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犁漢» 第二百二十九章:軍市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犁漢 - 第二百二十九章:軍市字體大小: A+
     
      潁水西岸,漢軍最後一隻成建制的軍隊也撤退了。

      半個時辰前,有皇甫嵩軍團的潰兵游過潁水,投到了朱儁軍團。朱儁等將終於知道了皇甫嵩軍團的始末。

      皇甫嵩生死不知?對岸的泰山軍竟然來了?

      之後,越來越多的潰兵到來,更多的戰場細節為朱儁等人得知。最後眾將商量了一下,承認了此戰,漢軍再沒可能與潁陽的太平軍對戰了。

      但關於撤往哪裡,眾將爆發了激烈的衝突,尤其是護軍傅燮堅決要和左中郎將部靠攏。但其餘諸將都不同意,可以這麼講,皇甫嵩的中軍校尉趙融獨自拋棄朱儁軍團的行為,已經讓孫堅等悍將對左中郎將部充滿了不信。

      而朱儁也不想回兵,那是失敗。與其撤往後方受朝廷申飭,不如繼續挺近汝南。在那裡連接當地豪勢,直接攻擊黃巾軍的後方。到時候再吸收淮泗一帶的郡縣卒,還是能再殺回來的。

      朱儁這個決定,諸將都沒有異議,尤其是孫堅對淮泗地區非常了解,更是支持。至於,護軍傅燮再不是不同意,主帥決定如此,也只能遵命了。è

      就這樣,半個時辰後,朱儁拔營而走,連戰場都未打掃。

      之後,無論是西岸的汝南黃巾還是東岸的潁川黃巾,所有人都反應過來了。漢兵退了,留下了滿戰場的輜重。

      那還等什麼?搶啊!

      潁水東岸的戰場輜重和俘口自然都是潁川黃巾的,這個自然沒疑問。但是潁水西岸,就有點爭搶的意味了。

      泰山軍雖然在後方橫掃漢軍,但到底是人數少,一方面還要繼續追擊敵人,是以大多數輜重也只是留在了原地。

      原先汝南黃巾內部還在隱隱爭奪渠魁的位置,但當何曼將黃邵就出後,就沒什麼懸念了。

      黃邵本就有先渠帥彭脫的遺命,這事是彭脫臨死前當著所有扈兵的面交代的,想要撒謊非常難。之前最早趕到的何儀不是沒暗示過幾個扈兵,許諾了很多,但最後知道所有扈兵都知道,才作罷。

      有眾扈兵佐證,黃邵在名義上就是汝南黃巾新的渠帥。而且在實力上,黃邵也不弱,先是何曼堅定的站在他這一邊,然後兩人找到了劉辟,許諾了一些東西,劉辟也站在了黃邵這邊。

      對渠帥位置有想法的是何儀和龔都,但二者又不和。至於最後還有一健將吳霸,這時候都沒回來,還在停留在東岸。

      就這樣,獲得彭脫遺留中軍的老弟兄的支持,再有過半實力派小帥的站位,黃邵成了新的汝南渠帥。

      而其人做魁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泰山軍搶輜重。當然,在汝南黃巾看來,這些輜重本就是屬於他們的。

      粟、錢、衣、錢、大車、戰馬,戰場上漢軍遺留的輜重堆積如山。黃邵為了坐穩位置,直接就用這樣的方式收買士心。但這讓泰山軍怎麼想?

      在汝南黃巾連搶了幾十匹戰馬,泰山軍和汝南黃巾的衝突爆發了。這幾十匹戰馬,是王章麾下的一隻小隊費心從戰場上收攏起來的,因為大部分人都還在繼續收攏戰馬,只有一個伍人隊負責看守。

      然後汝南黃巾就衝上來搶這幾十匹戰馬,與其一匹匹廢力去收攏,這些不是現成的嗎?看到衝上來搶馬的黃巾軍,泰山軍五人小隊連忙上去制止,但都被打了一頓。

      尤其是他們的伍長更是被對面一個粗豪的黃巾小將連扇了六個嘴巴。其人邊扇邊罵:

      「驢球,不是看你是泰山方的,直接就把你弄球了。這嘴巴就是讓你長長記性,也敢和咱們汝南方搶。反天了!」

      這裡的混亂吸引了在這附近立旗的泰山軍隊將孫虞。

      孫虞帶著十幾個人,牽著幾匹抓到的戰馬正往回趕,然後就看到自己留下守馬的伍長何鐵被汝南黃巾抽,其他的還在牽他們的馬。

      其人的怒火一下子就燒起來了,蹭蹭就跑了過來,之後一馬鞭就將那個打人的汝南黃巾小將給抽翻在地。

      這一鞭直接打得那人皮開肉綻,但他後面的汝南黃巾卻沒敢護著他。

      說到底,這些汝南黃巾還是知道,沒有泰山軍及時趕到戰場,這場戰爭中死得沒準就有他們。換句話說,泰山軍是他們的救命恩人。

      原先,跟著這小帥來搶馬,那心態就是偷摸著,也是僥倖心思。但現在人家正主來了,不說立馬走人,還要去揍人家,那屬實說不過去。

      那小帥被這一鞭抽得毀了容,還要再找回來,但看後面伴當們的樣子,心裡就知道這事不成,最後其人說了兩句狠話,狼狽走了。

      隊將孫虞不屑地看著遠去的那伙汝南黃巾,一口濃痰吐在地上,隨後拉起被打蒙的伍長何鐵,罵了句:

      「遇到這種就打回去,龜,就別想當俺的兵。」

      --------------------

      戰場邊緣,原先漢軍中軍壁壘。

      泰山軍現在就持節在這裡。不斷有小隊牽著俘口入營,然後送入剛圍好的柵欄里。

      因為張衝決定在潁陽多呆點時日,他要見潁川和汝南的黃巾渠帥們,一起商量下一步的戰略。

      所以此時,不少軍吏正指揮著原先漢軍的隨軍徒附和壯丁,重新修造破損的營壘。倒不是要防備誰,但把事情往謹慎的方面做總是沒錯的。

      這會,隨軍的主簿嚴莊正跟著渠魁張沖視察著營地。

      嚴莊最近有點春風得意,他的族弟嚴綱在突騎隊屢獲戰功,現在已經做到了屯副,可以說他們嚴氏兄弟,一個在內,一個在外,兩開花。

      但心裡再試高興,嚴莊仍認真做著手上的事情,他知道自己的根基在哪裡,此時的他正一絲不苟的匯報著最新的統計數字:

      「渠帥,拋開此前一戰俘獲的八百漢騎,現在點檢的俘口有騎卒四百,漢甲士一千四百人,戈戟士六百,徒附一萬二千。另外最重要的戰馬,現在還在收攏,目前入欄的有六百匹。另外,漢軍六座營壘,我軍戰三座,其中軍衣六千件,還剩下的粟米十萬石,錢帛無數。」

      這會張沖正走到一座更大的柵欄處,裡面都是衣衫襤褸的,各色人等都有。

      張沖指著問後面的嚴莊道:

      「這些就是漢軍的徒附嗎?」

      嚴莊點頭。

      之前漢軍有四萬戰兵,但光隨軍的徒附就有四萬。之後幾次大戰,陸續逃散很多,但最後被泰山軍俘虜的也有一萬兩千口,委實不少。

      「這一欄有多少人?」

      「這一欄就是五百人。總共有二十四個這樣的柵欄,分在四野。」

      望著這些骨瘦嶙峋的男女徒附,張沖不忍心,這些人本就是被漢兵強征來的可憐人,現在還要像牲口一樣被關在裡面。

      於是張沖道:

      「這些丁口是我們此戰最大的財富,這些人普遍和漢兵有仇恨,稍微宣導就能站在我們這邊。所以,務必在吃食上不要懈怠。要儘快安定這些人心。」

      嚴莊猶豫了一下,問道:

      「不像過去那樣遣散這些人回鄉嗎?」

      很顯然,嚴莊並不想養這些人,畢竟這一萬多人吃,日費粟米豈是小數。

      張沖當然明白嚴莊的意思。之前,他們凡繳獲的漢軍徒附,皆是發糧遣散回鄉。因為那時候部隊實行精兵之策,帶上這些人只能拖累部隊的機動能力。

      但望著欄內的老弱男女,張沖嘆了口氣,反問道:

      「你還覺得這些人有家嗎?」

      嚴莊聞言,沉默了。

      他們就是從封丘一路殺過來的,這中間大小塢壁,不是被漢兵慘破的,就是被太平道劫掠的,哪還有什麼人煙呢。

      張沖繼續道:

      「這次咱們不一樣,咱們要在潁川附近呆一段時間,這段時間,我們可以對這一萬二千人做進一步的調查,看其中,有哪些是匠人,哪些是農人,哪些又是有手藝的。總之,天生人來,必有其用。我們就是要把這一萬多人用起來。」

      嚴莊內心一苦,暗道這不是一個簡單差事,但渠魁都主意定了,他們也只能用心做。

      而這時候,戰場回來的泰山軍士吏們,陸續將汝南黃巾霸道的行徑告訴了張沖,眾軍吏皆怨,子系中山之狼,忘恩負義。

      張沖聽著這些不利於團結的話,但並沒有制止,雖然有句老話叫「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講。」但要不作些手段,人家怎麼甘心被你團結。人家倒是想團結你呢。

      --------------

      光和六年七月二十四日。

      潁水西岸,原先滿是屍體的戰場已經陸續被清理了,隨之的是一座巨大的軍市,此時正有無數人在這裡面互市。

      而這就是張沖的建議,張衝要用繳獲的輜重和汝南各營頭的小帥交換俘口。

      兩日前,張沖和神上使馬元義以及汝南黃巾的黃邵都見過面了。在馬元義的大帳內,張沖向馬元義寒暄了多年前的相救之恩,而黃邵也向張沖表達了其兼程數百里相救的恩義,氛圍還是比較輕鬆熱絡的。

      不管太平道損傷到底有多麼巨大,此時在這片大帳中的諸人皆是這場戰爭的勝利者。

      這次張沖和馬元義、黃邵見面,主要目的就是想確定一下兩人對後面一步的戰略看法。

      但這第一個事情,眾人就聊崩了。

      馬元義是想帶著人繼續北上,還是按照原定計劃攻擊京都洛陽。從洛陽逃出來後,他無時不刻想著的就是帶人殺回洛陽,屠遍那滿朝公卿,為枉死的同道復仇。

      而汝南的黃邵卻不願意北上。和前渠魁彭脫不一樣,黃邵等一批小帥普遍對河北太平道沒多大認同感。因為他們都是各自渠魁在家鄉陸續發展的,根都留在本地。原先第一代的渠魁,還能因為太平道的整體戰略而相互聯繫,等到黃邵這批,四分五裂不可避免。

      黃邵不顧馬元義難堪之表情,很直接的就說,他要帶著弟兄們返回汝南。原先留守的老弟兄在豫州牧王允串聯的豪強軍的襲擾下,減員嚴重。現在,漢右中郎將朱儁還帶著萬餘漢軍主力南下汝南,如果黃邵不帶人回去,那汝南的老弟兄們必然要遭受致命的打擊。

      這是黃邵萬萬不能接受的。為家鄉子弟而戰還是為遠在河北的三張而戰,底層出身的黃邵分得很清楚。

      汝南、潁川黃巾的巨大分裂直接擺在了張沖面前,他本來是想建議兩軍和他一起北上攻打敖倉的。只要斷了北中郎將盧植的後勤,那漢軍三大主力,就真的是不殘也死。

      而現在這局面,是張沖戰前萬沒有料到的。但到底到了這個份上,張沖還是將建議說了。

      果不然,不僅黃邵搖頭,就連神上使馬元義反覆思考後,也拒絕了張沖。馬元義的意思是,如果一定要分軍。他就傾向於去南陽,那裡依然有十萬黃巾軍,馬元義現在手上只有萬餘人馬,怎麼都不是很放心。而且南陽很多小帥都是他的老部下,只要他去南陽,張曼成就是再有自己看法,都只能被馬元義兼併。

      沒錯,就是兼併。在張沖看來,馬元義的真實意圖就是要兼併友軍,恢復實力。

      關於聯軍下一步戰略,到底重大,雖然一開始眾人並沒有達成一致看法,但總歸還是要多聊幾次的。而且現在潁陽這邊因為繳獲了大量的漢軍的粟米,他們完全可以在這裡一邊休整消化俘口,一邊再繼續聊。

      最後,張沖就建議搞了這樣一個軍市。他就是看中了汝南、潁川兩方的俘口了。之前,他還不太清楚汝南、潁川的人口素質。

      但等主簿嚴莊將新一批對徒附細緻調查的薄冊交給了張沖,張沖才知道汝南、潁川兩地,到底是多麼藏龍臥虎。

      汝南和潁川兩地人口加起來有近三百五十萬,除了為數眾多的衣冠豪強,但更多的是黔首。而這些黔首普遍素質都特別好,比如張沖收降的萬餘徒附,男丁中竟然有十分之一都多少認識點字,這就非常恐怖了。要知道,後世晚清,文化普及如此高的情況下,也不過才有百分之二十不到的識字率。

      這其實也是張沖不清楚這些徒附的來歷。他們可不是真的徒附,往上數多少代,也多少是個豪強呢。這些人一代代人口滋生,社會階層也越來越向下,但從上到下的流動,多少還是將以前的文化素養給帶了下來。這才造就了潁、汝兩地恐怖的識字率。而且相比於其人地方識字無用,汝潁地區商貿發達,識字技能本就比其他地區的更有現實作用。

      而得到這一數據後,張衝下定決心,要搞一個軍市,花多大代價,也要吸納這批高素質黔首。到此,他才明白了,為何後世曹賊說要依靠天下智力,然後就選擇了潁川、汝南。這兩地方,才是這天下真正的智庫啊。

      



    上一頁 ←    → 下一頁

    邪王嗜寵:鬼醫狂妃快穿女配逆襲:男神請上最強醫仙神荒龍帝夜少的二婚新妻
    腹黑娘親帶球跑青蓮劍說無盡丹田異世界的美食家傾世絕寵:王妃,別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