塊清除酷暑,其他太監宮女就慘了,長衣長衫照規矩穿著,痱子都從身上長到了臉上,甚至還有生了癤子不能當差的。

      但玉熙宮的門窗一直關著,嘉靖帝就在裡面,在常人看來,真是不可思議。

      幾個夜間當值的太監饅頭大汗,一人捧著酒罈,一人捧著木腳盆,輕手輕腳進了殿內。兩人同時放下腳盆和酒罈,側耳聽著。

      裡面隱隱約約傳來了嘉靖帝和陳洪的聲音,太監們便不敢動,離開了殿門,走到台階下,猛地扇著長衫解熱。

      一個太監:「老天爺要收人啊,去年整個臘月不下雪,今年入夏不颳風。」

      另一個太監:「聽說修葺萬壽宮的勞工已經熱死好幾個,順天府開始掏銀子熬涼茶了。」

      一個太監:「也就咱萬歲月神仙的體。大冷的天,門窗都開著,熱死人的天門窗關著。」

      這時幾個太監急忙輕步走到殿門口,側耳聽了聽,嘉靖帝和陳洪的聲音漸漸消失了。

      一個太監輕聲喚道:「陳公公,奴才們將酒和木盆找來了。」

      片刻,殿門輕輕開了半扇,陳洪從門後出現,臉上也流著汗。

      幾個太監都跪下了,「乾爹,這壇酒好幾十斤,兒子們搬進去吧。」

      陳洪:「我還沒死呢。」

      幾個太監同時喊道:「是。乾爹還得陪萬歲爺一萬年呢。」說完這句話都爬了起來。捧酒罈的太監捧起了酒罈,隔著門遞了進去。陳洪接過酒罈走了進去,少頃又折回門邊,接過木盆,「你們當心辦差,皇上心情不好。」

      「是。」一群太監收斂了笑意,更謹慎了。

      因為門窗關著,大殿內燒著的檀香散不出去,加上錦衣衛剛剛送來的急遞被燒了,大殿內煙霧繚繞。只是燒掉的急遞內容,嘉靖帝現在還不知道。

      嘉靖帝仍是穿著厚厚的棉布袍子,由於門窗關著,屋子裡點的香便散發不出去,加之神壇前的青銅盆里剛剛燒完的青詞紙也在散著煙,寢宮裡煙霧瀰漫。只是這時敞開了衣襟,露出了裡面那身白色細棉布的短衣長褲,腳下趿著一雙淺口的黑色緞面布鞋,坐在那個明黃色的繡墩上。正如太監們所說的「神仙之體」,他竟然臉上身上一滴汗都沒有。

      他這具「神仙之體」,用太醫們的話說,就是吃汞太多,已經中毒了,才會不分寒暑,冷天不怕冷,熱天不怕熱。

      陳洪臉上流著汗,將木盆搬到嘉靖帝腳下,接著掀開酒罈的蓋子,一陣酒香撲面而來。

      「九十年的茅台?」嘉靖帝問道。

      「是呢,皇上的鼻子還是這樣靈。」陳洪回道。

      「比我還大二十幾歲。」

      「也只有這種陳釀配得上五穀之精,五行具備,值得給主子的神仙之體。」邊說,陳洪邊將酒倒進木盆。

      將酒罈放在一邊,陳洪又順手拿起了一隻矮凳,放到嘉靖身邊,坐了下來,便給他卷褲腿。

      兩條細長的腿露出來了,白白的,上面卻長出一顆顆紅腫斑點。

      陳洪捧著他的左腳慢慢放進了木盆的酒里,抬起頭:「主子,不疼吧?」

      嘉靖剛才還皺了下眉頭,這時又渾然無事地說道:「洗你的吧。」

      陳洪:「是呢。」便輕輕地用酒在他的小腿和腳面擦了起來。

      一隻腳擦了一會兒,陳洪便輕輕捧起,將這隻腳擱到木盆邊上,搬起矮凳坐到嘉靖的右側,又捧起他的右腳慢慢放進酒里,輕輕擦了起來。

      嘉靖關注地望向自己的左腳,奇怪了,左腳上的紅斑點立時便沒有剛才那麼紅,也沒有剛才那麼腫了。

      嘉靖竟然像孩童一樣高興了,「好奴才,哪裡弄來的方子?」

      陳洪輕輕擦著右腳,「奴才哪裡懂什麼方子。這個方子還是俞大猷向李時珍請教,呈給司禮監的。」

      嘉靖也想起了,「俞大猷,這時應該挺艱難的吧。」

      陳洪:「都難。」

      嘉靖帝:「難為他們了。」

      陳洪:「前線糧草供不上,戚繼光和俞大猷本應該追擊倭寇,連勝幾場,都被貽誤了。」

      右腳也擦好了,陳洪捧起來又擱到木盆邊,矮著身走過去,替他放下左邊的褲腿,又把左腳放到黑緞面的淺口布鞋裡。接著矮著身走到右邊,放下右邊的褲腿,把右腳放到另一隻布鞋裡。

      嘉靖帝輕嘆一聲,「南直隸,福建和山西的糧草軍餉供應不上,朕早該想到的。」

      陳洪立刻正經了臉,「萬歲爺早就知道,無非是在給嚴嵩機會,但他領會不到,也怪可惜的。」

      嘉靖帝重重地嘆了一聲,「君臣幾十年,嚴嵩還是不懂朕啊,以為朕不會保他們,若是不想保,之前的通倭案,還有歐陽必進,朕也不會那樣做。」

      「嗯。」陳洪這一聲答得有些異樣,像是喉頭哽咽,嘉靖便向他望去,陳洪竟轉過了身去,走到旁邊紫檀木幾托著的一個玉盆里假裝用清水洗手,順勢拿起一塊帕子去擦臉上的汗,嘉靖卻看出他在擦淚,便緊緊地盯著他。

      陳洪順手又在旁邊的神壇上拿起一串念珠,走過來遞給嘉靖。「主子聖明,什麼都瞞不住主子的法眼。」

      「怎麼回事?躲著朕揩眼淚。」嘉靖盯著他問。

      陳洪在他身邊跪下了:「聽主子心疼嚴閣老,足見主子一片菩薩心腸。想我大明朝這麼多臣民百姓都靠主子一人護著,奴才心裡難受。」說到這,陳洪眼淚竟然又流下來了。

      嘉靖帝:「是不是前線又有敗仗的消息了。」

      陳洪:「戚繼光是打了一場敗仗,還說不上什麼大事。奴才感慨的也不是這個,就怕主子一片仁慈之心,被下面那些壞了心肝的人糟蹋了。」

      嘉靖帝警覺了:「都聽到什麼了?」

      陳洪:「錦衣衛有一份八百里加急,是剛剛送進來的。」

      「是不是嚴世蕃不讓南直隸、福建和山西給前線供糧?」嘉靖帝逼著問道。

      「主子先答應奴才,聽了千萬別動氣,身上還散著熱呢。」陳洪頓了頓,接著說道:「這件事原本並沒稟報主子,是陸經向司禮監遞的消息,那個呈草圖的於可遠,陛下可還記得?」

      「是個難得的人兒。」嘉靖帝難得地點點頭。

      「他求著吳棟和陸經,去山西和徽州查羅龍文,懷疑羅龍文和倭寇勾結,向倭寇傳遞戚繼光和俞大猷的行軍安排。本以為這是子虛烏有的事,就沒向主子稟報,但錦衣衛傳來的消息,羅龍文確實和倭寇有勾結。戚繼光和俞大猷吃的幾次敗仗,都和情報被泄露有關。」

      嘉靖帝沉默著。

      陳洪接著道:「羅龍文和嚴世蕃是拜把子兄弟,又稱嚴嵩為乾爹,這個事,奴才不敢分析,還請主子示下。」

      嘉靖帝並沒直接回答陳洪,朝著殿外望了好幾眼,「嚴嵩不爭氣啊,底下的人管不住,這種事情都幹得出來,看來是該收網了。」

      陳洪問道:「楊順和路楷被派到山東,那邊的形勢也挺複雜。他們揪著于氏全族通倭,無非是想坐實於可遠通倭,然後斷了鳥船下海,再有羅龍文向倭寇傳遞情報,東南一戰就會一直拖延下去。」

      嘉靖帝點頭,「只是可惜了胡宗憲,保不住他,但戚繼光和俞大猷還是要保的,徐渭和趙雲安這些人,該保也得保,還有那個於可遠。」

      「主子的意思……」陳洪遲疑了一聲,然後道:「是否應該從山東入手?」

      嘉靖帝漠然道:「他們不是懷疑于氏全族通倭嗎?羅龍文本就有嫌疑,立刻給內閣下旨意,逮捕羅龍文,立刻嚴審,就在山東審!主審官張居正,陪審官田玉生和趙雲安,尋個由頭,把楊順和路楷召回。」

      「是。」

      「吳棟和陸經應該還沒收到錦衣衛的消息,這會還在等朕的旨意,也給他們吃個定心丸,讓他們全力輔佐張居正審案。嚴世蕃是不能留了,馮保還在裕王府當差吧?你給他去個信,把朕的旨意遞給裕王,他知道該怎麼做。」

      嘉靖帝這時表現得相當落寞,既然要懲處嚴世蕃,就不能不動嚴嵩。但君臣幾十年的感情,嚴嵩這個人,他還是很看重的。想到即將罷黜嚴嵩,清流一脈即將崛起,今後很多事都沒人為自己遮擋,嘉靖帝心裡還是很落寞的。

      「叫嚴嵩來,他這個人,朕還是要保的。」

      沉默了好一會,嘉靖帝說道。

      



    上一頁 ←    → 下一頁

    修羅丹神我真的長生不老傭兵的戰爭我在末世有套房當醫生開了外掛
    儒道至聖重生軍婚:首長,早上好穿越絕色毒妃:鳳逆天下快穿:男神,有點燃!萬年只爭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