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簪纓問鼎» 第359章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簪纓問鼎 - 第359章字體大小: A+
     
    第358章 新朝(1)

     日頭火辣辣懸在天頂, 哪怕窩在城門洞裡,也是一身一身的躁汗。不過饒是如此, 李驢兒也不敢擅離職守。作為許都的城門衛,若是敢偷奸耍滑,輕則一頓軍棍,重了掉腦袋都有可能。如今豫州戰事不休,這裡可算上前線了, 哪能輕忽?

     更何況, 城外還有這麼多逃奴。

     好歹也是守城的兵士,李驢兒的消息很是靈通。自從去歲新皇在洛陽登基之後, 豫州境內便改換了模樣。跟南方的前朝餘孽打了數仗不說, 最近還傳出了風聲,鼓勵那些被賊人擄掠百姓,逃回趙國。

     前幾年中原大亂,先是匈奴縱掠,後是亂兵過境。不論是司州還是豫州, 都跟犁過一樣。百姓流離失所,又有兵禍加身,哪還有活命的本錢?不是被人擄走,就是投了大戶,內附為奴。

     亂世嘛, 多得是這等可憐人。就連李驢兒自己,都不知改換了幾次山頭。先是東海王,後是苟大將軍。飛豹王彌攻來, 部帥們又趕緊獻降,沒過多久,又改投了石賊。時至今日,上面的長官都換了幾輪,他倒是命大活了下來,安安穩穩到了新朝。這才見到了如此景象。

     只要百姓回返趙國,就能在司州,乃至臨近的豫州、兗州安家。成年的男丁能得田四十畝,婦人也可得田半數。繳納的稅賦,僅有前朝的一半!若是貧苦潦倒,身無長物,也可入了軍屯,由州府提供糧種耕具。所獲的收成,與官府四六分成。只要在軍屯耕種五年,就能得到永業田二十畝!這永業田,可是能傳子孫的!

     一道安民令下來,許都附近立刻人潮湧動。前前後後打了幾仗,大趙就把晉國兵馬趕到了汝南,說不定過些時候,淮水以北淨是國土呢!大趙的天子,可是有佛子之稱,素來愛民,又是天命所歸。依附趙國,豈不遠勝前朝?

     別的不說,至少這給田減賦,就遠遠勝過之前肆虐的無數官匪!

     李驢兒早年也是土裡刨食的泥腿子,哪能不知這道令的意義?眼看著聳動的人頭,還不知有多少是被裹挾的百姓,又有多少是從豫州高門手中逃脫的隱戶。若是都能安居,說不定也能重現當年太康之景……不,如今該是開明之景了!

     眼見不遠處的官吏,馬不停蹄安置百姓。這火辣辣的日頭,也沒那麼難捱了。李驢兒擦了擦額上汗水,拄著木槍,動也不動,立在城前。

     如此景象,可不止許昌一地。從打下半壁的兗州,到尚在賊手的雍州,人流開始了逆向運轉。因戰火凋敝的中原大地,終於有了生機和人煙。而其中最具活力,自然是趙國的國都,洛陽。

     自古以來,能擔起“王城”二字的,只有長安和洛陽。長安北瀕渭水,南依秦嶺,有八水環繞,坐擁關中千里沃野。只要佔據此地,就扼住了東西要道,可俯瞰天下。而洛陽,雖有黃河之險,八關都邑,但是中原乃四戰之地,司州、豫州大亂難止,人丁稀少。在亂世中定都洛陽,看起來更像是不得不為的權宜之計。

     不少心懷叵測之人,巴望著那稱帝的賊子落敗。誰料只是一載,這前朝都城,就重新煥發出光彩。

     孟津渡口,桅杆密密,舳艫相繼。大大小小的船隻,沿著河道結隊而來。數萬流民的辛苦勞作,終於讓北地主幹得以貫通。自冀州新港一路西行,能乘船直抵洛陽!

     千金堨上,數座巨大的水碓在河流的推動下日夜不休。不止舂米磨面,還能造漿、冶鐵。河道兩側,工坊林立。流水也似的產出,讓所有前來洛陽的商隊,都能滿載而歸。

     商路的通暢,帶來了錢帛和人氣。但是國朝命脈,並不在商。

     “……自正月以來,豫、兗二州共有新附丁口八萬七千餘。其中自雍州而來的逃奴,就不下三萬。若是內附不止,明歲可新增田畝萬頃!”

     式乾殿旁,新辟一殿,名曰“垂拱”。為新皇平日處理政務,召見群臣之所。垂拱殿內,當朝新貴尚書令段欽侃侃而言。

     這個數目,可相當驚人。要知道,如今兗州只是初定,豫州戰火未歇。這樣的“險地”,可不是黔首小民願往的地方。偏偏一道領旨,改變了捉襟見肘的局面。

     新皇有令,下旨安民!

     減賦稅,均田畝,改屯制。對於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永遠都是人。中原幾經屠戮,百姓流離。曾經的良田荒蕪,村落死寂。想要砮實國朝根基,唯有重新恢復耕地,讓國家賦稅得以復蘇。而這,需要人口,大量的人口!

     於是,安民均田令,就成了新皇登基之後,第一件確立的政事。雖然分給百姓的田畝,看似比前朝的占田令少了些。但是需要交納的賦稅也減了大半,反而減輕了壓力。加之如今勞役多用流民、降囚,徭役也更少。如此一來,豈不人心所向?

     別說那些當年被晉軍或匈奴裹挾的百姓了,就是在豫、兗兩州尚存的世家,也有不少隱戶奴僕出逃,重新編戶,成為國民。

     只要官府不苛責百姓,誰不想正大光明,做個良家子呢?而這,也解決了中原的空虛。大量無主荒田重新分配,那些逃難南去的世家,損失的田畝不知凡幾。

     然而這樣的好消息,卻沒得到讚賞。御座之上,天子眉峰微皺:“豫州各堡,還在占地嗎?”

     天子如今三旬有餘,卻未蓄鬚。下頷光潔,眉目俊雅,顯得極為年輕。不過當他開口時,沒人敢輕忽。那雙點漆黑眸,鋒銳深邃,洞徹人心。天威浩蕩,不能逼視,反倒讓人忘了他的容貌。

     段欽聲音一頓:“回陛下,是有人暗中侵佔田畝。只是豫州犬齒交叉,想要根治,尚需時日……”

     雍州尚在敵手,就能有三萬逃奴。比較起來,豫州新增的人口就太少了。而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境內數之不清的鄔堡。那些聚堡而居的豪族世家,能夠扛過十數年動盪,靠的是能打!幾乎家家都有上千戰兵,多者上萬,足以成軍!那些大族,少說也有四五個鄔堡,數萬客戶。兵強馬壯,又狡猾透頂。就是石勒那等悍將,也只能讓其獻降,無法全數攻下。

     現在趙國佔據了豫州數郡,那些鄔堡就成了自家的麻煩。因為剿匪有功,不少人還賞了官職,更是讓豫州境內成了有進無處的泥坑。

     如今大量百姓歸附,這些亂世豪族,怎麼可能無動於衷。豫州可不似被被梁峰又拉又打,篩過一遍的並州。也正因此,開國之後,河南尹祖逖才升任豫州刺史,跟在大軍之後收拾局面。

     梁峰自然也知曉其中關竅。和世家大族角力,也是他要面對的重大問題之一。

     從東漢開始,世家興起,朝廷的權力被一一分解,任人鯨吞。直到四世三公的袁氏舉兵造反,徹底砸爛了天下。“國恒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這話說起來好聽,本質上不過是中央糜爛,地方割據達到頂峰,終至覆亡。

     這爛攤子,曹魏沒能收拾,司馬氏又一味放縱,到了今日,根本就是盤根錯節一團亂麻。世家這龐然大物,若是處理不妥,立刻會鬧得內亂不休,難以收拾。別說武力征服,就連稍稍損害了利益,都可能導致反彈。

     均田令正是其中之一,想讓那些世家乖乖咽下,可沒那麼容易。

     只是再不容易,也要去做。

     “他們吞的已經夠多了,還不知足?”冷哼一聲,梁峰道,“讓祖士稚增添人手,廣傳政令。沒了莊戶,即便占再多地也是白搭。若有罔顧旨意的,查查他們跟匈奴或司馬氏有無瓜葛。”

     就算有商業貿易,養活這麼多人口,需要的仍舊是極為豐富的糧食產量。若是無法儘快恢復中原人口,一旦遇上天災,後果不堪設想。剛剛立國,不少世家還龜縮在南方,若不趁此機會加快進度,幾年後必定更加麻煩。

     最後這一句,簡直殺機畢露了。

     一旁郗鑒立刻道:“豫州大亂數載,鼠首兩端者不再少數。如今大軍在外,貿然動手,恐生不測。”

     豫州雖然打了幾仗,但是並非戰略要點。千里之外的幽州,才是關鍵所在。段部根本沒有歸順的意思,平州崔毖也堅持奉南朝為正朔。崔毖可跟清河崔氏大有關聯,若是清河崔那樣的豪族心存不軌,冀州也要麻煩。因此在夏收之後,四萬大軍齊動,聯拓跋部、慕容部一起攻伐幽州。旨在一舉掃滅餘孽,平定北疆。

     這一仗尤為關鍵,連車騎將軍奕延都帶兵出征。若是豫州世家趁機作亂,可是會生出大麻煩的。

     郗鑒話音未落,中書令張賓也上前一步:“郗侍中所言不差。豫州事繁,當徐徐圖之。祖刺史忠於王事,從無懈怠。不妨命他奏本,再做打算。”

     這進言,與其說是附和,不如說是為郗鑒之言作保。郗鑒也是士族出身,天子對高門的態度,張賓怎麼會不清楚?北伐的壓力不小,某人又出征在外。若是天子一怒之下剛愎自用,可就麻煩了。

     梁峰掃了張賓一眼,終是點了點頭:“也罷。豫州暫且以撫民為主吧。”

     祖逖本就是個善使權謀的,加上信陵從旁協助,可以暫時溫水煮青蛙。等到幽州歸附,再騰出手收拾亂局。

     見諫言有效,眾人都是鬆了口氣,繼續奏稟其他事務。又忙碌了一個時辰,方才算告一段落。

     眾臣告退,梁峰獨留下了張賓。如今三省之中,中書省最得天子倚重。張賓這個中書令,也是聖眷在身。不過自潛邸時,張孟孫便是陛下心腹,因此旁人雖然妒羨,卻也不敢多言。

     偌大垂拱殿中,只剩下君臣二人。手指在案幾上輕輕敲了兩下,梁峰突然道:“可探明朝中,有多少人勾連豫州大族了?”

     作者有話要說:  開始更番外啦,應該還會有幾萬字,努力更新ing


    上一頁 ←    → 下一頁

    重生娛樂圈:天後歸來三寸人間重燃全知全能者超品醫仙
    長寧帝軍邪王寵上癮:愛妃,快來最強贅婿大帝好色嬸子電影世界大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