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簪纓問鼎» 第378章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簪纓問鼎 - 第378章字體大小: A+
     
    第377章 河山(2)

     只用一支玉簪挽起烏髮,張婉披上裘袍, 領著數名宮女向式乾殿走去。冬日天寒, 走在廊下還有些冷意,到了式乾殿, 火牆和地龍的熱度,驅散了寒氣。張婉解了裘袍,命人通報後, 方才緩步入殿。

     大殿內正燃著香露,清雅柔淡。天子雙目微閉, 倚在榻上。見張婉進殿, 扭頭道:“阿婉來了?都說讓你在東宮靜養了。整日到這邊,染了病氣反倒不妥。”

     張婉三個月前方生下幼子, 正是該休息的時候。況且還要帶孩子, 若是感染了可不妙。

     天子已經說了多次,但是張婉怎會忘了本分。行了禮, 她畢恭畢敬道:“兒媳身體強健, 這兩日二郎也由乳娘帶著, 不妨事的。父皇今日可好些了?”

     “朕好多了,已經能下榻了。”梁峰道。

     他的聲音仍有些嘶啞,不過較之前兩日, 確實好了不少。這些年陸陸續續病過幾場,都沒有這次來的兇險。只是受涼就能高燒不退,太醫院忙前忙後十來天,才把病情壓了下去。

     聽天子如此說, 張婉面上露出欣喜神色:“父皇龍體康健,我等方能安心。不過還是不慌走動,多養些時日,除了病根才好。”

     梁峰笑了笑,讓人給太子妃看座,又問道:“顯兒這些日可好?”

     太子妃這一胎生的還是個男孩,取名梁顯。不過孩子出生沒多久,梁峰就病倒了,倒是沒怎麼見過這個皇孫。

     “父皇放心,二郎如今能吃能睡,還胖了不少。回頭抱來給父皇瞧瞧。”張婉笑道。

     “等朕病好了再說吧。”梁峰輕歎一聲。

     他這個成年人也就罷了,若是把病傳給孩子,那才糟糕。

     見天子面有憂色,張婉連忙道:“這些日大郎也惦念父皇,還抄了《孝經》。讓兒媳呈給父皇。”

     說著,她讓宮人獻上了幾頁紙。梁峰拿在手上翻了翻,就笑了:“這字,可比榮兒當年要強。還是阿婉教得好。將來芷兒能進學了,也要讓她讀書習字。”

     “兒媳曉得。”張婉笑著應下。

     這時,內侍送來了湯藥。張婉親手接過,送到了榻前:“父皇,該用藥了。”

     藥只一小碗,不熱不涼,正好能入口。梁峰接過,飲了下去。旁邊立刻有人呈上蜜餞,讓他清口。

     選了顆蜜棗吃在嘴裡,壓下了苦味。梁峰又道:“王良娣和鄭孺人那邊,怕是快要到日子了。你安排產婆接生就好,不必太過操勞。”

     這些年,太子又納了一良娣,二孺人。張婉生產前,兩名側妃也驗出有孕。幾個月過去,快到日子了。身為東宮之主,張婉自然也要照拂兩人,盡正妻之責。然而到了梁峰嘴裡,就成了不必操勞。這顯然也有偏袒之意。

     張婉柔聲道:“兒媳定會安排妥當。”

     梁峰看了她一眼,輕歎一聲:“終是委屈你了。我也會讓榮兒多多看護你們母子。”

     這話讓張婉心中一暖。這也是天子和旁人最為不同的地方。天下男子,對院中妻妾無不尋常視之。唯獨天子,會惦念她這個正妻的委屈。能十數年專寵一人,哪怕為之背上汙名,又是何等的情深意重?

     然而這樣的人,可遇不可求。梁榮已經是個相當不錯的夫婿了。

     張婉低聲道:“太子待兒媳極好,何來委屈?父皇多慮了。”

     這是她的真心話。早在太子納側妃後,太醫院就呈上了一份文書。說婦人在月事之後幾日,反倒不宜受孕。這可跟旁人所知截然不同。東宮也是有彤史的,記錄幾個婦人的月事還不簡單?如果太子想讓側妃懷孕,怕是早就懷上了。

     然而一直到她再次有孕,這三四年間,東宮竟然無一所出。太子對她,也是極為呵護的。

     見張婉面色微紅,替榮兒辯解。梁峰笑了笑,又躺回了榻上。

     因天子今日精神好些了,張婉到不忙端茶遞水。而是坐在一旁,陪他聊天、下棋。又撫了首淡雅的琴曲。

     過不多時,太子就從垂拱殿轉回。

     “父皇可好些了?”一進殿,梁榮就問道。

     “有阿婉侍疾,朕好多了。”梁峰把這功勞擺在了張婉頭上。

     梁榮感激的看了妻子一眼,便向父親彙報今日的政事:“巴州戰事順利,已攻下漢中、巴東和巴西三郡。不日既能合圍蜀州。荊州則在江陵小負一場。”

     天子臥床,這幾日罷了早朝,改由太子在東堂監國理政。按常理,這舉動可能引來朝堂動盪,然而開國老臣均在,太子又觀政數年,倒是穩穩妥妥的把局面安頓下來,沒有耽擱前線戰事。

     就在今年春天,南方小朝廷又生異變。王敦強橫的罷免了頗有才幹的晉太子司馬紹,改立司馬睿幼子。朝野上下無一人敢言。然而沒過多久,丹陽、吳郡、晉陵又發生了地震。這已經是王敦陵上後的第三次地震了。

     加之兩年大旱,五次蝗災,一次雨雹,東晉已經不成模樣。五穀踴貴,饑民遍地,亂象無法收拾。因而太子司馬紹力勸父皇,舉兵討伐惡逆。王敦怎肯任人宰割?立刻自武昌發兵,再次攻打建鄴。

     眼瞅著江東又亂了起來。趙國也排兵佈陣,展開了對巴州和荊州的攻略。巴州,就是原先的梁州。為了避諱天子姓氏,改成了先秦時的地名。益州也改成蜀州。巴蜀之地,就由桓彝帶兵征討。旨在平定全境,包圍佔據成都的氐人李特。而荊州則有令狐況領兵,和水軍協力,力求佔領與巴州接壤的郡縣。

     驃騎將軍奕延坐鎮襄陽,總領大局。

     如今巴州勢如破竹,荊州那邊的阻礙,就顯得有些礙眼了。

     梁峰皺了皺眉:“敗給誰了?”

     “荊州刺史陶侃。”梁榮答道,“不過損兵不多,若是再增兵力,定能攻克!”

     “陶侃啊……”梁峰思索片刻,搖了搖頭,“罷了。從江陵撤軍,加緊建平郡攻勢。”

     江陵附近就是雲夢澤,就算打下來,想要渡過幾個大湖,近逼武昌郡也不容易。在戰略安排上,他們本就沒有打下武昌的意思。若是對王敦逼迫太緊,促使東晉放下內訌,一致對敵就麻煩了。現在小負一場,倒是可以順水推舟,拿來設局。

     梁榮的反應極快:“父皇可是想讓陶侃和王敦內鬥?”

     “陶侃是晉國數一數二的能臣,王敦怎會對其放心?”梁峰很滿意兒子一點就透的聰敏,“眾人皆敗,唯有他勝。若是其有心報君恩,王敦又會如何處置?”

     陶侃的出身寒門,但是不論內政還是掌軍都相當出色。也是東晉現存的名臣之一。越有能力,在內亂之中就越不好立足。是投靠王敦,還是忠君報國,實在是個艱難選擇。如今江東天災**,民不聊生,再一一裁撤中流砥柱,還不知晉國會變成何等模樣。

     梁榮輕歎一聲:“若是此等人物,能為父皇所用就好了。”

     “等打下江東,自有英才入彀。”梁峰咳了兩聲,又開口問起其他事務。

     坐在一旁的錦榻上,張婉一雙明眸,望向面前父子。天子是這兩年才開始蓄須的,就算病容憔悴,依舊風姿不減,氣度絕倫。而太子頷下早已留了短須,沉穩剛毅,容貌只稍遜其父。等他四旬時,定然也能有同陛下一般……

     這便是我家夫婿。胸中鼓脹,張婉伸手略略壓了壓心口。低聲吩咐宮女,送些羹湯,給兩人解乏。

     ※

     “茂弘!茂弘……王敦若想要這王位,自可與我說。何必害天下百姓?”建鄴皇宮中,司馬睿也躺在床上,病的臉色發青。

     王導雙目低垂,沒有回答這問題。壓了王敦三年,他已經無力再勸說這個大權在握的堂兄了。

     見王導不答,司馬睿嗚嗚的哭了起來:“當年你我在琅琊時,何等親密。我能登上大位,也全賴茂弘。只可惜,天不眷顧!紹兒我已貶到交州去了,晞兒不過四歲,其母也是你琅琊王氏所出。這孩兒,只能托給你。茂弘,看在你我相交份上,還請回護一番……咳咳咳。”

     便哭訴,司馬睿邊撕心裂肺的咳了起來。看著他那衰敗容顏,王導長歎一聲,跪在地上:“臣願輔佐太子。”

     “好!好!好!”三個“好”疊聲而出,司馬睿用力抓住了王導的手,滿面淚痕。

     五日後,司馬睿病逝。太子司馬晞登基,王導受遺詔輔政。

     得此消息,王敦大怒。然而趙國已經揮兵南下,就算是他,也不敢即刻篡位。得知陶侃竟然在江陵大敗趙軍,更是坐立難安。一番思量後,他撤掉了陶侃荊州刺史的職位,調往廣州。命從弟王廙執掌荊州兵務。隨後移鎮建鄴,監視朝堂。

     誰料趙國並沒有繼續南下,只是掉頭打下了荊州東部數郡,便偃旗息鼓。提心吊膽了幾個月,王敦終於松了口氣。再次把目光轉到了堂弟王導身上。

     作者有話要說:  司馬睿原本有一個兒子叫司馬昱。這個時代他死得早,幼子司馬昱就沒出生。不會跟梁昱撞名啦。

     陶侃確實是能臣良將,不過最有名的還在遺傳基因上。他有個曾孫,叫陶淵明。

     不造是不是空調吹多了,咳嗽,渾身痛QAQ明天請假,修養一天吧_(:зゝ∠)_


    上一頁 ←    → 下一頁

    絕天武帝撐腰坑爹兒子鬼醫娘親大國戰隼快穿之龍套好愉快
    離天大聖無相仙訣猛卒鬼手神醫:王妃請上位盜墓筆記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