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犁漢» 第四百八十四章:葬鷹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犁漢 - 第四百八十四章:葬鷹字體大小: A+
     
      第485章 葬鷹

      在之後的數日,博陵縣寺都無甚行動,只有胡溥廣接訴訟,不斷坐鎮縣寺解決縣內的糾紛。▲𝐺𝑜𝑜𝑔𝑙𝑒搜索𝑠𝑡𝑜520.𝑐𝑜𝑚▲

      而於此同時,博陵附近幾個縣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著分田運動,不斷有一些頑劣土豪在公審中被處辦,而且因為只分土豪和地頭們的田地,這一次分田行動就受到了大量自耕農的擁護。

      被孤立的豪強們也普遍不敢反抗,因為泰山軍的五部野戰軍就在附近駐紮,反抗就是一條死路。

      於是,不斷有豪強們主動獻土,認命了。

      但總有些人放棄不了這種優渥的生活和地位,於是一場爭吵就在博陵崔氏的莊園內發生了。

      ……

      在濡水東南處,有一處占地極廣的莊園。

      這就是博陵崔氏最大的莊園,敦本壁,也是整個崔氏的主脈所在。

      作為一個綿延四百年的經學家族,崔氏家大業大,各脈系不斷開枝散葉,在安國、蠡吾都有族人和產業。

      如今光塢壁就有六十多個,徒隸千人,佃戶三千戶。而博陵一縣的戶口數不過才萬戶,而此家就占了三分之一。

      不過徒隸和佃戶還是不同的。

      徒隸是幾乎就是奴隸,完全賣身給了崔家,所有的勞動成果都是屬於崔家的。而佃戶卻不同,他們只是向崔家租借土地,交完主家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那為什麼崔氏不將這三千戶的佃戶都納為徒隸呢?

      首先一個是不能。

      因為崔氏沒有足夠的族人負責管理這麼龐大的人力,而且佃戶到底是有自己剩餘的,所以生產積極性上是比徒隸要高出太多的。

      所以一般來說,崔氏並不會將奪來的田土全部隸在自己的莊園下管理,而是直接轉佃給別人,他們只要按時收租就行了。

      崔氏盤剝佃戶甚狠,一開始是要將佃戶一年收穫的十之七八都要收走的。

      但此世畝產本來就低,沒人剝削都不過是勉強活著,更不用說還要被崔氏奪走七八成,所以自然是活不下去的。

      崔氏也知道這種程度的租米根本是那些佃戶們無法承受的,所以這個時候他們就會減輕一點。

      這就是崔氏小心思的地方。

      他們很洞悉下面的人想什麼。如果一開始就定一個很低的稅米,那再往上提,那必然民怨沸騰。而一旦反過來,先定一個下面人完全無法承受的額度,然後不斷降低,這個時候卻能收穫別人的感謝。

      這就是人性。

      就這樣經過數代的博弈,崔氏已經搞出來了一套既不會激起民怨,又能讓自己租米最大化的標準。

      而且為了讓下面人弄不清租米的徵收標準,崔氏還廣設各種名目。

      名義上,崔氏和下面的佃戶們只收一分的田租,這是崔氏標榜的德行了。別說什麼三十稅一,那早就是過去的事了。

      但實際上呢,崔氏卻有「白地」、「種糧」等名目。

      這白地是說,你要來租佃,就要先給崔氏的田地白種二十畝。換句話說,二十畝就是人頭錢。

      然後你有地也不夠啊,你還要種子。種子崔氏也借給伱,但收穫後你要還一倍。換句話說,你借一斗種子,後面就要還二斗糧。

      這好像聽起來不多,畢竟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嘛: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種。」

      這不過一倍,不多。

      但文人詩歌可當不得真,實際上在此代,即便是河北的水渠田,下種一斗,所收也不過是三斗。

      而那些下田,甚至播谷一斗,獲僅倍之。

      正常畝產大概在一石左右,而一人即便不算下力氣的,那一年也要吃十二石粟。而粟又是一年一熟的,雖然有些大莊園農業技術發達可以做到麥粟輪種,做到一年兩熟。

      但這種技術並沒有得到廣泛推廣。

      所以對於一個農民來說,只是養活自己就要有十二畝的田地,然後又要保持三分之一能作為來年的種糧,那就需要十六畝的田地。

      這還是僅僅是自己一個人,而家裡一旦多一張口,那所需要的口糧就要備之。而農業又講究三年收,一年荒。所以每年就還需要一定的儲備,來應對荒年。

      總之,光崔氏的那個種糧名目,要收下面兩倍的種糧,就能讓佃戶們一年白干。

      所以每年秋天,地里打出糧食後,崔氏的田頭就會領著仆隸,帶著斗、斛來到場上來收糧。

      他們先扣種糧、再收租米,兩下一扣,佃戶們不是兩手空空就是所剩無幾。

      這個時候你吃不飽,怎麼辦。遇到災年了,怎麼辦?

      別急,先別急著造反,崔老爺們心善,借給你。

      而這就是崔氏的另一項大業務了,就是借貸。總之,崔氏在前前後後,各個環節上都將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讓你餓不死,不會起來反抗,也不會讓你有任何翻身的可能。總之,你子子孫孫都要給崔氏還債,種地。

      當然,前提是你這種情況下還能娶得上老婆,不然哪來的子子孫孫。

      所以,崔氏的莊園外,滿田的徒隸、佃戶都深深的彎著腰,在田間勞作。是他們那壓彎的腰,背起了博陵崔家的清流體面。

      在這處深深的塢壁內,崔氏的家主崔泗正對著下面的侄兒崔佑怒斥:

      「頑劣,為叔講了幾次讓你閉門讀經,不要去和那些強梁之輩走動,你為何不聽?」

      看著下面侄兒崔佑那滿臉的無所謂,崔泗就心裡後悔。

      對於這個兄長的幼子,他真的是頭疼到了極點。就因為其無父無母,族內教導又不盡心,才養成了他這樣的蠻霸性子。

      正當崔泗打算以強硬手段禁足崔佑,就聽崔佑說話了:

      「叔父,什麼強梁之輩,那不都是我崔氏的朋友嗎?」

      崔泗大怒,張了嘴:

      「你……」

      但他就說不下去了。

      因為自己侄子說的沒錯,那些附近的遊俠、豪寇的確都是崔氏的朋友。地方盜匪能做大,往往都脫離不了地方大族的支持。

      崔氏也不例外,因為他們也需要有些人辦一些他們不願意做的事。

      一個偉大的家族不會總生活在陽光下的,他的體量有多大,他的陰暗面就有多大。

      但這種事情是能說的嗎?

      因為說到底,結交豪寇、遊俠的都是偏房偏支,和我博陵崔氏主脈有何關係?我家子弟就是要讀經維持家聲不墜,而不是自甘墮落。

      但崔泗也知道這份道理就是說給崔佑聽也是無用的。

      於是他只能溫言道:

      「現在外面很亂,泰山軍在各地都開始分田了。雖然咱們清河不知道為何,到現在還沒分。但這分田總是逃不過的,我已經和家裡的幾個族老商議過了,也會主動讓各房上交田土,接受分配。所以這段時間你別給家族惹事了,聽懂了嗎?」

      這話本還是提點安撫的話,但咱們的崔佑聽了卻炸了:

      「什麼?交田?不行!完全不行。將田交出去,咱們吃什麼?這是什麼昏聵的想法。」

      崔泗也不是來聽崔佑意思的,他頗為強硬道:

      「不然你要如何?還想反抗?你就是拉出數千人馬又如何?比得住盧帥的麾下虎士?你也別過問了,家裡的事你不懂。」

      崔佑聽了這話,再不想多說,只是心裡發狠:

      「哼,我不懂?小子就看看這事有多難。」

      待崔佑氣呼呼的出了院後,就聽到一個壞消息。

      他的伴當突然告訴他,他的獵鷹被莊裡的一個佃戶給殺了。

      卻是崔佑因為好勇鬥狠,平日就喜歡畋獵,所以養了一幫大狗獵鷹用於遊獵。

      而這日,有一隻獵鷹因為沒餵飽,直接飛了出去。

      等崔佑的伴當們一路尾隨尋到,就看到那獵鷹已經死在了一名佃戶手裡。

      崔佑本就一肚子氣,他陰狠的問了一句:

      「那佃戶叫什麼名字?」

      那伴當本就擔心這事連累到自己,忙說道:

      「是魏癩子。」

      崔佑哪認識這人,直接讓伴當帶著自己去。

      此時,殺鷹的魏癩子正被綁著跪在一處草舍,看臉上的傷痕,顯然是剛被打了一頓。

      等見到崔佑來了,剛還在呻吟的魏癩子忙起身,哀嚎道:

      「郎君,真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如果知道是你的鷹,我魏癩子就是吃了豹子膽也不敢動一根毛的呀。求求你,饒過我這一次,我願意賠。我還有一個老母,求求你了。」

      魏癩子覺得自己太冤枉了。

      就在上午,他還在家裡劈著柴。突然看到一隻老鷹飛來要抓著他家的雞子吃。

      這雞子是魏癩子的心頭肉,哪會讓這惡鷹得手,說時遲那時快,就對著鷹頭一斧子。

      本還覺得能多加一頓肉的魏癩子突然看到鷹脖子上掛著一骨牌,他當時就嚇壞了。

      因為他知道這肯定是崔家的鷹。

      就在魏癩子打算偷偷隱藏這事,外面就闖進來了崔佑的伴當們。

      伴當們也嚇壞了,不由分說就將魏癩子抓回了莊園。

      但冤枉也沒用,早就知道崔佑狠辣的魏癩子知道,這一次要是不出血,沒準這一次就要送命。

      但好在,魏癩子在這一片是有幾分薄名的。他之前是黎陽營的一名老革,但因為犯了軍法,穿耳游營後被趕出了軍營。

      之後魏癩子就回到鄉里,一邊奉養孤母,一邊教授一些鄉人童稚角觝。

      而崔佑的伴當們就有幾個當年在魏癩子下面學過點角觝,所以這會忍不住上來勸和,他們對陰鷙的崔佑,小聲說道:

      「這魏癩子既然要陪,那就讓他陪。這人有點積蓄,正好對著。」

      誰知道崔佑回罵道:

      「我是差了他家這點?好,他不是要賠嗎?那就這麼賠。我崔家的狗,雖然是畜生,但也你他們這些佃戶的命貴。現在我的狗死了,此人就要給我的狗賠命。」

      就在崔佑拿刀要親自給魏癩子一個結果的時候,一個伴當情知不好,忙陪笑道:

      「郎君,我有一個方法。保叫這魏癩子活著比死了還難受。」

      隨後,此人就說了個法子。

      他讓魏癩子打一副棺,然後陪葬兩隻雞,十隻兔,再找上八個吹白事的吹鼓手,給崔佑的鷹送葬。

      到時候就讓魏癩子捧著鷹的牌子,讓他像送亡父一樣給鷹哭喪。每走一步,就要喊一聲「鷹父」。

      就是讓全塢壁的人看到,咱崔氏的鷹都是你們這些人的父,更別說我們崔氏。

      對於這個法子,崔佑大呼厲害,繼而欣然接受。

      當天,魏癩子就將家中的田地給賣了,然後又找了幾個之前的徒弟做吹打手,一路羞辱的捧著獵鷹的排位高喊「鷹父。」

      本來家也破了,名也毀了。魏癩子心裡再悲憤,也覺得是自己倒霉。

      但誰知道到最後,崔佑帶人將他父親的墳給掘了,將鷹棺給放了進去。

      指著魏癩子的頭,崔佑是這樣說的:

      「既然是你的父,那怎麼能不和你親父合葬呢?」

      望著被挖出一地的骨殖,魏癩子直接吐了一口血,暈倒在地。

      而在他暈倒前,他聽到了自己的母親悲憤的哭道;

      「我和你們拼了。」

      ……

      這件事鬧的很大,事後崔佑被族長崔泗當中打了一巴掌,帶走禁足了。

      當魏癩子醒來的時候,他看見自家老母已經被擺在了蓆子上。他沒有問在場的那些鄉人,是誰殺的。

      魏癩子只是無聲留著淚。

      在場的鄉人們也沒有多說,畢竟事關崔氏,他們也不敢和這事有瓜葛。於是在安慰了魏癩子幾句後,這些人也找由頭離開了。

      最後,只有一個經常往縣城販貨的販子留下了,他看著雙眼空洞的魏癩子,想著過去曾受他的恩,就咬牙開口:

      「老魏,你不行就去縣寺找縣君。之前我看那位縣君開堂審案都是當眾而行,很是殺了一批縣裡的城狐社鼠。我聽別人說,現在的縣寺和過去不一樣,做主的事泰山軍,而泰山軍專給咱們窮人做主。」

      見魏癩子還是沒反應,這販子也不知道該怎麼講。他臨走時默默留下了一串銅錢,然後就離開了。

      而魏癩子還是眼神空洞,一無反應。

      直到他在地上躺了兩天,他的母親的屍體都開始有些發臭的時候,魏癩子在夜裡消失了。

      在出現時,他已經敲開了博陵縣的大門,他要狀告崔氏草菅人命。

      此時的魏癩子走投無路,只能將全部的希望放在泰山軍身上。

      只希望他們真的像別人說的那樣,是給窮人們做主的。

      此案為真實事件改編。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深夜書屋壯士,乾了這碗雞湯網遊之我是武學家棄婦再嫁嫡女當嫁:一等世子妃
    我的老婆是土匪總裁大人玩夠了沒從火影開始掌控時間無敵從滿級屬性開始那片蔚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