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明話事人» 第369章 兩千里外的信號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話事人 - 第369章 兩千里外的信號字體大小: A+
     
      第369章 兩千里外的信號

      把大臣們都干懵了的這三封奏疏,幾乎同日送到,也不完全是巧合。

      十幾名文壇領袖聯名檢舉巡鹽御史那封奏疏,是當日蜀岡平山堂文會結束後,眾人要求林泰來放了王世貞時,林泰來提出來的條件。

      其後林泰來並沒有著急在第一時間把奏疏發出去,而是等蘇州事態明朗後才發給朝廷。

      李世達那封甩鍋給石知府的奏疏,是正常發的。

      至於郭推官的奏疏則用了六百里加急,所以追上了前兩封奏疏,同日送到京師。

      作為一個中央集權大一統王朝,財賦重地出了這樣的亂子,理論上應該立刻專門派遣大臣,去蘇州鎮場子,宣示朝廷的威嚴。

      但理論是理論,現實是現實,兩者之間總會有或大或小的偏差。

      比如說一個最現實的問題,具體到個人,誰去負責?

      又比如,現在已經不是王朝初年集權最盛的洪武、永樂朝,而是人心鬆散的萬曆朝中期。

      有個中書舍人從內廷跑到東朝房,喊話說:「內閣已經收到蘇州發來的加急奏疏,必須要儘快處置!

      又知曉外朝部院諸公今日在此議事,故而現在先請部院諸公廷議,然後將結果上報內閣!」

      正常情況下,政務運轉流程沒這麼隨意。

      但如今天子擺爛,首輔也擺爛,其他兩個大學士沒有決斷權威,便也只能簡化程序,對付著過日子了。

      本來眾大臣今天聚集在東朝房,是為了商議今年的「京察」,卻沒想到跑了題。

      正常情況下,外朝議事都是由吏部尚書主持,吏部尚書不在時,則由戶部尚書主持。

      今天還沒有發過言的吏部老天官楊巍看了眼戶部尚書王之垣,提議道:「蘇州與戶部關聯最緊密,還是由王司徒主持吧。」

      蘇州對朝廷而言,最大的意義就是「錢糧」,這是屬於戶部的工作。

      所以楊天官才會說,這次應該讓王司徒來主持。

      王司徒不好再推回去,只能站出來說:「關於這次蘇州事變,諸君還有什麼話說?」

      禮部尚書沈鯉嚴厲的開口道:「太平之時,生此非常之事,必有非常之故!

      所以蘇州城必定有問題,朝廷必須徹查!必須揪出禍患根源!」

      沈尚書平日裡都是學者風度,在朝廷極少出面爭辯什麼,今天這樣疾言厲色的開口,算是很罕見了。

      眾人見狀,感覺沈尚書可能是真急眼了。

      不過也可以理解,就在剛才那一小會兒,清流就損失了一個最肥差巡鹽御史、一個天下第一知府、一個正二品部院大臣,還有個疑似臥底的江南巡撫。

      這個損失程度,用慘重都不足以來形容了。

      眾人心裡保守估計,清流勢力在天下最富裕江左地區的布局,直接沒了三分之二,只剩南京那幾個養望的人苟延殘喘了。

      主持議事的王司徒心裡沒什麼譜,主要是遠隔兩三千里,他也不清楚蘇州城那邊到底什麼情況,也無法判斷林泰來在其中到底充當了什麼角色。

      但王司徒憑藉官僚本能也知道,不能被沈尚書牽著鼻子走,便慢悠悠的說:

      「事變肇起於李世達、李淶、石崑玉三人,先說如何對待這三人!」

      沈尚書立刻喧賓奪主的回應說:「李世達履職無方,斷事不明,釀成大禍!剝奪所有封誥,削籍為民,發邊軍效力!

      李淶石崑玉膽敢自盡,抵制朝廷調查,亦剝奪封誥!

      刑部、都察院以為如何?」

      眾人又吃了一驚,還是沒想到沈尚書對自己人如此不留餘地。

      本來還想著,就這三人的處罰問題,可能要來回拉扯幾個回合。

      但是連清流勢力領袖沈尚書都不袒護自己人,那肯定就沒有扯皮了。

      一言定死了三人罪名,沈尚書氣勢更凶,「凡遇事變,處置方法要麼寬縱要麼嚴懲!

      而這次我以為,絕對不能姑息,必須徹查因果,從嚴處置!」

      等沈尚書再次表態完畢後,片刻內居然沒有人站出來針鋒相對。

      不是說沈尚書就沒有政敵了,而是對家還沒有統一思想,不知道應該怎麼應對。

      沈尚書的態度可以十分堅定,已經明確損失了如此多的黨羽,除了追究到底報仇雪恨,還能有什麼選擇?

      但別人心裡卻仍然拿捏不定,還是因為那句話,誰也不知道兩三千里外的蘇州城具體發生了什麼。

      在信息不明的時候,很難果斷做出抉擇,從寬和從嚴哪個是正確的,誰也沒把握。

      沈尚書見無人出面反對,便又咄咄逼人的對吏部天官楊巍和左都御史吳時來說:「你們兩位,贊同從嚴還是反對從嚴?」

      如果這兩人還不表態,那麼主導權就會落入以沈鯉為首的勢力手中了。

      吳時來勉為其難的答道:「蘇州乃是錢糧重地,不便多生事端。

      先前蘇州府推官的奏疏也說明了,最好鎮之以靜,無為而治,其地自安。」

      沈尚書厲聲喝道:「難道總憲你認為,應該姑息逼死朝廷官員的亂民,置朝廷的臉面和威嚴於不顧?」

      吳時來說不出什麼駁斥的話,無言以對。

      本來是清流勢力先挑起事端,但現在結果是清流勢力死人了,結果就成了「我弱我有理」。

      就在這時候,通政司官員又又又出現在東朝房門口。眾大臣看見後,心裡莫名的齊齊緊張起來。

      那通政司官員揮了揮手裡的章本,高聲道:「有個蘇州衛千戶林泰來的奏疏,剛送到通政司,先知會與諸君,然後就送內閣了。」

      聽到林泰來這個名字,眾人腦中下意識蹦出兩個字「斡旋」,難不成此人還想斡旋到朝廷?

      沉寂了半天的吏部右侍郎趙志皋用著與年齡不相稱的矯捷,猛然跳了出來,積極的問道:「這奏疏里說了些什麼?」

      那官員簡要的說:「林泰來奏稱,知府、巡撫身死,欽差受辱,實乃從來未有之奇事,竟然出在我萬曆朝!

      故而請求朝廷重拳出擊,嚴懲蘇州亂象!」

      對林千戶這份奏疏,大臣們唯一的感想就是四個字,莫名其妙。如果再加四個字,就是不知所謂。

      完全看不出這份奏疏有什麼意義,或者有什麼目的。

      唯獨吏部右侍郎趙志皋像是收到了什麼信號,高聲道:「我支持沈尚書徹查和嚴懲的提議!」

      作為一個被申首輔力主調進朝廷,並且任用為吏部侍郎的官員,趙志皋這個表態是相當炸裂的。

      你居然支持首輔的死對頭!伱居然支持在首輔老家搞事!

      就連沈尚書也非常吃驚,難道趙志皋打算改換門庭,投靠正義的清流勢力了?

      趙志皋對著眾人侃侃而談:「我先前出任江南巡撫一年半,常在蘇州城駐守,也曾經組織了兩次秋糧徵收。

      所以在蘇州問題上,我還是有一定發言權的!

      根據我對蘇州情況的了解,再加上一些深入思考,我完全支持沈尚書的提議!」

      別人還在深思趙志皋為何支持沈尚書,只有王司徒感受到了一種熟悉的感覺。

      趙志皋的發言風格,實在是太像某個即將與王家結親的人了!

      王司徒立刻想到了一種可能,趙志皋從江南巡撫離任的時候,是不是得到過林泰來面授機宜?

      難道那個時候,林泰來就預知到,朝廷可能會有這樣一場議事?

      換句話說,在趙志皋離任,石崑玉、李淶去蘇州上任的時候,林泰來就已經預知到,這兩人會「自盡」?

      此時沒有別人發言,趙志皋便繼續說:「我認為,沈尚書的提議可以細化為三條!

      第一,在蘇州城開展為期三年的嚴打,以整肅不良風氣,震懾刁民!

      什麼叫嚴打?親朋鄉鄰連坐,所有罪名刑加三等,所有死刑不必請示朝廷覆核!」

      眾人聽了後連連感慨,洪武皇帝都沒有你狠!

      「第二,對蘇州城內所有衙門官吏大清洗,全部換人,並且不許用浙江、江西等鄰近省份的人在蘇州為官吏,以隔絕舊弊!」

      沈尚書隱隱約約的覺得有點不對勁了,但還沒有具體品味出來。

      趙志皋突然掏出一張紙條,看了幾眼後又說:「第三,蘇州城守備軍兵換防到其他地方,再從其他地方調兵進駐蘇州城!

      並且另外增兵京軍五千,前往蘇州城鎮守,再有刁民作亂,直接剿滅!」

      當這三條說完了後,眾人感受到了極大的震撼,這是把蘇州城當成了敵境嗎?

      沈尚書主張嚴厲,結果你趙志皋竟然比沈尚書還嚴厲。

      如果全部照此施行,整個蘇州城都要炸!今後大概就別指望從蘇州徵收到錢糧了,天天應付亂局吧!

      趙志皋轉頭問道:「這三條全部來自沈尚書從嚴處置的提議,沈尚書還有什麼另外要補充的?」

      沈鯉怒道:「如此嚴酷之法,毫無必要,不是我的提議!」

      趙志皋先是愣了愣,然後厲聲喝道:「亂世當用重典,你怎麼敢說毫無必要?

      難道沈尚書認為,應該姑息逼死朝廷官員的亂民,置朝廷的臉面和威嚴於不顧?」

      沈鯉:「」

      用黨羽人命凝聚起來的氣勢,忽然就被戳破了。

      刑部尚書陸光祖出來打圓場說:「不至於!雖然要從嚴處置,但確實不至於如此嚴酷。」

      趙志皋攥著紙條,對陸尚書喝斥說:「你不就是擔心在蘇州重拳出擊,會讓申首輔不悅麼?

      原來你也是阿諛逢迎之輩,勿復多言!我和沈尚書的從嚴三條,不用你來指點!」

      陸光祖:「」

      你趙志皋這老撲街,聽聽自己說的是人話嗎?

      其他眾人不禁刮目相看,這個新來的侍郎戰鬥力似乎很不一般啊。

      還有,如果這位侍郎不頻頻看紙條,就更有氣勢了。

      趙志皋連續斥責了禮部、刑部二尚書,又對王司徒說:「大司徒乃是主持議事之人,你說如何?」

      王司徒稍加思索後,很有水平的答道:「站在戶部的角度,我認為當前蘇州穩定壓倒一切!

      蘇州漕糧占據朝廷太倉六分之一,只有穩定才能保障太倉輸入。

      無論從寬從嚴,一切都要為了穩定這個大局服務!

      從這個原則出發,趙侍郎你的提議,似乎有些影響穩定啊。」

      趙志皋把紙條塞進了袖口裡,對沈鯉說:「王司徒所言有理,要不然你我把從嚴三條稍加修改?

      第一條,嚴打刁民應當開展,這關係到朝廷臉面,但是不必加刑了。

      至於第二條,蘇州城官吏不必大清洗,但蘇州府知府必須謹慎擇人,各衙門官員失職者也要換人!」

      沈鯉仍然只能點頭,「此乃應有之義。」

      趙志皋便道:「關於蘇州城衙門官員人選,我作為吏部侍郎,也有些想法了。

      我認為,新派往蘇州府的官員,必須要正直、清廉!

      因為蘇州城乃是首輔故鄉,所以尤其不能用阿諛逢迎首輔的人去蘇州城上任!」

      沈尚書對此完全無法反對,還是只能繼續點頭。

      然後就聽到趙志皋說:「故而我提議,要從彈劾過首輔的人裡面選拔派往蘇州城的官員!

      據我所知,近期彈劾過首輔的人有鍾羽正、陳登雲、趙南星、顧憲成等等。」

      眾人:「」

      八百里外都能感受到你趙志皋不懷好意!平常看起來蔫乎乎的,壞起來簡直令人大開眼界!

      這幾個人都是清流勢力在朝廷的中層骨幹,難道你趙志皋想把他們全部派往蘇州,然後再來一遍團滅?

      趙志皋又想起什麼:「啊,顧憲成是無錫人,不適合在鄰近的蘇州為官,這個就算了。」

      「不可!」沈尚書終於忍無可忍了,「這幾位不合適。」

      「那這幾個就算了。」趙志皋沒有拖泥帶水,又直接提名另外人選:「我看可以用禮部員外郎王之猷去安撫蘇州百姓。」

      「不可以!」沈尚書還是反對。

      趙志皋駁斥道:「吏部選地方官,不需要你們禮部來說話!

      這也反對,那也反對,不如我這個吏部侍郎讓你沈尚書來坐!」

      沈尚書被擠兌的無話可說,氣得拂袖而去。

      趙志皋高聲道:「最後,還有從嚴第三條,雖然不必異地調兵,驚擾百姓引發動盪,但蘇州城民變頻頻,確實需要加強守備了!

      我看蘇州衛千戶林泰來屢屢斡旋兵變民變,經驗十分豐富,不但可以因功升為指揮僉事,還可以再兼蘇州城守備,嚴防民變再生!」

      眾人:「」

      用林泰來兼任守備防止民變,字面上的邏輯似乎沒問題,但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今天突然有事,沒時間加更,只能定個鬧鐘明天起來寫了。。。放假不出門了!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電影世界大盜何以笙簫默豪門小甜妻太初都市之最強紈?
    從契約精靈開始機戰無限朱雀記大奉打更人食全酒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