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玄幻奇幻 » 今穿古之小大夫» 第326章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今穿古之小大夫 - 第326章字體大小: A+
     
    025大理寺薛少卿

      朝廷連番敗績,已經讓建文帝焦頭爛額,從北平府又傳出有得道高人張三丰助燕王的流言,更是讓建文帝膽戰心驚。

      他還記得,皇爺爺在世的時候,曾經三番兩次的提起張三丰,得張三丰之助者得天下。

      恰好燕王三番四次上奏疏,在言論上燕王一點都不虧,所以大義上來說,建文帝還真的跟燕王半斤八兩。

      由於連次大敗,建文帝日益憂恐。

      「詔竄齊泰、黃子澄于外,令有司籍其家,以謝燕人。」

      實際上,這就是個煙霧彈,只是做做樣子,建文帝私下卻是派兩個人去京師之外募兵。

      外面的變化,文景輝會根據軍報來揣測,不過在崗子村,依然是一片太平。

      文景輝是冒充的張三丰的關門弟子,但是文景輝的大弟子胡博雅,卻是張三丰真正的衣缽傳人。

      文景輝也沒想到,張三丰竟然給小招財摸骨,判斷出小招財是最適合修習太極的體質!

      崗子村如今的範圍變大了,三合村也在武大的努力下,合併在了崗子村名下,那些破敗的房屋,全都推平,重新蓋起了房舍,架起了圍牆,兩村之間的小河上,也支起了拱橋,乍一看,還有些江南小鎮似的風韻。

      因為張三丰是個道士,文景輝特意在三合村的後山那塊風水寶地,找了個位置,種植了許多樹木,修了一座像模像樣的道觀。

      道觀一面是斷崖,可以俯覽附近的村莊,一面是小河的分支,一條小溪緩緩流過,一面是一條青磚鋪就的小路,兩邊栽滿了丁香花,一面則是山地良田,種植的一些農作物,可以供道觀的人食用。

      道觀東南角,掛了一口大鍾,西南角,放了一面巨鼓,看起來還挺像那麼回事兒。

      道觀二進,一進就是道家三清大殿,左右廂房是供給來客歇腳的,二進是正房五間,左右廂房各五間,正房有卧室、書房、客廳、靜室和丹房,廂房則是廚房、浴室、餐廳和道童住的地方。

      道童是徒孫,張松溪帶來的六個人里,來了四個伺候張三丰,說是伺候,其實就是洗衣做飯種田這些個活計,真跟傭人似的。

      不過張三丰不藏私,也教了他們一些東西,當然,這四個學到的比他們付出的要多多了。

      炎炎夏日,文景輝更不願意動彈了。外頭太熱了,他納涼的冰塊不少,不過顧忌孩子太小,也不敢多用。倒是道觀那裡,送了不少過去,可把張三丰樂壞了。

      有小徒弟和沒小徒弟,前面生活像流浪漢,後面的生活……。

      大熱的天,張三丰就坐在涼亭里,桌子上擺著一套盤子,盤子底下放著冰塊,上頭擺著荔枝、桃子、香梨和西瓜,他手裡頭拿著香瓜,身邊坐著可愛的兄妹倆,外頭有人過來給三清道尊上香膜拜,遠處鳥語花香,近處煙火鼎盛,這日子,簡直不要太美好啊!

      於是老頭兒就在此間暫時落腳,而張松溪帶著兩個徒弟在燕王府教授小王孫一些初級的武術,至於內功,要小王孫六歲以後才能開始蓄力修習。

      而文景輝這邊也開始忙著收拾田地,種植莊稼,上山採藥,甚至還要時不時的去燕王府看看徐王妃他們一家子。

      不過文景輝的大名可是越來越讓人知道了,起碼都知道,他是張三丰的關門弟子,而張三丰,就在兩儀觀。

      也就是文景輝給張三丰蓋的這座道觀的名稱。

      是張三丰親自命名的道觀,據說燕王得知之後,大笑了三聲!

      燕王倒是想見見這位讓自己老爹惦記了一輩子的道士,可惜,他回不來,只是捎話回來,要照顧好這位張真人,老神仙要什麼就給什麼!

      他覺得自己特別走運,老爹找了一輩子的人都沒找到,自己這兒瞎貓碰到死耗子,遇到了人家的小徒弟,順帶著連師父都給勾搭了過來!

      七月己丑,燕兵掠彰德。

      丁酉,平安自真定攻北平。

      壬寅,大同守將房昭率兵由紫荊關趨保定,駐易州西水寨。

      七月流火,正是最熱的時候,但是戰事卻起來了,文景輝怕死人太多引起瘟疫,立刻讓人弄了不少石灰粉去消毒,還讓人採購了大批陳醋去熏,用滑石粉和金銀花、菊花等藥材,做了一大堆爽身粉去,還弄了不少硫磺藥皂過去,讓士兵們每隔三天洗一次澡!

      「咱們又不是那講究的老娘們兒,幹嘛非要三天洗一次啊?」有的軍漢雖然打仗厲害,但是他們並不喜歡洗澡,講究衛生什麼的,那都是文人雅士或者大姑娘小媳婦,才會幹的事情。

      讓他們洗澡,不如讓他們躺床上睡一覺來的痛快。

      「讓你洗你就洗,哪來那麼多廢話!」管著他的小旗拿了一塊硫磺藥皂:「這是為了你們好!」

      至於到底怎麼個好法兒,其實小旗也不太清楚。他將硫磺藥皂一人發了一塊,都自己用自己的,去了一個小溪邊。太陽曬了一日的溪水很熱乎,一伙人洗完了,換另一伙人來,全軍營的人,每隔三天輪一次,都要洗澡,就連水都是燒開了之後晾涼了喝,不許喝生水,米粥饅頭都是當天消耗完,從來不隔夜。

      燕軍一直嚴格執行這種莫名其妙的規定,而朝廷軍隊那邊,人數多,東西卻少,征來的糧草,消耗得也快。除此之外,那些藥材也良莠不齊,更沒讓人講究衛生,幾十萬人吃馬嚼的,夏日又滋生細菌最快的時候,不消半個月,朝廷軍隊那邊就有人鬧起了肚子。藥材不好用,煎了吃也不見效,一連幾日,已經有一千多人都感染了,從最早的鬧肚子,到了後來的痢疾,一萬多人病倒。

      兩軍對壘,自然雙方都在探測虛實,幾次交鋒下來,都是燕軍這邊勝利,而同樣的,燕王也很關注對方,立刻就知道了對方陣營發生了什麼事情。

      裡頭已經抬出去好多具屍體了,都是病死的,不敢就地掩埋,而是要火化后才能掩埋,這是古時候的人最常見的處置方式。

      但是同樣的,死了連個屍首都不能留下,這在古代是很忌諱的事情。

      朝廷軍隊那邊士氣低迷,而燕軍這邊則是慶幸不已,早就聽了小大夫的話,吃的水,都是困了一日後,淀清了,取上層的清水燒開了之後用。無論是做飯還是蒸饅頭,都用的開水,連帶著個人衛生都嚴格要求,就這麼一番折騰下來,全大營的人愣是沒一個染病的!

      這回也沒人嫌棄麻煩了,也沒人不樂意了,全都積極的講究衛生了,不敢再有一點懷疑了。

      燕王十分慶幸,他有文景輝這麼一個良醫正在身邊:「到底是老神仙的關門弟子,真是未雨綢繆啊!」

      看著朝廷軍隊倒霉,燕王心情簡直不能更好了,直接揮軍攻城,不在乎對方人多了,人多又如何?還不是戰鬥力不行么!

      於是,燕軍又一次大勝。

      燕兵此次大勝后,河北郡縣多降,順德、廣平、大名等地皆附於燕。朱棣上書建文帝,要朝廷招還吳傑、平安、盛庸諸將,交戰雙方各自罷兵。

      其實是因為,燕王怕那些人的病情真的變成瘟疫!

      古代的瘟疫,每次都要死傷好多人,燕王是怕啊!

      建文帝把燕王書信示于臣下,方孝孺出主意說:「我們諸軍仍在集結,燕軍久羈大名一地,夏日暑雨,不戰自疲。現在,應急令遼東諸將入山海關,攻永平,真定諸將渡盧溝橋衝擊北平。燕軍必急回軍以衛巢穴,我軍躡其後追擊,必可一舉成功。但是,為了緩其兵鋒,慢其驕心,應下詔赦其罪過,使其部署因日久懈怠而軍心離散。」

      於是,建文帝派大理寺少卿攜詔書入燕營,赦燕王父子及諸燕軍將士罪,仍復王爵,勿預兵權,歸國息兵。

      這位薛大人,是個真真正正的正人君子,文人雅士,見到燕王朱棣后,行禮問好,一絲不差。

      燕王對他倒是好態度,詢問了宮中太后等人是否安泰?又問建文帝有何言教。

      他倒是實在,立刻就開口道:「皇上說,只要殿下早晨釋甲,來謁孝陵,大軍晚上即旋師。」

      「哼!這話三尺童子也騙不了啊。」一邊的紀綱都被氣得不顧身份,直接就要抽刀子砍了薛少卿。

      「住手!」燕王大喝一聲,武大那邊立刻就攔住了衝動的紀綱。

      「王爺!」不只是紀綱面紅耳赤,就連邱福地們也不服氣的很。

      「若是皇上能恢復太祖舊制,本王也不想大興兵戈,太祖皇帝的神位就在帳后供奉著,若是你所言屬實,必定不會再出現倒流香之事,請跟本王來!」

      燕王一臉誠懇的表情,邀請薛少卿一起祭祖。

      「王爺,子不語怪力亂神。」這位薛少卿是個只信書本不信鬼神的傢伙,對傳說之中的倒流香很是不屑一顧。

      「怪不怪力的,一會兒你就知道了。」燕王莞爾一笑,帶著他進了后帳。

      那裡供奉著四個神位,都是濟南的時候,做出來的神主牌位,老朱家的祖宗。

      大理寺少卿是幹什麼的呢?

      大理寺少卿,官職名。

      大理寺,官署名。

      相當於現代的最高法庭,掌刑獄案件審理。秦漢為廷尉,北齊為大理寺,歷代因之,清為大理院。


    上一頁 ←    → 下一頁

    虧成首富從游戲開始黎明之劍天才相師:重生億萬小富風流小農民後來偏偏喜歡你
    大宋的智慧翻窗做案:老公手下留情都市特種兵之暗影殭屍保鏢鳳囚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