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穿成科舉文裡的嫡長孫» 第438頁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穿成科舉文裡的嫡長孫 - 第438頁字體大小: A+
     
      李同知作揖,笑道:“在外為清官,歸家為慈父,實在叫人欽仰。”

      登上歸去的馬車,裴少淮撩開車簾吹著些夜風,今夜的幾盞酒,讓他愈發意識到,自己留在雙安州的時日不長矣。

      ……

      六月的院試,是裴少淮回京前最後一項任務。

      裴少淮不任考官,院試主考官是福建省督學大人,但他需要陪同大宗師考校當地生員,籌備院試諸多雜事。

      大宗師對此地學子了解不深,取錄秀才時,常常也聽當地正官的幾分意見。

      六月上旬,當裴少淮接到大宗師已從福州郡城啟程的驛報時,驚訝發現大宗師換了他人,並非此前的孟大人。

      而臨時接任的,不偏不倚正是南居先生的獨子鄒羨靜。

      要論學問學識,若非鄒侍講無心官途,他早該出任一省督學了。裴少淮好奇的是,鄒侍講不是在京都翰林院嗎?怎突然到南邊來了?

      他鄉遇故知,實乃幸事,鄒督學抵達泉州郡城的這一日,裴少淮早早就迎在城門外了。

      鄒督學還同以往那般,謙謙和和的,在眾人面前沒有一絲架子,裡裡外外就是一個純粹做學問的人。

      兩人進了府衙,單獨敘話。

      鄒督學面帶遺憾,解釋道:“孟大人陡然因病仙去,消息傳回京城,正好我啟程南下應天府,便領了皇上旨意,臨時接任福建督學,替孟大人圓了未竟之職,再赴應天府。”

      “實在可惜。”裴少淮歎息道,心中了然。

      大慶重視學風,一省之督學,非經明行修、厚重端方之士,不能輕授,朝廷推薦、選人時,是慎之又慎。

      想來也是事發突然,皇帝才把重擔壓在了鄒羨靜肩上,畢竟他的品性、學識,朝中是無人有異議的。

      裴少淮換了一話題,問道:“南居先生與鄒老夫人,近來可一切都好?”

      鄒督學略遲疑了一下,念及裴少淮與父親的交情,他還是如實說了,道:“我此番請旨南下,到南京翰林院就任,便是為了父親。”

      裴少淮心頭咯噔一下,心生不祥預感。

      “裴大人莫要擔憂,父親他身子骨很好。”鄒督學說道,“只是年紀大了,開始忘事、記不得人,不時總會犯糊塗……我便計量著要離他近一些,養他晚年。”

      第208章

      人值青年,不知時貴,最易忽視白駒過隙。

      待到晃一回頭時,才發覺已過十年八載,曾經教他學識、助他成才的師者,皆垂垂老矣。

      聽了鄒督學的話,裴少淮心間驀地一片空白,不知言何。

      南居先生十九歲高中狀元,奔波於各地為官,畢生研究錢法稅道,又點撥帶出了諸多門生,官至一朝閣老,也算得上是波瀾壯闊了。

      豈知年老時,要忍受曾經寒窗習得的學識,抽絲剝繭般一點點離自己而去,何其可惜又無可奈何——年歲的逝去是無法抵抗的。

      無怪這兩三年給南居先生去信,有時回信得快,有時卻要耽擱數月,想來是受病情影響。

      “南居先生如今身在……?”裴少淮問道。

      “春暖時,已從蘇州搬至南京城裡。”鄒督學應道,“全仗父親的幾個門生上下打點著,已經穩妥住下了,季子身無官務,亦早早到了南京城,伴於父親左右。”

      接下來就等鄒羨靜主考完院試,一家人定居南京城。

      鄒督學見裴少淮依舊面帶憂色,安慰道:“裴大人有心了。父親歲至杖朝之年,有些事只能盡己所能,而不能強求天命。”

      裴少淮懂這個道理,只不過一時沒能壓住情緒罷了。

      隨後,又聊到鄒督學即將赴任的南京翰林院,裴少淮道:“鄒大人能下如此決心,孝心可鑒,令人欽佩。”去了南京翰林院,等同於官途全棄,甘於坐冷板凳做苦學問。

      自大慶遷都順天府後,南京舊都便成了守備,留著個空架子。

      南京留有一套六部九卿,但並無什麽權勢,完全不能與京都的六部九卿比擬,被派遣到這裡當官的,要麽是降職被貶,要麽是受京官排擠……鮮有人是自願來的。

      若說南京守備已成了清水衙門,其中的南京翰林則是甚之又甚,成了清苦衙門。

      裴少淮在京任職時,就曾聽過南京上折言說,曾經輝煌一時的南京翰林公署年久失修,已棟楹傾斜,上漏旁穿,破陋不堪,到了不得不修的地步。

      此外,南京翰林裡留任的官職極少,對外說是五品學士,實則事事都要親勞親為,比不得京中一主事。

      他人避之不及,鄒羨靜卻主動請纓。

      裴少淮為鄒督學略感遺憾的同時,又為這對父子感到高興——他們間那點算不得嫌隙的嫌隙,似乎已經說開了。

      “他人不願意去的地方,於我而言,卻是個好地方。”鄒督學笑道,“總歸我從家中帶上一壺茶,便能坐上一整日,在哪坐不是坐,傾我之閑時讀一讀翰林公署裡的孤本,也是件幸事。”

      從這一點來看,鄒督學雖未能承襲鄒閣老的錢法稅道,卻承襲了其對學問的一顆誠心,同樣值得欽佩。

      送鄒督學入住貢院後,裴少淮折返府衙。

      路經一族學學堂時,炎炎夏日裡,一陣陣清稚的讀書聲傳出來,蓋過了樹上蟬鳴的聒噪。

    Top


    上一頁 ←    → 下一頁

    小青銅你別慫我家後門通末世劍王傳說大明最后一個狠人神級大魔頭
    聖者降臨權少,你老婆要跑了我的1979道之血單兵為王