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犁漢» 第四百三十二章:定亭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犁漢 - 第四百三十二章:定亭字體大小: A+
     
      第433章 定亭

      前哨塢壁的漢軍此時早已經抖若篩糠。

      他們當中有很多就是附近的土豪鄉曲,拿著刀耀武揚威可以,哪見過這般駭人的景象。

      下面那些賊軍密密麻麻的,比地上的螞蟻還要多。這怎麼打?不是送死嗎?

      這一刻,他們對將他們安排到這裡的劉質充滿了怨恨。

      但塢壁上還有很多是中山四劉的徒隸和族人,他們卻咬著牙不斷將滾木一類的守城器械往下推。

      至於箭矢之流那就稀稀拉拉了,劉氏部曲畢竟多為農家子,哪有幾個會放弓的。

      這等程度的抵抗自然不為河內鎮三將看在眼裡。

      尤其是三將之首的韓浩,其人早在邯鄲一戰就耀武於王上之前,之後一路扶搖,到了現在河內鎮之鎮將,可謂深得重用。

      當然韓浩的序列依舊還是屬於野戰兵團的,這一次只是為了指揮地方的鎮戍兵才調發到這。但即便如此,能有將兵三千眾的經驗對任何一個武將來說都是難得的。

      既然為將,那就不能再如武夫一般豬突了。所以韓浩努力控制著自己的激動,並沒有隨披甲先登一起進攻,他在學著軍中宿將們那樣觀察著戰場。

      而這一觀察,倒真的讓他有一種不同的體驗。

      這是一種冷靜的抽離,仿佛用一種更客觀的視角去看待戰場。這種感覺和他做斗將時蒙頭沖是完全不一樣的。

      韓浩明白了,站的位置不同決定視野不同,視野不同決定了想法不同。

      見這處塢壁的箭矢稀稀拉拉的,韓浩當時就浮現一個念頭:

      「敵軍很弱,湊不齊弓手。」

      於是,韓浩令勇士韓彪帶著五十名披甲士作為陷陣,乘著箭雨稀疏率先登壁。

      韓彪是韓浩的族人,隨著韓浩在泰山軍站穩腳跟,如韓彪等韓氏族人自然也水漲船高。

      你可以說這是用人唯親,但在這個時代,用人為親是用人唯賢的基礎。我不了解你,又如何判斷出你是有能力的?

      所以無論武將還是文吏,舉薦人才都是在友人之間舉薦。

      韓彪就是如此,他雖然是靠韓浩的關係進的泰山軍,但其勇銳並不差。

      得了軍命後,韓彪只看了一眼,就找准一個防務薄弱的垛口就蒙頭沖。後面五十名披甲士也是如此,跟著韓彪之後,勇猛上前。

      看到韓彪這樣,韓浩若有所思,再一次對為將之道有了一層感悟。

      韓彪的主攻點選的是稍微偏東的一處角亭,上面正有幾個持長戈的漢兵在那裡胡亂揮舞。

      這些划水的漢兵因為視角的緣故,並沒有看見韓彪。隨後就被韓彪帶人殺了上來。

      韓彪帶著甲兵一上壁,就讓扈兵插上旗幟。

      四面攻打壁壘的河內鎮兵們看到自家旗幟已經飛揚在塢壁上,紛紛歡呼亢奮。一時間,不斷有勇士攀登上了塢壁。

      落在最後方觀陣的楊茂見前面戰事這麼順利,也是一驚,轉而嘆道:

      「未成想這鎮戍兵也有先登之勇呀。」

      戰鬥大概在半個時辰後就結束了,漢軍的前哨壁被攻陷。

      在留了一營兵在這後,楊茂令全軍前移,對定亭的敵軍發動總攻。

      這一次負責主攻的是魏郡鎮,其鎮有三營三千兵。

      鎮將魏種在三千弟兄的面前展現了一場慷慨激揚的演講,直將這些魏郡鎮兵們鼓舞得熱血沸騰,興奮狂熱。

      沒有再多動作,魏種就親自帶著所部殺向了前方的定亭。

      此時的定亭在烈日的烤灼下,都有些扭曲,甚至還有些寂靜。但那密密麻麻的鹿角和壕塹卻暗示著一場慘烈。

      魏郡鎮的鎮戍兵們按照訓練的操法,排成了一個扇形面壓上。各營主將皆親自領頭,後面跟著的是扛著旗幟的士兵。

      他們以縱行隊列大步向前,沉重的甲衣曬得發燙,吏士們大汗淋漓,在頭盔下喘著粗氣。

      為了鼓舞士氣,在魏郡鎮兵行進時,後方的戰鼓一直未停。

      最艱苦的戰鬥即將開始。

      ……

      魏郡鎮的戰鬥從一開始就受到了對面沉重的打擊。

      因為塹壕太過於複雜,原先三個營的魏郡鎮被分割成了十餘塊。但漢軍卻可以憑藉塹壕不斷轉移,互相支援。

      而且魏郡鎮沉重的衣甲也在這裡成了拖累。他們往往還沒有遇到敵人,就滑倒栽在坑道里,然後就再沒能爬起來。

      這種塹壕作戰的方式別說是魏郡鎮這些地方兵,就是泰山軍五大營也是沒遇到過的。這就是劉質對過往疏通水利經驗的萃取,形成的新的戰法。

      劉質在這裡布置了大概三千人,實際上和魏郡鎮的兵力大致相當。但因為靠著坑道的機動,前線的魏郡鎮將領們愣生生感覺對面有七八千人。

      於是,戰事越打越煎熬,鎮將魏種無奈向後方請求援兵。

      魏種的求援送到楊茂跟前時,大大加深了其對原來信息的判斷。

      戰前,楊茂在對敵方旗幟數量上判斷此處應該有兩萬人上下。

      但隨後攻破敵之前哨壁,讓楊茂對這個判斷產生了懷疑。

      有這麼強的兵力怎麼只會在前哨點放這麼點人?而且隨後對俘虜的拷問中得知,對面的漢軍也就三四千人。

      所以楊茂有點被愚弄的惱怒。

      但就在他推翻之前的判斷時,魏種又來求援了?

      對面不是只有三千人左右嗎,魏種為何說有七八千人?

      這個時候,楊茂陷入了巨大的懷疑之中。

      他不清楚俘口說的是真的還是對面漢將的計謀。

      就在這個時候,負責在原先左翼的李輔的天雄軍送來最新戰報,說在西面的那片樹林發現漢軍的騎兵。

      這個時候楊茂才開始好好對著北面的地形研究起來。

      首先是西面的那片大森林,這地方鬱鬱蔥蔥的,如果要藏兵少說可以隱匿數千人。而現在李輔送來的軍報證明潛伏在這片樹林的是漢軍的騎兵。而森林距離定亭陣地大致只有一里的位置。

      這個位置,騎兵瞬息就至。

      如果漢騎發動進攻,那已經纏鬥在戰場的魏郡鎮戍兵就非常危險了。

      而且楊茂不僅發現了這點,他還看到在定亭之後有一片麥田。這些麥子長得非常喜人,完全有可能成為漢軍的伏兵地。

      這個時候楊茂的冷汗冒出來了。

      一種不詳的預感籠罩心頭,於是他做出了此戰最錯的一個決定:

      「鳴金,令魏郡鎮撤兵。」

      軍中幕僚雖然奇怪楊茂這個決定,但並沒有人上來勸阻,畢竟從前線的情況來看,魏郡鎮兵打得確實不行,需要先撤下來休整了。

      於是,已經親上第一線廝殺的魏種沒有見到預想的援兵,反聽到了後方的鳴金收兵。

      這下子他有點氣急敗壞。

      太丟人了,剛剛河內鎮打得那麼出彩,輪到我們魏郡鎮兵上場卻要被撤下來,真是丟了王畿子弟的臉啊。

      沒錯,魏郡子弟就是以王畿子弟的身份自稱的。

      實際上,楊茂的決定不能算錯,只是他到底接收了錯誤的信息。

      此刻,他放棄繼續對定亭的攻打,而是轉而等候王上所說的蔡確的中護軍到來。

      說白了,楊茂對於麾下戰力是非常不自信的。

      在得知對面有可能是鎮北軍主力後,他沒有足夠的信心去打。所以想等待蔡確的精兵到來。

      但實際上,此刻的定亭已經是強弩之末。

      劉質萬萬沒想到,對面的泰山賊竟然這般勇猛。他們無論是甲械還是鬥戰技都遠遠超過他麾下的部曲。

      甚至劉質賴以驕傲的凝聚力在對面泰山軍來說也不過旗鼓相當。

      實際上,劉質並不清楚。

      他面對的這些鎮戍兵實際上是非常有潛力的。

      這些從護田兵篩選出的鎮戍兵,在基層伍人隊中往往都是來自一個地方的。這些人同吃同住同訓練,然後又一同分配到戍點戍守。

      他們之間的團隊配合併不比劉質這些部曲同勞作來得差。

      所以,劉質實際上也打得很辛苦。

      而原先他在那片森林布置的後手,那五百的河間兵到現在的作用也非常有限了。因為在這中間,敵軍一支規模龐大的騎軍團就聚集在那裡。

      而且從對面不斷調動小隊入林就可以推斷,河間騎兵也已經暴露了。

      更讓他擔憂的是,這還只是敵軍的一部,對面的主力到現在還沒有上。而原先盧植許諾的援兵到現在還沒有來。

      這怎麼不讓劉質絕望。

      他想到之前他說服族中的族老們的話了。

      「如今天下板蕩,我劉氏又遇到了和之前新莽末年一樣的困境。我中山劉氏為何能累世富貴?不就是因為我等姓劉嗎?如果我劉氏都不救這漢室,這漢室還有誰救?而漢室若亡,我等中山劉氏就是前朝餘孽,到時候想有一夕之安也不可得啊!」

      正是他借著國難家亡的大義,中山四劉凝聚在了一起。

      但現在看來,我中山劉氏是真的要死在這定亭啊。

      此時,劉質腦海里不能不浮現一位族叔的一句話:

      「我中山劉氏要是都亡了,這漢室就是復興也和我等有什麼關係呢?」

      但誰成想,對面鳴金收兵了?

      劉質顧不得狂喜,令部曲們打掃戰場,繼續加固壕塹。

      而這時候劉質才得空統計了部曲的傷亡,就那麼一會功夫,已經沒了八百多族人。這讓他心頭愈發沉重。

      但不管未來如何,現在多活一刻是一刻。

      ……

      但等待劉質的滅亡卻一直沒有到來。

      恰恰相反,大概在申時末的時候,他卻等來了援軍。

      一名信兵沖入陣地向他匯報,鎮北軍序列下代地軍團的韓珩、高政、呂崇、薛深四部,帶領援兵數千已經據此不過二里,讓他務必堅持援軍到來。

      只要看看那北面揚起的塵土,劉質就知道這令兵沒有說謊。

      援兵是真的來了。

      這一消息很快傳遍了定亭陣線的每一個劉氏部曲,險死還生的喜悅讓部曲們士氣大振。

      而對面,楊茂實際上比劉質還要知道北面來了敵軍的援兵。

      他的哨騎早就從北方送來了這一壞消息。

      到這個時候,他哪還不明白,對面定亭的漢軍可能真的只有數千。

      這下子,楊茂不敢再耽擱,令已經休息好的魏郡鎮、河內鎮一同進攻定亭。然後令趙郡鎮、東郡鎮兩部繞過定亭,去阻擊北面的援兵。

      務必得在敵軍援兵到來之前,拿下陣地。

      ……

      韓珩、高政、呂崇、薛深四部皆是代北武人豪強。

      實際上他們在廣陽道碰上的,一交談,都是收到盧植的軍令南下救援定亭。

      但這四將共同的身份,不能不讓這些個缺乏安全感的豪傑們多想。

      為什麼南下救援的都是他們代北人?

      是不是要消耗他們?

      實際上他們對於盧植是非常不信任的,覺得此人看似是大儒,但手段行事卻比他們這些邊地武人還要酷烈。

      正常人想不出以鐵器亂草原,又給他們邊地漢人來個釜底抽薪的毒計的。

      所以懷著這種沉重的不信任,四部兵走的非常慢。

      但再慢,這路也總有到的一天。

      在八月六日,申時末的時候。

      代北四部接近五千人的馬步軍終於抵達距離定亭二里不到的地方了。

      在這裡,他們都能聞到定亭方向傳來的血腥氣,從那漫天塵土中,也可知道此時的定亭戰場到底是一副什麼樣的慘劇。

      這下子韓珩、高政、呂崇、薛深四將猶豫了。

      正好附近鄉老送來一車車清水來勞軍。

      於是四將乘機命吏士們喝水休息,他們則圍著那鄉老問著這時候定亭的情況。

      這名鄉老是附近一個塢壁的鄉豪,家裡也有數十仆隸。

      本來他已經準備頤養天年了,但之前在郡國服役的兒子在隨著中山國相南下後就再也沒回來。

      人人都說他兒子已經死了,腦殼都被南邊的泰山賊給砍掉了。

      這鄉老大病了一場,之後就將泰山賊恨之入骨。

      但他知道靠自己是沒辦法復仇的,所以也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早年也參過軍,知道大軍疾行必然是疲憊口渴的。

      所以當在外面務農的徒隸奔來告訴他,北面來了一支漢兵後。他就帶著全塢壁的男女擔水來勞軍。

      不為別的,就為能讓這些漢兵多殺幾個狗賊。

      此時,見四個漢將圍著自己問著定亭的情況,這鄉老哪還不知道這四人是怕了。

      這怎麼行,不把伱們哄去殺賊,我兒的仇誰來報?

      於是,鄉老有了主意。

      家人們,月票來一來。今天晚上有一場實戰,看小陳如何錘爆對面。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最強抽獎系統諸天萬界天影鋼鐵皇朝農家小媳婦
    我的老千生涯小青銅你別慫我家後門通末世劍王傳說大明最后一個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