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簪纓問鼎» 第368章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簪纓問鼎 - 第368章字體大小: A+
     
    第367章 開明(5)

     五更平旦, 日將東昇, 落鎖的宮門緩緩開啟。又是一日常朝。

     與往常一樣, 百官在宮門外列隊,分文武從東西兩掖門入內。鼓樂鳴,呼萬歲, 參朝天子。

     待天子升御座, 百官也列席而坐。起居郎干寶小心斂起袍服,坐在百官之側。手持起居冊,準備提筆記錄。

     與其他崇文館院士一樣, 干寶在開國後也授了官。入太史監,任著作郎,編修國史。他博覽群書,精通史學, 修史本就投其所好,幹的也算有聲有色。然而兩個月前, 前任起居郎告老還鄉, 中書舍人郭璞便趁機向天子舉薦他。許是聽過他的才名,天子便命他接任起居郎一職。

     論官職,起居郎與著作郎相差仿佛。但是著作郎不過是太史監中的佐官,而起居郎則是秘書監轄下, 每日都要入宮, 隨駕左右,乃天子近臣。這可是求也求不到的好處,干寶怎會不珍惜?因而這些日來都兢兢業業, 不敢怠慢分毫。

     懸筆紙上,干寶凝神,細聽起殿中奏對。

     如今大軍西征,最重要的還是雍州戰事。樞密使、兵部尚書,先後出列奏報戰情。這一仗不似前面征幽州,打得極為謹慎。如今偏師收復馮翊郡,車騎將軍奕延親自領軍,屯兵霸上,威逼長安。似有圍點打援之勢。

     長安乃是不亞於洛陽的堅城,圍困自是比強攻要好。只是如此一來,糧草損耗頗大。不過趙國數年豐收,又有兩載未啟大戰,並不缺糧。而偽漢匈奴連年內亂,蝗禍不斷,又要防備王師,哪有多餘的糧秣?不出兩月,必然亂了陣腳。

     戰情明朗,奏報起來沒花太長時間。倒是中書令張賓提及了幽州拓跋部發生的叛變。代郡公拓跋猗盧因偏寵幼子,惹得長子拓跋六脩大怒反目,起兵謀反。如今已經殺了父親和弟弟,自稱大單于。拓跋鬱律向趙國求助,想要出兵討逆。

     御座上,梁峰微微皺眉:“以下犯上,弑父殺弟,這等十惡不赦之人,自要伐之!命幽州刺史謝鯤,助拓跋鬱律討逆。”

     代郡公可是朝廷封的,現在被殺,豈能善罷甘休?拓跋鬱律也算趙國的老熟人了,多次協助趙軍禦敵。這話,于情於理都正大光明。然而朝中熟悉幽州邊務的臣子,心底都明白,拓跋鬱律可不是拓跋部第一順位的繼承人。在他之前更有權勢的,是拓跋猗盧長兄之子拓跋普根。按照鮮卑禮法,只要拓跋普根剿滅了拓跋六脩,自可成為下一任單于。

     如今趙國橫插一腳,協助拓跋鬱律發兵討逆。若是事成,拓跋鬱律很有可能成為新任鮮卑單于。而他登位的話,拓跋普根又如何甘心?兩人皆是能征善戰,野心勃勃之人,無論誰繼任拓跋部,都可能促其壯大。但是兩虎相爭,只會讓拓跋部內亂再起。

     然而朝堂中的險惡謀劃,落在干寶筆下,只有“五年秋八月甲寅,拓跋六脩謀逆,殺代郡公。上命幽州刺史謝鯤討之。”這麼簡簡單單一句。

     處理完軍政,戶部尚書郭邢出列奏道:“臣郭邢啟奏陛下,《農桑要術》一書,經農政司校勘,現已成稿。請聖上御覽。”

     梁峰立刻來了精神:“快呈上來!”

     內侍立刻捧上兩冊裝訂好的書籍,畢恭畢敬擺在了御案之上。梁峰隨手翻開目錄,看了片刻,就大大點頭:“只此一書,可養生民萬千!賞農政司編修金五十,絹二百。命禦書局刊印,傳諸州郡!”

     這賞賜,著實不薄,更別說還能刊印天下。郭邢立刻跪倒謝恩。

     然而一旁,卻有御史台言官出列奏道:“陛下不可!若是農書外泄,被逆黨所得,豈不麻煩?臣以為,當一統南地後,再做刊發!”

     這話雖然莽撞,倒也有幾分可取之意。若是讓南方那些前朝餘孽得了農書,增加了田地產量,豈不平添麻煩?最好還是把書先收起來,等到天下一統,再行刊印。

     這話卻顯得郭邢有資敵之意了,郭尚書連忙自辯道:“陛下,南北氣候差異甚大,《農書》中並無多少南地農桑之法……”

     誰料他的話未說完,梁峰便道:“無妨。天下皆我子民,此惠民之舉,自當廣播。若南地亦有人肯用良法,朕還怕他多養幾個百姓嗎?何況,南地恐無人有此心胸。自專牟利,才是國之害也。”

     這話說得朝堂上下,都是一靜。是啊,若真能讓產出倍增,那些世家又怎肯讓農書外泄?恐怕各個都要壓在箱底,只為自家田莊多些收成。而想要推廣良法,就要有農政司,有農官,一層層手把手才能讓無知百姓知曉如何耕種。除了趙國,其餘幾家,又有誰會做這等出力不討好的苦差事?南方把持朝政的世家豪門,怕恨不得農人田地貧瘠,饑貧不堪,投獻高門呢!

     而瘦天下以肥自家的行為,必會進一步引發動盪。如若南地真得了農書,說不定亡敗就在眼前。

     那御史聽罷,臉上現出難堪愧色,跪倒在地:“陛下仁德。是臣狹隘短視,請陛下責罰。”

     梁峰溫言道:“平身吧。這農書只是初本,將來還要增川蜀、荊楚、江淮、交廣等地耕種之法。漢時,田畝所出,皆有二石。而今只余一石。此乃朝廷之過,百官之恥。治國在德不在苛。若無三皇取火、漁獵、植五穀,無五帝平亂、治水、禪天下,何來三代之治?朕不敢自比堯舜,卻也有心仁惠萬民。以後不拘六部,凡舉惠民之法,皆可傳天下!”

     這一番話,引得群臣盡皆俯身稱頌。干寶按捺心中激動,飛快記道“農政司著《農桑要術》,呈御覽。上悅,曰:‘治國在德不在苛。凡惠民之法,皆可傳天下’。命州縣刊傳。”

     然而面對這聲聲讚頌,梁峰神色淡然。治國五年,他早已明白,在教育尚未普及的年代,抑制世家無異於緣木求魚。常科之中,每年都要取半數以上的世家子弟。只要他們願意,人才應有盡有,優勢占盡。而即便任用寒門,這些尚未“吃飽”的權貴,也會想盡方法斂財,兼併土地,擴張勢力。早晚有一日,而當矛盾激化到頂峰,那些被視為螻蟻的泥腿子,會再一次舉起刀兵,掀動重新分配利益的“起義”大旗。

     任何人,都無法斬斷人心中的貪欲。但是梁峰知道一件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若想盡可能延緩這場變革的到來,最簡單的法子,就是讓生產力不斷攀升,倒推生產關係進行蛻變。

     而基礎科學,是一切的關鍵。編寫農書,鼓勵農業發展。推陳百工,開闊匠人思路。給那些研究數學、化學、地理、機械,乃至基礎物理學的人,一條更為寬闊的道路。用“天子所好”,在高牆之上,鑿出一條窄縫。也許會有聰明人察覺,但是這些科學進步,對於擁有大量田產的權貴們而言,同樣重要。誰又會跟錢過不去呢?

     而巧的是,魏晉之交,是五百年來儒學最為式微的時代。在黃老重新進入上層視野的時候,是否也能讓諸子百家還魂一二呢?

     在治國方面,梁峰不打算用科學替代儒學。但是這些技術上的發展,必然能成為治國的有力補充。當對地球體量有了重新認識,知曉中國之外,還有無窮疆域時。那三百年一輪回的死局,會不會也有所改變呢?

     他不知道這樣做是不是完全正確,但是在他有生之年,這些必然會推動社會進步,讓那些下層民眾活的更加安逸,更有尊嚴。

     這些對他而言,遠勝千古一帝的聖君之名。

     確定刊印農書,下放州縣的政策後,梁峰又處理了幾件政務,便宣佈退朝。干寶趕緊收拾筆墨,起身跟在了御駕之後。入職起居郎只短短兩月,他便知曉當今天子勤于政事。常朝之後,一般會回到垂拱殿批改奏摺。有時還會招台閣重臣奏對。他這樣的起居郎,是不能隨意開口的。天子也不似對前朝著作郎一般,向他參詳國事。

     安安靜靜坐在一角,干寶恪盡職責,記錄著當日的聖人起居。在天子用膳之時,也賜他廊下用飯。有時干寶都不能分辨,天子究竟是看重起居注,還是不把它當成回事?

     用起居注約束帝王言行,上合古禮。陛下又進一步,專設起居郎。起居注也要交史官,撰寫實錄,供後世子孫閱看。這無疑顯示天子重視史家言。然而古怪的是,天子並不會因為起居郎在身邊,就百般克制。偶有失言,也不會喚來起居郎刪減所注。就那麼自自然然,任他注書。

     也許這才是一代聖君的氣度。今日之事,確實讓干寶感慨良多。待用了飯,他又坐回原處。正在這時,一封急件送入了宮中。

     那是雍州來的戰報!即便是干寶,也不由精神一振。又有捷報嗎?

     然而未曾想到,天子拆開信略略一觀,就笑了出來:“如此膽大妄為,可把你憋壞了。”

     那笑聲中,有叱責亦有無奈。更多的,則是漫不經心的親昵。干寶手指一顫,紙上就汙了個墨點。他趕忙低下頭,裝出書寫模樣。心中則七上八下,好似聽到了什麼不該聽的話一般。

     不過天子並未在乎他,很快便批復了軍報。又喚來樞密使,討論軍情。

     幾日後,真正的捷報傳來。奕將軍親自作餌,領兵五千誘出了匈奴三萬人馬,合圍破之。這哪是“膽大妄為”可以形容的?干寶不由苦笑,看來宮中傳聞,不似作偽。待到奕將軍歸朝,他這起居注,要如何去記呢?


    上一頁 ←    → 下一頁

    電影世界大盜何以笙簫默豪門小甜妻太初都市之最強紈?
    從契約精靈開始機戰無限朱雀記大奉打更人食全酒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