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玄幻奇幻 » 我在紅樓當桃花仙» 第十五章 外公張文遠,書香傳家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我在紅樓當桃花仙 - 第十五章 外公張文遠,書香傳家字體大小: A+
     
      下了馬車,賈琮直接就朝著莊子裡面的那一處三進的宅院走去。

      這是一座北方典型的,四合院樣式的三進住宅。

      在宅子大門的正上方,掛著一個牌匾上面簡單的書寫著張宅兩個字,是有賈琮的外公,張員外親筆書寫的。

      古代的一切都是有著非常嚴格的等級制度的,就連住宅也不例外。

      畢竟,在封建王朝是農工商的階級劃分,是非常嚴格且難以跨越的。

      北方的房屋建築,大多是以四合院為主,按照等級被劃分為三進、五進、七進、九進的宅子。

      三進——由縱向的「門廳」「正廳」「後廳」這三個廳組成。

      五進——由縱向的五個「廳」組成。

      七進——由縱向的七個「廳」組成。

      九進——由縱向的九個「廳」組成。

      「大廳」兩廂的稱為「廂房」,「一進」就是大廳和兩間廂房,「九進」就是九套這樣的房屋,這是主人的起居場所。

      橫向的院落稱為「偏院」。一般是次要的家庭人員的起居場所。

      三進及三進以下的宅子,是一般的平民百姓和商賈之家的宅子規模。

      從三進往上到五進的宅子,就只有士紳階級到五呂以下的官員,所能居住的宅子規模。

      像是薛家那樣的皇商家族,因為有著皇商的名頭,也算是和官僚階級粘上了點邊,也是可以住著五進的宅子的。

      從五進到七進的宅子,是那些三品以上的官員和侯爵以下的勛貴家族,所能居住的宅子規模。

      宅子的規模按照官員的品級,還有伯子男的爵位劃分,決定了宅子到底是幾進宅子的規模。

      至於從七進到九進的宅子,則是侯爵以上的爵位,和內閣閣老級別的官員,以及那些擁有王爵爵位的宗氏子弟才能擁有的宅邸規模。

      像是榮國府那樣敕造的超公爵府邸,就是八進的超大型住宅。

      而像是張員外這種,擁有秀才功名的士紳階級,最多就只能居住這種三進的宅子。就只有取得進士功名,才算是正式成為了官僚階級的預備役,才能居住四進的住宅。

      也只有取得進士功名,又或者是像薜家那樣,成為皇商,才能在自家宅子的大門上,懸掛上帶有府字的牌匾。

      否則無論你再怎麼有錢,你家大門上懸掛著的牌匾,就只能寫某宅的字樣。

      不過整個大平王朝,社會風氣和水藍星同時期的明清兩代相比,要開放許多。像是住宅、府門之上所懸掛著的牌匾,又或者是所建造的府邸規模,只要不是太過逾制,太過明目張胆,也不會有人在這方面太過較真。

      當然了,如果你被那些御史言官給盯上了,那你也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就比如江南的那些大鹽商們所居住的住宅,雖然在外面看起來,並沒有什麼不合規矩的地方。但如果進入到裡面的話,無論是建築規模,還是花草樹木的布局以及房屋建築,甚至都達到了榮國府這般超品國公府邸的規模。

      又或者是像榮國府的管家賴管大一家,這些年以來,通過貪污榮國府的錢財,也為自家建起了一座七進的大宅子,僅僅就比榮國府少了一進而已。

      等到將來,榮國府建造大觀園的時候,賴家有通過同樣的手法,在自家的後花園建造起了一座小觀園。

      但在整個賈家徹底敗落之前,他們一家人還是隱藏的非常好的。如果單從外面來看,他們一家人所居住的院子,根本就沒有任何不合乎規矩的地方。

      賈琮進了張家大宅以後,就直奔正廳而去。

      賈琮雖然並沒有來過這裡幾次,但他也算是這裡唯二的正經主子之一。而且這個家裡面,現在除了幾個剛買回來的小丫鬟,也沒有幾個人。後面還有張管家緊緊的跟著,即便那幾個新來的小丫鬟不認識他,也不敢阻攔他。

      賈琮直接就來到了這座三進大宅子的正廳,他的外公張員外,正在那裡等著他。

      這座正堂被張員外名為為飛花堂,就是為了紀念賈琮的母親。

      張員外名叫張文遠,取文運源遠流長之意,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整個張家希望自家可以耕讀傳家的願望到底有多強烈。

      畢竟,張家能夠在神京城的郊外建立起一片不小的積業,也是經過了數代人的積累的。

      賈琮來到正廳之後,先是十分恭敬的對著坐在正廳主位上的外公,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禮。

      並且在口中說道:「外孫賈琮見過外公,前段時間外公臥病在床,孫兒卻因同樣臥床不起無法在床前侍奉,還請外公恕罪。」

      「好,好,乖孫兒,快起來,讓外公來看一看。你也是大病剛好,不用在地上跪著,小心在著了涼就不好了。

      外公人老了,生病是常有的事,沒什麼大不了的。倒是琮兒你,前段時間你淋了一晚上的雨,發了一晚上的高燒。

      最近才好全了,不必太過擔心我這個老頭子的,你現在的年齡畢竟還小,應該安心養病,保養自己的身體,不要讓身體落下什麼病根兒才是。」

      張員外一邊用手撫摸著自己花白的鬍鬚,一邊伸出一隻手,想要把賈琮給扶起來。

      賈琮也是順勢站起身來,但是口中還不忘記繼續回答自己外公的話。

      「孫兒的身體早已大好,有勞外公掛心,是孫兒的不是。還請外公多多注意自己的身體,您是我在這個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親人了。琮兒將來還要替母親,為外公盡孝呢!」

      張員外是一個典型的讀書人,一直奉行著抱孫不抱子的說法。

      可惜,張員外就只有賈琮母親張穎一個女兒,自然無法按照讀書人的標準,去嚴格要求自己的兒子。

      自己唯一疼愛的女兒,也先自己一步而去,就只留下了這麼一個小外孫,張員外自然是格外疼惜,希望把所有好的東西都留給這個唯一的外孫。

      可以說,賈琮在自己外公這裡的地位,就相當於賈寶玉在賈母那裡的地位。

      也正是因為這份疼愛,使得張員外對於賈琮的要求更加嚴格,更加希望賈琮能夠成功通過科舉考試,將來入朝為官,光耀門楣。

      張員外坐在軟榻之上,用著非常滿意的目光打量了好一段間,才讓賈琮站起身來,並示意他到一旁坐好。然後,才語氣十分親切的和賈琮交談起來。

      張員外是一個大約40多歲的男子,長得鼻直口方,五官還算端正。頭上包裹著一塊灰褐色的頭巾,下巴處留著這個時代男子都會有的鬍鬚。穿著一身讀書人標準的深藍色儒士長袍,身上散發著一股非常濃重的書卷氣。

      張員外雖然和賈政一樣,都是這個時代最標準的封建家長,一心盼望家中子弟可以讀書考科舉。但在教育孩子方面,二者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方式和行為。

      賈政對於賈寶玉的教育方式,從來就只有棍棒毆打,還有斥責辱罵。這也是整個賈家男性長輩,教育家中男性小輩的一貫方法。也就導致了,賈家的玉字輩和草字輩,在家中男性長輩面前,都是一副唯唯諾諾,瑟瑟發抖,都不敢高聲說話的樣子。

      而張員外卻不同,他雖然也希望賈琮將來可以參加科舉考試,甚至可以入朝為官。而且在賈琮的課業方面,也一直都嚴格要求,卻是會遵從賈琮自己的意願。

      就比如之前張員外讓張老管家帶給賈琮的書籍,雖然大都是以科舉考試的內容為主,但其中也夾雜著起許多其他方面的書籍。

      賈琮如果選擇按照他的安排,選擇走上科舉道路,那麼張員外會竭儘自己所能的去培養他。

      如果賈琮真的不想科舉為官的話,張員外也不會逼迫賈琮。而是會尊重賈琮的選擇,按照賈琮所選擇的方向和道路,儘自己所能的去幫助他。

      再比如,張員外等過段時間準備傳授賈琮的琴棋書畫,還有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還有雅人四好中的琴棋書畫。

      張員外對於賈琮的要求就是,不要求他全部精通,但要求他每一項都有所涉獵,並擁有最基本的鑑賞能力。然後再從其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某一項,去深入的學習。

      也不要懷疑,張員外區區一個秀才,是否能教導這麼多東西。因為張員外自己,就是按照這種要求和培養方式,被張家的上一代培養出來的。

      只不過張員外受到本身資質,還有所處階層以及家族底蘊等條件的限制,這輩子所能達到的最高成就,也只不過是取得了秀才功名。之後在科舉一途上,就再也沒有建樹了。

      於是,自覺科舉無望的張員外,也就放棄了這條道路。而是選擇回家繼承和發展家中產業。然後準備竭儘自己的全力,去培養張家的下一代。

      就比如在君子六藝和君子四好之中,張員外選擇的就是,兩者重複的書這一項,選擇深入學習。所以在書法一道上,張員外有著非常深厚的造詣。

      畢竟,耕讀傳家也並不是要求,家中就一定要有人科舉為官。

      而是要看一個家族有沒有足夠的文化底蘊,和家族的文化風氣是否濃郁。

      然後就是要看,家族後代之中,是否有人在做學問一道上,取得什麼大的成績。

      例如於科舉考試一途,至少要取得進士及以上公名。又或者是,家族之中是否有人,成為在文壇上頗具名望的學者大儒,又或者是能夠著書立說。讓自己的文章又或者是著作能夠名傳千古。

      一個家族只有出現這樣的人,才算是正式開始朝著詩書傳家的大家族轉變。而且還不是家族中只出現過一兩個這樣的人物,而是能夠源源不斷的培養出這樣類型的人才。

      其實,經過幾代張家人的努力。張家已經算是半個耕讀傳家的文化世家了。

      可張家從第一代家主發跡,一直傳到賈琮外公這一代,也才經歷了三代人而已,家族底蘊,和那些傳承了幾百上千年的真正的書香世家相比,還有這巨大的差距。

      張家世代都有人從事商業,身上的商賈氣息太重,而且自家也沒有出過什麼太有聲望的文人,又或者是在科舉一道上取得什麼大的成就。所以一直以來,才不被那些清流文人所接納。

      整個張家的風氣之所以會這麼「開放」,也完全是因為,從第一代張家家主開始,張家的每一代家主,都屬於那種半生半儒的「儒商」類型的人物而且都是更加重視商業。

      他們對於科舉一道的要求就是,能夠取得一個秀才功名,在經商方面,能夠給予自家一定的照顧就可以了。

      只有到了賈琮外公這一代,才出現了改變。其實賈琮的外公,在他母親去世之前,也一直奉行著這樣的行事準則。

      直到賈琮的母親張穎成為了賈赦的小妾,並且最終死於後宅爭鬥之中。

      可是作為一個父親,張員外卻沒有辦法,為自己的女兒討回公道的時候。才算是激發了張員外對於功名權力的渴望,讓張員外的心態發生了轉變。

      因為他認為,只要自己身上可以擁有一個舉人,甚至是一個進士,在面對那些達官顯貴的時候,也可以擁有一定的自保之力。那賈赦就不敢負到自家頭上,自己的女兒,更不用成為別人的小妾。

      但是,賈琮作為自己女兒留下來的唯一骨血,張員外還是非常尊重賈琮個人的意願的。

      只不過他一直認為,就之前的賈琮年齡還小,還不具備辨別是非的能力。所以張員外才想讓賈琮多學一些東西,讓他未來可以擁有更多的選擇。

      當然了,張員外也有自己的私心。

      他希望通過,讓賈琮多聽一些有關於科舉考試,從而三元及第,然後為官做宰的故事。以此來引起賈琮對於科舉考試的興趣。

      還有就是,即便賈琮將來不選擇科舉一途,張員外也不希望,甲從像之前的張家人那樣,身上有股太過濃郁的商賈氣息。這一點,對於賈琮未來的發展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賈琮他母親去世之後,張員外會選擇賣掉家中大部分的產業,並打發掉家中奴僕,只帶著一個老僕,來到這裡居住的原因。

      他想要為賈琮打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雖然張員外也給賈琮留下了不少資產。但家中大部分的錢財,都被張員外用來購買各種經史典籍以及各種古籍孤本,用來充實家中藏書,增加家族文化底蘊。

      以上提到的這些這些條件,也是為什麼賈琮膽敢過來和自己外公「攤牌」的重要原因之一。

      PS:上面一些有關於古代住宅的設定,既有本人上網查的,也有自己設定的。

      各位讀者大大請勿較真,如果你們覺得太守寫的還行,請打賞幾個票票和收藏吧。

      



    上一頁 ←    → 下一頁

    全職抽獎系統一劍斬破九重天最強升級系統狙擊天才上門兵王
    盛寵萌妻神級龍衛籃壇紫鋒帶著火影重生日本東京斂財人生之新征程[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